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遵守校园纪律,出入校园要遵守相关制度。
1.上课期间外出校园必须严格履行请假、登记制度。在校园内外禁止爬墙翻楼,爬高越险,以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禁止课余时间外出上网、打游戏、看录像,禁止夜不归宿。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刀、器具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2.教育孩子放学回家结伴而行,要及时掌握孩子离校的时间,回家需要的时间,要求孩子按时回家,发现有在校外停留情况的,要严厉批评教育。
3.教育孩子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关爱学生、关爱生命,走进孩子心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也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积极化解各种心理问题,杜绝因心理问题诱发安全事故。
“水火无情”,要教育孩子们在火灾中的的自救方法,具体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镇静分析,不要盲目行动。明确自己的楼层,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门开窗,可用手先摸一摸房门,如果很热,千万不要开门,不然会助长火势或“引火入室”;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避免不应有的伤亡,在火势未蔓延前,可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
2.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衣服等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窒息。如火势太猛,被迫从窗口逃生,要利用落水管、竹竿、绳子(可用衣服和床单撕开并打湿系成绳索系在牢固的固定物上下滑逃生;失火楼房不得使用电梯。
3.要迅速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避免烟雾进入口腔,造成窒息中毒。如火场逃生之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向窗外扔小的物品或打手电求救。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有人随地乱扔垃圾。这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还成了一种陋习。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刚买完面包走出面包房,见到了我们学校的一位男同学,只见他从商店走出来,手里抓着刚买的小食品。没走下台阶的他左手拿着包装袋,右手轻轻一撕,包装随手一扔,便若无其事的边走边吃。不一会儿,东西吃完了,他手拿袋子潇洒的向后一抛,就大摇大摆地走了。然而,面包店的门口不远处就是垃圾筒呀!
由此,我想到了我每天早晨上学路上,喝完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一路走寻找垃圾桶。看到垃圾桶后我就会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手拿奶盒向垃圾桶一扔,奶盒就投向了垃圾桶的怀抱。经过了三年的练习,我已经是一个百发百中的“灌篮高手”了。
“城市是我家,清洁靠大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这个家园正被垃圾所包围。有资料显示垃圾对人类危害有五方面:第一。占地过多;第二,污染空气;第三,制造污水;第四,火灾隐患;第五,有害生物的巢穴。而塑料袋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是100到200年,也就是说塑料袋的风化时间是100到200年的漫长时间啊!
试想:随手一扔倒是方便了,但是却给清洁工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为什么不多走几步扔到垃圾桶里呢?如果我们每人都有环保意识,那么我们的城市会更洁净的。反之,如果我们的家园就会被垃圾所包围的。因此,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做个环保小卫士。
第三篇:我最看不惯乱扔垃圾
在我上学的路上要经过几个垃圾堆,这都是附近的居民乱扔垃圾造成的。我经常看见上班的人们把垃圾顺手扔在路边,即使不远处有垃圾桶,他们也不愿多走那几步路,有的人甚至走到垃圾桶边,也不愿费举手之劳把垃圾丢进桶里,而是扔在外面。吃完早餐的人把餐巾纸,塑料袋随手丢在路边。即使清洁工人把路面刚清扫干静,把乱扔的垃圾堆铲除干净;即使路边写有‘不要乱扔垃圾’‘请把垃圾丢进桶里’等提示语,人们仍然我行我素,不一会儿,路边又有新的垃圾堆,路面上又被扔的\'满地都是。晴天尘土飞扬;刮风时塑料袋漫天飞舞;雨天更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干净美丽花园式的城市里,我们都希望在上班,上学的路上有一个好心情。我提倡人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让我们走在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马路吧!
您好!
在小区里,我应该是您的常客。记得有一天上学路上,我看见一个黑黑的面包从天上飞了下来掉进了你的嘴里。那时的你一声没吭。我因为好奇慢慢向你走过去,深吸一口气,捏住鼻子向你靠近。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发霉的面包,我想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疯掉的\'。
沉默的你居然对我说:“没事的,这种事我经历了多少都不知道,还有一件事保证你想不到!”
我惊讶地问:“还有什么事!”
你脸上渐渐露出痛苦的表情对我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看见一个装修工人,拿着一个袋子,拿得小心翼翼,好像里面有很贵重的物品。他走到我跟前,慢慢抬起手,哐的一声,把那个袋子扣到了我的头上,瞬间,我全身感到火辣辣的痛!原来那一袋‘宝贝’是一袋锋利的碎玻璃。我忍着剧痛,等待着清洁工人把它们清理掉,因为,因为这是我的工作。”、
我听完你的话,心里为你竖起了大拇指。
我觉得我们要向你学习,学习你不怕苦不怕痛的精神,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
此致
敬礼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