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物高三作文

家乡风物高三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16 01:03:17
家乡风物高三作文

家乡风物高三作文【一】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我们又长了一岁,真期盼能早点看到我们的新班主任呢!

果然,在开学的第一天,一位神采飞扬的女老师走进了教室。我上下打量了这位老师:她浓浓的眉毛下面,镶嵌着一双既水灵灵的大眼睛,挺挺的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金边眼镜。“同学们,大家好。我呢——在下就是你们的新班主任,大家可以叫我王老师,往后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并能和大家好好相处!”说着,这位新班主任又向我们鞠了一躬,就她就一句话,就把我们逗得人仰马翻,连平时一脸严肃的刘旋也笑得趴在了桌上。“既然各位都已经认识我了。那我们转入正题,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个新班主任又发话了。我们也随着她演戏,摆出一副老总的架势,咳嗽了两声说:“好吧,那你就长话短说,待会儿我们还有事呢。”新班主任摆了遵命的姿势。随后说:“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一听这话,同学们马上来了兴致,完全忘了老总的风范,有的说严格,有的说幽默,还有的说大度,温柔……顿时教室活跃开啦……

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一起思考问题,一起学习,而且还关心我们的生活呢。哪个不舒服了,王老师总第一时间知道并关心帮助我们。有了这位既温柔又幽默的班主任,我们学习也更有兴趣了。

在往后的日子里,王老师变得更幽默了。同学们在私底下还称她为“搞笑一指通”。三字经里说“教不严,师之惰。”当然,这位“搞笑一指通”也有严格的一面呢!

在一个冬天,我们进行了体育模拟考试,整体成绩还不错。只有几个娇小的女生没有达标,完全可以竞选流动红旗。但这消息传到了王老师那里,王老师在班级里宣布一定要让这几名同学体育达标,让大家多多帮助她们。同学们不太明白老师的意思,但还是一口答应了。课余时间,老师和同学一起帮助这几个同学,和她们一起跑步,一起掷铅球。老师总鼓励她们。渐渐地,她们的体育成绩提高了好多。正式考试那天,王老师还亲临现场看着她们考试达标了。老师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老师还教导我们“一个人做事,不管遇上什么困难,都不能半途而废。”

这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是个既幽默又严格的好老师。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特羡慕我了呢?!现在,我更喜欢我的新班主任了!

家乡风物高三作文【二】

“老师!”多么亲切的称呼啊!人们经常把老师比作园丁、红烛,来赞扬老师工作的辛勤和无私。我的班主任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好老师,我打心眼儿里敬爱她,因为她有时像个可亲的大姐姐,有时像位严厉的妈妈。

李老师个子不高,但走路、说话都显得格外精神,让人总是感觉她充满活力。她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似乎总能看透我们的心思。李老师教我们语文,她的粉笔字也写得流利大方。

李老师为人随和,我们这些寄宿生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老师常利用课余、饭后,去宿舍里看望我们,向阿姨了解我们的生活状况,对我们问寒问暖。每当这时,我们也像一群小麻雀似的,围到她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老师很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天冷了,她总交待我们加些衣服,小心着凉。她常叮嘱我们,每天要多喝水,让我们每人准备一个小水杯,随身携带,养成及时喝水的良好习惯。

记得四年级刚开学的时候,有两个同学为了一点小事闹矛盾,还差点大打出手。李老师严肃地批评、教育了他俩,要求他们彼此道歉,谅解对方。李老师通过这件事,语重心长地教育同学们:“你们大家离开父母,来到一小,能同吃、同住、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大家待在一起是一个很美丽的缘份。你们应该好好珍惜啊!希望同学们能像亲兄弟、亲姐妹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把我们这个班级集体建设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老师愿意和你们一起努力,好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从老师的话语和目光中,我们看出了她对我们的深深的期望。

李老师平等对待同学,尤其对后进生十分关爱。那一次考试,我们班的插班生李萌杰又成了全年级后进生。我想;这下老师不批评他才怪呢。可是,结果让我出乎意料。老师把他叫到讲台上,和声细语地说:“没考好,你很伤心,老师也很难过。不过,我觉得你已经努力了,老师相信你会继续努力,取得成功的!”老师还对同学们说:“李萌杰同学虽然成绩不够好,但他能从不及格努力到六十分,又努力到七十多分,这次他考了八十分,这是多么不容易啊!大家为他的巨大进步鼓掌。”李萌杰眼里闪着泪光,但我从泪光里看出了他更加坚定的信念。从此,他学习更加努力了!老师也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鼓励他大胆回答问题。举行升旗仪式时,老师让他做一名光荣的升旗手。李萌杰就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一点点找回了自信;在老师的关爱中,一点一点取得了进步。

