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像红酒,发酵的越久,越能品尝到它的醇厚和甘甜,深吸一口气,便能闻到它的淡淡的幽香,使人神清气爽。若真能轻轻地吮一小口,那滋味不能言语。
台湾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表示,清大校园中的“宝藏”是五句发人深省的箴言隽语。
第一处是大礼堂内外可见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民国三年梁启超勉励清华弟子的话。
第二处是物理实验室前,英国思想家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全……”
第三处是人文社会学院中,“我们是什么,我们可以是什么”。
第四处在原子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内,是胡适的题字:“理未易察”。
最后一处则是校长办公室内,为前任校长沈君山的题字:“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
老子说:“大成若缺”。圆满原在残缺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缺处即是圆处。缺,是对完美的期望,在淡淡的忧伤中,有一种寂寞的美。
如篆刻,躲在断处用心。断处见其胆,见其韵。印家有这样的一句话:“与其叠,毋宁缺”。没有缺,就没有篆刻艺术。缺是一种引领,而不是抽刀断水的毅然截断。缺更是一种烘托,美不在缺本身,缺提供了一个背景,一个呼应圆满俱足的背景。
白昼是看,是现世;你要是沉思,你要是谛听,那你一定是在黑暗之中,或者是在你的心灵之中。
历史,你可以欣赏铁血的豪情,但是,不要忘了,其更有泣泪的悲怆。
五千年,有帝王将相的伟大事业,有他们留下的宏伟的王陵和宫殿。但是,如果我们的良知还醒着,那就能在深夜听见——还有孟姜女这样的妻,代王夫人这样的姐,在荒野,草声中,低低的泣诉。
由此,我想到的是,今天我们缺的并不是知识,因为获得的知识的途径真是太多太多了,“获取”已经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困难的是,你自己怎么去看待这些知识,怎么去判断这些知识,并形成你自己独立的看法。
品味经典……
人们都希望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但通向强者的路上永远有苦难在那里等待。苦难使人经受考验,苦难使人奋勇搏击。
苦难是福。顺境中人们看到的是鲜花和笑脸,习惯于喜悦浸润的心灵往往承受不了太大的打击的负荷;迎向苦难,虽处逆境,但可使人尝遍人间酸甜苦辣,感受世态冷暖炎凉,每经历一次苦难就更多一层生活的领悟,更了解人生的真谛。
苦难是毅力的磨刀石。绳锯木断,跛鳖千里,一千次的失败就有一千零一次的从头开始。一次次的努力,使毅力这柄前行斩棘的锋刃被磨砺得削铁如泥,锋利无比。
苦难是生活无声的老师。她培育了人们优良的品格,塑造人们不屈的精神,摒弃了懒散的惰性,摆脱了无聊的幻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苦难的煎熬,和煎熬后成功的快意,人们才懂得:以客观态度去正视生活,才是有志者惟一的选择。
苦难是动力的催化剂。它能激发人们昂扬斗志,使强者变得更加坚强,弱者摆脱怯懦的'本性,促使每一个有着理想的航行者,为了圆一个美丽的梦,而高扬起前进的风帆。
苦难是一本启智的经书。当人们精心阅读感受它后,会发现它在娓娓地讲述丰富的生活阅历时,又夹杂着睿智,细细品味会使人豁然开朗,智慧倍增。
苦难又是一位深沉的哲人。他说:强者的人生意义不在于他辉煌的成功,而在于他为实现理想所作的一次又一次的搏击;强者在风浪中领悟到的瑰丽之景,是平庸者永远看不到的。
感谢苦难,它使人明白了生命的内涵;感谢苦难,它告诉我们生活的八字真诀:正视、不屈、沉着、奋进。
苦难是人生一道永远开放着绚丽花朵的风景。
人生,是一杯无法计量度数的酒,不论怎么品也品不出它的悠远和深邃,当你说出它的味道时会笑自己的无知和幼稚。
人生,是一本书,我们在匆忙涂抹即将合上时,却期望重新来书写人生,就像一个伟人走过辉煌却极力寻求凡人的生活。
在这样的人生中,我们唯有不断地品味反省,才会有悔悟,才会上进,才能成长。
我们反省,反省在我们手中消逝的文化。古巴比伦壮丽的空中花园,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将它疏远;玛雅文明在丛林中兴盛的历史,只剩下如此斑驳的身影;就连余秋雨笔下那充满暖意和香气的莫高窟也禁不住历史的浩瀚和折腾。我们说经济发展走向文明,可真正的精神文明早已在香氛烈酒、纸醉金迷中迷失了方向。我们像滤波器,滤去了一切的浪漫情怀;我们像电阻,消耗了所有的激情和灵感;我们像电容积攒一身怨怒却忘了积攒孝义和尊敬;我们像二极管,因为我们学会了趋向利益而忽略了身边无私奉献的人;我们更像CPU,学会了算计却忘了变通。反省我们自己,有谁会为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而失落?有谁会为了不记得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人而感伤?我们比谁都过的好,我们仅仅学会了如何吧自己放在第一位,如何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抑或是为了满足心里一个小小的空虚而让爱自己的人遭难。古有烽火戏诸侯,今有亲父自***为女见偶像。有多少人能够真诚以待?
