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黄色山峦淡出画面,随着雄健的音乐响起,山峦几经形体变化,最终如一锤定音一样在画面上定格,现出“宇宙与人”四个大字,这个科教片如同一幅风光油画般映入眼帘,充满一种别样的诗情画意,使人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着宇宙及人类自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影片通过电脑特技,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介绍宇宙和人类:我们的宇宙是一个聪明绝顶的物质“大作坊”,它最值得骄傲的作品是人类:月亮使地球旋转速度减慢,由每天的12小时变成了24小时,给地球以稳定,给我们以睡眠;氧气是最活跃的气体,使人产生能量……
宇宙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存空间,这是到目前为止在其他星球所没有发现。
既然宇宙赐予人类这么难得的生存条件,人类就没有理由不珍爱我们美丽的生命,热爱我们美好的生活,以回报宇宙的博大和慈爱。
《宇宙与人》在启迪我们的心智的同时,也濡染着我们的心灵。人类只有用宇宙赐予的这些宝藏来改造宇宙和自然,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是《宇宙与人》给我的最大感受,珍爱生命,珍惜自然,我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多制作出一些这样既具有完美艺术形式又能启迪人的心智,净化人灵魂的好片、大片。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可以逢场作戏,嘴里说着慷慨激昂的话,可以在任何一个社会评定的猛人over的时候来一番沉重而深刻的悼念,并痛哭流涕我们真是俗人啊,你这位猛人over了,从今以后的世界就变得黯淡无光了,然后继续做一个俗而又俗的庸俗的俗人;可以一边在电话里跟那个他的女朋友说亲爱的我爱你呀你真是我的世界我的生命的全部呀我真是爱你就像爱生命呀,然后转身跟另一个女人上床。一个人今天说喜欢某样东西,明天一觉醒来就可以将其轻易地抛离。“别指望我是谁,也别指望我一成不变。”他们倒是轻易地做到了。世界并不以此而评定一个人的罪恶,只以成败。
他跟他们是不同的,他一直觉得他跟别人是不同的是因为他知道他一旦说他喜欢某样东西,他就是把它当作了生命的全部,说至少是他生命中的很大的一部分而仍然程度太浅,除了生命的全部,任何的话语都不能形容。生命,是不能从自己的身上割离的。即使他说他所喜欢的是某一根小草,他就是把它当作是了他自己的生命的全部,他不会拒绝以他所能够付出的最大的代价来捍卫,即使是生命。这是他的缺点,但亦是他的优点;当有人欣赏的时候,它就是优点了;但可惜似乎遗憾的是,从来都没有人把它欣赏过成为优点。他已经是过分地沉浸于自我,世界已经在与他悄然地发生着强烈的分离。于是人们赠予他的就只能是嘲笑。那无止息的他那内心的声音。他已形成了在别人看来是如此的怪癖的性格。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要么完全自我,要么一无所有被世界抛弃。怪癖、绝烈,犹如一刀划断所有的琴弦的颤音。
这已是个惺惺——假惺惺的惺惺——相惜、逢场作戏的时代。人们需要的并不是真诚的执念,需要的只是皆大欢喜的话语,犹如两人的甜蜜的恋爱。但他却是不能。他仍然固执以及真诚地信仰追随一件事情所必须要有的付出生命的全部也在所不惜的执念。这是他的不幸。他是个流落街头的独奏者,必需要对着整个城市独奏。同是演绎音乐的人,但他的自我放逐却不同于《席德与南茜》里的席德,许多年前我曾在关于电影《席德与南茜》的一篇文字《席德与南茜:当才华无法解决生活的迷惘》里说:“席德或许是个对音乐有一点自己的才华的人,然而他却把它挥霍了,因为若音乐无法解决生活的迷惘,音乐又有什么用呢?”席德因为无法解决生活的迷惘而残酷地挥霍掉了自己的在音乐上的才华,把自己于生活之中自我放逐而最终于毁灭。他与席德不同的是,他并不关心生活。他的世界就是只有音乐。
想起那天参加乐器比赛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呢。记得那天中午12点左右,全校举行乐器独奏比赛。比赛开始了,虽说我已参加过好几次规模较大的演奏比赛,像这样的小比赛,应该游刃而余吧。但在比赛现场,我还是有点紧张,生怕自己弹得不好,怕不能为班级争光。随着心跳的加速,我走上了舞台。坐在钢琴前的凳子上,当我抬头看见音乐姚老师鼓励的眼神,我的信心一下子又来了。我知道音乐老师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也知道此时我的老师和同学正在班级里等我的\'好消息。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四(1)班的荣耀,我要让自己充满自信,充满音乐的力量!
