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有劳动意识作文(有关劳动意识的作文素材)

我们应该有劳动意识作文(有关劳动意识的作文素材)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17 19:46:07
我们应该有劳动意识作文(有关劳动意识的作文素材)

我们应该有劳动意识作文【一】

因为干家务可以让我们锻炼身体,各个方面都可以保持平衡。例如邻家有一位小男孩,他的妈妈每天都让他学习,家里的什么活都不让他干。连穿衣服、穿鞋那些琐碎的小事都是由保姆来做的,直到现在邻家这个小孩连倒水都不会。在班里他的学习也不怎么好,反而在同学眼里似乎还低人一等。不过楼下的\'另一位小朋友却不一样,家里并不富裕,而他的妈妈一直卧病在床不能起身,家里的大小活全部是由小男孩来做的,现在他学会了做饭、洗衣服,虽然他的成绩并不是怎么好,但是选班干部的时候,同学们都愿意选他。

从这两个例子中,便可以看出:干家务可以让同学们的独立性提高,不再太多依靠家长的帮助。所以各位家长可不能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认为大家都应该多做一些家务活,让同学们之间的差距减小,也能更多的帮助爸爸妈妈分担一点生活的担子,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大家一定是最棒的!

我们应该有劳动意识作文【二】

那是一个寒气逼人的早晨。地上结着薄薄的冰,人们每走一步,都要十分小心。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推着自行车进入了我的视线。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她,只是优哉游哉的走着。可突然,我的背后突然响起了“咚!啪!”的一声。这一声,打破了小街的宁静,也打破了人们平静的\'心。许多人都回头观望,我也不例外。原来是那位老奶奶结结实实的摔在地上,身上穿着的棉布衣沾满了污泥,朴实的灰裤子也被“渲染”了一大片。她双目紧闭,双唇颤抖,面目紧绷,白花花的头发也显得更加凌乱,车筐里的菜滚了一地。就在这时,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奶奶跌倒以后,竟然只有围观者,没有人肯主动扶起她,更有人甚至连瞟都不瞟一眼,直接扬长而去。我的心里正纳闷儿时,一则新闻从我脑中闪过:也是一位老奶奶跌倒在了地上,一位好心人扶起了她,可这位老奶奶却破口大骂,把好心人的祖宗八代都问候了一遍,还说是他撞倒了自己,更可气的是她还让这位好心人赔偿。最后,这个颠倒是非的老奶奶拿到了赔款。哦!怪不得他们都不去扶刚刚倒下的那位老奶奶,都怕惹祸上身啊。我的心也微微颤抖起来,到底是去扶呢还是不去扶呢?心中的两个小人吵了起来。“你赶快去扶呀!”一号小人显得有些着急了。二号小人不急不慌地反驳道:“扶?哼哼哼!搞不好她也是那种狠毒的老人。”“哼!又不是世上所有人都是狠毒的!”一号小人叫道。可二号小人一直争锋相对,毫不退缩:“不能扶!千万不能扶呀!要是她反咬一口,那你就等着哭吧!”“不就是赔赔赔……钱吗。能赔多多多……少啊。”一号小人有些心动了,结巴起来。二号小人乘胜追击:“哼哼哼!赔了,你的家人就不会怪你了吗?!”最后,我还是在二号小人的唇枪舌剑之下屈服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可就在我想装作没看见走时,一位大学生摸样的青年走了过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老奶奶扶了起来,并拨打了120。老奶奶痛苦地睁开了眼,吃力地说了声“谢谢。”那位大学生一直陪伴着她坐在路牙上,直到救护车来,他才默默地走了。

望着那位大学生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羞愧万分,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而此时此刻,我又做了什么呢……

