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读到这本书的序言的时候,我是比较排斥的。因为武志红老师很直白地提出各种“中国式”标签。而我本身对“中国式”这个字眼并无好感,甚至有些排斥。但是,当我一点一点读进去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本书价值不菲。
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普遍都是421形式,四位老人加上父亲母亲,对家里唯一的孩子寄予厚望,但又不可避免地会有溺爱存在,导致孩子出现“在家里是中心,在社会很难适应”的问题,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夫妻之间,一旦出现第三者插足的感情问题,不管出轨方是男人还是女人,第一个被谴责的总不是出轨者,而是第三者。这也是中国特色。因为中国人对于家庭,考虑的第一个因素总是道德,而不是爱情。
恋人之间、夫妻之间吵架后,不管过错在谁,认错的也多是男人。中国女人普遍的强势、脾气大、不认错,这也极具中国特色。中国家庭里,灌输给女性的思想多是“不管我怎样闹,爱我就要包容我。”
好面子,难为自己,愉悦他人,这是“中国式好人”的鲜明特点。我们都希望被人敬仰、被人尊重,所以,我们总是制造一种假象,就是“我过得很好”。为了维持这种假象,我们不得不为难自己和家人。
天敌似的婆媳关系,更是中国特色。不被爱、不会爱的婆婆,总是想无形中继续控制儿子、独占儿子,在不知不觉中越了位,插足儿子和儿媳的小家庭。媳妇需要的是有力量的男人,需要的是定海神针般的夫妻关系。于是,悄无声息地,婆婆和媳妇就站在了抢夺大战的两面。
不得不说,《中国式的情与爱》把“中国式”的诸多问题分析得极为露骨。你不愿意直视它们,但它们就那样真真切切地存在,时不时地,还撩拨撩拨你平静的生活。
海因茨的悲剧也是我们社会的悲剧,我们很难想象,在海因茨被捕入狱后,他虚弱病重的妻子该如何生存下去?一扇铁窗,关上的不仅仅是外面的世界,可能还是一位年轻女子生命的最后希望乃至生命。当我们的法律造就这样的悲剧时,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反省一下我们的社会?反省一下造成这种悲剧的'一切?
在社会法中,法不容情,似乎是一个不容改变的亘古的命题。法律,本就是一套维护社会、保证多数人利益的运行机制,容不得一丝的纵容默许,海因茨固然情有可原,可终是犯下大错,有所处罚似乎无可厚非,警察局的本质就是暴力机关,具有惩处一切犯罪行为的职能,这种处罚在那本冰冷的律条中写得清清楚楚不容辩驳。然而,我们毕竟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毕竟,人性不能只靠无情的规则强加束缚,我们的生活不能只靠冰冷的法律条款来运行,否则,只会让人情在挤压下变得扭曲,只会让我们的社会成了雨果笔下那个让冉阿让因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而被饱食终日的法官判处19年的苦役的悲惨世界!
当法律存在弊端与缺陷时,就需要靠心来维护。在如今自救能力不足,他救条件又不现实的情况下,很难说不会再出现一个为救妻而偷药的海因茨,不会再出现一个因沉重医药费而私刻公章的廖丹。而这些情况,是社会机制存在缺陷而运转不灵造成的必然后果,那些生命的弱者,他们因生活所迫而无可奈何的孤注一投,不是仅靠严苛的法律就能解决的。诗人辛波斯卡曾经说过:&ldqu;人的本性是出生的附属品,也是易丢失的贵重品。&rdqu;很显然,我们目前的法律只能保证你物质所谓的贵重品,而对善良这个如今已经稀有的贵重物品,却无计可施。由此可见,法律并不是万能的 ,在法律这道主菜旁边,似乎必须有&ldqu;情&rdqu;这道副菜来调和。
是时候来面对这种威胁社会情非得已的&ldqu;不法&rdqu;了,法律的执行确实不能掺杂一丝个人的感情,但法律的缺陷却需要情来维护。情与法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反义词,而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海因茨不会陷入情与法的纠结之中,才能让我们的身边少一些让人叹息的悲剧。
曾经,我和妹妹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我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努力,把孩子们都送出去,送到资源优越的香港、美国、德国,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
我妹妹却惊讶地说:“那怎么可以?我的孩子绝对不可以独自到那么远的地方,省内读书就够了,毕业后一定要回到我身边工作、生活!”
