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许多习俗,像串门、守岁、赏花灯等等,今天我给你们介绍春节的习俗之一赏花灯。
大年初二,我们一家去了夫子庙看花灯。今年的夫子庙灯会可真是别有一番特色。
走进夫子庙,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路边的路灯,每个路灯都装扮一新,路灯上都有罩了一个长方体的罩子,每个罩子上还有迷语。
走到灯会的展台前,各种各样的花灯更是琳琅满目。今年是虎年,虎灯是一定不能少的,什么电子的、手工的神态各异,应有尽有。在这里,不仅虎灯受欢迎,还有两个来自台湾的巨型花灯也同样很受游客们的欢迎。巨型花灯分别是一条龙和凤,分别代表着祖国大陆和宝岛台湾,他们紧紧相依,当龙灯闪烁时,凤灯也会跟着发出五彩缤纷的颜色,真是台湾和大陆永相随啊!还有一棵树很特别,为什么呢?因为在上面挂满了小鸟灯,小鸟灯还是用丝绸做的,即使是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也会闪闪发亮,让人耳目一新。
在灯会上最少不了的是传统的花灯——荷花灯。现在制作荷花灯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以前都是人工制作的,现在改为工厂制作了,以前都是竹条做的,现在都改为铁丝了,很明显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制作的更精巧了。
今年的花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希望我们的花灯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花灯,了解中国。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当时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多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至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00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
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了灯会上。“哇!这里是光的世界,灯的海洋,美极了!”妈妈没有注意我说话,因为她已经被那些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的花灯迷住了。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瞄上了“十二生肖”这组灯。“子鼠、丑牛、寅虎……”我脱口而出。只见那老黄牛“咚,咚,咚”敲着大鼓,蛇“咣,咣,咣!”的敲起了小锣,动物们手中各执一种乐器,它们真实多才多艺呀!我和妈妈赞不绝口。
令我最投入的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组灯,这组灯真是一绝呀!刘姥姥身穿乡下手工织的粗布衣,带着她那小孙子,正在观看大观园里的美景。那种目不暇接的样子实在可笑!旁边的小亭子里坐着三位如花似玉的美女,头戴凤冠,身穿锦裙,怀抱琵琶,弹奏着优美的乐曲。旁边的树上开着娇艳无比的.花朵。
还有那“八仙过海灯”铁拐李、何仙姑、吕洞宾……“啊!妈妈,快看那边!”我一把抓起了妈妈的手,挤进了人群簇拥的一组花灯前面,只见一位高贵、美丽的公主坐在宝座上,下面是一只大白象,驮着这位公主。两边各有一只开屏的孔雀,它那大尾巴上的花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那美丽的公主还不时地看看这边,瞧瞧那边。像自我陶醉似的。
我觉得接下来的这组灯是我们的骄傲,“神州七号灯”。飞船上的三位宇航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他们身穿宇航服,威风凛凛。妈妈对我说:“他们真是当今科技的先行者呀!”
还有一组灯是“牛郎织女灯”,牛郎挑着他们的一对儿女,他俩在喜鹊搭成的桥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多么逼真,多么感人的画面啊!
今年的元宵节又到了,可今年的月亮,与以往不同,因为,往常都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不同,就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晚上,月亮是最大最圆的,所以,我决定,吃完晚饭后,和家长一起去赏月。
吃完饭后,我迫不及待地赶往楼下,生怕晚了一点儿,准备看一下今晚的月亮。因为现在天色较早,所以月亮还并没有出现,我们等待了一会儿,月亮终于出现了。
十五的月亮真圆啊,比玉盘还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圆的月亮,往常,多多少少也不会太圆。
十五的月亮真大啊,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大,去年的月亮比今年的月亮小了一圈。
十五的月亮真亮啊,比家中的灯还亮,是黑夜中最亮的,给我们照明。
不光我们喜欢月亮,在古代,喜欢月亮人可不少,有描写月亮的,有借月亮抒发情感的。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张九龄也写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类似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月夜忆舍弟》、《月词》等等。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期待今年的中秋节,不知月亮又会是怎样一番美景呢?
“猜谜、珍惜、观察、民俗、奉献、赏月、汤圆、科普、寓意、咏月”。结合同学们写的不同内容,吕老师给这些小文各自命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人生经历。用心感受生活,用文字记录,将难忘美好的瞬间,定格。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爷爷奶奶今天晚上要来姥姥家吃饭,姥爷准备了许多食材,准备给我们露一手。
大家都来齐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品尝着姥爷做的美食,边吃边聊。听爷爷说,他们那时的生活物资很匮乏,没有电视机,更没有电视元宵节晚会。没有元宵,晚饭的时候能吃上一顿饺子,就算是过节了。爸爸又和我说起来他小时候的元宵节,那时候的生活条件比爷爷小时候那个年代好些了,但还是要凭票来买东西,有黑白电视机了,但是屏幕很小,仍然没有元宵节晚会。晚饭时的元宵也只能吃到一、两种馅儿。听了大人们说的话,我觉得:相比较起来我们现在的元宵节真的是多姿多彩呀。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元宵、看电视、赏花灯......从爷爷那个年代到爸爸那个年代再到现在,生活是一点点在改变,说明我们在进步,现在的条件好了,国家在变富强。
我们品尝着姥爷做的美味佳肴,真是色香味俱全。其中一道最令我喜欢的菜是蒸海蟹。原本张牙舞爪的蟹将军,一上锅蒸个个都被闷的不行。蒸好的海蟹端上桌来,红红的蟹将军象征着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元宵熟了。”元宵白白的,像雪球;元宵圆圆的,像孩子们一张一张甜蜜的笑脸。我品尝着甜甜的元宵感觉美滋滋的。
香醇的浓酒,美味的佳肴,甜甜的元宵,那一刻我幸福极了。
人人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今天就是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每个人都红光满面,喜气洋洋,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今天,我一整天都很开心。我放学回到家,早早地写完作业,便和妹妹一起合作,煮汤圆。
首先,把水注入锅里,打开加热按钮。接着,等水开了,请汤圆兄弟下锅去“泡温泉”。最后,等汤圆熟了,再把它们捞出来。我和妹妹拿出漏勺,那些调皮的汤圆还在锅里游戏呢!我们把它们一个个地捞到碗里,香喷喷的汤圆出锅了!
我抄起勺子,只见碗里那些汤圆都是一样的个头,个个从碗里探出小脑袋。我用勺子舀了一个,靠在嘴边,吹了吹,一咬,软软的,甜甜的,里面那饱满的草莓酱一直甜到心里头……
今晚,我们小区格外热闹,一出家门,鞭炮声连成了一片。礼花呼哧的响,忽然冒出了大礼花,如鲜花般开满天空;又如珍珠从天而降……天的那边,宛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天空成了花的海洋,真是姹紫嫣红,群芳斗艳……绚丽的礼花映红了人们喜悦的笑脸。
多么难忘的元宵节那!我要永远记下这美好的夜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