当产房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父母的心情会由紧张变欣慰,从那一刻起你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小皇帝、小公主。所以长大后伴我们成长的仿佛只有一句话:只要你学习好,什么事都不用做。
于是,孩子们的心里就记住了,只要我学习好就行,父母要的就是成绩。于是孩子们全都变成了只会读书的高智能儿童,而在生活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白痴,因为父母承担了学习之外的一切事情,使得有的孩子连叠衣服、被子,甚至系鞋带这样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不过,有了骄人的成绩,这些在父母眼里也就无所谓了。可是,有的孩子无论多么努力,依旧成绩平平,那他们拿什么来回报父母呢?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眼里就是没用的孩子,“我拿那么多钱供你读书,不让你担心任何事,你就给我一个这样丢人的分数,还有没有脸?”所以,单以成绩回报父母是歪理甚至邪说。
学校是什么?教学楼?不!是一座厂房!在里面的孩子只知道读书,全部都变成了机器人!这是父母及孩子双方造就的——为了成绩。
现在的孩子都普遍智商高,情商低,生活上的一切都由父母操心,天长日久,他们把父母的爱看作理所应当,回报也就只有成绩。其实回报父母不仅仅只有这一条途径,还有健康的身体,如果只为学习累坏了身体,成绩又有何用!父母看着孩子健康地成长,心里已经足够了。还有孩子对父母关心体贴的情感。在父母回家的时候送上一句暖暖的问候,做两件力所能及的事,父母会在心里感叹:我的孩子长大啦!还有为父母分忧解愁。在父母烦心时,想个办法,安慰安慰,父母的愁容会立即消失。而最重要的是独立生活能力,学着自己洗衣服、做饭等,不用父母担忧,更是重要的关键,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将来比高智能儿童更有出路。
所以,不管你的成绩优秀也好,平庸也罢,只要你拥有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一颗宽容感恩的心,一份独立生活的能力,以简单真挚的情感善待身边的一切,那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所以也奉劝家长,不要以自己的辛劳必须换回好成绩来误导孩子,因为回报爱的方式不仅仅只有成绩啊!
成绩,有关一个人的学识地位,是高是中是低;成绩,有关一个人的人生,是否可以成功;成绩,是一个魔鬼,呲牙咧嘴的向我们靠近;成绩,会使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变得寂寞孤单;成绩,就是这么的可怕。
人的一生,大部分生命都是在学习之中度过的。有学习,就有,考试的好——高兴,考试的不好——难过。但是,考试的不好不一定要伤心,正所谓运用班主任的那句话:把伤心转化为动力,一次的不好,不一定以为这一辈子的不好,好好努力,争取下一次考好。这句话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这句话使我感悟很深,这句话将使你终身受益。
成绩的好坏在于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自己是否努力在于最终的成绩。
“天生我材必有用“嘛。即使你是一个差生,最终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你想要东西,这便看到了你的成功。英国科学家牛顿,小时候是一个差生,把自己在家做的小风车带到学校后让同学看,同学问了他几个关于小风车结构的.问题,他回答不上来,便说这不是他做的,并把风车给毁了,从此,牛顿为了不受同学的歧视,便发奋读书,成文了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这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成果。一个人不是白白活着的,是总要为国家,社会和他人做一些贡献的,是要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的,而不是被成绩所打败。
成绩,最终会被我们打败,从此不再恐惧,不再担心,不再难过,不再活在成绩的阴影里,不再感受到难过的感觉,就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它。成绩,其实不堪一击,只需我们稍微一丁点儿的努力,便可以突破“成绩的防线”。
拉拉是一个安静、内向的女孩,但她喜欢骑车到室外去玩儿,不喜欢一个人孤独寂寞的待在家里。