我一度陷入沉思,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我总觉得,把孩子“栓在身边”的做法不妥,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反驳。我总觉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却从未意识到,我的深远之计也存在诸多问题。
直到我读了《中国式的情与爱:把爱活出来》,我才知道,我的“为之计深远”并不单纯,我是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在了孩子身上。
《中国式的情与爱》是我读的第一本与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婆媳关系,我甚至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去做一个独立的人。这本书唤醒了我心底一直沉睡的声音:我要做自己。
说实话,从没有一本书,让我读得如此胆战心惊。捧着《中国式的情与爱》,我如坐针毡。因为书中很多地方,我情不自禁地就对号入座了。比如怕被伤害而不敢去爱,比如缺乏安全感而拘谨不敢说爱,又比如死要面子为难自己……
对于中国女人,网络上流传一句话:中国女人的四不幸: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中国家庭里,很多婚姻都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的。本该是第一顺位的妻子,被婆婆、被家族、被孩子一点一点挤到最末尾。缺位的丈夫、越位的婆婆,让妻子感受不到爱,也逐渐失了爱的能力。安全感匮乏的妻子,只好将目光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有些人由于没有自己的人生,所以只好生孩子,然后把生的孩子的人生当做自己的人生来操控。
妈妈和孩子之间严重的共生关系、爸爸的缺席,以及婆媳之间的争执,都导致很多妈妈越活越没有自我,她们的世界只剩下“孩子”,她们的希望全在“与我最亲”的孩子身上。
不被爱、不会爱、又带有控制欲的妈妈,带给孩子的教育、养育方式,势必会有瑕疵。从未想过“做自己”的妈妈,也一定不会教会孩子去做自己。
这样长大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不自觉地便被贴上了“中国式”的标签。被逼着走入一段没有准备好的婚姻,又造就一段不健康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一辈子活在母亲的控制之下,越发地不能“做自己”。
缺位的丈夫、缺席的爸爸、缺爱的孩子、越位的婆婆、控制欲强的妈妈,如此恶性循环,家庭永远没有幸福可言。
《中国式的情与爱》是武志红和青音的合著作品。武志红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是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资深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位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青音是著名情感主播,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位在心理咨询和节目主持两个领域跨界的自媒体人,是“绵羊热线”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家庭治疗学派心理专家。
第一次听说武志红老师,是源于朋友圈里免费分享课的宣传海报,大致题目就是“跟北大名师学心理”。因为对心理学浓厚的兴趣,我就加入了。只是,后来才知道,那是其他公众号的宣传方式,课程内容都是武志红之前节目的录制音频。
源于那张宣传海报,我开始在豆瓣搜武志红的书籍。多达二十多本的书单,让我有些眼花缭乱,我一度不知道先看哪一本。机缘巧合下,《中国式的情与爱》第一个走进我的视线。
武志红老师和青音老师将《中国式的情与爱》分为六个篇章,分别是:中国式家庭、解剖亲密关系、如今的中国女人、如今的中国男人、不肯放手的父母和成为你自己。
从“做自己”的'宗旨出发,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梳理当今社会背景下中国家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单身男女和已婚夫妻提供心理学建议。
在我看来,这是按照一层一层递进的方式进行的,也是按照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轨迹来开展的。
通常,当我们有觉醒意识的时候,我们已经活在“中国式”家庭里,我们所经历的亲情、爱情、友情,都被刻以“中国式”的标签。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思想逐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中国式”带来的影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