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这本书是由蔡伟忠老师所写的,讲述了很多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困惑和技巧解决的实例和方法,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翻开目录,我们可以了解本书的一些内容:只要这样做,孩子就会喜欢上幼儿园;然后就要建立孩子的常规;学会正确利用区域活动减轻工作负担;原来环境布置是很好的教育工具;让家长从接受、信服到跟从;这才是真正的幼儿园课程……光看题目,就是我们教师当前需要了解的内容,蔡老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特创新,并在书中介绍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全面渗透教育理念,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读本书时,我一点都不觉得像读其他理论书时的那种费劲干,感觉完全像是在读一本小说,吸引着我不断地翻阅。真的很感谢蔡老师!
现在,我们正轰轰烈烈地搞着区域活动,我首先翻到了该章节。蔡老师说“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区域的作用,帮助教师减轻工作负担”。这不是非常好吗?
什么是区域活动?蔡老师没有干巴巴的理论词,而是形象地把区域活动比喻成一个房子的空间划分为客厅、餐厅、卧室等,如果教室只是进行集体活动,功能只有一个,只需桌子和椅子,这就好比一个房子只是用来会客,只要摆上沙发就可以了。房子大,空间就可以固定下来,而房子小,一个空间在不同的时段就有不同的用途。区域也是一样的,把活动室划分不同的空间,形成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可以是临时性的,或者是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功能,也可以是固定的。看,多么通俗易懂的讲解!
然后,蔡老师同样用这些浅显的语言讲解了“为什么要进行区域活动”、“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区域活动有什么不同“、一般划分为哪几种区域”、“区域布局的要点、要求”、“材料和玩具有什么不同,停放材料需要注意什么”、“每个区域材料投放的特点”、“区域开放前的准备和活动后的安排”、“区域在课程中的应用、教师的角色”和“孩子不进区怎么办,孩子太多、空间太小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读蔡伟忠老师的例子时,我的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在检讨与反思之后,又有收获的喜悦。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例子都是蔡伟忠老师幼教现场的一些问题有感而发所写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
愿更多的老师喜欢这本书!
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塑造孩子,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能力、价值观,这些事没办法通过上课完成的,只能通过“长期固定的生活模式”来培养。所以幼儿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调整课程的方向,在科学的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上,建立有价值的“长期固定的生活模式”,这样一种能够有效体现幼儿教育核心价值的手段。让孩子成功地被塑造,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有安全感,然后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就来设计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其策略是:
1、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做
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不妨让孩子影响孩子,因为是同样的辈分,互相能够争论,也容易内化,如果是我们强加于孩子,孩子表面是可能会依照我们的意思办,可心里也许是极不情愿的,不同角色对受教人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影响孩子。
2、建立家庭教育里的生活教育元素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者本身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同样不可忽视家庭教育里的生活教育元素,我们把活动中要积累或延伸的经验有计划的传达给家长,让父母带孩子到生活中实践积累,孩子们不但有兴趣,积累了生活经验,我们开展活动也会轻松很多。掌握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尤其重要。
3、让环境布置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门“隐性课程”,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幼儿园环境创设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重视幼儿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是当今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向。但是对我们来说环境创设也是一个让我们感到非常纠结的问题,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在环境创设上,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创设的环境多是仅仅为了“美化”,而且多是已成人的标准来做的,大多是一个学期不变的,甚至是一年不变的,孩子们的注视率几乎为零,更不用说与孩子间的互动了,蔡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尽量把老师的工作转化为孩子的学习任务”,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有价值的经验,从而提高了环境的教育功能。
我们在环境布置时要遵循的原则有:
(1)高度原则,要考虑孩子视线的高度,因为这个高度的东西能让孩子“立即看到并产生联想”,要考虑以儿童的视角去设计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2)过程比结果重要的原则,应该把布置环境的过程作为教育的过程,尽量让孩子参与,这样不但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3)先功能后美观的原则。环境布置的最高境界:在主题课程实践中运用环境布置,把主题活动过程、成果展示和环境布置结合起来,我们应该思考环境布置的调整过程,如何与主题课程结合。“主题动态环境布置”的操作中,孩子在主题活动的任务是随着主题的生成、变化,不断调整,通过孩子和环境发生互动,培养了孩子的任务意识,促进孩子经验和知识的建构,也提升了老师工作的价值。所以,在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做,不但能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
最近读了蔡伟忠老师编著的《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一书。对于我们来讲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针对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既有横向的指导又有纵向的理念。蔡老师帮我们找到了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是新教师还是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在看了之后都会有很多的启示和思考。下面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触颇深的几点,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里面有什么呢?”“里面是信的内容,外面这个是信封!”我一边拆信一边介绍给孩子听。
“那为什么这个信封是黄色的啊?”“哦!这叫牛皮纸信封,是黄色的,还有其他不同颜色的信封呢。”
看到孩子们对信件都这么好奇,我想这是一次给孩子知识的机会。现在的`孩子见多了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对传统的信却陌生了。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谈起了“信”的话题!首先我给孩子介绍了信封上的内容,让孩子知道信封的格式和基本内容的填写,然后告诉孩子,你想对谁说一些悄悄话或讲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写信给他,可以采用自己口述爸爸妈妈代笔的形式,还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或者用一些好朋友看得懂的标记符号来写等。
第二天,我收到了班里澄澄小朋友的一封信,虽然信封上的格式、内容不是很标准,信的内容只是一幅简单的画,但澄澄告诉我:“陆老师,这是我写给你的信。我昨天画了一晚上呢,我想告诉你我很喜欢你给我们讲故事!”我接过信,开心地笑了:“谢谢澄澄,你画得很认真也很漂亮,老师很喜欢!以后我还会给大家讲许多好听的故事,这封信我会一直保存着的!”澄澄听了我的话,蹦蹦跳跳地跑出去了!
