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起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吧,因为时间关系,我已东一集西一集的不下看过二三遍了,可是直到现在,都还是那么的爱看它,直到现在都还是那么的想看它。因为我觉得它已成为近几年来,所拍的众多的电视连续剧中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可以称之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了,所以让我百看不厌。
我记得头一回看《康熙王朝》时,当时各大电视台正在热播《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个流行和火爆哟,表面看吧,在当时都已火过了《康熙王朝》。而且是孙海英吕丽萍这对夫妇主演的,当时还真是很走红的火爆了一阵子。而且还在电视金鹰节上战胜了《康熙王朝》拿到了大奖。当时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和吃惊,因为我当时看好的是《康熙王朝》拿大奖。而且还有点埋怨的暗想“那些金鹰节的评委们,可真是没有长远的眼光呀!”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再过了这么多年后,人们还是这样的喜爱《康熙王朝》,而且它还让人越看越觉出了它的好来。说实话我其实也很喜欢看《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觉得它拍得好,演员们也演得好。但是我并不认为它会超过《康熙王朝》的那种有着内在的长久的后劲和经典性。
《康熙王朝》只是写拍演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但是我认为它的制片人导演编剧和演员们都非常的了不起。因为整部电视连续剧吧,给人的感觉无论是从编剧的写,还是从导演的拍摄,每个演员的选择上,给人的整体感觉都是很真实宏大连惯的好的。让人看起来吧,感到整个的电视剧无论从服装色调,布景道具到每个演员的表演,还是一些外境的场面,都写得演得拍摄得相当的逼真大气波澜壮阔的人性感人。特别是主演斯琴高娃、陈道明和那个演少年康熙的男演员,可真是演得好呀,把这两个历史上的帝后人物,简直就是演饰得不但带着真实逼真有血有肉的活,而且还演活得透入了人心骨髓。让你无论想怎么否定它,都是不成的,让你无论想怎么样的去抹***它,也更是不行。整部连续剧,既涉及到了很男性化的江山政治权势,又涉及到到了亲情爱情,从内容到形式都让人感到非常的全面,整体效果是好多别的古装或是现代的政治和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所无法比的。
《康熙王朝》除了写得好拍得演得好外,就连那片头片尾的主题曲片尾曲,也是写得好唱得好的早已深入人心的成为经典曲目了。那个作曲作词真是写得具有人生全面性有气魄的好呀!简直无法让人用语言表达尽对它们的喜爱。更别说再加上了腾格尔和韩磊的演唱,哇!那个唱得大气慨悲壮婉转缠绵的荡气回肠呀!让你不爱听它不爱它都是不行的!简直叫一个绝!不信就自已去看看听听好了!
而且我还特别的喜爱和尊敬那个投资拍摄《康熙王朝》的制片人,就是在片中客串郑经的那个男演员,表面看他吧,人虽然长得有些胖,有些不太好看,可是他做客串演员,还真是演得很认真真实到位有气慨的,感到他是个有大理想有才***人。所以我比较的敬重他!而且有次看他以前做过的电视访谈,好象他投资拍这部《康熙王朝》时,还曾经历过很多的困难,因为有了这些坚持和磨难,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所以我才更加的喜爱《康熙王朝》,更加的喜爱和尊敬它的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及其它的工作人员们。
我虽然不熟悉和认识投资拍摄出演过《康熙王朝》中的任何一个人,只是单纯的出于对《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的喜爱,很想为它在博客中打个宣传广告“如果你是男人,你是有豪情有理想有志向的男人,那么去看《康熙王朝》吧!如果你是老人,正在为教育你的子孙后代们发愁,那么去看《康熙王朝》吧!如果你还是个不太知人情事故的少年,那么去看《康熙王朝》吧!如果你是少女女人,那么去看《康熙王朝》吧!无论你是谁请都去看《康熙王朝》吧!因为《康熙王朝》不会让你失望!为了你自已请一定要去看《康熙王朝》哟!”