反观古人,他们对待自己的人生反而更加达观。历史上众多的皇帝无不想要留名于后世,向后人们彰显他们的'英明伟岸,莫不宣扬其贡献之大。然而却有两个例外。朱元璋年老时,并没有大肆宣扬其丰功伟绩,反倒是写下了千古第一碑——《御制皇陵碑》,文中用及其朴实平易的文字述说了他早年时期的苦难,不加粉饰;更有一代女皇书写的无字碑。他们的真,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让人不得不叹服。
品味人生,品位的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格拉斯说过,熄灭烛火,才能看见灯芯。就好像走向罕达途中的朝圣者一般,在不断的反省的途中,享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庸常的生活变得精彩起来,看到阳光下,灵魂在升华。
匆匆来到期待已久的大学已经快两个月了,一回首,才发现,时光荏苒,我们的模样也已悄悄地改变了。
每天的黎明,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迈着匆匆的步伐,载着微凉的秋风,踏着飘渺的霜露,开始一天的生活。走在被微弱灯光打亮的小路上,依稀可见的是冻的瑟瑟发抖的身影,和时不时凛冽寒风的凉气传来的几句爽朗的笑声,总会在想,他们的梦想又会是怎样,他们的青春和我是否又是一样。
早操时额叽叽喳喳的抱怨声和熙熙攘攘的聊天声夹杂在一起,混着清晨的大地和树叶的气息轻轻地带走了一个早晨最清新的时刻。
吃早饭的时光在此刻似乎变得那样的幸福,吃完后,有的人在写着等会儿课上老师要讲的作业,有的人在聊着天,有的人在画着她的那张脸,这个平常的早晨,伴着走廊里的喧嚣,在继续着别样的青春。
时间过得是那样的快,很快大家就都收拾东西准备上教室去了。随着人群,离开温馨的宿舍,来到熟悉却又陌生的教室,依旧是那张位子,依旧是来的不迟不晚,望一眼教室,无数双明媚的眼睛里却被迷茫遮蔽了,只有少数的人,透过眼睛还可以看见那久违的炯炯的目光。此时我们似乎都早已习惯了这种为了上课而上课的生活,习惯了这种为了顺利毕业儿学习的学习,似乎大学才是我们的.主人,而我们早已成了大学的奴隶,这样生活过的真的很寂寞。
青春,似乎过的太过轻松,从高中来到大学,我们都把当初的那份信誓旦旦的承诺与那份最初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远放弃的执着,不知在何时就这样被我们遗忘在记忆的深处,就这样被我们悄悄地放弃了。
结束一天的生活,静静地躺在床上,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以前的高三时的种种,回忆悄悄的爬上了心头,心头突然好像变得沉重了,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什么摸样,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是否会让自己满意,我不想就这样消失在忙忙的人海中,被时光淹没,被记忆遗忘。
青春,似乎总是离不开迷茫;青春,似乎总是和无聊结伴;青春,似乎在这一刻停滞了,被漫长悄悄地暗恋了。或许,因为我们在路上,所以我们才不会懂得如何去珍惜每一天的美好时光;或许,因为我们在路上,所以我们才无法领会那种透彻的领悟;或许,以为我们在路上,所以我们才不知道如何度过这一段青春吧。
青春,这是怎么了呢?是喧嚣占据了她的心灵,是他忘记了那份坚持了实际在的梦想,是他让青春失去了依靠,失去了飞翔的翅膀吗?
青春,我们在路上。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海之中,命运让我们相遇。我们都渴望找到那双清澈的明眸,同口里折射出的希望,脸上闪烁出的耀眼的光芒,从此,青春载上了我们。哦,或许,我们搭上了青春,注定我们要一起奔跑在那理想的道路上。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这该是怎样的缘分,让我们的青春交织在一起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尽情的释放这宝贵的青春,一起绽放属于我们的年青春无极限吧!
青春·我们在路上。跟着我们的步伐,勇敢的朝着希望的原野奔跑吧,不管未来会有多大的风雨,我们一起风雨兼程!
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着童年这样一个难忘的故事……初夏的一天,阳光和煦,我洗了头发,就出去晒太阳。站在一米多高的石坎上,眺望着远方黛绿色的山峰,还有云朵在山上投下的倩影。当我低头看那石块下绿茵茵的草地时,忽然看见一丛草叶上有一朵小花。那小花白中透着纯净的蓝色,花瓣很薄,在微风中轻轻抖动着,显得悠闲自得。它那似有似无的蓝色,又好像显示出一种空灵的美。当时,我很为自己的'意外发现感到惊喜不已。我是酷爱花草的,于是绕道下了石坎,来到草地上,走到那丛小草旁,轻轻伸手去摘那朵小花,生怕惊醒了它的梦。可是,就在我的手碰着草叶时,那朵“花”飞走了。啊!它留给我一个大大的惊讶,原来那是一只小粉蝶。事情虽说过去好久了,当时我没有想很多,只觉得很失望,甚至有些委屈。可是今天,从这事中似乎得到一种启示:错觉有时也能造成一种美丽,但这种美丽终究不会长久。
由此,我想到当今一些青少年把宝贵光阴耗费在麻将桌上和舞场中,不也是将这种生活错认为一种美吗?经过自己静思默想,我明晓了不少人生道理。有人说:生活是一本书,我们每天都在读它。是的,我们每天都在翻动着生活这本书,其中的道理,要我们自己去慢慢体会;韵味,要我们自己去慢慢品尝。点评:由“叙”和“议”两部分组成。
一只小粉蝶停在草丛中,乍看像朵小花,伸手去摘时却飞走了,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者却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错觉有时也能造成美丽,但这种美丽终究不会长久。”以此为出发点,打开思路,指出“生活是一本书”,必须用眼睛去看,用心去分辨,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哲理和韵味。全文叙议结合精巧。叙述部分恰当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使画面鲜明、生动,景物描写与心理、动作描写均为“启示”的萌生铺垫好了浓重的气氛。议论部分以联想的方式展开,推己及人,层层深入,能给读者以较丰富的“启示”。结尾处并未说尽,属含蓄式作结,这样的一事一议的习作在写法上具有了散文的味道,也是颇有新意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