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苏轼这首诗,“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睛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第一眼在当当网上看到林清玄的书《人生最美是清欢》就马上联想到苏轼这首诗,就立即下单,如获至宝。
《人生最美是清欢》全书共分六个章节,“人间有味,最是清欢”“活在当下,自在宁静”“岁月静好,随遇而安”“天寒露重,望君保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温柔半两、从容一生”,共四十八篇精美的小散文组成。翻阅开书页,不时有淡雅的彩绘,林清玄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自已人生的每一分体会中感悟出来的,原本最基本、最普通的生活小事,却能从他的笔触到诗情画意与温柔从容。我被每一篇文章,每一行字句所打动,时常掩卷沉思,感悟到平淡生活的美好。
书中的语言我非常喜欢,字字珠玑,从日常生活里写出来的每句话都闪着灵性的光,不但优美,而且极富哲理。“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真实的智慧是来自平常的生活,是心海的一种体现,如果能闻到心海的消息,一切都是道。”“生命的历程就像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
《月到天心》的结尾写道:“我们看月,如果只是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迷路的云》里写道,“云是夕阳与风的翅膀,云是闪着花蜜的蛱蝶,云是秋天里白茶花的颜色,云是岁月里褪色的衣袖,云是惆怅淡淡的影子,云是越走越远的橹声……”“山有多高,月就有多小,云有多重,愁就有多深,而夕阳只有一寸”,书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精美而富有哲里的小诗,读这样的句子我不觉得如痴如醉,直到自已完全能背下来为至。难怪他的散文那么受欢迎,拥有那么多读者,他的书那么畅销。
书中阐释了禅意的生活,看淡尘世,追求清欢的一点一滴。“阳明山里的白云山庄,叫一壶兰花茶,俯望着台北盆地里堆叠着的高楼和人欲,自已饮着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欢。”“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笋子正纷纷胀破土地。”让我们看清一朵蓓蕾很快的盛开,而不久就要凋落了。这些句子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文中处处充满禅意,总让我想起王维后期的诗作《辋川集二十首》,也是空静而禅趣,有相似之处。
《人生最美是清欢》,他强调一种生活态度就是“清欢”,清静的欢乐,没有***,没有邪念的,只有顺从自然,从生活中感受到的快乐,一花一草一木,鸟儿的啼鸣,阳光的美好都充满着欢乐与满足。读这本书,能感受到平凡的生活所透露出来的令人喜悦的力量,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从前生活的怀念,怀念从前生活的简朴,怀念从前生活的纯粹。字里行间也处处透露着对现代都市的不适,深刻的表达了自已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无论平时的文学作品还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都还是简单的更好,更加的有趣味。
从文中我们所感受到的不只是简单清静的快乐,还有一种回归本真,回归本心的感悟。说到底,清欢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它来自我们对简朴、清淡、平静生活的热爱。我们要学会轻轻走路,学会看身边的美景,当我们繁忙的时候,不要忘记抬头看看天,每一缕阳光都有快乐,蓝天白云也同样会情意绵绵,能够以清欢的心态生活着,也是一种幸福,用乐观的态度对待整个世界,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人间最美是清欢!
读完《人生最美是清欢》,我开始试着理解何为清欢。
“清欢”,是在一天快结束时,花八分钟思考人生;是在夜晚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由一束马蹄兰来告别友人。“清欢”是一种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以夕阳落款》,这篇两分钟就能看完的文章却让我深受感触。文中有一句话“如果在黄昏时刻,禁止论说,只准听音乐喝茶,看夕阳沉思,将是对这个城市的人最严重的惩罚吧。”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沉思,是啊,我们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到留不出哪怕一分钟来思考,无人能傍晚时静下心欣赏落日的美景,许多人麻木地让自己泡在工作和学习里,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无趣。文中把夕阳比作落款的印章,把生活比喻为一幅水墨画,只有尽心去创作的水墨画,才会不留遗憾。
书再往后翻,翻到了又一篇我十分喜爱的作品——《红心番薯》。文章写的是作者父亲南洋梦里的乡思,以及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生命的惊讶。
番薯在幼时的作者眼里象征着宝岛,而芋头则代表了大陆。文中,幼年的作者不禁感叹着两种植物的相似。其实,相似的何止是形状,水土、人情都是差不多的。我想,作者对这件往事之所以如此印象深刻,绝不是因为跟别的小孩儿吵了一架,而是作者父亲在油灯下,将大陆和宝岛连起来的那一根线,以及父亲眼中掩不住的乡愁。