我们应该有劳动意识作文【三】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好多人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因此,我在看到《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时,如获至宝,认真捧读,自感获益非浅。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我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我都给予平等的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爱渐渐的变了:对于好学生听话的学生,我是打从心里喜欢他们;而对于那些老是犯错误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甚至有点消极的情绪,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违反了师德,是不是不配当一个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因此而陷入了困惑的状态,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是李老师通过这些案例指导了我今天怎么去应对这种困惑。李老师说“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科老师”。师爱是教师应尽的`师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在私人感情方面,我们是无法强求的,比如说对于一个说谎成性的人,如果我们还打从心里喜欢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教师了。我们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一点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防碍我们关心和帮助他,也不是代表我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教好他们,这才是人性的师爱!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放弃了学生,正是这个“矛盾”的爱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个好教师!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做到怎么样的爱学生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学方面,虽然我们标榜素质教育,但是到现在为止,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势和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要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教师压力的根源之一。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东西,而是课外的东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学生令人头疼的分数,一定会令我们心里充满了压力。我们有时候都会困惑为什么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么难教。其实这个当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师的原因。也许我们的课堂没有接近学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许没有教学的艺术。李老师指导了我们,学生的因素是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师的因素则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与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课堂,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学这两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会找到平衡点,经验和不断的反思会让我不会顾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变成一个优秀的教师!

我们应该有劳动意识作文【四】

??园劳动有收获800字

本月在家优哉游哉了一周以上,终于可以出去活动了。

沐浴着温和的阳光,迎着习惯微风,我们一家走向竹园。

沿天目溪绿道散步,两旁翠竹夹道,绿水环绕。我们一家人一边欣赏这个乡村的美丽,一边嘻哈地笑着,不久就到了我们家的竹园。

今天的`任务是清理竹园里的枯竹、杂草。开始工作吧!开始工作吧!奶奶和爷爷拿着柴刀走向竹林,拼命砍枯竹,爸爸戴着手套,走向竹林,把爷爷奶奶砍的枯竹运到空地上,哥哥仔细选择爸爸运来的枯竹,一个接一个地搬到我这里。哈哈,轮到我了。我拿着柴刀,捡了枯竹。嘿嘿,是的,古人用竹子空心赞美虚怀若谷。竹子是空的吗?有了!我的眼睛骨头平静地转动,计算心灵。我握着柴刀拼命敲,哈哈!枯竹分成两半!接下来是妈妈!看到妈妈找了几根藤条,她巧妙地用织女般的手,把他们做成一根,放进我砍的柴里,最后结束,大捆柴就完成了!

这时,父亲扛着大木头向我走来:“你和哥哥一个人拿柴刀,看看你们能不能剪掉它!”我匆匆点头。“咚,……”我和哥哥剪刀,我剪刀,大木头被我们剪了深深的痕迹。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哥哥的柴柄掉了下来,我高兴地笑了。哥哥瞪着他的铜铃般的大眼睛,不服输的力量上来了,他的砧进了刀柄,摸了摸后脑勺,说:“需要巧妙的干燥,来吧!翻翻这棵树再来!”所以我们翻了这棵树继续砍。“咚”不到几次,树就断了!断了!我断了!真是兄弟齐心协力,那利益断了钱!但是,木头还那么长,该怎么搬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转。迟到的时候,我急中生智:“我们用奶奶骑的自行车搬家吧。你骑自行车,我扛着木头坐在后面!”“好吧!”哥哥连声答应。

就这样,我们扛着木头向家里出发。途中,木头拖在地上,颤抖着肩膀发麻,哥哥骑自行车也是“超负荷”左边,右边,蛇在路上游动,过路人们见面,为我们竖起拇指。

今天我工作,我继续,我收获……

我们应该有劳动意识作文【五】

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一书,该书虽由两位中学校长所著,但其中许多教育教学案例隐含的意义使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深受启发。书中的言语亲切自然,发人深省,故此书令人爱不释手,其中有些句子引起了我的共鸣。

为了建立积极的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淆??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建立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