李老师的爱,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进我们的心灵,在她的关爱中,我们健康地成长。

家乡风物高三作文【三】

在人类已走过的21世纪历史进程中,要论及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大事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无疑可以重重写上一笔。这场2007年肇端于美国华尔街的危机,至今仍然阴云不散,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步履蹒跚、前景不明。与此同时,一直热衷于向世界推销其“普世价值”的西方国家猛然发现,自己已陷入“后院失火”的尴尬境地:“华尔街运动”轮番在美欧上演姊妹篇,“收入鸿沟”引发众怒;“棱镜门”“邮件门”事件接续曝光,自诩“政治正确”的美国政府和政治精英光环尽失;难民潮不断涌向欧洲,暴恐事件在德、法等国此起彼伏,英国“脱欧”公投“意外”通过,欧盟一体化、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尖锐挑战,使得一个经典理论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资本主义是否已陷入系统性危机?

也许很多西方人士并不愿意面对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话题。他们中的一些人尽管承认危机的存在,但又小心翼翼地将其严格限定在金融和经济的范围内,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世界上是否存在孤立的金融危机?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又是否只有金融领域和经济领域存在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两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其政治、法律、文化、道德、宗教等上层建筑,而后者则对前者起强大的反作用。依据这一基本原理来观照,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必然深刻影响其政治上层建筑,同时也是其政治上层建筑诸多危机在金融和经济层面的暴露。因此,仅仅从金融和经济层面来看待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并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事实上,近年来在欧美社会频繁出现的各类危机与乱象,也远非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所能涵盖,而是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的内涵与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这一科学论断穿透近170年的历史烟云,仍然可作为我们剖析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锐利武器。在它的烛照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社会财富在大资本家、大财团手中的过度集聚,正是西方垄断资本在其本国甚至全球范围的无序扩张和增殖,正是资本与政治、文化的“联姻”与“合谋”,才使得危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个链条中蔓延,成为一种系统性存在。与此同时,作为系统性危机的最大受害者,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者——工人阶级和底层群众也在加强“革命性联合”,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再度觉醒,“华尔街运动”、巴黎“黑夜站立”运动等次第爆发就是明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与所谓“历史终结论”相比,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结论显然更有现实依据和说服力。

然而也要看到,“两个不可避免”乃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正是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马克思同时作出了“两个决不会”的科学判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近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以蒸汽机和电力为主导的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而且在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又抢得了先机。现在说资本主义生产力“气数已尽”,还为时过早。同时,尽管欧美的工人阶级和底层群众反垄断资本的意识在增强、行动在升级,但尚未从自发走向完全自觉,尚未形成科学组织,尤其是未能从掌握“批判的武器”上升到进行“武器的批判”。由此来判断,“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因此,观察和剖析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系统性危机,“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决不会”都应成为认识基点,而不可有所偏废。

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系统性危机的出现,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供了最新佐证。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两个不可避免”还将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冷静地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将长期面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占优势的压力。风物长宜放眼量。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需要建立在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基础上,都需要经历时间的洗礼和检验。对此,我们应有足够耐心和历史智慧。

家乡风物高三作文【四】

与张炳吉老师的相识,缘于2015年10月底随《天涯诗刊》第三届诗歌万里行定襄采风活动。来自五六个省市的文友相聚在太行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同吃农家饭,同游红叶谷。哦,在红叶谷,我不慎跌入水坑,是张炳吉老师毅然出手相助、拉我出来。今年六月,得知张炳吉老师的散文集《乡关路远》出版多年仍一直热议时,主动索要一本。七月底收到书,决定仔细拜读。然而,读了一半后,因其他事情搅扰,品读暂停下来,等我再次拿起书来,想不到已搁置两个多月。好书搁浅的是光阴,放不下的是牵念。当理顺很多事情后我重新打开书橱,再次读起了《乡关路远》。

