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爸妈一起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天的节目主要为我们的孩子们展现了我们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相亲相爱的样子,介绍了我们全民族携手奋战,共同努力建设祖国的事迹。虽然我们穿的衣服不是一样的,但我们爱国团结的心是一样的,看着电视机里的小人儿站在舞台上唱着歌,我脑海里一下子就闪过了这句话。
想起了以前小学的时候,我们班班主任每学期都会让我们班上的同学一起写信寄给各个地方少数民族的孩子们,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班主任都会告诉我们: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虽然我们不是住在一起,穿的衣服、住的房子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真的都是一家人来的哦。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深知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都是一家人,我们都互相尊重和互相爱护。其实我们也要更加明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民族没有团结凝聚力的话,注定是无法在这个强国林立的世界上立足的,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首过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民族团结的意义都显得更加重要、更加伟大。
我希望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我们祖国的各个民族人民都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就让我们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在这片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翻开那本陪伴了我三年的美术本,从前凌乱模糊的线条在时光的浸润下,变得清晰而又明了。那一个个用画笔描绘出的故事,清新,美好。
但是我今天的这一切,来源于我四年级与绘画的一面之缘。
没有它,我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时隔四年之久,我惊异于我竟能把当时的场景完完全全的'讲述出来。就连墙角的那盆剑兰,我也记得清清楚楚。那个下午,我和朋友坐在教室里各看各的书。下午有一节美术课,可是我几乎什么都没带。自四年级开学到现在,我们只上过一堂美术课,大家对这门课的期盼早已消弥进了历史中。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回了教室。突然间,班上的几个同学像几颗小箭头似的撞进了教室,随后大声宣布:“美术老师来了!”
一霎时,班上炸了锅。我眼睛一亮,草草地收了桌子,拿出仅有美术本和铅笔,规规矩矩地端坐在位子上,等候着阔别多时的美术老师的“大驾光临”。
美术老师走进了教室,手里竟没拿一个东西———空空的,只有一个优盘——我跳动的心仿佛被淋了个透湿。
“这节课我们看电影。”老师说完,插上了她的那个优盘。
她给我们放的是一部有关艺术的电影,上面所展示的一个个人物,一幅幅画卷牵动着我的整个身心。从梵高的《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到现在动漫产业,这节课,让我收获很多,我确实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画那些令人着迷的油画或水墨画,但动漫人物或许是我擅长的领域?
班上嘈杂声一片。同桌偷偷地说:“你看那些动漫,都画得那么可爱,要不我们也来试试?”我没有回答他,但一直拿着笔的左手忍不住落在了纸上。
我也要画出那么好看的画!
这或许只是我一时激动所引出的想法。但这个决心,最终引领我叩开了动漫绘画的大门。我低头在纸上画了起来。最初的失望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喜悦和对艺术的向往!
线条在纸上歪歪扭扭地行走着,面前是老师的身影,依旧播放着的电影和喧闹的同学们,我没来由地笑了一下。
无论我画的好抑或是不好,我都会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去练习,去向前走。这样一节几乎不算美术课的美术课,这和绘画的一面之缘,让我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合上尘封着记忆的美术本,记忆中的故事,简单,美好!
