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第一节语文课,上得可真稀奇,方老师竟然只给我们看各种各样的照片。整堂课上,我们连语文书碰都没碰一下,也没握一下笔,你说怪不怪?
这些照片可不是一般的照片,都是我们自己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费尽精力、精心收集的,家乡山山水水的风光和各种特色小吃的图片。课堂上方老师给我们看了黄岩大瀑布、椒江大陈岛、玉环大鹿岛、临海桃渚古城……椒江特色小吃。
小朋友们都看得入了迷,一眨眼就下课了,可大家还兴致昂然的,我们都为自己生长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而感到自豪。真希望这样的语文课多多上上。
那年我19岁,长得很孩子气,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校到中学报到后去见校长,校长把我看了老半天没有说话。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的是犹豫、怀疑和一丝淡淡的失望。
“初二还空了两个班的语文课,你……”迟疑了一会,校长终于开了口。我清楚校长欲言又止的原因,这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我可以试讲一节课,您再决定。”我给校长出主意,也含有一种迎接挑战的味道。
“哦,这样最好。”校长仿佛受到了启发。“你讲什么课?”
“就上一堂作文课吧。”我平静地说。从校长的眼神中我读出了惊讶,因为作文课是比较难讲的,但这正是我的特长。
两天后的中午时分,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只带了粉笔盒,走上了初中二年级的讲台。面对40多名学生和由校长领衔的全校语文老师陌生目光的注视,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在做完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开始进入了角色。
“说到写作文,我知道好多同学都头痛。的确,作文是对同学们语文知识的综合测试,要写好作文,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强的组织结构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积累,当然还要有一些的天分和勤奋,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除此之外,作文还要把握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一个故事中来领会吧。”
在精心设计的悬念中,我感到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已被渐渐吸引了。
“故事发生在英国的首都伦敦。正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刻,空旷的广场中央,有一个孤苦伶仃的盲人,他的面前放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自幼失明’,请求路人施舍。一天,一个诗人路过,盲人请求施舍,诗人说:‘我和你一样,也很穷。不过,我送你点别的吧。’于是诗人就在那块木牌上写了一句话。在随后的日子里,盲人惊奇地发现,人们似乎格外同情他,纷纷解囊相助,他得到的施舍比平时多几倍。当诗人又一次路过的时候,盲人就问他在木牌上到底写了什么?诗人微笑着说:‘我写的是——’”
我略顿了一下,微笑着环视了一下已经被故事深深吸引的听课老师和学生,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两行字——
春天就要来了
可我不能看见她
在大家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之后,我缓缓讲了下去。
“这是一位作家谈写作体会时讲的一个故事,也就是前面我讲的写作文要把握的关键一点的答案。谁能把它说出来?”我开始循循善诱,用目光鼓励着学生。学生们都进入了思考,后排听课的老师也饶有兴趣地等待着我的下文,从他们和校长的目光中我看到了赞赏。
见大家都没有发言的勇气,我
提示道:“盲人在木牌上写字的目的是什么?”
“求得人们的施舍。”几个学生小声回答。
“对。那‘自幼失明’和诗人写的话哪一个更简洁、准确、明白?”
“自幼失明。”
“但为什么人们在看到诗人所写的话后,更加同情盲人呢?”
在我的
提示下,终于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示意他站起来回答。
“因为诗人的话富有情感。”
“回答很好。”我用赞赏的微笑示意他坐下(这个学生后来给我写过一封信,说他一直记着我对他的这次表扬)。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两个字“情感”。接着引导学生们一起剖析。
“伦敦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人们在内心都在渴望春天的到来。诗人的第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仿佛是燕子的一声呢喃,给人们报送春天到来的喜讯,使人联想起绿茵茵的草坪,满树的鲜花,温暖的阳光,想到去林中狩猎,去远方踏青。而第二句话‘可我不能看到她’把人们从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联想拉回到现实中。是啊,在美好春天就要到来的时候,有一个可怜的盲人却不能看到它。怎么能不激起人们的怜悯和同情呢?”
