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最让我回味的就是帮姥姥包馄饨了。一开始,我包的馄饨不是捏不住皮要不就是像个金元宝似的撑破了皮,我失望的垂下头,真是见者容易,学者难呀!
姥姥看出我的窘境,开始手把手的教我:先拿出一张面皮,然后在面皮中间放一点肉馅,再拿起面皮的一角,沾点水,向对角轻轻的对折,折出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形状,从三个角里角度比较小的角向另一个小角翻起来再轻轻对折,一个馄饨就包好了。
我按照姥姥教的步骤和手法,果然完成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作品”,我一个接着一个的包起来,在捏住皮的情况下尽量包的造型好看一些,虽然我很努力,不过我的“作品”还是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没有气馁,一直坚持帮助姥姥把最后一张面皮用完。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多帮忙,这些工作就都是姥姥一个人来做了,作为她的子孙,我有义务帮助她多干些家务活,这样不但可以尽我的一份孝心,更主要的是,我可以在这种劳动中体验到乐趣!
干完这项让我筋疲力尽又让我快乐不已的工作,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作品,心里不由升起一种成就感!原来劳动是这样开心的一件事呀!
在弹幕网站哔哩哔哩发布的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里,国家一级演员何冰以青年宣言《后浪》为词,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视频只有三分钟,但里面有自信、有自由、有激情、有无所畏惧,有不同的年轻人不同的鲜活模样。这种官方频道和年轻流行元素的结合打破了次元壁,让被戳中的z世代们有内心世界被主流逐渐认同的感觉,纷纷刷起“奔涌吧,后浪”。
“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演讲抒发了对青年数不清的期许和祝福,但在哔哩哔哩这个小型社区里能看到的问题说明,视频里光鲜亮丽的年轻人并不能代表全部年轻人,普通青年的生活和“后浪”是不能匹配上的。
青年满怀热血与激情,但缺乏能够坚持到底的毅力。在哔哩哔哩学习有这样一件怪事,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来到同一个教学视频,往往视频第一P的弹幕很密集,很多打卡的、立誓的,但是随着P数的推进,弹幕数量越来越少。而“雄心壮志”又可能会狠逼自己陷入一种自我欺骗的状态,就算不为了学习知识而看视频,也要为了刷完视频、完成学习任务而看视频,为了给别人看也为了麻痹自己而看视频。青年人激情澎湃,同时躁动不安,缺乏古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耐心和意志力。
青年手握不竭的知识,但缺乏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哔哩哔哩作为二次元年轻人的聚集地,许多出圈的视频后面,总有一些评论不合时宜。他们不思考消息的真假,而直接凭借消息的内容发表言论,陈述自己的观点,丝毫不考虑视频背后的背景、人物以及所处的利益关系,在自己的世界里指点江山;又或许并没有自己的主观想法,一味地按博主或者视频的套路来陈述,看似队形统一,实则是一群乌合之众。
而年轻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青年人有最光明的前途。就算所处的环境暂时无法像视频里一样自由地过热爱的生活,也不必心急。毕竟拥有年轻、有热情、有毅力、想学习、会思考这些闪闪发光的特性,想要的、想做到的都会一一实现,今日长缨在手,不日缚住苍龙。
也许你会说,别人的起点,我们可能得奋斗一生才能达到。这句话没有毛病,那请问你还想奋斗吗?
上层阶级掌握着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的资源和财富,多少人穷极一生,也没能实现阶层的跃迁,但不可否认,也有很多人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生活在这个形形色色的社会里,可叹的是想靠双手致富却只能勉强维生,可悲的是看清真相后不愿去努力,可贵的是看清骨感的`现实却仍然热爱生活。
我认识的人里面,有家里很有钱但仍然自己打拼的富二代,也有家里很穷靠自己打拼创立公司的贫困生。
她,家庭条件优越,旅游、学外语,这些都是她的标配,凭她家的资源和人脉,帮她谋份工作根本不算啥,但是她选择离开家,去往另一座城市,成为一名摄影师,靠自己的技能去生存。
条件比你好的人,比你还努力,你好意思抱怨人生不公却不去改变吗?
条件比你差的人,也不少。
李子柒幼年丧父,少年辍学,早早外出打工,命运对她不公,但她放弃过吗?人家现在油管粉丝破千万,年收入过亿。读后感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看到自己的贫穷却不愿意改变,可怕的是你觉得一做出改变就必须达到精英们的样子。
B站借势推出了一个名为《奔涌吧,后浪》的视频,由著名演员何冰担纲演讲人,不得不说何冰的表演声情并茂,极其的煽情,然而空洞乏味的内容,丝毫打动不了生理年龄中年,心理年龄青年的我,甚至让我心生反感。
我已年过半百,按视频演讲中的分类,必然会归属于前浪,而我这个前浪,却经常跟后浪们一起浪,因为性格的关系,大伙还浪得非常和谐,所以对于我这个前浪来说,还是相对比较了解一些后浪的心声的,感觉对《奔涌吧,后浪》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视频中前浪一上来就是一句,“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像我一样看着你们,满怀羡慕”。这句话措辞很奇怪,为什么要“像你一样看”呢?每个人的视点不是都不一样吗?你可以羡慕,难道别人就不能担忧?凭什么?你真以为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吹捧,不渴望建议?事实上,我身边的小年轻,会经常找我提建议,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我也能感受得到,他们中很多人的不安和迷茫,他们在跟我交流的时候,表现更多的是“我要怎么做”,而不是“我已经足够好”,而我这个前浪,在这些后浪的面前,最满怀羡慕的,也只是他们的年轻!