反思目前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大多希望孩子安静地坐着、听着,认为那样才是好孩子,才叫守纪律。我曾观摩过一次音乐活动,教师通过巧妙的图谱设计,专业的音乐技能引领,使幼儿完全浸润在唯美的“山谷回声”中,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能力完全被调动起来,大家手舞足蹈。可当个别幼儿忍不住站起来配合教师进行和声部分练习时,教师立刻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表面看来,教师似乎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实质上混淆了“好和不动”,从而扼***了幼儿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让幼儿静而灵动、动而有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为此,我们要摒弃“好是不动,动是不好”的思想,用好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吸引孩子,让爱“动”与爱“静”的孩子均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静止不动或游离在外。真正有个性的思考常常跳出习惯思维,在美好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应该认可与欣赏学生思考中那些建设性的、创造性的甚至与标准答案激烈冲突的.想法——教师应该相信,所有思维火花都是值得谈论的,而值得谈论的问题当然是有益的,只有思与思的碰撞加之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才会有教育的超越。在教育教学中,奇思异想是创造的火苗,万不可轻易掐灭!

这段话给我们的感触特别深,很多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想法,但很难接受学生与标准答案存在激烈冲突的、有悖常理或道德的想法。笔者曾观摩过一个活动“忙忙碌碌的夜晚”,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夜晚有许多人在辛勤工作,以引发幼儿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活动中,教师问:什么人在晚上工作?大多数幼儿说保安、医生等,其中一个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小偷。这当即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哄笑,而教师也马上给予否定。如果当时教师能认识到“另类”答案很可能说明该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幼儿谈论“小偷这样做对吗?‘偷’是工作吗”,那么就有可能了解他已有的经验,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促使他进一步思考。

学生不是橡皮泥,而是刚刚挖掘出来的树根。在雕塑家的眼中,橡皮泥是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志任意揉捏成想要的形象的。但“根雕”的原则正好相反,你必须尊重那树根的原始形状,尊重它的本质特征,然后因势象形,装饰它的优点,夸张它的造型,才能将它塑造成完美的工艺品。

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有不少教师把学生当作橡皮泥。教师将一切预设得相当周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旦节外生枝,教师便会及时制止。或采用“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硬拉到预设的框架中。如,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中,在讲菱角的外形特征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你们看看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摸有什么感觉,闻闻有什么味道。于是,幼儿开始观察、触摸菱角。有一幼儿叫道:“老师,某某小朋友在掐菱!”教师马上制止幼儿的“掐菱”动作,强调是看看摸摸闻闻。在这里,教师把幼儿当成了橡皮泥,不顾幼儿的实际表现,按自己的意志揉捏。其实,教师让幼儿摸菱的目的是感知菱的软硬,难道“掐一下”就远离教育目标了吗?我们认为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有待雕塑的“树根”,尊重他原有的探索方法,因势利导,如:“你掐了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围绕教育目标积极思维,促进幼儿获得新的发展。

书中像这样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句段随处可拾。轻轻地掩上书本,等待下一次的重读……

我们应该有劳动意识作文【六】

读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让我明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肩负着这样重要的使命,决定了教师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教师应该尽心尽力地地从事本职工作,要敬业爱岗,因为教师培养的是社会中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较高的群体,这就要求教师要绝对地热爱本职工作,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敬业爱岗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师必须遵守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诸如教师教学工作的规定等。“规范”的目的是激励教师勤恳工作,忠于职守,在当前特别要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直接体现在他对教育事业精力的投入。

教师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应该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现在近乎于天职异化。这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教师要教好书一般都认同,但育好人似乎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同志的事,殊不知教师上课的一言一行都和育人有直接的关系。教育工作要时刻意识到“百年树人”的历史责任。教师永远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是克服人类无知与恶习的重要的社会成员,是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与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因此,衡量教师的价值绝不是当年的升学率,而是看10年后,甚至20年后培养了多少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教书育人还必须建立起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以尊重师长爱护学生为基础的,每个教师都应对学生倾注热情和爱心,从多方面关心他们。现在的学生求知欲强,渴望创造,但他们还不成熟,如果教师上完课一走了事,学生有了问题无法找教师解惑,当然就谈不上育人了。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在孩子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走在时代的最前列。一个好教师,要具备传统美德,要有坚强的意志与奉献精神,还要有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当今世界,教师要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最重要职责,更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加强继续教育,加强信息交流,力求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和科研成果,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诸如“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性发展”等等。

