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使会计信息披露学的建立具备了客观可能性。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会计信息披露已有几百年的研究历史。近年来伴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资本市场迭连出现的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起会计界的巨大反响和深思,也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成为严峻课题,已有很多学者就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认真思考,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目前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已经相当规范和系统,该学科已基本成熟,表现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日趋完善;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一批专著;找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其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日益成为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不同的标准,会计信息披露有不同的分类和度量方法。Verrocchio(2001把信息披露分为三大类:“基于联系的披露”影响资产均衡价格和交易数量从而改变投资者个人行为,“基于自主选择的披露”反映管理者和企业如何谨慎选择披露他们了解的信息,“基于效率的披露”主要讨论哪些披露的制度安排更适合于优先满足信息缺乏的环境。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立法、制度建设等也处于不断完善之中。相关学者认为,大致可以将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由放任时期(19世纪40年代以前)、制度初建时期(19世纪40年代20世纪20年代)、发展与完善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
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仅以美国证券市场为例,自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经历了五个阶段:强制性信息披露阶段、预测性信息披露阶段、未来性信息披露阶段、鼓励自愿性信息披露阶段、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相结合的阶段。
国内对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市场效率、投资者保护、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和供给等方面广大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宝贵而又富有建设性的结论。陆正飞、刘桂进(2002)通过对公众投资者信息需求的问卷调查,发现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充分披露时我国公众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潘琰、辛清泉(2004)对中国投资者使用公司报告的主要目的、投资决策模式、信息需求偏好及他们对公司报告质量的评价等进行了全面调查。谢清喜(2005)认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圈里有熟悉的环境、认识的人、习惯的事。这就是所谓的舒适圈。
诚然,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出于对安全感的需求而需要这样一个舒适圈,以求规避不必要的挑战,求得心理上的安逸。
然而,长期处在这名为舒适圈,实为避难所的圈子里,我在得到安全感的同时是否也失去了进步的机遇?在求得轻松的同时,是否也丢失了更美好的未来?比起安于舒适圈,我们更应该跳出舒适圈,于未知与挑战之中,寻得个人价值,寻得真理与进步。
跳出舒适圈,意味着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人在面临未知与挑战时,最有可能激发出自身的潜能,成就更高的生命价值。王洛勇离开故土亲人,只身来到语言不通的大洋彼岸,在文化不同、经济拮据的异国淬炼自己,终成百老汇华裔第一人,可见,国外的世界固然荆棘遍地,但个体唯有面对未知与挑战方能真正成长。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跳出舒适圈更意味着文明的`进步与延续。当原始人第一次走出熟悉的洞穴,面对无边的世界,人类的历史从此起步;当哥伦布离开欧洲大陆,开启探索远方的征程,文明的足迹开始蔓延。反观19世纪的旧中国,一味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闭关锁国,安逸于自己搭建的舒适圈,终走上被时代抛弃的消亡之路;而敢于跳出舒适圈的文明方可见进步的曙光。
跳出舒适圈,更是一条通往真理的大道。回望近代物理的发展史,面对摇摇欲坠的经典物理,有人畏畏缩缩,留恋于自己熟悉的领域,终无所获;有人却敢于跳出舒适圈,开辟量子物理的新天地,在不确定性的海洋中终窥得上帝的骰子。真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一味安于前人划定的舒适圈内而不思、不敢向外一步,只会成为无知的村民,终其一生也走不出无知山谷;唯有敢于跳出舒适圈的先行者,才能寻得那山谷外的真理。
而要真正做到跳出舒适圈,个体必须要有对未知好奇与无畏,以及一颗永不安定的心。后者驱动着我们对圈外世界的好奇,而对未知的无畏让我们坚定自己探索与前行的步伐。同时,社会必须要有进步与宽容的眼光,在外界变化的大趋势中窥得自身的局限,并通过不断地尝试从而跳出固有的舒适圈,在圈外的挑战中寻得发展与进步的机遇。
舒适圈能给我们一时的安全感,却无法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唯有跳出舒适圈,跳出这个安全的茧房,我们才能在圈外的狂风暴雨中,真正迎来云层背后的曙光。
当我们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享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便捷,当我们的眼前充斥着或真或假或被曲解或被夸大的信息时,你是否添了一丝迷茫?
当你成为了那个躲避地震的人,当你成为了那个抢购碘盐的人,当你成为了应对末日的人……试问,你为什么会轻信网上传言?
你说,因为大家都这么说。的确,三人成虎。但为什么不能多一份理智的判断,为什么不多一点理性?