当我的指尖接触琴键,当音乐从我的指尖流出,我一下子忘记了紧张,忘记了时间,完全投入了这美妙的乐曲声中……
影片对于纳撒尼尔角色的设置很容易让人想起以前的那部美丽心灵,在音乐学院里年轻的纳撒尼尔崩溃的那场戏在某些角度上来说的张力不亚于纳什癫狂的感觉。
以前在上心理学课程的时候,老师将美丽心灵作为教学案例让我们讨论和分析,印象深刻。因此这次在看的时候,我受了那堂课的影响,很想竭力去了解纳撒尼尔的症状以便我能够更深刻的去理解这样一个人,所以我很变态的将他的台词记录下来,台词中有些呓语大概是可以反映出纳撒尼尔内心世界的。我的想法是他太早就将自己封闭起来了,他将音乐当做了观看整个世界的方式,甚至可以直接的说他将贝多芬和莫扎特等人的音乐看做了看待世界的方式,我没有仔细听过贝多芬所有的作品,但是怎么说,贝多芬的一生就如同纳撒尼尔脑海中的那团红色的火球,一直在燃烧,燃烧。他的曲子他的部分作品,始终就像一条长长的黑暗的隧道,你要走到最后才能看到光芒。同样对于纳撒尼尔所选择的大提琴,我一直觉得有种低沉哀伤,质朴的优雅感,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大提琴的演奏的时候,竟然流下了眼泪。
电影中,孩提时的纳撒尼尔已经呈现出入了魔的状态,他赤着膊疯狂地拉着大提琴。而当他第一次洞察自己内心的恐惧之后,那种恐慌充分的发挥在音乐上——那首曲子的结尾有种被火淬的灼热感,看着他冒着汗惊恐挣扎的表情,我不得不相信幼小的他已经体察到了贝多芬歌曲的黑暗气质,这其实是种天赋,对于乐曲理解的天赋。只可惜他着迷太深,以至于他后来在音乐学院的群居生活很快就开始不适应,具体表现在那段杂乱的旁白:为我跑吧纳撒尼尔......跑吧……我会保护你不受别人眼光的干扰…。白色…。白色。这一系列的话象征了他内心的自卑与纯洁意识,他渴望得到别人认同,但却无法做到适应群体生活,他适应得了音乐中的痛苦,却适应不了俗世的欢乐。在他的心中,世界似乎是个虚无的空白的所在,也理应是这样的所在。
唯有音乐,唯有内心独自欢畅的曲目,才是世界的真谛。纳撒尼尔的这一矛盾的性格,在对上帝的态度上,表现得尤为强烈。有关于上帝方面,他一方面承认大家都是天堂里那个父的孩子,却在转身之后,一举将那个遥远天际的上帝掀翻在地,将史蒂夫视为他的上帝。他对上帝的矛盾态度也表现了他的孤独和挣扎状态。在对上帝的阐述上,有一段充满神圣意味和悲悯气质的场景和台词(是不是出于圣经我不得知)。纳撒尼尔和史蒂夫夜宿街头,纳撒尼尔睁着双眼祈祷:our father,who art in the heaven ,hallowed by thy name.thy kimdong come,thy will be done,on earth as it is in the heaven,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just keep it everyday ,there’s plenty,and the forgive our trepasses,as we forgive those who trepasses against us.在纳撒尼尔祈祷的时候,画面从聚焦纳撒尼尔那双虔诚孤苦的双眼逐步入黑,转为呈现出贫民窟的场景,夜色之下,无家可归的人群,或三两聚众吸毒,或彼此厮打扯皮,或呆呆的吃着救济的食物,或昏昏的入眠。在瑟瑟冷风中,漫天的垃圾飞舞,蜷缩着的躯体就那样整齐或零散的瘫倒在大街上,一切阴暗无比唯有墙上的字灯闪耀着光芒,像极了教堂里的明灯,那是一句引导之语:原罪的代价是死亡,但是上帝的礼物是永恒的生命。