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本选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入蜀的那首诗,诗题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现为高等院校教材),也选了王勃的这首诗,诗题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学生由中学进入大学,发现“州”字少了三点,这是怎么回事? 经查《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找到了蜀州这个地名的命名时间,蜀州这个地名是武则天朝垂拱二年(686年)开始出现的,一直存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从天宝元年(742年)起,到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止,改称唐安郡;从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开始,直到唐灭,复称蜀州。
唐时的蜀州,即今之崇州市,它在成都西面约50公里处。 再看王勃的生卒年。《旧唐书·文苑传》王勃本传,记其生卒年甚详:“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道出江中,为《采莲赋》以见意,其辞甚美。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此处“上元”,是唐高宗的年号,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这条史料说明,在蜀州地名出现前11年(或前10年),王勃就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他是不可能在诗题中使用“蜀州”这个地名的。 再从这首诗的`题目对友人官职的称呼来做分析。王勃称这位姓杜的朋友为“少府”,少府就是县尉。唐代的官制,州一级没有“少府”这个官职。由此可见,“少府之任蜀州”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而说“少府之任蜀川”是可以的,“蜀川”是对蜀的泛称,唐人称蜀地每每称为“蜀川”。
在中国,“城门过不去扁担”是流传很久的寓言。论宽度,扁担或许横着通不过城门,后来有人提醒:将扁担竖过来不就过去了?这一招果然奏效。急了一身汗的凡人终于过了城门。 智者也有“愚”的时候。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曾经养过两只猫:一只大猫和一只小猫。在留猫洞的时候,他在门上留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洞,意思是让大猫走大洞,小猫走小洞。可是他发现猫并不按他的设计办事,小猫有时也来往于大猫洞,并非绝对通行特意给它留的小猫洞。牛顿顿感自己的想法过于蠢笨了。 凡人也好,智者也罢,大约都会有“愚”或“蠢”的时候,其实这并没啥,认识了并改过了也就行了。
一位朋友说,他亲戚的姑婆一生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而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