今天下午看完了《康熙王朝》,已经记不起上一次看这部电视剧是什么时候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我上一次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可是这次居然流泪了,而且是三次,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感性了,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只能说我变了,以前的自己不是这样的。
第一次,是看到周培公在康熙勤政后第一次去盛京的时候,在生命垂危之际向康熙进献他花费十余年的时间制成的康熙年间最精确的地图,这展示出的是一个臣子的忠心,需要说明的是周培公在平叛三藩叛乱中开始崭露头角的,这时的康熙才刚刚将鳌拜解决掉,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而当他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康熙帝要开始收复宝岛了,其间十年时间康熙将他发配盛京,事实上周培公并没有过错,如果非得说有错的话,那也是他是汉族人而非满人,说到底是这个原因,并不是什么功高震主之类,周培公也知道的,确实是人才,可惜可惜,他是康熙最得力的臣子中最早离康熙而去的人。
第二次,蓝齐儿被康熙的一道旨意嫁给不知是谁的准葛尔的大汗葛尔丹(虽然葛尔丹知道蓝齐儿是谁)的时候去老祖宗那里哭诉的时候,两个人的对话,还有之前康熙与容妃之间的对话,整个的过程让人心疼,作为皇室成员是拥有普通人羡慕的荣华富贵,但是却不能拥有一部分普通人可以拥有的爱情——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从这个程度上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宁愿不做普通人,因为很多普通人也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感情,他们也会被现实无情的分开。但是最悲哀的在这里已经埋下了伏笔,即使是皇帝最心爱的女儿也还是不可以,后来的时候,康熙两次亲征准葛尔,第二次大阿哥亲手斩***葛尔丹的人头,呈送到康熙跟前。当时我是这样想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父亲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下嫁给自己的敌人,在女儿爱上那个男人并为他生儿育女后,父亲将敌人***死了,换句话说是让自己的儿子***了自己的女婿,使得自己的女儿最终成为了寡妇,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度过那漫长的一生,虽然后来看到蓝齐儿过得还不错,但是她有多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没有人能代她体会其中的甘苦。
第三次,是蓝齐儿在几年后将阿密达养大成人,自己在某年生日那天开始从乌兰木通启程奔回京城去探望自己的父皇和额娘,当时他的父皇已经将他额娘从贵妃贬为刷马桶的丫头,人下之人了,原本想要做下景就好,却偏偏被蓝齐儿知道了,当时的场景也让我难过以至泪下,蓝齐儿当时就想返回乌兰木通,但是被她的额娘拦下了,最后带着委屈离开了他的母亲,之后就立即向他的父皇告别,临走前将他的父皇刚刚给他的八音盒摔了,表示决裂之意,而这让康熙更加恨容妃,以至于68岁大寿的时候,魏东亭对他说,看来看去怎么少一个人,也只有他敢说了。
所以潸然泪下就在这里,不自觉地就动情了,可能描绘的不是很细腻、精彩、动情,但是相信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会有所触动的,我相信这次自己看这部电视剧的过程和之前的那一次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自己以后还是会想看这部电视剧的,说实话,自己还想要买一部纸质的全套书呢,等着以后自己来实现吧。
最让我心疼一段是张廷玉准备去漠北大营送粮食前去苏麻喇姑那里问他有什么要对皇上说的吗,他说自己说不出来,也没有给皇上上过折子,张说,那是写信,不叫折子。可是写好以后,已经塞进信封里了,却又就着身边的那盏蜡烛将信烧掉了,里面写的内容是“苏麻一生只深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弟弟——皇上,但是他不能说出来,因为皇上还是她的主子”,还是隐忍,隐忍了自己活着的一生,还要将自己的最深的爱隐了,怎能不疼,所以他早逝,只晚老祖宗一个时辰。