在墨香中,轻轻提起毛笔,在粗糙的宣纸上写下重重的一笔,那是我书法之路的开头,那是我书法之路的第一笔……
——题记
在我所有才艺中,书法是练得最久的,也是我最喜欢,记忆最深的一门才艺。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白纸黑字,不管是楷书、行书、草书、隶书都各有各的美,而我对书法,就是一见钟情,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这要从我与第一次接触书法说起。
记得去学书法的第一次,我心中满满全是不乐意,这是妈妈硬要我去的,我可忘不了以前那半途而废的舞蹈,我可不愿意再受一次折磨,可不乐意归不乐意,我还是和妈妈来到了书法课堂上,那时我七岁。
一位已过花甲的奶奶在门口迎接,寒暄几句后才知道这位杨奶奶和自己的奶奶以前是同事,为此她非常关照顾我,牵着我的手指着第一排位置让我坐下,我的对面是一位小妹妹,后来知道她就是书法老师的孙女。
刚坐下,就看见一位个头矮小,但精神抖擞的老爷爷走到讲台,他铺开一张宣纸,握起毛笔,沉思了几秒,然后在砚台上熟练地蘸墨调整笔尖,离他最近的我好奇地站起身,只见握着的笔在纸上不紧不慢地游动着,分三行写下了六个苍劲有力的楷书“喜欢、认真、观察”,我看着,看着,惊呆了,忍不住的说:“太漂亮了,象印刷的一样。”
他抬起头来,笑着对我说:“你练得好,以后也会写得这么漂亮。”
顿时,心里一阵激动,脑海里闪现出我熟练写书法的样子,此时心里的不乐意早就飘去远远的西班牙了。
更庆幸的是,听了杨奶奶的介绍,知道了书法老师姓赵,是书法学会会长,在全国书法界是位名人,更重要的是这位书法家教小孩学习书法已三十多年了,这在全国都是首例。
我暗下觉心,一定要练好书法。
上课了,赵老师首先介绍了书法的历史,接着提问“怎么把书法学好?”大家沉默不语,只见他把刚才写的六个字挂在了黑板上,并让我们大声朗读了一遍,然后解释说:“喜欢一件事,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写毛笔字要学会仔细观察老师写字的每一个动作,然后用笔准确的写出来,一遍不像写二遍一直写像为止,只要认真就一定能写好……”
接下来,赵老师开始教我们如何握笔:食指中指放在前面,无名指小指顶在后面,大拇指作用最大,在后面顶住整支毛笔。
开始写字,我以为会写笔画,没想到是用毛笔画横、竖线。
我心想:这么简单,为什么不教我们写字呢!
赵老师似乎看出我的疑问,说道:“不要小看写横、竖线,横要写直且每笔横粗细均匀,写竖不能歪,每笔竖都一样长,这样把笔用好了才能开始写毛笔字,学好书法这是第一步。”
我没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依然觉得非常简单,写了几笔,发现我完全控制不了毛笔,横不直且粗细不均匀,竖就写得更难看了,歪歪斜斜的,我连续写了几张纸都没能写好,这时赵老师走来握着我的手慢慢地教我写,他小声说:“心要静下来,写不像没关系,今天写不像明天再写,总有写成的时候,关健是写的每一笔要对照老师写的字样找到不像的,下一笔改正,每一笔更正好的笔画还要懂得欣赏,赞美自己写得好,这样就有足够的信心学好它。”
听了赵老师的话,我信心百倍,心也静下来了,横、竖线写像了并得到了赵老师最高的奖励,给了我三张画,西瓜、云朵和雨点并教会了我如何画。这是我最开心的一节课,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书法。
如今,我已经考到了书法的最高级九级,参加了许多次全国、全省以及南昌市的书法比赛,多次获得金奖,可我始终记得那一节课,那整张的横、竖线。
对书法,我是一见钟情,我喜欢它的大气,我喜欢它的全部!
停下手中的笔,闻着墨香,我落泪了,泪珠落在纸上,绽出一朵朵花,可我却是笑着的……
上午,我们去了老爷家,我问老爷:“您来大港油田时是什么样的呢?”
老爷和蔼可亲地对我说:“我到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呢!我和同事们一起搭帐篷,搭窝棚,而且粮食很少,冬天只有土豆、萝卜和白菜。我们当时想买东西可不容易了,买肉需要肉票,买粮食需要粮票,买布需要布票。”虽然我没有见过那些票,但是我也能出姥爷那时的艰苦。
回到家,我问妈妈:“您小时候的大港油田时什么样子的呢?”
妈妈说:“我小时的`大港油田是一片片平房,虽然有柏油马路,但是很窄;那时的菜很少,水果更是少的可怜。当时的家具都是姥爷自己亲手做的;那时也有了黑白电视机,妈妈每天放学回来,都要看一会儿电视。90年代初期,姥爷和妈妈都搬进楼房了。虽然当时有煤气和水,但没有通上楼,还要下楼打水,去换煤气罐,很麻烦。我们的学校是一间间平房如果冬天有人来早了,就只有在外面冻着了。”虽然妈妈的生活比姥爷的生活好一点,可还是很苦。
再看看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宽广的柏油马路,明亮的教室,很漂亮。现在的反季节水果多的是,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自来水、煤气都已经通上楼了,大家再也不用去打水,去换煤气罐了。很多人家都有了私家车出行很方便。冰箱、彩电、电脑、空调家家都有。我们天天看电视、玩电脑,很高兴;如果夏天很热,我们可以吹电扇开空调,可凉快了!现在的生活比姥爷和妈妈的生活好太多了,我们可真幸福啊!