我们说,打开一本书,如同打开了一扇人生之窗。读张炳吉老师的书,仿佛随他一起来到了他的老家,来到了他童年、少年居住的故园,看他的调皮、顽劣,和他一起体验故园之趣、之乐、之恋、之情。

开篇《童年的小油灯》,作为告别一个时代的信物,在现代文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虽已不知踪影,但深藏于作者心中的记忆被唤醒,且一生难忘。随着寻找的线索,童年的记忆被一页页翻开,“一盏昏黄摇曳的灯光悠然地在我脑际飘摇开来,那憧憧的灯影、轻摆的灯苗,正是伴我生长的那盏小油灯。”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衫的情景,讲故事、唱歌、演“手戏”……往事历历在目,温馨回味历经岁月而不褪色依然在心间流淌。还有晚间自习用的油灯,老师的身影、同学们的滑稽样子,活色生香在记忆力浮现。祖父夜间喂牲口,不断起来为牲口添加饲料的忙碌身影,一桩桩、一件件,激活着作者的回味、思索,“在这个地方,早早学会了勤劳,更学会了‘慎独’。”小油灯虽然找不见了,但,“它就嵌在我的脑海里,印在我的心坎上。”

记忆温暖人生。人和树一样,是有根的。根就是从小生长的那片热土。读《乡关路远》,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了他人生的轨迹。从离开家乡出来求学、当兵、工作,恋恋不忘的是家乡的山水、故园的风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物一事,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味、对家乡的怀念、对世事的思考。哪怕是一盏小小的油灯,都能使他铭铭不忘、时常唤醒他对过去的记忆。笔下风物,件件是宝,从他笔下的深情描写,足以窥探到他温暖细腻的内心。我在读本书的过程中,常常掩卷暗暗思忖,谁说男孩子的情感是粗线条的?张炳吉老师不失男孩子的淘气,不失军人驰骋疆场的气度,却拥有观察事物细腻的心思、敏感的触觉、深情的依恋。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动情处。对先辈的追念,言不表情,却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和一份柔软之爱。

对生活、对事物的细心观察,使张炳吉老师积累了大量的人文素材。全书共收录99篇文章,分为六辑:第一辑故园风物,第二辑走笔悟道,第三辑山水印记,第四辑都市掠影,第五辑史海寻贝,第六辑人性漫笔。细细读来,整体感觉,文笔朴素,情感真挚。从容不迫的叙述中不漏细节,白描中不失幽默,一些趣事读来常令我开怀不已。读后回味,《乡关路远》不失为一本哲理蕴藉、情怀激荡的散文集。作者时时处处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在他的笔下形成了粒粒珍珠,哲思慧悟蕴含字里行间。让我情不自禁联想到,作者就像那海滩上捡贝壳的男孩儿,生活之海潮起潮落,潮来,迎之;潮落,启思。风物长宜放眼量。是啊,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眼界、眼量,日复一日,随着作者思想的日趋深邃、文笔的更加娴熟,相信更多的佳作会呈现出来,更多的珍珠亮闪眼前。相信张炳吉老师会有更多的佳作问世,期待拜读!

家乡风物高三作文【五】

在余下的高三一个学期中,最为关键的是把基础扎扎实实地打好,查漏补缺,保证优势科目又抓好薄弱环节。

要把缺在哪儿,漏在哪儿,薄弱在哪儿,查清楚。静下心来,一科一科地分析,看看做过的练习,看看半月考” 、“月考”试卷,把错误整理出来,把错误的原因整理出来,是审题不仔细?是计算马虎?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是概念模糊?是心理紧张?是时间把握不好?……把所犯的错误整理清楚,把错误原因分析透彻,这样复习就有了针对性。特别是中低档题,特别是会做而没有做对的题,一定要认真反省。平时犯的错误如果高考时重犯,那将是最大的遗憾。

复习时不是越难越好,一定要从自己的实力出发,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可提高得分率的试题,多下些功夫,多花点时间,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信心,而且也会提高复习效益。

1、扬长避短,如果同学们有一两门薄弱科目,就要瞄准靶子,对症下药,不让弱科拖后腿。如果有一两门强项学科,可以把它作为高考的“撒手锏”拿出来,使标准分明显提高。

2、勿下“题海”。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并非演算那浩如烟海的习题,而应该努力培养心理上的自我承受意识及学习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花大量时间做难题,如果做不出,就会影响情绪,自寻烦恼。