很老的片了,不过我最近才看。二月河先生的小说没看过,很多人说《康熙王朝》有很多与历史不符的地方。我想,对于一部以小说为蓝本的电视剧,追究其历史根据的做法本来就是挺可笑的。更何况,这部电视剧让我流下了久违的泪水,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拥有家庭和国家的男人的艰辛和痛苦。毫无疑问《康熙王朝》是成功的。
自小,有个可爱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当皇帝,可真的当了皇帝,肩头的重担你能担得起吗?担起来了,又能像先古明君那样担得千古流芳吗?某种意义上,皇权的争夺也是实力的考验。能够夺得皇位者,他本身就是实力超群之辈。
然而,爱新觉罗玄烨,大清国康熙皇帝他不是。作为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玄烨并非实力超群,而是被硬生生地命运扯上了皇位。可怜八岁玩龄童,天降万古千斤重。胜似一叶孤舟草,皇城内外会心中。可正是父亲和皇太后的支持和鼓励,加上自己的发奋努力。玄烨竟没有被压垮,反而越来越喜欢上了重担生活。康熙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说他幸运,那是因为有孝庄这位前无古人的伟大的女人站在他的背后。说他不幸,那是因为康熙年间发生了最多的事端,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不过也正是这些人成就了康熙皇帝,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成就了他的盖世英名。
然而,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康熙是失败的。女儿两次摔砸父亲的礼物,我看到了一位父亲那种伤心痛苦却又碍于皇帝尊威无法动容的无奈和悲凉。同是碍于九五至尊的金口玉言,直到容妃死,都没能得到康熙的召回。向自己的妻子认错,这在常人眼中无比正常的事情,在一个帝王身上却难之又难。正如最后老年康熙所说:“她扎得太深了,不想拔出来了。”除了给死后的`容妃还原全部的荣耀和加封皇后,这位丈夫再也无法补偿给自己这位贤惠的好妻子任何东西。可怜容妃贤良中惠,确看不到宫内勾心斗角,可怜容妃直言不讳,却瞧不到皇帝的心头痛苦。
容妃是了解康熙的,康熙也是了解她的。可到头来正是这相互之间的了解和默契。让容妃再未得见康熙一面。。。如此贤惠的妻子,当真古今罕有。康熙啊!你还是幸运的!
不过陈道明将千古一帝的康熙诠释的很有霸气,康熙更是一位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大师!
康熙的一生从智拿鳌拜开始平三藩荡葛尔丹降台湾驱除俄国好一个成功的皇帝但是如此荣耀的背后是他废掉2儿子的无奈是他违背孝庄密令的叹息是他离开最喜欢的女人的伤感留下了一行泪,男人很累。
我是一个不喜欢历史的人,这一点让我在写这篇文章时,纠结了很久。所以只能看过《康熙王朝》,我去抒发一下个人观点。《康熙王朝》是一部毁誉参半的电视剧。准确来讲,是支持多于批评吧。喜爱之人,大多为陈道明的演技所折服;而批判之人,则是对其中漏洞百出的历史问题感到愤慨。举个例子:第二集中,孝庄对索尼说了一句:“有我孝庄在,这天塌不下来。”懂点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孝庄”是大玉儿死后,康熙封她的谥号。一个人活着时,如何称自己的谥号呢?
当然,这些都是跟我的主题不相关的旁支。就本次的主题,我总归该讲点隐喻、象征之类的东西。康熙——年少登基,十四岁亲政,智擒鳌拜,裁撤三藩,三征葛尔丹,收复宝岛。这样一个光照列祖列宗的皇帝,小时候也是一样的与众不同。
开片就是小时候的'玄烨在太监们的伺候下,在湖面上滑冰,看上去很开心,也很“春风得意”,呼喝着奴才们。可是,联系康熙亲政后一系列的大动作,不难知道,康熙的帝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开片的场景,或许我们可以理解成,这象征着康熙的“如履薄冰”——在他的前半段帝王生涯中,一路征战,小心翼翼地应付内忧外患。紧接着,我们的“孝庄”太后出现了,伴随着孝庄的出现,让我感觉到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人是怎样的魅力与魄力。孝庄一边修剪着花花草草,一边对着佟妃说:“你呀,别看这些花开得茂盛,那