又过了两周,龙龙跑来对我说:“老师,昨天我爸爸和妈妈吵架了,我用你上次教我写信的方法让爸爸写了一封信给妈妈道歉,后来妈妈看了信,就笑了!我也很开心!”
在我送走这班孩子后,我收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小学的贺卡,贺卡上的字很稚嫩,画的画也不是最美的,但这都是孩子们自己写给我的。我每次都是乐滋滋地拆信、看信、回信。
生动形象、不断变化的故事,是幼儿所喜欢的活动之一,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所以,像我们大班在培养幼儿的常规时,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故事等,以此来强化幼儿的活动常规。
1、在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弱化其自我中心意识方面:
做值日生是孩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我们可以设置值日生,并让每个幼儿轮流担任。让值日生担负起提醒同伴的责任,这样做效果很好。
2、培养幼儿合作方面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商量做游戏,不争不抢,开心快乐地共同游戏,并让幼儿从家里带来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扮演角色,学会协商。这样通过一些活动,并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不断地加以强化,幼儿逐渐有了合作的意识。
3、在培养幼儿轻轻做事情方面:
让幼儿懂得要轻轻做事,不干扰别人,养成关心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使幼儿感受到做事轻轻的人才会手大家的喜爱。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摸索孩子的思维模式,可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思维模式,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儿童教育,其实不只是大人如何教育孩子,也是孩子如何教育大人,让大人成为更加完善的人,更加领悟生活真谛的人。”如果我们大人都忽略了自己的成长,那教育必定也是失败的。
作为教师,我们的视野是有局限的,如果不自己有意识的去通过各种途径拓宽自己的视野,那我们每天接触较多的就只有三十来个孩子、家人、若干同事、部分家长,当然,具体的接触深度和广度也是因人而不同的。至于外面的世界,又有多少机会去接触呢?慢慢的,慢慢的,我们的思维也被这些固定的、狭窄的物理区域所禁锢了。
我用自己的几句话来概括蔡老师精神:
——眼界决定境界,
——思维决定行动,
——有思路才会有出路。
朗朗上口的儿歌,生动形象、不断变化的故事,是幼儿所喜欢的活动之一,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所以,我们在培养幼儿的常规时,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故事等,以此来强化幼儿的活动常规。
1、在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弱化其自我中心意识方面:
设置了值日生,并让每个幼儿轮流担任。让值日生担负起提醒同伴的责任,这样做效果很好。
2、在培养幼儿合作方面: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商量做游戏,不争不抢,开心快乐地共同游戏,并让幼儿从家里带来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扮演角色,学会协商。这样通过一些活动,并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不断地加以强化,幼儿逐渐有了合作的意识。
3、在培养幼儿轻轻做事情方面:
让幼儿懂得要轻轻做事,不干扰别人,养成关心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使幼儿感受到做事轻轻的人才会手大家的喜爱。
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常见的一些教育现状或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读蔡伟忠老师的例子时,我的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在检讨与反思之后,又有收获的喜悦。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例子都是蔡伟忠老师幼教现场的一些问题有感而发所写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
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释、相互协调、相互交流从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讨论能让孩子获得正确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塑造孩子,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能力、价值观,这些事没办法通过上课完成的,只能通过“长期固定的生活模式”来培养。所以幼儿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调整课程的方向,在科学的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上,建立有价值的“长期固定的生活模式”,这样一种能够有效体现幼儿教育核心价值的手段。让孩子成功地被塑造,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有安全感,然后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就来设计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其策略是:
1、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做
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不妨让孩子影响孩子,因为是同样的辈分,互相能够争论,也容易内化,如果是我们强加于孩子,孩子表面是可能会依照我们的意思办,可心里也许是极不情愿的,不同角色对受教人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影响孩子。
2、建立家庭教育里的生活教育元素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者本身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同样不可忽视家庭教育里的生活教育元素,我们把活动中要积累或延伸的经验有计划的传达给家长,让父母带孩子到生活中实践积累,孩子们不但有兴趣,积累了生活经验,我们开展活动也会轻松很多。掌握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尤其重要。
3、让环境布置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门“隐性课程”,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幼儿园环境创设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重视幼儿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是当今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向。但是对我们来说环境创设也是一个让我们感到非常纠结的问题,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在环境创设上,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创设的环境多是仅仅为了“美化”,而且多是已成人的标准来做的,大多是一个学期不变的`,甚至是一年不变的,孩子们的注视率几乎为零,更不用说与孩子间的互动了,蔡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尽量把老师的工作转化为孩子的学习任务”,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有价值的经验,从而提高了环境的教育功能。
我们在环境布置时要遵循的原则有:
(1)高度原则,要考虑孩子视线的高度,因为这个高度的东西能让孩子“立即看到并产生联想”,要考虑以儿童的视角去设计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2)过程比结果重要的原则,应该把布置环境的过程作为教育的过程,尽量让孩子参与,这样不但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3)先功能后美观的原则。环境布置的最高境界:在主题课程实践中运用环境布置,把主题活动过程、成果展示和环境布置结合起来,我们应该思考环境布置的调整过程,如何与主题课程结合。“主题动态环境布置”的操作中,孩子在主题活动的任务是随着主题的生成、变化,不断调整,通过孩子和环境发生互动,培养了孩子的任务意识,促进孩子经验和知识的建构,也提升了老师工作的价值。所以,在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做,不但能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