在大家会心的微笑中,我感受到教室里仿佛也充满了春天般的温暖。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情感才是写作文的第一要素。文字就像音符,音符记录的是旋律,文字承载的是思想和感情,它们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注入了情感的文字,才会成为流动的旋律,才会使文章鲜活起来。虽然写文章还要掌握很多技巧,但这些都可以慢慢体会和掌握。课前,我看了大家上学期写的作文,发现缺乏情感是一大通病……”
在没有点名地评述了几篇学生作文后,我挥洒自如、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如何通过细致地观察事物,引发联想和思考,从而使文章富于情感的途径。在学生们如痴如醉的神情背后,我看到校长和听课老师们频频点头颔许。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校长微笑着走上前来和我握手。我知道,自己已经用实力赢得了他的信任。果然,在下午的全体教师会上,校长宣布由我带初二那两个班的语文课。
转瞬间十六年过去了,离开教师岗位也已经十四年了。但至今回想起那堂难忘的作文课,还是禁不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常常想:如果来生有缘,我会选择当一名语文教师。
丁铃铃,上课铃响了。噔噔噔,一阵脚步声过后,汪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来,我马上感到一阵莫名其妙地紧张。因为汪老师有言在先,要在这节课检查同学们复述《牛郎织女》这一课的情况,并且郑重说明要评选最佳复述奖。
复述,就是不看书,把在大脑里的内容重新说一遍。说起来真不好意思,我从开学到现在还没有当众复述过课文。这次虽有千百次的准备,也难以控制内心的恐慌。但我表面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检查开始了,首先孙飞虎成为这次复述的主先锋。虽然他复述得语无伦次、含糊不清,但他的那种勇气却使同学们颇为敬佩。老师,叫我!一阵喊声使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眼光转向了张金山。
没想到这位平时大大咧咧的人,今天居然不慌不忙,复述得有声有色,再加上他的手舞足蹈,故事的情节显得更加生动逼真。但美中不足的就是他口语太多了。正当我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汪老师猛然叫起了我。我不得不整理着凌乱的思绪,开始复述我的课文:从前,有个人叫牛郎,他的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怦怦,我的心一直在跳,脸更加通红,至于台词呢?我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就这样马马虎虎复述到一半,我猛然从老师的眼里看见一样东西,是那种责备的眼光。
这种眼光使我突然明白老师的用意,明白了老师的苦心,也明白了老师的期待与信任。渐渐地,我在复述的过程中放慢了速度,放大了声音。当复述到最后一刻时,我由于一个疏忽,原先本来要说的鹊桥被我说成了月桥,全班一阵爆笑。我顿时尴尬不已,再加上心中的惶恐不安,脸顿时红得像个大苹果。
复述完以后,我便等待着汪老师的点评。汪老师点了点头,但又稍有点惋惜地说:复述得还好,但没有说到重点。然后她把目光分散到其他同学的身上。检查还在继续开始,但我的心仍然久久不能平静。到了评选的时候了,老师说让我们评选,我们都指向了张金山,老师也很认同我们的选择,把奖品(随身带的一本本子发给了张金山。丁铃铃,下课了。老师把书收拾好,走出了门外,而我的思绪却仍然停留在课堂上。虽然我这次复述没有成功,但我下次一定会更加努力,在下次复述前,我一,做好充足的准备。
啊!这堂课真是令我永生难忘,我一定会把它铭记在心里的。当我将来走上社会时,它也会时时鞭策着我,激励着我。
记得上一年级时,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多媒体语文课。
那天,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多媒体教室,迅速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等待老师来给我们讲课。老师终于夹着课本笑容满面地走进了教室。“今天,我们来学习《雨点》这一课。”老师打开了幻灯机,一幅美丽的下雨图画出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观看。活泼欢快的小雨点一个个向下落来,就象天上掉下了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看完幻灯片后,老师让我们先自己看课文,记下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自己的问题来。学完生字词后,大家开始提问题。“为什么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为什么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为什么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为什么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老师笑了,和蔼地说:“同学们,别着急,问题提得都很好呀,说明同学们开始思考了。我们还是先来看幻灯片吧。”老师不慌不忙地打开了幻灯机。静静的池塘,欢快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海洋,美丽逼真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老师让我们仔细观察,并展开想像。终于,我们发现池塘的水看上去是不流动的,静静地躺在池塘里,一点波纹都没有,那感觉就像睡着了一样。于是我们就理解了“睡觉”的意思。接着,卞老师又提问我们:“小溪、江河、海洋的水都是在流动的,为什么说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呢?”我们便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一边不断地放着幻灯片,一边给我们讲解。我们也一个劲地展开想像的翅膀。就这样,我们明白了:小溪的水是缓缓地流着,小雨点在小溪里慢慢地走着,就像我们吃过饭后在悠闲地散步;江河的水流很急,后浪推前浪,小雨点在江河里奔腾向前,就像我们在体育课上奔跑;海洋里波涛汹涌,雨点在海洋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进浪底,小雨点在海洋里一个劲地翻跟头,就像小朋友们在跳跃。然后老师又带着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种小雨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画面不断地在我们眼前晃动,感觉好极了!我们终于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这堂多媒体语文课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可在我的脑海里却仍然记忆犹新,美丽可爱的小雨点似乎还在我眼前晃动。
为了缓解我们的疲劳,张老师说:“谁上讲台来给大家唱一首歌?”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的目光都齐齐地看向了翁颢洋。见大家都盯着自己看,翁颢洋开始害羞起来,红着脸低下了头。于是,我和施岳琪一起走过去把我们班的“小歌星”推上了讲台。结果,他还是有一点害怕自己又跑回了座位。张老师开玩笑地说:“你再不上来就要写反思、抄课文……”翁颢洋一听,赶紧跑上了讲台。
上了讲台,翁颢洋开始来了精神,围着张老师一边转一边问:“唱什么好呢?唱什么好呢?”“大海”,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于是,翁颢洋用他那嘹亮的嗓音唱了起来:“从那遥远海边慢慢消失的你,本来模糊的脸竟然渐渐清晰……”唱了一会儿,张老师说:“你能不能带一点动作呀?”一听这话,翁颢洋是一万个不愿意了,趁着大家不注意,赶紧跑下讲台回到了座位。看着他那紧张的样子,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完全忘记了疲劳。
见大家情绪高涨,张老师顿时严肃起来,“好了,开始上课。”同学们立刻坐好,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这真是一堂令人难忘的语文课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