长大后我从海外归来,一定要把大港油田建设成整洁、美丽的石油城。
京剧——中国的国粹,享誉世界的经典艺术。京剧是北京的一种象征,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歌颂,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
记得小学四年级,我省为了迎接从南非来的一批特殊***,让我与京剧曾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第一次接触京剧,由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好长一段关于京剧的经典及传奇故事。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中国戏剧大师——梅兰芳,知道了他为了京剧苦苦练习,不怕挨饿受冻,一心只想着圆戏剧梦。
我们接演的是《京剧脸谱》,其中有张飞、曹操、关公等那些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角色。在戏中,剧组年龄最小的我饰演的角色是“李铁梅”。我被选上的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因为我的头发很长。为此,老师还特意给我科普了一下:在京剧《扎红头绳》选段中,就是由李铁梅父亲为她买的一根用来扎头发的红头绳开始的。
在以后的排练中,越来越多的因为技术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暴露出我的问题,使我不止一次想过放弃,但是后来想想,能从年级里近600人中脱颖而出参加国际交流演出,是多么光荣的事啊!更重要的是京剧是国粹,我可不能为国“抹黑”啊!
于是,在排练过程中,我一直本着为校添彩,为国争光的信念为之奋斗。通过一次次演技成熟的蜕变,经过一次次枯燥的重复彩排,这一天终于到来……
晚上的演出,要求中午到场。吃完午饭,就开始了紧张的化妆工作和现场布置。由于京剧对于面部脸谱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剧组专门买来高级油彩。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经历无数坎坷,比如:我的头发在编的过程中打结了,小花旦在戴尖针头饰的时候扎到了肉了,油彩流到眼睛里了……
不过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半年的封闭式训练,我们剧组及此次演出得到了南非***团队的高度赞赏!
也是通过这次特别的经历,使我对京剧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也真是因为这次与京剧的一面之缘,让我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京剧是一种潜藏在中国精髓的艺术,值得让人热爱、回味。感谢这次我与京剧的一面之缘,虽然之后我没有再过多的接触它,但是正是这次经历,让京剧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终生难忘……
——题记
越过斑驳的朱门,再见那葱郁的爬山虎,它仍未失去夏季里生机勃勃的风采,郁郁葱葱,让我仿佛看到了那穿梭在爬山虎之间匆匆的时间光影。
侘傺的风在夏季里兴起,随我一同侧身闪进校园,随即而来的便是锣鼓喧天的鼓号声和铺天盖地的一簇浓浓的绿色。
那爬山虎的生命力是那样旺盛,在夏末喷薄着过人的生命力。第一次踏进这座校园,便注意到了那教学楼一侧的绿色。那时我从未见过这样葱郁的植物,蔓延了大半个教学楼,在夏季炽热的风的拂动下,像一汪绿色的瀑布在墙上涌动。
爬山虎仍在秋夏交替的季节里肆意地绿着,我深情的望着葱郁的绿色,追忆起从前,多少次我在它的面前与伙伴欢快地走过。张老师见我站在这里,淡淡的一笑;“来看看?”我这来回过神来,有些怔怔的点了一下头。“到操场上转转吧。”
一片鲜亮的橙色充斥了我的眼睛。一群略显稚嫩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队服,正在休息,几个女生抱着鼓围坐在一起聊着什么,哈哈直笑,露出雪白的牙齿,几个男生手持锃亮的小号,追着跑了好远······像曾经的我,也最喜欢鼓号队排演的日子。可以抛开书本,没有顾忌的跑啊,跳啊······环顾一遭,那曾见证了我和伙伴们在操场上追逐的沉默的白杨,那篱墙一隅的一丛青竹,那隐匿了我与同伴许多小秘密的花草,见不到了踪迹。只有那抹爬山虎,还覆盖在墙上,与这一群孩子鲜亮的橙色服装相衬。
蓦然间记起老校长,他的办公桌上总挂着几只墨水未***毛笔,像片片花瓣合拢的墨莲静立。“你们毕业那一年,他也退休了。”我这才注意到,张老师本就不年轻的脸上更添了几丝蜡黄,说起陈年往事,多不少苍凉。
那一片橙色的身影又集合起来,又是一群纯真的孩子,活跃在我记忆里的我们的影子里。我要走了,那一片爬山虎颔首静立,仿佛在与我告别。
我并不是沉溺于过往,而是想追忆曾经美好的回忆;我不是怀念经的校园,我只是怀念有师友相伴的往昔。美好存在于过去,但没有什么悲伤,就像一年绿一年的爬山虎,未来永远有人领跑绿色,永远领跑明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