影片在这里有一个高空俯拍的镜头,镜头下是睡得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流浪汉,这个画面和之前的高空俯拍的排列整齐的汽车,之后高空俯拍的鳞次栉比的豪华别墅,形成鲜明对比。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画面总是有意无意的扫到黑夜中飘扬的,有些破败的美国国旗,在那一刻,和着低沉的弦乐,连我都想说一句,GOD BLESS AMERICA。更何况正在忍受着金融危机伤痛的美国民众?这怎么可能不让一看见美国国旗就情绪高涨的美国人民得到共鸣,所以片子在普通民众中评价较高是有道理的。
纳撒尼尔到底是不是精神分裂症不可而知,影片从头到尾都没说清楚,只是呈现出了一些病症而已供人们自己去判断。确实,当你看到他对音乐的痴狂和执着的时候,你会忍不住和史蒂夫有一样的感觉,你会说这哪里是个疯子,我分明看到了一个对音乐执着对理想执着对音乐有极强的感知力的天才,他是那么的优雅的,他是那么的真实和纯真,从他双手里发出的音乐那么触动人心。影片在这一方面对纳撒尼尔的塑造,我想得归功于福克斯的演技以及配乐,在影片没有给予纳撒尼尔演奏天分充分表现的基础上,这两者为观者的感知贡献了较大的力量。其实我在第一遍看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纳撒尼尔的天赋,因为一开始当做剧情片来看,奔着情节去,而表现他那部分又太少(这也是导致影片主旨有些混乱的原因)。
刚刚说到影片在人物塑造上有美丽心灵的感觉,事实上,对于后来逐笔对洛杉矶的呈现,又让我想起那部费城故事,就是汤姆汉克斯版的片头(那部片头一开始就吸引了我)。再如他孩童时就着火焰拼命拉奏的那段又让我想起汤姆汉克斯在暗火中对着华盛顿的那段独白(实在太深刻了,记忆)。诸如此类的很多镜头以方面体现了导演的才华的同时,也呈现了导演的野心,他既想通过影片表现出一个地域的另类气质,又想表现出人的某种极致状态,人和地域文化交织在一起,使得影片磁场不小,这一点上又让我想起那部港片甜蜜蜜。
角色上,不得不说小罗真是天生就应该做演员的人。影片中小罗伯特唐尼简直就是在演他自己,小罗本身所具备的颓靡气质,坎坷的经历和正在困境中的史蒂夫那种不得志,松散,颓废契合得相当好,史蒂夫自身所处的境地让史蒂夫和纳撒尼尔的友情发展有了另外一层涵义,那就是,史蒂夫在帮助纳撒尼尔的过程中,也在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他自己,正如结尾那段冗长感人的台词(其实挺牵强的):有人说我帮到了他,精神病专家说成为他的朋友这一简单的行为能够让他的大脑产生化学反应,提高他的某些应对世界的能力。我不能代表纳撒尼尔说什么,我们之间的友情帮到了他,也可能没有。然而不管怎样,我对我自己说,我可以告诉你通过见证纳撒尼尔的勇气和意志,他的谦逊,他对于音乐的信仰,从他对于他的音乐的执着和坚定上我学到了我们一直坚信不疑的东西,那就是紧握梦想,超越所有。心怀信念,无疑会让你最终找到你的归属之地。这段台词,不得不说,太奥斯卡了。说实在的,史蒂夫在此刻说到的东西,作为观者,我没有从影片中看到多少,影片实际上一直有游离于这一主旨的感觉。就好像是之前一直是在表现边缘化的东西,很丰富的东西。最后却只拧成一股干巴巴的绳,勒着你脖子。这种强硬的总结,无疑等于是要把观者上纲上线:知道这部影片表现的是什么么,就是这个,OK?
