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钢笔尖被我摔弯了,下午放了学我就绕路去了一家百货商店,我在柜台上挑了一支即便宜又好看的钢笔,于是我决定买下它,我向四周看看,看见一位长得很秀气的阿嫂,她在一旁梳妆打扮,她的眼睛水汪汪地像要流出水来,还有她的脸红红的,像红苹果一样。我想这位阿姨一定是个外表美,心灵也美的阿姨。
我走向前去亲切地叫了声:”阿姨好,请问您能不能拿一下那支钢笔?“那位阿姨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我又重复说了几遍,那位阿姨不耐烦了说:”没见我正忙着呢!“说着又来了一位男士,那阿姨一下子笑了并说:”先生请问您要点什么呀?“那样的和睦温柔,听到这里我再也在这个商店里头待不下去了,我含着泪水跑了出来,这时那位阿姨在我心目中美丽的形象一下子倒下了。我心里想大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人们再牛,那也不能不光顾我们小孩呀!抬头向上看四个大字:”顾客至上“对我真刺眼啊,忽然我眼前一亮看见一个顾客意见箱,我拿着笔大步走过去……
”漂亮“阿姨虽然外表很美,但是你的心灵却没有你的外表那么完美无暇。所以,我发誓,我承诺我要做一个外表美,心灵也美的人。
教师点评: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容不得哪怕是一点点的渣滓对她的玷污。事情虽小,但却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让孩子眼中的我们这些”大人们“去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吧!
记叙文的写作不像议论文的写作,在主体部分往往无法引经据典。但是却可以在结尾适当引用。这样,既可以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也可以收到余音绕梁的表达效果。如2010年高考一山东考生的作文《光明与阴影构成美丽的花》一文的结尾:“忽然想起张炜说的话:‘真正的作家天生应该是个水手。这使我们想到了写出《白鲸》的.麦尔维尔,还有搏击在密西西比河上的马克·吐温,他们都有过水手生涯,一生都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长长的流浪,无边的海洋或漫漫的大河,水声,涛涌,遇险与生还。’人生的美丽永远在光明与阴影中交融,难分难解。”这个结尾,作者引用张炜如诗的语言,既暗含了比较的因素,也巧妙而自然地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让读者久久回味。
按照行文的规律,有始有终,首尾呼应往往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会给阅卷者感觉考生思维的缜密。如2010年高考一江苏考生的作文《绿色生活》一文:(开头:此刻,在我所坐考场的窗外,正有几树青葱的绿叶,一团一团,茂盛盎然。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错落成或深绿或浅绿的绿湖,在微风下,荡起绿色的涟漪。)(结尾)“我期待着我所向往的绿色生活,那一天,所有的人都可以发自内心地对别人笑,世界,真正和平。窗外,绿叶摇晃,似乎在为我加油,鼓掌。”这个结尾,写到了窗外的绿叶,这与开头遥相呼应,体现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巧。
文无定法。古人早有“文贵变”之说,并有“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
句变,神变、气变、音节变、字句变”的高标准。文章结尾千变万化,方法不一,各显其能,各尽其妙。宋朝沈义父《乐府指迷》中强调“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考生在写记叙文时,结尾必须要放开,要“长留余味”,要响亮,像唐朝白居易《金针诗格》中说“落句欲似高山放石,一去不回”。考生写文章时也要注意用“回顾之笔,兜裹全篇”,从而达到首尾一体。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