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学习之余,抽出时间认真的阅读了大师佛洛姆的作品《爱的艺术》。感受十分深刻,我们学习工科的,平时注重了太多理性而忽略了对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现象的分析,对爱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这使得有些人可能在自己的感情处理中遇到很多问题。读这部作品最大感受就是能在享受中警醒,在反思中顿悟。
《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所谓的”爱”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那种”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于其中的一种纯粹的快感”不同。佛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如果用最通常的方式来描述爱的主动特征,那么,它主要是给予,而并不是接受。或者说爱是一个人的活动能力,而不是两个人的偶然相遇。因此,人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爱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真正具备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实践爱。
一个人在世界上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人从开始有自己的意识以后一直在追寻的问题。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是”爱”。这也是人与其他自然界东西的本质区别,我们的全部的人格都是在这里体现出来的。当然会不会爱也就体现出人生的真正的价值。要想探索出爱的真谛,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说起。
爱的起源应该追溯到人们从脱离自然界开始后的孤独和无力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从自然界的束缚中逃离并获得自由,却又转而依附另一种精神权威而逃避自由,就是为了克服孤独和无力感,但这种方式永远也无法让个体获得真正的自我,实现人作为人的真正价值。然而,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终究要实现,并且这种发展的最终归宿就是爱。
尽管当今社会的人们在爱的旅途中到处碰壁,比如高离婚率、自***率、犯罪率等等问题对这个社会的和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人们对爱的实践感到空前的茫然,对爱的关注和渴望更是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但是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忽略探索爱的本质含义,在行为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尽管他们对爱如饥似渴,却又认为几乎每一件事都比爱重要:成就、名望、金钱、权力——几乎人们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这是作者对世人的这种行为表达了深深的不满,”难道只有那些能够赢得金钱和名利的东西是值得学习的,而爱只对精神有益,在现实意义上并无利可图,是一种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精力学习的奢侈品吗?”可以看出爱才是最珍贵而且是人生的真谛。
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各种形式的爱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关心是首要因素,这在母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爱的本质是为某物而劳作,是促使某物成长,爱和努力是分不开的。”从真正意义上讲,责任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是我们对另外一个人表达或没有表达的需要的反应,而当今我们理解的责任却多是指职责,从外部加于人身上的某些事。尊重和责任是互相依存的,假如没有尊重,责任就完全有可能是支配和占有。尊重不是害怕和畏惧,它是指按照个体的本来面目,发现个体的独特个性,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顺其自身的规律和意愿。了解是为爱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现实的依据。
所以爱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自已应该对爱有进一步的理解才能够在爱的实践中取得正面的效果。从而面对自己的人生才能不迷茫,真的掌握人生的真谛,在生活中处理好”爱”。
第一个游戏,寻物眼力,参加的共8人,每小组两名,都是男同学。陈老师把语文书“藏”到很显眼的地方,其实一眼就能看到,让同学们来找。看着他们陆陆续续地来找书,让我发现一件很惊人的事情:他们都只找到稍隐蔽的`,而忽略了最显眼的。不过,在他们之中眼力不错的陈泽彪一共找到7本,显眼的,隐蔽的,通通都找到,然而,勇夺这次游戏的冠军,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也让这第一个游戏落幕。
而第二个游戏,听音辨人。从游戏一开始,就闹出了一个笑话:老师让同学们唱歌,结果叫到了我。我就用我那惊艳全场的动人的歌声唱起来,结果,全场一阵爆笑……但后来换了人,游戏还是顺利进行,听觉不错的梁启航获得了这次冠军,令人大喜!
从这次游戏中,也使我总结出一个道理,要想在生活中取胜,就必须要通过多感官的合作观察,我相信,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出细心,学会事事观察的能力。不管是视觉、听觉、嗅觉或是触觉,只要用心去细心地去观察、去发现,就一定能得到确切的结果!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是的,不知道什么是爱的人是苍白的,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是盲目的。从社会的维度去解读爱的动力,是人们为了摆分离、脱孤独和恐惧,达到同社会或者说自然的一种统一性。这种动力是我们爱的勇气,但同时也是对自我认知的局限。弗洛姆说,爱是实践就是对客观的认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的确认。他来源于你的的情感体验,投射于你的思想,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这个东西变成了我们所认知的爱。体验需要客观的认识,投射需要理智的确认。
痛,甬在病字框的囹圄之中,饱受煎熬。深深的捧和与围囿里,无不做***焦虑状。痛,由身,由心或是身心兼具的体悟。痛的领悟,非亲身体验而不能言其真,语其实,道其形。但凡口若悬河者,眉飞色舞在飞沫的洋溢间,多半痛不由心;但凡言之凿凿者,皆或多或少践行于其之中。
但凡有痛,一曰身体的踉跄,人食五谷杂粮,病在尘世中滋养。阴晴圆缺的世事常规里,痛的滋养,夹杂在诸多因素中,无以行其极。时令的偏差,伴随着身体器官与机能的新陈代谢,以及遗传因子的\'繁复中,痛的流离,总是会或多或少的随行而来。
觅寻渊源,二曰心神难宁。哀痛莫大于心死,心与身的痛大可比肩在而立。对等的林立,心之痛,压抑着思绪,精神的阴郁里,痛,不招自来,似随形如影的恶魔,惶惑在眉间的朱砂。以至于心的焦虑不能支配了身躯,行尸走肉,便成了最后的皈依。
静得思量,便有三曰身心皆痛尔。身体与凝思的困扰,让痛趁虚而入,细细追寻,此乃人生一大劫也。真正刻骨铭心的痛,大概言语皆无,泪眼婆娑亦是清浅了眼眸,只由得心的抽搐,在脉搏的跳动间,一点一滴的融入血液,纵使随着时光流逝,也是难以弥补的缺口。
痛,往往与苦结伴,与疼相依偎。痛的成色便因此而愈演愈烈。痛之余,常常因此感慨了汉语言的精深与博大。一个pain与the pain便轻松的解释了英语中的痛、疼痛与痛苦;而汉语的深意中,一个痛苦,一个疼痛,显微之差,便足以道出当时当刻的彼情彼景。如此深刻的领悟,也难怪会让人心有余悸。
痛的领悟,许是人生之浮沉中一剂必不可少的强心剂。总是滋味轰轰烈烈的惊诧,待得时光流转,抚平依稀后,记忆中总有擦拭不掉的一抹痕迹。感叹着岁月的给予,人生尚浅的轨迹上,痛苦的三重境界都曾身临,此乃幸与不幸,怕也只好由得岁月来评说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