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答应了一声,继续埋头写着。墨汁,一次又一次地被用干;宣纸,写完了一张又一张;我的双手,也早已酸胀麻木得快不听使唤了。我心里却越来越着急,书房外传来阵阵锅碗瓢盆的碰击声——快要吃饭了!可我还有三张没写完。要不,先去吃饭,吃完饭再继续写?我犹豫着,不行,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再说写完三张毛笔字也用不了多久。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加快了书写速度。
我一边写,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热闹场景,心里不由得一酸,唉!谁让我写得这么慢?妈妈他们肯定不会等我开饭了。我的肚子也“咕咕咕”地唱起了“空城计”,都是这该死的毛笔字,怎么这么多?怎么写也写不完,害得我不能和大家一起吃饭。
不知过了多久,最后一张毛笔宁终于写完了。我慢吞吞地收拾着尔西,妈妈他们应该已经吃完饭了吧!想象着我一个人孤零零坐在餐桌前吃着冰冷的残羹剩菜的情景,我的心情越发失落。我耷拉着脑袋,拖着沉重的脚步,轻轻推开门,走向餐厅。映入眼帘的'一幕让我愣住了:大家都围坐在餐桌旁,说笑着等我吃饭。桌上的饭菜还都一口未动,被细心的妈妈用碗反扣着,使饭菜不会变凉。
外婆一回头看见了我,向我招招手,笑盈盈地说:“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来,大家都等你呢!”“对!”妈妈也附和道,“一家人在一起吃才热闹嘛!”
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的家人,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耐心地坐在餐桌边等我一起吃饭!我点点头坐了下来,翻开扣在饭菜上的碗,一股热气飘然飞起,融入空气之中,带着饭菜的馨香,带着关爱的温暖。我夹了一筷子菜,放入嘴里,那味道真是棒极了!因为这里面满是爱的味道,满是幸福的味道!
幸福就像口渴时的一杯水,幸福就像难过时一句安慰的话,幸福就像饥饿时的一碗饭。我就体验过这种幸福的滋味。
记得,那是四年级下册的一个夜晚。我躺在床上,身上忽然很热很热,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发烧前的症状,所以就拼命地想沉沉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睁开眼时,发现爸爸妈妈站在我身边,妈妈见我醒了关切地问:“宝贝女儿呀,身体怎么样?感觉舒服一点了吗?还热不热啊?”我一时不知道该回答妈妈的哪个问题。一旁的爸爸虽然没出声,但他眼中充满焦急。我答道:爸爸妈妈,我没事,您别着急。”妈妈见我这样说,心里的忧心褪去不少,但还是很不放心我,硬是要爸爸连夜背着我上医院去。因为下雨和天太晚了,我们等了很久都没有打到出租车。爸爸迫不及待的,三步并作两步,背着我疾步走向医院,妈妈在一边为我和爸爸打着伞,脸上露出急切的表情。终于到了医院,爸爸妈妈焦急万分地一把拉过医生说道:“医生啊,快,给我家女儿看看!”“嗯,好。”医生对爸爸妈妈露出肯定的表情。等医生为我开好药、打好针后,知道我病情好点的爸爸妈妈,终于放下心了,但他们还是寸步不离的守在我身旁。妈妈看见我醒了就问道:“女儿想吃点什么呀?妈妈回家给你做。”望着妈妈憔悴的脸庞,听着妈妈关心的话语。我想:虽然生病了很痛苦,但我心里充满了甜蜜。幸福无影无形,但它却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它似春天般的阳光一样,是那么温暖,那么舒服。同学们,这正是我体验过的幸福的滋味。
幸福是可贵的,懂得珍惜、把握,生活才会幸福快乐。
雄鹰正因为懂得珍惜它那矫健的双翅,才得以在蔚蓝的天空上翰翔;小草正因为懂得珍惜足下的土地,才得心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唐太宗正因为懂得珍惜魏征,才得以成就贞观之治的传奇。我们也要学会去珍惜,珍惜我们所拥有的,那拥有的一切会让我受益无穷,幸福一生。
幸福其实就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一切的人类都免费地拥有阳光与空气,这就是我们的幸福。大多数的人们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幸福。作为学生,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知识,这也是我们的幸福。这些幸福是如此轻而易举地享受着,难道我们不应心存感激它和珍惜它吗?
珍惜了这些我们拥有的,我们就能健康地生活,无忧无虑地生活和掌握生活的方法,所以这才是我们最基本也是最难得的幸福呀!
