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而我把他们的爱比作就是燃烧在心中不灭的火把,就是一把雨打不倒、风吹不垮的保护伞,就是漫漫人生路上指引方向的导航灯。我没有太多赞美他的言语,只期望把爱捧在手心,用最好的方式去珍惜它。
傍晚,我翻出了儿时的照片:一张四岁的我,抱着柚子站在老家院子的那棵树下的照片。它唤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大厅堂上挂着古老而发黄的相片;过节时爷爷蒸的白花花的糯米;院子中央清澈见底的古水井;晚饭前奶奶对我的阵阵呼唤……
我正摇摇晃晃的刚开始学走路,爷爷用双手拖住我,似乎怕我跌到。奶奶则在前方为我鼓劲,此时我一步三晃地扑向奶奶的怀抱。当我跌到时,奶奶就站在我边上一个劲地为我加油,我当时竭尽全力,仍趴在地上,但奶奶却微笑的看着我,暗示我就应自己爬起来。我正在学写字,爷爷手把手地教我写“1、2、3……”。在端端正正的方格纸上,留下了我与爷爷共同协作的心血。下大雨的夜晚,奶奶背着我往家赶,小路上的泥泞使奶奶的双脚陷得好深,裤脚上被溅起的泥水打湿了。我撑着伞,趴在奶奶已弯了的背上,奶奶走了好远好远的路。
每当看着他们矮小的身躯,古铜色的皮肤,深深的皱纹,丝丝缕缕银白色的头发,我就个性感动,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他们操劳了一辈子,我却很少去看望他们,只有在过年的那几天。每每想到这,我就有想哭的冲动,我被他们所感动,被亲情所感动,我哽咽着轻轻地喊着“爷爷、奶奶”。
这时我想起了,男儿有泪不轻弹。
当我静下心来仔细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后,感受颇多,收获颇丰。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我是九十年代毕业的师范生,自踏上工作岗位至今一晃已十多年了,这十多年中,课堂教学中遵循的主要是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即把一节课分解为准备上课、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作业五个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其间我也在不断汲取着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或多或少地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但我总觉得这些陆续吸收的理念,没有象《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中所讲得那么全面、深入,让人信服。它让我更加系统地了解到课堂教学的革命、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素质教育的实质、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各种教育观的发展历程以及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等,真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阅读期间,我不止一次地在书中空白处写下自己的随感,尤其是书中所举到的一些实例,有的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最让我深有体会的是书中第一章里所提到的关于课堂教学革命的问题。“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我们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书中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我们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差不多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家长们关心的是学校既定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也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以色列民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家长们问他们的第一句话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的得意,会喜形于色。可是如果中国的孩子回来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尴尬和为难,甚至会斥责孩子:“你逞什么能!”(《教育新理念》p8为此,作者极具眼光地发出呼吁,应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所谓“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也就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思想在书中的后面也反复提到。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显而易见,这种教育思想下的教育行为无形中保护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现实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独立位置,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不断变化。这种适应绝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的适应。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在于它的推陈出新。因此,对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这就是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分科教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的表现,学科的分化,并不能改变现实世界是综合的这样的事实。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却将知识割裂了开来。一位教初三数学的老师有一天突发奇想,向全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教室的体积有多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这简单,你告诉我们长、宽、高。\'老师说不知道。同学们又异口同声地说:“那就没有办法了。”老师反问同学们:“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比如,量一量?“同学们受此启发,觉得茅塞顿开,又异口同声地说:“你给我们尺。\'老师说没有。“那就没有办法了。\'老师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提示:“难道你们浑身不都是尺吗?\'“对啊!我们的身高、臂长、掌宽都是尺啊。\'很快,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关于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具体知识对初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可是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解决一个问题时,全班四五十个同学却一筹莫展。(《教育新理念》p19这个例子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知识被割裂开来是多么可怕的事!我们的学生变成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长期以来,综合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不被重视,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观念问题——把专门化看成是高级人才的象征,把简单知识的综合运用看成是低级人才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我们的基本理念,把这种理念渗透在每门课、每节课的教学中,是不容易的。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自我更新,拓宽学科视野,跨学科进行进修,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
我信奉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教师: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且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我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咖啡喝一口滚烫的咖啡。猛然抬头,对着冷冷的月亮。弯弯的,但并不像就是一艘小船;反而令人联想到镰刀,一把十分锋利的镰刀,割断我儿时的童话梦。回想一下,英勇的人们总就是和家人团聚,在一齐,永远永远。而如今长大的我还就是不得不应对生离死别。
一口热腾腾的咖啡又落入了口中,几许思亲之情浮上心头。人为什么总就是要离去?不能让我白白的蒙在鼓里,也许到我永远沉睡之时也不会明白的,因为它就是没有答案的!