我相信聪明的有领悟能力的观者是不会上当的。只能说结尾太败了,尽管乐队演奏看起来很不错,很有宏大的主旨味道。
老实说,写到这里,看着这么多字,我觉得自己有点变态了。不过还是要说,这部影片中出现的很多东西是很值得去搜索,看看的。你可以了解到好多东西,人文地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等等,比如洛杉矶城,洛杉矶城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地方。比如一些人名他们背后的故事,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乔安。塞巴斯提安。史蒂夫。路德。旺。尼尔。戴梦得。比如LAMP,作为一个收容之地,我想看看现实生活中到底是怎样的,于是我去了LAMP网站,LAMP因为这部影片,知名度得到了提升,我看了上面的介绍得知,LAMP参与此类的题材不止一部,而且比较让我amzaing的一点是其中好多患有精神病的艺术家的作品,还被展出过,这或许可以相信一个说法,精神病患者是被上帝特别照顾的一群人,他们能看到我们不能看到的世界,他们更能够超越自身。另外LAMP里很多人当过群众演员(在影片中也是)。我留心到网站上的一副画就在影片中出现过,只不过是画在墙上,旁边还写着NO SMOKING。总的来说影片中对于lamp的表现和贫民窟的表现是很写实的,几乎是真实的写照。
对于精神病人,流浪汉和乞丐。我有我自己的态度,但我也说不清,没有太多的攻击意味,大多时候表示同情,但是反正没有像史蒂夫那样和那些人成为朋友,好像也不太可能。这部影片对我的启发是,每个生命都它运行的独特方式,我们所走是一条不同的路,对于这世界你所遇到的,不管他是怎样的.,只要有机会遇到他们,请把他们当人看,就像史蒂夫那样,不要选择做他们的上帝,或者唯一的拯救者,你要做的,只是尽量去理解,并且在必要时伸出一只手,或者给他一个拥抱,象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他们,对待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个世界,需要回应,独奏者固然是一种生存的形态,但是我相信上帝创造如此多的子民,并不是让我们独自前行,我们终将共同走向死亡的道路,在这条人越来越多的道路上,如果我们不牵着手,那么当黑暗来临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慌乱的互相践踏。相反如果我们牵着手,我们就能站立起来,撑起整片天空,所以还是要尽力去活着,尽力和周围的人和世界产生共鸣。这样你才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丰富的愉悦的生命。
影片最后一段,合着音乐,我是很感动的,脱离电影之外,咋看这段不需要,可实际上也是对影片中贯穿人文精神的总结,看着在片中忧郁颓靡的人们在此刻展开笑颜,聚在一起,手舞足蹈,在相信这可能是影片花絮,并且很有可能是导演大受感动而硬是搬上来的同时,我衷心的给出了自己的微笑。这个世界,人还是可爱的,周遭还是很美好的,哪怕只有片刻的欢愉。
影片的质感由画面和弦乐得到了提升,其中也还穿***一些暗示性的富有哲理的场景。这部影片硬要说给个分的话,我愿意给八分,设置上的瑕疵并不能掩盖影片本身的力量。在如今哈六当道,金刚横行的荧幕上,美国人民需要这样一部影片来清洗自己布满尘埃和铜臭的心灵,而我们则需要这样一部影片来打开一个认识美国人民的窗口来修筑一个普世美好人性的石碑,去相信我们所相信的,又其实无论这个世界发展成什么样子,都是需要我们有穿越痛苦承接愉悦的力量。
这部充满野心的作品,能不能在明年斩获奖项,只能看命运之神的安排,但是演员的表演我想绝对是要给满分的。对于乔怀特,这位年纪轻轻的导演来说,这无疑是一部重要的作品,是否代表着他将冲击更为广阔的市场,或者将要转型,现在下判断还为时过早。
文字在此刻是无法更与影像媲美的,再加上我的文字只是浅薄的叙述自我观感远比不上台词的深刻。所以还是请观者好好体验吧。这部电影,有很多地方,细细地看,你会觉得很有味道。原声带值得一听,白鸽飞起那段的交响乐和最后的那段很有穿透力,另外推荐一首流行歌曲,尼尔·戴梦得的MR·Bojangles。
一年快到尽头处,看着桌上的台历越来越单薄——一张张的从木质基座少下去。撕下的台历纸片散落在房间的角落,就像菜园子里随风飘落的冬日落叶,坠落凡尘,零落而寂寞。
印制台历的是一刀极为普通的卡纸,究其本质,一本台历,只是一堆竹纤维的聚合罢了,然而,一旦让印刷车间的老师傅在卡纸上排印上记录日子的阿拉伯数字与文字符号,这些装订成册的台历就获得了灵气与生命,获得了与时光赛跑的资质,它们被人送到城市乡村的居室卧室办公室,静静默默陪伴主人一整年。
它们的生命周期按年合计,从新年一声钟声敲响,开始了它们向春夏秋冬的长跑,在下一轮新年钟声响起的前夕,它们的生命嘎然终止。
它们陪伴我们走过四季:春天,它们伴着我们步入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的田野山地;夏夜,默记下我们在凉风习习的打谷场上乘凉休闲的朗朗笑语;秋风声里,记录下每一朵梧桐花落的轻柔之音;寒冬,陪同我们走进冬日暖阳里。365张卡纸,忠实地记录了我们生命前行的点点滴滴。
岁月的刀斧锋利无比,时光流逝,每一本台历都会变得残缺不全。从它们来到我们的桌子,它们就义无反顾的走向凋零,这是它的\'宿命?
