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像阳光,人们在它的照耀下感受温暖;和谐像雨露,万物在她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和谐像大海,世界在她的怀抱里充满爱。
——题记
如果有人问我,时代的主旋律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时代的主旋律是和谐。
那什么是和谐呢?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
是啊,纵观历史,和谐怎么不是社会的主旋律呢?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使原本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之间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经贸科技交流,使人们对古代各国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使整个社会和平繁荣。而与之带来的文化观念的碰撞,物产的交换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唐太宗,唐玄宗更是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广开言论、轻徭薄赋,使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并且以开放的胸怀大开国门,与日本等国密切来往,使人们感受到他族文化的魅力,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繁荣与民族和谐。
而到了现代,近年来我国不断加深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制度改革,也都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力证。其中,面对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矛盾,党中央更是主动应对,通过宏观调控等政策,使社会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这正体现着和谐这一理念在新时期发展形式下的应用。
而从民俗来看,中国人民也是极其注重民俗文化的和谐的。新年彼此温暖的祝福,那热闹的隆隆炮竹声,喜洋洋的灯笼元宵等,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于新年生活幸福美满的期待。同样地,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更是人们长久以来对于社会和谐的一种祝愿和热盼,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文化积淀的继承与重视。可以说长久以来,我们都以“和”为我们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等更是成为我们民族的千古名训。儒家的“礼、义、仁”,道家的对“美”、“道”的探究等,无不成为我们五千年来华夏文明厚厚的积淀。而这样厚重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和谐社会所长久向往与推崇的。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基调,便是和谐这一永恒不变的旋律。
也许你会说当蒸汽机代替了手工作业,当电能、核能代替了煤炭石油时,不知道多少黑烟毒气排入了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多少农药灰尘在大地飞舞。而一次性餐具、电池等不可再生物也破坏了生态的和谐,破坏了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和谐,这些能和说和谐是时代的主旋律吗?
对此我想说的是暂时的不和谐不是真正的不和谐,而长久的和谐,主要的和谐,相对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况且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而这些所谓的不和谐不也正在和谐强大力量的感召下,影响下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吗?这不正是你我共同企盼的吗?
所以,和谐是时代的主旋律。朋友们,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高举和谐大旗,唱响和谐大歌,在和谐的指引下,阔步前进吧!
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安详;那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和平馨香;五彩的和谐,因为有了人世间的关心,才显得永恒珍贵!
曾记得,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顷刻间将四川夷为平地,许多孩子的生命岌岌可危。但是就在迫在眉睫的情况之下,谭千秋,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用自己的双臂保护了4名学生。他趴在讲台下,身下死死地护着那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得好好的,可谭老师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从死神手中夺回了4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累累伤痕见证了这一切······
曾记得,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的转换,从篆体到宋体,那恢宏的画面,不仅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字的演化过程,更是在宣扬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和为贵”思想。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五千年,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的“和为贵”理念。
和谐之美在于团结。播下博爱的种子,送上诚信的玫瑰,带上友善之心,伴上平凡的生活,聆听那动人心弦的歌谣,它会让你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充满和谐之美的人间天堂。
师早早地就把这本书发给了我们,那时,我并没有留意过这本书,所以一点也不知道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直到老师让我们写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时,我才捧起这本书,看了一遍又遍,被其中的情节深深地感动了。
读了《走进和谐的春天》,我感觉到和谐就好像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牵着我的手,穿过了“和谐”的大门;她告诉我,“和谐”是人们朴素而美好的愿望。
和谐在哪里呢?冬天的一个夜晚,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回到家,我为他们递上一杯温暖的茶,这是和谐;在汽车上给爷爷奶奶让座,爷爷奶奶笑咪咪地说:“孩子,谢谢你!”这是和谐;节日的风景区游人如织,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微笑着彼此擦肩而过,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是和谐;寒冷的冬天,孟详斌叔叔纵身跳进了冰冷的河水,用双手托起落水的女孩,把她举出了水面,而自己却永远地沉入了水底。全中国被他感动了,在无数人自发的前往、悼念英雄,我知道这也叫和谐;毛陈冰姐姐连夜奔波,马不停蹄地从杭州赶到贵州,为侗族妇女献上了救命之血,因身体单薄,在抽血过程中,她连续昏厥过两次,但她非常执着,终于那位妇女得救了。这个事例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透露出两个字——和谐。
和谐就是这样大大小小的细节,和谐就是这样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连。
《走进和谐的春天》有这样一句话把我吸引住了:“一只通体洁白的和平鸽,衔着嫩绿的橄榄枝,在人类的心海里飞翔了几千年。”我问自己,和平鸽真的存在吗?不,它只是生活在人类的心里罢了。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世界才会充满和谐。和谐需要每个人亲自去感悟,去触摸。
书中吸引我的还有平民英雄——李学生的事迹。当时,一列由杭州开往温州的火车呼啸而来。他停下脚步等待,无意中发现两个年幼的孩子正站在铁轨中央,他们被疾驰而来的火车吓得怔住了,眼看着火车逼进,却半天挪不动脚。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李学生奋不顾身地冲上铁轨,用右手抓住小男孩,将他甩出铁轨。正当他试图返身去抓小女孩时,已经处于急刹状态的火车依然尖叫着冲过来,无情地将他与小女孩撞倒……男孩得救了,李学生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悼念李学生的文章里,有人这样写道:“那铁轨就是李学生人生的一道坎,他在坎前舍身一跃,时光和生命都在那一刻凝固,那一刻,因为他的英勇而变得悲壮、凄美。”
看完书,我被那些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事例感动着;被那些诚信友爱、公平正义的事例鼓舞着;《走进和谐的春天》仿佛是我人生的一道坎,跨过去,我看到了一个愉快、安宁、温暖、充满力量的“新世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