历史上有多少人因为不懂得珍惜幸福,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夏桀和商纣靠世袭获得最高统治权,他们因为没有珍惜这种特权去造福人民,而是利用这种特权去欺压人民、
迫害人民,最后的结果是人民把他们推翻了。
清朝后期的统治者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外国使者诚意与之结交,他们却把别人拒之门外,实行闭关锁国。结果别人己经发展到工业革命,时代科技飞速发展,而中国己远远落后于世界,导致后来被外国侵略者强迫打开中国的大门,成为外国人的“摇钱树”。中国四万万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幸福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谁懂得珍惜,幸福女神就眷顾谁。
也许有人觉得他自己一点幸福也没有,伴随他的是苦难与挫折、失败与泪水。何来去珍惜?但是伟人说过:“苦难是一所大学。”是的,在苦难与挫折中我们培养了我们意志,增强了我们毅力,丰富了人生阅历,这难道不是因祸得福吗?失败只会让我们获得了和教训,如果我们能改变心态,坦然面对,并从中汲取“养料”,我们就会获得成功,幸福也将随之降临。
珍惜拥有的吧,特别是要珍惜拥有的幸福,这样人生才会精彩,如雨后的彩虹一般。
习惯一个人听着忧伤的旋律,习惯一个人默默地阅读那些伤感的文字。一次次问自己:幸福究竟是什么?我拥有幸福吗?
有人认为,幸福如水,淡雅而圣洁。饥渴者的甘霖,寒冷者的温暖,失意者手中的琴,隐者栖身的竹林,这些无一不是一种幸福,可这些都不是属于我的幸福。
有人认为,旋转木马和摩天轮是梦幻般的幸福,可真的如此吗?我不喜欢旋转木马,因为它总有触摸不到的幸福,幸福似乎很遥远。不喜欢摩天轮,因为它总会回到原点,就像幸福从未开始过。
也有人觉得,蒲公英的自由和薰衣草的守候亦是一种幸福。可又有谁知道,蒲公英看似自在,其实只是身不由己,薰衣草无望的等待,只不过是它的宿命。幸福,终究身在何处?
幸福似乎很简单,却又感觉那么遥远。樱花绚烂一时,换来的却是一整年的残败。再美的烟花,也躲不过灰飞烟灭的下场。难道幸福都是短暂的吗?
对于我而言,幸福就是可以不勇敢,这样就不用赶走泪水,可以不想念,这样就不用独自寂寞,可以不期待,这样就不用等待,可以不落日,这样就不用经历黑夜……
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让我们认识了幸福,体验了幸福。生活不能尽如人意,我们不妨静静品味水一样的幸福。
沉默,不代表没话说;离开,不代表很潇洒;快乐,不代表没伤心;幸福,不代表没受伤。
看着月下,洒落一地的孤寂与忧愁,在人海中寻寻觅觅,只为一份幸福……
在《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直言不讳的指出了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就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缺乏实践的和主体性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不彻底的。
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是否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这一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人的主观范围内寻找,用人的主观的东西去检验人的思维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的。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人的主观范围之外的实践能够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把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如果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么人的思维就具有真理性,反之,则否。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对环境起影响作用,也就是说,人不是被动和消极的被环境所影响。旧唯物主义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然而这种所谓“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又是由什么来改变的呢?他们没有指出来,看来在这方面,他们只能寻求上帝的帮助了,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提纲》的第四条中,马克思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积极方面,因为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从神学世界观中剥离出来,把它归结为产生它的世俗基础。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刚走到这一步,就止步了,对宗教的批判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批判,而没有付诸实践来改变宗教世界。
在《提纲》的第五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认识论的错误根源——人的感性知识单纯的直观,马克思指出人的感性应该来源以人的实践。
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
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人的本质必然是历史的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不同的,是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必然不是固定的,那些所谓的人性自私论是必然错误的。同时,要指出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的本质是就人类区别与动物来说的,而不是单指具体每个的本质。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陷入所谓“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是否可以说只要弄清楚一切社会关系,就能弄清楚人的本质呢?”的疑惑了。
在《提纲》的第七条中,马克思接着第六条继续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只有从社会性的角度上,才能真正把握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在《提纲》的第八条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是从事实践的人,只有实践才能揭开挡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神秘面纱。
在《提纲》的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只能做到把感性理解为“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然而它不能理解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它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在《提纲》的第十条中,马克思鲜明的指出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立场,旧唯物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是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唯物主义。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鲜明的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纵然,马克思在向人说明了自己哲学的特征在于改变世界,但是他并没有说,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比谁更重要。在马克思看来,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因为改造世界必须以解释世界为前提,从排除科学实验之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来讲,如果缺乏解释世界的前提,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就算取得了成功,那也是机会主义性质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解释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而改造世界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解释世界。
总的来说,在《提纲》中,马克思主要突出自己的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因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被后人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不仅
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性。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陷入了困境,有的人把根本原因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根本特性。这些人的基本观点是,学而不能用即等于无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去变革世界,改造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问题。然而,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很好提供这种能够让我们去变革的条件,就目前来讲,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在他们眼里,能够适应社会现实已经是一种不易的成功了,至于变革社会现实不亚于痴人说梦。因此,他们认为对很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缺乏运用的现实基础,是没有用的,既然没有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然后大家就都不愿意学,那自然而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就陷入了困境。
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能把它归结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它片面性在于他们把“改造世界”片面化的理解了,认为改造世界就只是过去的变革不合理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现象的活动,而没有看到,技术的革新也是在改造世界。从这一点上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已经什么有用了。至于,如何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种困境,如何有效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还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