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惊天动地,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就足以震撼人心。
那是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实为“少管所”,那里有让人头疼的孩子,冷酷的校长,死板的教师,严厉的制度,一切都是那么阴森。教师以残忍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便以破坏行为进行报复。可这一切竟在马修——一个平凡的失败音乐家的到来而被改变。他对学校“一犯错就处罚”的制度深恶痛绝,他绝不相信这些孩子真的无药可救。当他发现这些孩子有唱“歪歌”的天赋时,顺水推舟组建了合唱团;他发现一位叫莫翰奇的孩子拥有惊人的歌唱天赋,建议莫翰奇的母亲将他送入音乐学院,最终造就了世界著名的指挥家。马修对所有人包括叛逆至极的孟丹都有一颗包容的心,这不得不使人为之感动。
在这部法国电影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是这个画面:马修被解雇离开学校时,满地的纸飞机上写满了孩子们的祝福和思念,马修露出了幸福满足的笑容。在这个瞬间,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溢出了眼眶,我突然感觉: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十恶不赦的,是没有优点只有缺点的。在生活中,能遇上向马修这样老师的概率不及十万分之一,每个人都有潜力,关键在于挖掘的方式,老师不能就成绩而一概而论。就好比莫翰奇,一个令家长失望至极的叛逆少年。他的歌唱天赋被马修充分挖掘,最终成就自己。同时我也被音乐的力量所震撼,竟可以让这群任性,叛逆的孩子乖乖被驯服,这无疑彰显了艺术的巨大影响力。
观看这部影片,我不禁为刻薄,势利的校长的粗暴残忍而愤恨,为孩子们曾经不幸的遭遇而惋惜,为孩子们能遇到马修而庆幸,为马修的善良真诚而感动……无需华丽的语言,也无需跌宕起伏的情节,即使再平凡的人也能创造出不一样的精彩。
星期五,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是采用倒叙的手法展开的。
有两位老者,谈论起50年前自己的少年时期,于是他们翻开了当年代课老师马修留给他们的日记本。那一年,学校来了个新的代课老师,叫马修。热情的麦神父带领他参观学校,走到一个门的前面时,麦神父想打开门,可是,却中了“放牛班”孩子的“伏击”。只见玻璃碎了,一块玻璃扎在了麦神父的额头上。马修老师到班上以后立刻就抓到了凶手。可是,马修却仁慈的原谅了那个孩子,没有告诉校长,没有让他关禁闭,只是叫他天天下课去照顾麦神父,好让他将功补过。不久,麦神父就痊愈了。马修老师是个作曲家。在一次同学们睡觉前恶作剧唱的歌中,让马修发现了好几个很不错的嗓音。于是,马修老师再也克制不住要组成一个合唱团的愿望,于是他把自己平生所写的歌全部教给孩子们,而且每天晚上都拼命地写曲子,第二天好教会同学们。在一次给公爵夫人表演的时候,合唱团大展风采。可是,随后合唱团发生了大事。先是打扫洗手间的先生捡到二十万元钱,接着在校长度假的时候,麦神父和马修先生不慎让学校着了火,因此麦神父被暂时停职了,而可怜的马修老师则被开除了,在走之前,校长不允许任何孩子跟马修老师见面,可是马修老师却在教学楼旁边捡到了孩子们给他的信,临走前,马修老师还带走了一个可怜的孤儿。之后,有人揭发校长乱用体罚,使得校长被开除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乱用体罚是不行的,其实那些孩子不是无药可救。因为校长乱用体罚,所以孩子们的逆反心理越来强,而用仁慈的手段管教他们,或许成效更大。
电影的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这里的“春天”就是马修老师,马修老师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带来了放牛班孩子们的热情,带来了从未有的亲切感,带来了孩子们的信任,这就是“春天”的魅力。
1919年1月15日,克莱门特·马修来到了一所学校担任学监的工作。他第一次要去见学生们,远远的就在走廊上听到了他们的喧闹声,教室里沸腾一片。推开那扇木门,看到骷髅嘴巴里叼着点燃的香烟,刚走上讲台就滑了一跤,掉在地上的皮包被同学们传来传去。直到校长的出现,才让吵闹的教室恢复了原本该有的平静。第一次与学生的相遇,就遭到他们的.重重戏剧,可是,马修并没有责备他们,而是用善良的谎言,宽容了这群孩子。他的出现,给“池塘之底”带来了一束耀眼的光芒······
有一次,一群渴望被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的孩子偷窃了马修的皮包,也偷窥了他的心灵世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行行温暖的字迹,引得了孩子们无限的瞎想与猜测。音乐,一个被学校完完全全忽视了的名词,再次春暖花开。学生们在宿舍脱口创作、任意高歌,以此来发泄自己内心当中的不满,引起了马修的注意。虽然他们唱歌跑调,但是用音乐来表达,快乐而又满足。他立即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从此,他便和孩子们一起创作,一起迎来新生!
但愿普天之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温和、用爱心、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都能收到学生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感恩的纸飞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