作者住在高楼里,感叹着番薯顽强的生命,作者所住的地方与我们一样,是无土的存在。在作者父亲眼中,人就该脚下是土地,头顶是天空,“脚踏实地”才是正常的。《马来的雨》的作者胡绳梁也感叹“现代文明有时离大自然是远了些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带土地的房子,但亲近自然却是很容易做到的。即使身处“容不下绿色的地方”也应该牢记自然,对脚下每一寸土地都保持尊重。文章以番薯来代表坚强、沉默、忠心的品质,同时文末最后一句“上一代人的狂歌和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中,只有静夜的敏感才听得见。”又一次向我们叙述何为“清欢”。
“清欢”是细腻的情感,是善于观察的眼睛,是真诚地对待生活,更是在浓墨重彩的人生之画作中留出属于自己的空白。
《人生最美是清欢》是林清玄先生首部人生主题的经典散文集。因林清玄先生的突然离世,又重新捧读了他的文字,林清玄先生的文字温暖而有力量,犹如冬日的暖阳;清新而有禅意,犹如盛开的白莲花,总能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踏实。这本书关于人生种种话题的解读,更是能为日益疲惫的心灵找到一些慰藉。
关于岁月。书中有一段提到“我怎么突然就到了四十岁呢”,正应了我此时的心情,时常为此黯然伤感。“生命的成长虽然有阶段性,每天却都是相连的,去日、今日与来日,是在喝茶、吃饭、睡觉之间流逝的,在流逝的时候并不特别警觉,但是每一个五年、十年就仿佛河流特别湍急,不免有所醒觉”,细细揣摩,随着年岁的增大,越来越如此。对于我们该如何面对流逝的岁月,面对未来的日子,书中提到“由于流逝的岁月,似我非我;未来的日子,也似我非我,只有善待每一个今朝,珍惜每一个因缘,并且深化、转化、净化自己的生命”。“在因缘的变换中,都能无畏,做不受惑的人”。善待今朝,净化生命,也许是我们与岁月握手言和的最好方式吧。
关于成长。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岁月中成长、经历、变老。书中提到“正视每一个眼前的生活历程,努力地活在当下,对这一阶段的人生与情感用心珍惜。由于对眼前、对当下的珍惜用心,才能不怨恨过去,不怀忧未来。才能在每一个过程当中努力承担,以最大的心意来生活。”“在人生的历程,我不着急,我不着急看见每一回的结局,我只要在每一个过程,慢慢慢慢地长大。”而“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生命的每一次成长,坦然经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骄不躁,不忙不慌。
关于生活。书中提到“我们把生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要的生活,一部分是紧急的生活,会发现很多人都在紧急地生活,随波逐流,而不是重要的生活。什么是重要的生活?陪爱人散步,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一个小孩有没有幽默感,懂不懂得爱和宽容,这些是重要的。而每天着急上班、学习、,是紧急的”。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更多的是紧急的生活,而不是重要的生活。想想经常为孩子少考几分而焦虑,为很多的小事而忧愁,着实没有必要,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重要的生活。
关于幸福。幸福也是我们经常探讨的一个话题。“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给予的,而是来自我们对外在或内在的价值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书中提到,幸福的开关有两个,一个是直观,保持“快乐无忧”的心境;一个是心灵的品味,仔细体会生活环节的真义。我们的心要宽广坚持,我们的情要细腻温柔,我们的爱要深刻美好,要让自己一直保有喜悦自由的生命姿势,只有这样才能幸福,才够幸运。
关于快乐。书中提到,想要快乐,第一是要喜爱自己;其次,要去除“憎恨”“批评”“内疚”“恐惧”四种坏习惯;第三要专注,也就是活在当下;第四步要放松,因为放松,我们就能放下,也能以游戏一样坦然的心来看人生。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人的一生,总有学不完的知识,总有领悟不透的真理,总有一些有意或者无意的烦心事闯到心里来。总之,人生之梦,顺少逆多,一辈子不容易,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去,更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思一二,不想八九,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和解。
何为清欢。文中提到,“清欢”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于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舒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想想“清欢”应该不完全等同于快乐吧,应该是来自于心底的愉悦,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书中提到,第一流人物应该是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有味的人物,是在尘世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现如今我们的确离“清欢”越来越远了,应该少一些感官的刺激,多一些心灵的品味,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书中类似的文字和感悟还有很多。历经岁月的洗礼,再读林清玄先生的文字,越来越感觉到人生是一场修行,生命是一次历练。随着岁月的流逝,守住心中最美好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让心灵一同成长,以清静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