也是盛极初衰啊。”又说:“你看,那盆花多好看啊,今儿好看,明儿好看,今儿比明儿好看,一天比一天好看。”这盛极初衰的“花”想必就是在暗示董鄂妃命不久矣。染上天花的董鄂妃果真熬不过病魔,撒手归去,也带走了顺治。而这盆“一天比一天好看”的“花”,或许是指佟妃,也或许是说孝庄自己。因为随着顺治的皈依佛门,玄烨的登基,佟妃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太后。没执掌到凤印,当个皇太后也不错。而孝庄也因辅助玄烨,开启了康熙盛世,流芳百世。作为一个古代的女人,能做到这个份上,确属不易。孝庄,她修剪的是花草,又不仅仅是花草。在这个王朝,顺治管理着朝廷,孝庄“修剪”着后宫。她明里暗里地对这些后宫中的“花花草草”提点、打压着,她修剪得越来越顺手。
廷试——试出了玄烨的才华,试出了顺治的储君人选,更试出了玄烨的未来。睡在龙椅上,并且让龙椅因他而动。这是自前明皇帝起就未移动过的龙椅,却为了玄烨,打破了这个规矩。或许,是“天之神器”的威力;或许,是“天上星星、地上龙脉”的灵力,总之,这样做,暗示得不能再明显了,玄烨——就是大清王朝第三代接班人。
玄烨说,汉人的文化也是天言。这无疑让顺治帝很恼火,可是,玄烨说的难道真的就没有道理,显然不是。恰恰相反,正因为玄烨的话掷地有声,玄烨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行森刮目相看,也让顺治下了立储之心。“满汉”,这是一对矛盾又共生的存在。如何才能处理好?我想,玄烨在这里已经思考着,唯有满汉文化的交融,才能真正让人民享受到安定与幸福。这也是康熙生涯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本西方一衲子,奈何落入帝王家”。这是顺治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他最后踏入佛门的根源。行森大师说:“皇上只因尘缘未了?”好一句“尘缘未了”,这唯一的尘缘就是暗指董鄂妃吧。而随着董鄂妃的仙逝,果然,顺治帝了绝尘缘,皈依佛门了。君权与神权的双重统治,天子是“天之神器”,是神的代表,他的权力就是天在行驶权力。顺治帝说自己“前世真的是一名僧人”,那他就真的是了。他就可以借由这点,不管整个大清王朝,遁入佛门。有人质疑,可是没有人敢真的做出什么。这是“神意”,更是“圣意”。
虽说,这部剧中有太多历史的硬伤,可是仍然不妨碍这部电视剧成为大众喜爱的对象。想必,除了演员的演技外,剧情的设置也是有其一定的吸引力。
他是一个皇上,也是一个父亲和丈夫,在二者之间做选择的时候总是把皇帝这个角色放在第一,这也吻合他当初的承诺----要江山而不要美人,不学他的父亲顺治皇帝。为了***死鳌拜这位权倾朝野而又有谋逆之心的大臣,他不得不牺牲掉明知是忠臣的苏克萨哈这位辅政大臣,用他的头去暂时安抚势头正盛的鳌拜;平三藩,讨伐吴三桂,他也是处理得小心翼翼;为了朝廷的稳定,他不得不将汉臣周培公冷藏而安抚那帮有权有势的满臣的.心;为了换取几年安定的时间好全力收复台湾,他不得不把他最心爱的蓝齐格格下嫁给葛尔丹,明知道以后一定会双方兵刃相见的那一天;为了罢免不成气的太子而故意冤枉并非矫诣欺君的容妃,将其发配宗人府而屈死在马桶旁。所有的这些,关键还在于并不能与人言,只能装在自己的心里。其中的委屈与痛楚也着实只有康熙这样的人才能承受得住。而其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却也是为了大清朝,而并非他自个儿的小家庭。
康熙高超的用人心术,所有明知赴死的人在最后对他也并没有过多怨言,这中间除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外,强硬中透露着权谋,平易中体现着威严。在千叟宴上,康熙向他的敌人们敬酒,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那个假冒的却也兴风作浪的朱三太子,他并不是祝他们死得安灵,而是企盼他们来生再与自己为敌,那种豪气把帝王之风展露无遗,让人深深振撼。
男人的胸怀是靠委屈撑大的!是啊,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岂能追缠在儿女情长之中啊,如果在人的一生当中追求的目标是事业第一的话,就应当学学康熙,运筹帷幄,谋定而后动,将所有委屈和痛楚都深埋在心中,在世人面前展现一个真男人的血性风采……!