教师还要用自己既尊重知识又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学风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生气勃勃充满创造精神的优秀人才。

教师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精神世界、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孩子们信赖的教师和基础,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每一位教师要像培育幼苗一样,悉心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

我深刻的感受到今天的老师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在于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更重要的还要有一颗至纯的爱心、责任心、坚持心。

我们应该有劳动意识作文【七】

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一书,该书虽由两位中学校长所著,但其中许多教育教学案例隐含的意义使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深受启发。书中的言语亲切自然,发人深省,故此书令人爱不释手,其中有些句子引起了我的共鸣。

为了建立积极的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淆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建立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

反思目前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大多希望孩子安静地坐着、听着,认为那样才是好孩子,才叫守纪律。我曾观摩过一次音乐活动,教师通过巧妙的图谱设计,专业的音乐技能引领,使幼儿完全浸润在唯美的“山谷回声”中,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能力完全被调动起来,大家手舞足蹈。可当个别幼儿忍不住站起来配合教师进行和声部分练习时,教师立刻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表面看来,教师似乎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实质上混淆了“好和不动”,从而扼***了幼儿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让幼儿静而灵动、动而有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为此,我们要摒弃“好是不动,动是不好”的思想,用好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吸引孩子,让爱“动”与爱“静”的孩子均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静止不动或游离在外。 真正有个性的思考常常跳出习惯思维,在美好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应该认可与欣赏学生思考中那些建设性的、创造性的。甚至与标准答案激烈冲突的想法——教师应该相信,所有思维火花都是值得谈论的,而值得谈论的问题当然是有益的,只有思与思的碰撞加之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才会有教育的超越。在教育教学中,奇思异想是创造的火苗,万不可轻易掐灭!

这段话给我们的感触特别深,很多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想法,但很难接受学生与标准答案存在激烈冲突的、有悖常理或道德的想法。笔者曾观摩过一个活动“忙忙碌碌的夜晚”,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夜晚有许多人在辛勤工作,以引发幼儿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活动中,教师问:什么人在晚上工作?大多数幼儿说保安、医生等,其中一个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小偷。这当即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哄笑,而教师也马上给予否定。如果当时教师能认识到“另类”答案很可能说明该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幼儿谈论“小偷这样做对吗?‘偷’是工作吗”,那么就有可能了解他已有的,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促使他进一步思考。

学生不是橡皮泥,而是刚刚挖掘出来的树根。在雕塑家的眼中,橡皮泥是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志任意揉捏成想要的形象的。但“根雕”的原则正好相反,你必须尊重那树根的原始形状,尊重它的本质特征,然后因势象形,装饰它的优点,夸张它的造型,才能将它塑造成完美的工艺品。

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有不少教师把学生当作橡皮泥。教师将一切预设得相当周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旦节外生枝,教师便会及时制止。或采用“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硬拉到预设的框架中。如,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中,在讲菱角的外形特征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你们看看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摸有什么感觉,闻闻有什么味道。于是,幼儿开始观察、触摸菱角。有一幼儿叫道:“老师,某某小朋友在掐菱!”教师马上制止幼儿的“掐菱”动作,强调是看看摸摸闻闻。在这里,教师把幼儿当成了橡皮泥,不顾幼儿的实际表现,按自己的意志揉捏。其实,教师让幼儿摸菱的目的是感知菱的软硬,难道“掐一下”就远离教育目标了吗?我们认为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有待雕塑的“树根”,尊重他原有的探索方法,因势利导,如:“你掐了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围绕教育目标积极思维,促进幼儿获得新的发展。

书中像这样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句段随处可拾。轻轻地掩上书本,等待下一次的重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