天上的月亮真就是美丽,但就是它身边没有一颗星星,仿佛大家都离它而去,此时总觉得它十分凄凉,令人感到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围上被子,又喝一口温热的咖啡,突然感到睡意绵绵。提神的咖啡已经失去了作用。或许,夜太深了。它已经无法让我清醒,一倒下床便进入我痛苦的噩梦之中。
梦中,一些伤人心窝的画面一遍遍以飞快的速度反复的重复着;梦中,我尽力的阻止一切事情的发生,换来的却就是一阵阵吼叫之后的醒来。看一眼黑夜,月亮已经不见了,但就是出现了几颗星星。心里泛起一丝丝欣慰,顺手拿起杯子,喝上一口凉凉的咖啡感到苦而涩。倒掉了冷咖啡,又冲上一杯热热的咖啡。
又喝上一口,不对,这个味道不对,这时那杯咖啡仿佛就就是亲情,但我们为什么要亲手将它倒掉呢?
此时,亲情仿佛离我远了,因为月亮换取了星星,冷咖啡换取了热咖啡,我们的亲人必将换成新的亲人,那杯亲情的咖啡不管再苦再涩我们都要将它喝完。
进入了微时代,手机和亲情似乎互换了位置,手机成了生活伴侣,亲情却沦为了附属品。
难得回趟家,在饭桌上不自觉地浏览着手机里各路聊天软件,手机嗡嗡直震,马上被妈妈狠狠敲了脑袋——“别玩手机,陪我们说说话!”放下手机,眼角却老不经意的往那个角落瞟,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在高科技泛滥的今天,大部分年轻人都像我一样,埋头沉迷于这方寸天地,似乎不登微信、不刷微博,生活就没了内容。
看我腾出了空当,爷爷马上凑上来问东问西,由于年纪大耳朵不灵了,跟他讲话我总得手舞足蹈的,末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明白,看上去倒是挺乐呵的。细细想来,好久没正儿八经陪家里人说说话了,自己难得回趟家,基本上也是低头玩手机,这不是变相对家人“冷暴力”嘛!让我惭愧的是,父母是“以德报怨”的典范,这种冷暴力总是单向的,我再不懂事,他们手中忙的仍然都是我的事,照料着我的衣食住行。
工作以后,饭桌可能是家人最常团聚的地方了,到了饭点儿,我们习惯于放下手头忙的琐事,归心似箭的回到温暖的家中,闻闻熟悉的饭菜香味儿。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爱闹别扭的爷爷每天在家里开始黏人了,平时老在爸爸旁边跟前跟后,眼睛直直盯着,就像孩子仰望自己的父亲。有人曾说过“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谁说不是呢?小时候我们踩着他们的脚印成长,长大后他们将我们视作依靠。小时候他们为我们挡风遮雨,难道终究换不来年老时一个温柔的搀扶、一次全心全意的陪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一次次相望和一个个背影,轮回交替。我们改变不了自然时节的规律,只能尽可能的多些陪伴,少点遗憾。
有多少次,我们只顾在手机上刷新状态时,亲人们在一旁欲言又止只为和我们搭句话;有多少回,我们在忙着自拍、美图,却未察觉已经很久没和爸妈合张影了。手机只是便捷生活的智能化工具,本应在亲情沟通上产生“正能量”,却在我们手中演变成阻碍亲情的障碍。难道没有朋友圈、QQ群,就没有了归属感?“家”才是唯一可以永久停泊的港湾,与其日夜盼着不太熟悉的朋友的“关注”,不如放下手机,仔仔细细端详身边这些亲切的面庞,它们在衰老,在被这个世界遗忘,而你,不能忘记。
别再问“时间去哪儿了?”握着手机,却不知时光飞逝,亲情难再续。
“天上人间,如果真值得歌颂,也是因为有你才变得闹哄哄”。不要让家人生活在你的冷漠之中,热热闹闹的家里,即便吵闹,也是温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