3、强化记忆。在每次大考前把以前复习过的关键的特别是容易忘记的知识快速“过”一遍,便可达到记忆犹新之效,不致于使复习前功尽弃。

家乡风物高三作文【六】

高高的个子,修长的手臂,再加上整天带着微笑的脸庞,她就是我一二年级的“老班”。在那时,她与我、同学们发生的点点滴滴,都令我刻骨铭心。

在那一天的一节语文早读课上,“老班”早早地来到,为了让同学们分担一点事务,就决定挑选五个值日班长来进行早读课的领读。前四位早已被选中,他们的成绩大都是名列前茅的,就算不是,也是非常听话、乖巧的。而最后一位,将伴随着“老班”富有极大权威的声音,诞生出新的值日班长。此时,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如同怀里揣了一直小兔子似的,紧张得要命。

可同时,我失望地想着:我敢肯定,最后一位值日班长不是我。虽然我成绩还可以,但班中并不缺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老师怎么可能会注意到我?哎,我就别自作多情了吧!

这时,“老班”环顾四周,最后在所有同学震惊的目光下盯住了我:“老班”伸出单臂,漂亮的脸庞上挂着新月般的笑容,略显期望的对我说道:“郑凯戈,这最后一个值日班长的名额就是你的了。我知道,不仅是你、还有其他同学都在想,为什么我会让你来做值日班长,我就这么告诉你吧,现在开学没多久,我要发掘一些人才,你可别让我失望啊!”听得“老班”这么一说,其他同学更是羡慕得眼红,无不把目光转向我。我望着那些错愕的目光,自己也下了一跳……

过了几天,在一节语文课上,正在默写中。“老班”一如既往地说出词组,我们也习以为常地在默写。突然,我发现,我默写的那一页用完了,并且,在下一页也已经有了密密麻麻的词语。我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抓耳挠腮。当“老班”说出下一个词语时,我竟突然头脑发热,把之前默的全部擦了,在后面几页默上了接下的词语。刚一擦掉,我便记了起来,马上向“老班”汇报……到了下课,“老班”找到我,说道“虽然你没有默前面的,但我相信你,你并不是那种为了默全对而故意做这种事。”说着,在我的默写本上打了一个大大的、深深的100分。顿时,我热泪盈眶:“谢谢您能理解我!”……

她在我学习的道路上为我筑起了一个个里程碑,她在我品德的修养上为我做起了一个榜样。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会被这些教育在工作上起到了一个转折点,为我成就大事业,我却永远无法忘记我的“老班”!

家乡风物高三作文【七】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提到传统文化,不能不提季羡林先生。季先生一生致力于东方文化研究,虽然生前曾坚辞“国学大师”“学术泰斗”等称号,但仍然是海内外公认的大师。最近读到《风物长宜放眼量:季羡林谈传统文化》(重庆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一书,能从中领略到先生晚年对文化的思索与探求。

这本书是季先生关于国学和传统文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文章选录与发言整理。书中所选文章再现了季先生的思想足迹,有对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剖析,有对传统文化和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客观评价,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更有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全书没有一般学术文章的艰深难懂,却又处处充满真知灼见。无论对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大众读者还是传统文化的专业研究者,这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精要读本。其丰富的内容、浓郁的情感,将带给人们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什么是“国学”呢?季先生认为,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关于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既然这样,那么中国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同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为社会提供重要的道德基准、智力支持和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精神资源。因此,国学应该是“大国学”。国学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顺乎人心、应乎潮流的事业,必然会发展下去。

季先生心中,文化也像世界的万事万物一样,有一个诞生、发展、成长、衰竭、消逝的过程。具体而言,东方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是综合,表现在哲学上就是“天人合一”。东方文化主张人与大自然是朋友,不是敌人,不能讲什么“征服”。只有在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条件下,才能伸手向大自然索取人类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也只有这样,人类的前途才有保障。所以说,中国文化的特点在于重视人,重视人的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正确的,是同我经过长时期考虑的结果相一致的。”