接下来前浪又说了,“几千年累积的财富,知识见识智慧艺术,如今的后浪们可以尽情享用随意喜欢”,于是“后浪们就拥有了,前浪们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这哪跟哪啊?如果知识见识智慧艺术,都不能随意选择尽情享用,那如今算哪个世纪?既然都说是财富了,那为何不把社会资源也拿出来,让后浪们一起共享?如果这种享用知识见识智慧艺术的权利,都是前浪梦寐以求的,这前浪的追求是不是忒低了些?前浪是不是想说:“俺们还是后浪的时候,还不如你们这些后浪呢,知足吧后浪,能不争就别争了”?
接下来,前浪的一番语重心长,就更让同属前浪的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你们有幸遇见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更有幸遇见你们,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究竟是创造一个时代更伟大,还是发展一个现有的时代更伟大?这份敬意是前浪给后浪的,还是给自己的?不带这么夸自个的,好吗?更何况这份敬意,还只是源于“传统变现代,经典变流行,学术变大众,民族变世界”,这完全跟“五四”精神不搭嘎,倒是跟“五一”弘扬敬业爱岗很能挂上钩,要不合并在一起得了?反正一个伟大的时代,也不需要抗争,是吧?
“向你们的自信致敬,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个人感觉这段才是这篇演讲,最最精髓之所在,也是最最矛盾之所在。演讲非常巧妙的,用习惯嘲讽和否定来替换批评,把批评的声音,描述成了一种恶意的行为,然而前浪还是忍受不了,对赞美和鼓励的渴望。而且无论前浪如何致敬后浪的自信,也掩盖不了他不自信的事实,一个把发出嘲讽和否定(批评声视为小人的人,谈什么自信?庸庸碌碌的我,都不怕别人嘲讽否定,英明神武如你,何惧有之?难道没有了别人的赞美和鼓励,你就自信不起来了?批评不自由,赞美有何意义?一代伟人鲁迅先生,不就是一个习惯嘲讽与否定的先哲吗?他老人家是小人抑或君子,不需解释吧?
作为一个70后,看完《后浪》,用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为什么呢?
首先,何冰代表前浪发言,或者说表演的是前浪发言。何冰是什么人?他是国家一级演员,大腕级的。很明显,他代表或者表演的是那种比较成功的前浪,有资格站在后浪面前,对后浪说,你们很幸运啊,出生赶上好时候,长大做得也不错,值得他们这些前浪刮目相看,没眼光没胸怀的人才会批评你们。我不是那种成功的前浪,没资格在后浪面前秀一下自己的胸怀和眼界,没资格在后浪面前拍个马屁让后浪给我的App捧捧场,看完之后嫉妒感就来了,很不好。
其次,整个发言都是在说后浪既幸运又把握住幸运创造出了优秀。我接触的后浪不多,不知道他们是否感觉自己好幸运,但看一些收入方面的帖子,或者看《后浪》的评论,可以知道,不少后浪并没有感觉到象片中那么幸运、幸福、有钱、有闲,更重要的是,很多后浪并没有象视频中说的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做的根本不是什么优雅的选择,而只是被时代之浪裹挟着狼狈的朝前奔涌。我现在不是什么后浪了,但我曾经也是后浪,知道,后浪要想往前,除了后面有风吹有浪打,更重要的是前浪要么拉着后浪走,要么就是前浪沉下去,腾出空间让出位置给后浪才行。编剧揣着明白装糊涂,前浪怎么会主动让贤?就算让也是让给自家的后浪,选择权这么大的权利,怎么可能被后浪普遍拥有?除非这个视频就是打着后浪的旗号专门给那些少数有选择权的后浪看的。但不管是给全体还是给部分,都让我感觉很不好。
以上让我很不好的原因,说得直白点,就是视频太“假”。
上世纪90年代,整个社会都还在提倡“真善美”,后来因为要提白猫黑猫都是好猫,真善美就提的少了。至今,科技发展、产业繁荣,什么东西制造起来都极其容易而精良,造假也跟着精湛起来。“假”就像数学中的负数倍乘,只要有“假”,善和美一下子就变成恶和丑。假得炉火纯青天衣无缝时,根本难以分辨,导致看到善事美人,不敢鼓掌,生怕以后体味吃了苍蝇样的恶心。
绕是如此,最可怕的其实还不是登峰造极的“假”,而是,我知道你知道我在造假,可是,我还是说“我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听了恶心,可还是拿我没办法。其实B站还算谦逊,很多UP主制作的讽刺视频热度靠前,B站也没有拿他怎么样,还是大方的任他排在前面。不过,就像刚才说的,现在净是精明的商人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B站如此谦逊或许只为营销,一边讨好管着它的前浪。一边讨好是它衣食父母的后浪,至于后浪是否心中起火眼里冒光,我猜,B站并不在意,甚至后浪自己也并不在意。所以,我说,不堪。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