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季节,看惯了冰天雪地的肃穆和萧索的东北人,一跨进昆明就被拥抱在翠绿嫣红中。昆明不愧为春城,太阳暖暖的,香风柔柔的。北国人一夜之间从隆冬跃入了春天。
昆明,满眼的红粉叠翠,满街的花事正忙,那气势不减家乡的仲夏时节红粉的雀跃之态。叫不出什么名字的花儿,点缀在树枝上,潜在草丛中,行道树上的粉团自不必说,就是偶露裸石的山根下,也不时伸出一株株缀满多彩花朵的艳丽花簇。
那花儿,红的、黄的、紫的\'、白的、粉的,争奇斗艳,眼帘里尽是被繁花点缀的图画。醉了!醉了!这四季不辍的花事,正是昆明的诱人之处,这芬芳四溢,色彩流淌的香艳,就是春城的烫金的名片。
我这个爱花的人,痴痴地看着那一束束的桃粉,贪婪地盯着那一堆堆殷红,真想和那些花搭搭话,我不时地感叹:好美好美!徜徉在这花丛间,人仿佛在五彩祥云里转,花心也不由得就激动了起来。
同行的几个姐妹看着那一簇簇繁茂入眼的团团粉红也不禁嚷着:看,看!真漂亮,真漂亮!人们被那满街的鲜花撩拨得愈唱愈舞,仿佛自己要成了花间的蜂蝶。在满是鲜花的长街游荡似在做一个多彩的梦,心境随着那姹紫嫣红的奔放而变得轻松而快乐。
冬天,昆明四处四处仍旧花团锦簇。细瞧那满眼的花红叶绿,红的大都是一种叫做三角梅的花儿。这种花北方也有了,但那得盆栽,天一冷,就挪进室内了。这三角梅开在南国,常年不懈,永远是美化生活的主将!
有人说,三角梅是平民之花,此话说得极好。这些其貌不扬的小花,不娇贵,不计较,不贪婪,也不张扬,一年四季把微笑奉献给生活。它没有昆明市花的名分,却经年不辍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在百花开厌了的时候它毫无倦怠,仍旧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打扮着生它养它的这片红土地。
我爱给世界带来生机的百花!我更爱这平民之花——三角梅!
生活是多彩的,多彩的生活不可没有鲜花。虽说花无百日红,可花的灵魂在人们的心里是永恒的!鲜花绽放的瞬间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它没有功利所求,它的绚烂是为了秋的收获,是为了生命的延续。招蜂引蝶不是花的错,谁让它美得让人醉呢?五彩斑斓的花哟,虽然不能红颜常在,但只要留给他人一时的精彩和馨香也就够了!
在五彩斑斓的花丛中,我们暂时忘却了白雪皑皑的北国大地的寂寥,鲜花明快靓丽的娇姿冲淡了北国冬季西伯利亚寒风带来的肃***和黯淡,给人的生命里注入了一股小资般的浪漫。
昆明,因鲜花而变得如此生动;昆明,因色彩而变得无比光鲜。
春城无时不飞花,春城无处不飞花!
抬头,不是高傲,而是为了寻找远方的灯;低头,不是自卑,而是为了认清脚下的路。
无论你是在哪里勇敢追梦不管挑战,实现人生意义,还是在哪里恪守本分,坚持自我耕耘,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因为,人生何处不精彩!
走出了清幽宁静,流水音阁的闲逸,走进了纷纷扰扰,我欲称雄的激斗。诸葛亮用一把羽扇拨开了一剑指天涯的雾霭,踏着金戈铁马,悠悠凯歌而来。烽火连天不休,尔虞我诈的三国,在诸葛亮眼中,早已看清也看轻。既然已入世,那就该肆意挥洒,纵使是汗水与泪水。被称为智慧化身的他,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来书写人生的精彩。
人生何处不精彩,诸葛亮用半生戎马谱写三国浩歌。
借一弯汉家宫阙的斜月,折一枝渭城朝雨的细柳,摘一朵不胜娇羞的海棠,可否用来衬托***的大江东去千古风流?永立橘子洲头,他的雄心壮志宛如滚滚而来的`大江大河,澎湃不止。勇争时代弄潮儿的***扎进了中国革命的浩荡长流中,义无反顾的血液里生而为龙的狷狂,怎能停止奔腾高喊我们是炎黄?所以***用双手勾勒出中国革命的奇风异景,那里有古老文明的沧海桑田,那里有20世纪舞台的悲欢离合。
人生何处不精彩,***用赤子之心保卫祖国山河。
不知道谁还能立下一生只为写作的誓言,不知道谁还能坚持创作几十部作品,从不止步,不知道谁还能将名利看淡岁月看轻。用一只鹅毛笔书写《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如果没有这部惊世大作,人们似乎要将他遗忘。可岁月的沉淀直呼日安GTA日久弥新,熠熠生辉。你的皱纹你的发,你的身影你的眸,早已成为当时绝望里最美的风景。
人生何处不精彩,巴尔扎克用日日夜夜品味人生百态。
人生何处不精彩。麦迪35秒的不朽传奇是他人生的精彩,铭记在心;卡梅隆泣血大作成就伟大导演是他人生的精彩,令人称赞;方文山用中国心挂起中国风是他人生的精彩,歌唱创奇。
无论你选择仰望星空还是脚踏实地,请坚定地相信自己。因为,人生何处不精彩!
这种结尾方式采用诘问句式,或设问,自问自答;或反问,发人思考。其优势是提醒读者对论及的问题做进一步关注,启发人心,在变换表达方式的同时,有效地延展了思想的长度。如2014年江苏高考高分《推开门,走下去》,开头即化用诗句,用抒情的笔调表达自己追求大学的愿望。中间部分通过引用名人事例,论述了“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的观点。最后,这样作结:
谁说只有哈佛才有凌晨四点半的灯火通明?我们有无数推开门走下去的人,所以才有梁思成、林徽因,有金岳霖、汪曾祺。而我们这一代人,也必将走出更杰出的大师,这一扇门,挡不住千万人的脚步。
这个结尾段,以众多知名学者为例,同时适当联系当代,指出只有像他们那样,才能为大学增加更多“大师”的道理。反诘问句起到了很好的强调和肯定的作用,这种结尾具有启发性、感染性,给人留下了感情真挚、论证有力的印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