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好天气里,本应该是拉拉骑车出去玩的好机会,但她却被爸爸妈妈毫不留情地反锁在了家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拉拉的期末没有考进前10名,数学成绩没考到爸爸理想的成绩。所以,爸爸就下了命令:这个寒假不许出去玩了,好好在家待着,把上学期数学书上的习题都做一遍。然后转身就走了,把门“砰”地一声给关上了。拉拉一想起爸爸那双充满凶狠的眼睛,全身的汗毛就情不自禁地都竖了起来。拉拉的爸爸是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亲,他对拉拉的要求特别高,他要求拉拉每次考试必须进前10名,每科成绩都不能低于95分。你们知道吗?拉拉为了达到他爸爸的要求,每天一放学回家,就直奔自己的房间去写作业,她怕浪费了一秒钟写作业的时间。做完作业已经8、9点了,都到上床睡觉的时间了,但这还没完事。她做完作业还要继续做爸爸给她买的那一大桌子的课外练习题,她拼命的做呀、做呀,甚至有时候都忘了吃晚饭。每夜至少到11点才睡觉。早上都是带着两个大黑眼圈去上学。哎,可怜的拉拉都成了一个学习的机器了。
现在拉拉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爸爸对她就不能放宽松一点?为什么老师留的作业这么多?为什么做完作业后还要做好多好多的课外习题?------“为什么?为什么?!”拉拉使劲地用拳头拍打着布娃娃,当然,布娃娃是不可能告诉她这是什么原因的,布娃娃依旧傻笑着看着拉拉,根本不知道她现在的心情。拉拉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接着一颗顺着她俊秀的小脸,滴到了布娃娃的身上。
有时候拉拉真的想和爸爸妈妈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但一看到爸爸那双无情、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的眼睛,刚到嘴边上的话就又被咽了下去。
我在这里要问一下各位家长,难道孩子们的幸福快乐还比上做那些练习题重要吗?难道名次、分数就那么的重要?家长们好好想一想吧,让孩子们好好地休息一下,真的有那么难吗?
我不知道,如果考生在作文中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遇到这种情况他会选择保全自我,或者考生讲述现实生活中“触动心灵”的选择时,并没有表达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这样的作文会不会被判为“跑题”或中心思想错误?
估计没有多少考生敢这样写,实际上他们别无选择,不管内心是怎样想的,他们都只能乖乖地就范于命题者预设的主题和思路,用崇高、正义、勇敢、无私等冠冕堂皇的辞藻去抒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动人篇章。
实际上,即使是成年人面对这样生与死、为己与为人的非此即彼的道德考险,也很难作出果敢的选择,何况是18岁上下的高中毕业生?他们中间有多少人切身体验过“触动心灵”的选择?又有多少考生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我真的很同情考生们,本来高考的压力就非常大,现在又要他们在闷热的考场里,在短短的时间里化解道德难题,消除道德焦虑,作出“心灵的选择”,这简直是一种近乎残忍的苛求。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们惟一可选择的,就是编造虚假的'道德故事,抒发虚泛的道德情感,表达虚夸的道德理想。我不能说考生们选择舍身取义是错误的,更不能说所有考生说的都是假话,但至少大多数考生是不敢写出自己真实想法的。
回忆一下,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全国卷试题,都和伦理道德有关,无论是今年的“心灵的选择”还是去年的选择“诚信”,都是极其艰难的选择,都象是在借高考作文“考验”学生的道德水准,让考生陷入虚拟的道德困境之中。实际上,作文就是作文考试,它首要的任务是考察考生的文字组织能力,作文考试不是政治考试,更不是道德测验。即使政治考试和道德考试,也只能考察一名考生对于书本上的政治知识和道德知识掌握得如何,没有任何一种考试能准确测量一个人实际道德水准的高低。
明明知道考生们的真实想法及实际道德水准与预设的作文主题有差距,却为何硬要“拔苗助长”地设置一些连成年人都回答不了的道德试题?但愿今后的高考作文能回复“言为心声”的本来面目,让考生们真正有话可说,让他们的心灵真正能够自由地选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