今晨,第一场大雪在窗外飘飞,雪花落地时分明可以听见它轻柔的悲音,我又翻过一页台历,在洁白如雪的卡纸上用笔轻轻写下一个词:日子。我的耳畔,分明可以听见台历发出的轻柔的悲音,我的心,起一阵乍喜乍悲的忧伤。
在一年将尽的尾声里,这一本又小又弱的台历将会撕去它最后的一页,雪花落尽,台历撕尽,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
作为2004年的科教大片,很多人应该都看过《宇宙与人》,因为当时似乎是作为破除伪科学的任务来进行的,基本所有单位和学校都会组织大家观看。我看过两遍,父母单位组织时看过,学校组织时又看了一遍。
也许大家一直对科教片从来就没有什么好感,但《宇宙与人》确实让我耳目一新。一方面因为影片运用了大量三维动画(长达45分钟,把宇宙和很多抽象的概念形象地展现出来;在15分钟内的真实画面中,编导也煞费苦心,选用了许多色彩艳丽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而且大多采用快镜头的拍摄方法,与三维动画相结合,让人从宇宙的角度看待岁月的流逝、空间的转移,给人一种时空感、沧桑感。
另一方面,影片中也饱含了作者自己的情感表达,处处体现着一种宇宙与人的关系,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宇宙孕育了地球,地球孕育了人类。在宇宙中,像地球这样刚好具备产生生命所有条件的星球是十分稀少的,至今能确切肯定的也只有地球。而在地球上数以万计的生命中,又只有人类进化出了智能。经过了几十亿年的发展变化,现在的地球正处于最稳定的运转时期,是最适合居住的:大气层挡住了有害的射线,让温暖的阳光抚摸大地;月亮经过长期的公转,减慢了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每天都有24个小时,正如影片中所说“月亮给了我们足够做美梦的时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舒适、祥和的时期。作为智能生物,人类是伟大的;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是幸运的。
还记得这样一组画面:当影片快要结束时,所有的生物,从原始到现代,按时间渐次出现在一级一级的阶梯上。阶梯不断旋转,镜头不断升高,在音乐缓缓达到高潮时,人出现在了阶梯最宽的顶层,傲首生灵,眺望前方。顿时让人感到一种心潮的激昂、热血的沸腾,这是一种人类的自豪、生命的骄傲。这种感觉并不是人类随意主宰地球的权利,而是珍惜生命、爱护地球的责任与使命。“more power, more responsibilities”,这也是作者想要通过影片告诉我们的。
其实,科教片、记录片可以算是很好的电影题材,虽然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令人窒息的绚丽特效,但其内容的丰富是无可比拟的。近年来的题材如《故宫》、《圆明园》等,无不以自己磅礴厚重的历史底蕴征服观众,看似缓慢的节奏和娓娓道来,却带领我们在宏伟的时空中穿梭。
也许《宇宙与人》的创作初衷并不是与伪科学作战,仅仅是作者自己的创作流露。但特定的时期赋予了它这个意义,正如影片播放前加上了一个宣传破除封建迷信的短片一样,但也一定程度上为历来就缺乏商业宣传和炒作的科教类电影推波助澜了一把。无论如何,《宇宙与人》还是值得一看的:人因为宇宙而生存繁衍,宇宙因为人而更加精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