他是一个皇上,也是一个父亲和丈夫,在二者之间做选择的时候总是把皇帝这个角色放在第一,这也吻合他当初的承诺要江山而不要美人,不学他的父亲顺治皇帝。为了***死鳌拜这位权倾朝野而又有谋逆之心的大臣,他不得不牺牲掉明知是忠臣的苏克萨哈这位辅政大臣,用他的头去暂时安抚势头正盛的鳌拜;平三藩,讨伐吴三桂,他也是处理得小心翼翼;为了朝廷的稳定,他不得不将汉臣周培公冷藏而安抚那帮有权有势的满臣的心;为了换取几年安定的时间好全力收复台湾,他不得不把他最心爱的蓝齐格格下嫁给葛尔丹,明知道以后一定会双方兵刃相见的.那一天;为了罢免不成气的太子而故意冤枉并非矫诣欺君的容妃,将其发配宗人府而屈死在马桶旁。所有的这些,关键还在于并不能与人言,只能装在自己的心里。其中的委屈与痛楚也着实只有康熙这样的人才能承受得住。而其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却也是为了大清朝,而并非他自个儿的小家庭。
康熙高超的用人心术,所有明知赴死的人在最后对他也并没有过多怨言,这中间除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外,强硬中透露着权谋,平易中体现着威严。在千叟宴上,康熙向他的敌人们敬酒,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那个假冒的却也兴风作浪的朱三太子,他并不是祝他们死得安灵,而是企盼他们来生再与自己为敌,那种豪气把帝王之风展露无遗,让人深深振撼。
男人的胸怀是靠委屈撑大的!是啊,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岂能追缠在儿女情长之中啊,如果在人的一生当中追求的目标是事业第一的话,就应当学学康熙,运筹帷幄,谋定而后动,将所有委屈和痛楚都深埋在心中,在世人面前展现一个真男人的血性风采……!
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两个读书人给我印象很深,一个伍次友,一个明珠。这两人曾同住一店、同上一榜、同为康熙器重,结果一个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明相”,一个仍归于民间游学四方。
从剧情看,这两人都很有才,若论锦绣文章、天下大计,状元伍次友胜于明珠,若论察言观色、随机应变,“万花筒”明珠远胜于伍次友。伍次友能由古及今知天下大势见国家之弊,独不识相对而坐的“龙儿”小友“真龙”面目,而明珠却第一次见面就心中有数。正因为品性不同,两者所选的路也不同。面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党同伐异的血腥官场,还有伴君如伴虎的朝庭,伍次友主动退出,连两心相悦的女人也不敢带走,明珠则如鱼得水纵横捭阖青云直上。
康熙是非常器重伍次友的,希望得他辅佐。他在第一次见到周培公时就说过此话。可是,如果伍次友当初真的留下来,又将如何?有几个类似的书生命运可作参考。其一李光地,这位认定“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的书生,因为不愿卷入党争而向康熙揭发事实真相,险些丧命,还被教导:“先要学会做人”。其二周培公,有非常之才,并为平定三番立下大功,但因为他“只在直中取,不愿曲中求。”的性格,最终老病死于东北的冰天雪地。其三姚启圣,这位官越做越小的老夫子,虽胸有平台方略,但因为有“傲气”,便莫名其妙地被康熙关进大牢几个月。最不能忍的是从东北到北京的路上,姚启圣被关在囚车之中冻得几乎成了雪人,而康熙还以雪球掷他取乐,古人云:士可***不可辱,姚启圣能忍下来,也算很有奴性了,可康熙还要他在总督位子上时上时下。这些读书人有一个共同点:会做事不会“做人”,也就不会做官,只使形势特殊一时做了官,也难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伍次友能及早抽身可谓有先见之明,不过还得有澹泊之心才能做到。
所谓会“做人”,就要象明珠,十八个心眼眼眼相通。康熙就离不了这种人,他需要利用党争以求相互制约,就如“老祖宗”教训的:要利用他们而不被他们利用。明珠之流整天想的也是同一个问题:怎么利用他人而不被他人利用。因此,他们虽有才干,于国家于百姓却难有好事,他们的才干大都用于谋私利了,百姓只不过是他们高举着的打击政敌、装饰自己的牌子而已。这种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一段时间里也难禁绝,必需看清。《人民日报》有一篇题为《用人也是导向》的评论专门写出了这种人:“为此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终日俯仰于领导之间,逶迤于团伙之中,把正派人视为迂腐,把实干者视为愚昧。”“用这这样的人,势必凉。
了人心,误了事业。“什么时候,明珠之流没了市场,会做事的人不用费尽心机学”做人“,象伍次友一样有才***正人君子可以放心、顺利做官,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