季先生大胆地预测,只有东方文化才能拯救人类。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季先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比如,《从哲学角度看中餐和西餐》一文中写到,中餐之所以异于西餐,前者把肉、鱼、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中餐是东方基本思维模式、综合的思维模式在起作用;西餐同西方的基本思维模式、分析的思维模式紧密相连。而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相处之道,季先生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就是了解。“我们责怪西方不了解东方文化,不了解东方,不了解中国,那么我们自己就了解吗?”读之,让人振聋发聩。

季先生还认为,中国伦理道德中有两点值得提倡。第一点是讲气节、讲骨气。作为一个人,我有我的人格,顶天立地,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多么有钱,你做得不对我照样不买你的账。我们为什么敬佩包公?就是因为他威武不能屈。第二点就是爱国主义。当然,讲爱国主义要分场合,例如在抗日战争里,我们中国讲爱国主义就合乎情理,因为我们是正义的`一方。这些观点读来让人深思不已。

书名“风物长宜放眼量”是毛zd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里的一句,原为劝慰柳亚子放开眼界,以宽阔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这句诗被季先生在论及传统文化时引用:“‘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绝不应妄自尊大。但是我们也不应妄自菲薄。我们不应当囿于积习,鼠目寸光,认为西方一切都好,我们自己一切都不行。”在此,季先生赋予了这句诗新的含义,希望我们以长远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公正客观地看待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读完全书,感觉季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其情也真,其言也善,让人从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

家乡风物高三作文【八】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提到传统文化,不能不提季羡林先生。季先生一生致力于东方文化研究,虽然生前曾坚辞“国学大师”“学术泰斗”等称号,但仍然是海内外公认的大师。最近读到《风物长宜放眼量:季羡林谈传统文化》(重庆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一书,能从中领略到先生晚年对文化的思索与探求。

这本书是季先生关于国学和传统文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文章选录与发言整理。书中所选文章再现了季先生的思想足迹,有对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剖析,有对传统文化和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客观评价,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更有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全书没有一般学术文章的艰深难懂,却又处处充满真知灼见。无论对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大众读者还是传统文化的专业研究者,这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精要读本。其丰富的内容、浓郁的情感,将带给人们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什么是“国学”呢?季先生认为,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关于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既然这样,那么中国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同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为社会提供重要的道德基准、智力支持和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精神资源。因此,国学应该是“大国学”。国学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顺乎人心、应乎潮流的事业,必然会发展下去。

季先生心中,文化也像世界的万事万物一样,有一个诞生、发展、成长、衰竭、消逝的过程。具体而言,东方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是综合,表现在哲学上就是“天人合一”。东方文化主张人与大自然是朋友,不是敌人,不能讲什么“征服”。只有在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条件下,才能伸手向大自然索取人类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也只有这样,人类的前途才有保障。所以说,中国文化的特点在于重视人,重视人的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正确的,是同我经过长时期考虑的结果相一致的。”

季先生大胆地预测,只有东方文化才能拯救人类。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季先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比如,《从哲学角度看中餐和西餐》一文中写到,中餐之所以异于西餐,前者把肉、鱼、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中餐是东方基本思维模式、综合的思维模式在起作用;西餐同西方的基本思维模式、分析的思维模式紧密相连。而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相处之道,季先生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就是了解。“我们责怪西方不了解东方文化,不了解东方,不了解中国,那么我们自己就了解吗?”读之,让人振聋发聩。

季先生还认为,中国伦理道德中有两点值得提倡。第一点是讲气节、讲骨气。作为一个人,我有我的人格,顶天立地,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多么有钱,你做得不对我照样不买你的`账。我们为什么敬佩包公?就是因为他威武不能屈。第二点就是爱国主义。当然,讲爱国主义要分场合,例如在抗日战争里,我们中国讲爱国主义就合乎情理,因为我们是正义的一方。这些观点读来让人深思不已。

书名“风物长宜放眼量”是***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里的一句,原为劝慰柳亚子放开眼界,以宽阔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这句诗被季先生在论及传统文化时引用:“‘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绝不应妄自尊大。但是我们也不应妄自菲薄。我们不应当囿于积习,鼠目寸光,认为西方一切都好,我们自己一切都不行。”在此,季先生赋予了这句诗新的含义,希望我们以长远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公正客观地看待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读完全书,感觉季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其情也真,其言也善,让人从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