信息时代,需要你自己去判断真伪,需要你的理性。
有了你的理性判断,才有流言的终止。试问那些“秦火火”为何被捧红?试问那些胡说的“大v”们为何有千万粉丝?因为你信了,不加判断的信了,不论他的言论多么怪异乃至荒谬。谣言,因为无数个你的轻听轻信就此流传。倘若你看到后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小心求证,而不是做谣言的传播者,那么,你就成功地运用了理性判断终止了谣言。
若是每个人都能对谣言进行理性判断,世上便不再有流言。
有了你的理性判断,才有科学与真实的传播。当伪科学与虚假被理性的屏障阻隔,涌现的必是真实与作文科学,得到的必是网络环境的净化。在净化网络环境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科学与真实得以传播。如百度推出的“知道日报”,将生活中常见的被误解的现象用科学加以阐明和纠正。你用理性的判断相信了科学与真实,并做一名科学与真实的传播者,我们的信息时代的天空,必会更加晴朗。
若是每个人都能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科学与真实,网络世界也是理性的。
古人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信息时代,你所见的也未必为实,这就更需要我们对信息加以理性判断。真实的科学的,不妨去传播和弘扬。荒谬的虚假的,不妨止于你,不去信也不去传播。“谣言止于智者”,我们就要做一名智者,多一点理性判断,少一点盲目跟风;多一点小心求证,少一点惊慌失措;多一点认真思考,少一点头脑一热。
信息时代,理性都去哪儿了?有人呼唤。
现在,是它该回归的时候了。
不再恐慌,不再迷茫,不再轻信,不再盲从。先判断一下信息真伪,再采取行动。
信息时代,请做一名智者。
信息时代,请多一点理性判断。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企业信息管理工作在这十多年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在信息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1、对信息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人们往往认为既然信息是一种资源,那它和有形的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是类同的,并像对待一般商品那样占有信息资源。实际上,信息资源“储量”无限,而其它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储量是有限的,并且信息可以重复被使用,被开发,不断生成新的、有更高价值的.信息。我国许多企业的信息工作,似乎是原始档案工作,重视的是“管”,而不是用。
2、社会经济信息系统建设落后,信息机制缺位。政府具有获得、传递准确可靠信息的优势,而这些信息优势是任何一个企业、行业协会不可能具备的。我国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虽已有了一定规模,但仍很不够。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本位严重,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难以实现有效共享。信息作为无形资源的可分享性,决定了任何信息过程都不是孤立的。企业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绝对离不开外部信息系统的支持和引导。
3、信息管理体制不完善,信息政策模糊不清。在我国现阶段,信息工作未能真正走向制度化的轨道,而且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都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信息政策。我国政府内部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政府信息管理体制,也没有专门负责本部门信息管理工作的信息首长和常设的信息管理职能机构,各部门的信息机构只对本部门负责,造成信息资源难以共享。行业协会,受其自身的背景、影响、资金、技术、人才、渠道及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其信息工作重点放在国内市场上,很少与国外同行进行交往和沟通。
4、 应用水平大大落后于硬件建设。应用水平(信息源的开发、信息交换及进一步的分析预测大大落后于硬件建设,造成有限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信息管理成果中应该包含较多的智力因素,是智力加工的成果,而决不是简单原始的收集、存贮和传递。
5、信息人员素质不高。从事企业信息工作的人员既应该掌握信息管理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又要通晓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工业、经济、社会、管理等知识,这样的人才才合乎市场竞争的需要。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不够理想。
当我们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享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便捷,当我们的眼前充斥着或真或假或被曲解或被夸大的信息时,你是否添了一丝迷茫?
当你成为了那个躲避地震的人,当你成为了那个抢购碘盐的人,当你成为了应对末日的人……试问,你为什么会轻信网上传言?
你说,因为大家都这么说。的确,三人成虎。但为什么不能多一份理智的判断,为什么不多一点理性?
信息时代,需要你自己去判断真伪,需要你的理性。
有了你的理性判断,才有流言的终止。试问那些“秦火火”为何被捧红?试问那些胡说的“大v”们为何有千万粉丝?因为你信了,不加判断的信了,不论他的言论多么怪异乃至荒谬。谣言,因为无数个你的轻听轻信就此流传。倘若你看到后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小心求证,而不是做谣言的传播者,那么,你就成功地运用了理性判断终止了谣言。
若是每个人都能对谣言进行理性判断,世上便不再有流言。
有了你的理性判断,才有科学与真实的传播。当伪科学与虚假被理性的屏障阻隔,涌现的必是真实与作文科学,得到的必是网络环境的净化。在净化网络环境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科学与真实得以传播。如百度推出的“知道日报”,将生活中常见的被误解的现象用科学加以阐明和纠正。你用理性的判断相信了科学与真实,并做一名科学与真实的传播者,我们的信息时代的天空,必会更加晴朗。
若是每个人都能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科学与真实,网络世界也是理性的。
古人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信息时代,你所见的也未必为实,这就更需要我们对信息加以理性判断。真实的科学的,不妨去传播和弘扬。荒谬的虚假的,不妨止于你,不去信也不去传播。“谣言止于智者”,我们就要做一名智者,多一点理性判断,少一点盲目跟风;多一点小心求证,少一点惊慌失措;多一点认真思考,少一点头脑一热。
信息时代,理性都去哪儿了?有人呼唤。
现在,是它该回归的时候了。
不再恐慌,不再迷茫,不再轻信,不再盲从。先判断一下信息真伪,再采取行动。
信息时代,请做一名智者。
信息时代,请多一点理性判断。
1 淮建军、雷红梅、赵誉谦,信息披露:近40年国外研究综述,经济评论,2010(2:144-153。
2 李燕媛、李晓东,“管理层评论”信息质量原则的国际比较与启示,会计研究,2009(1:54-59。
3 张纯、吕伟,信息披露、市场关注与融资约束,会计研究,2007 (11:34-38。
4 黎文靖,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监管的经济后果一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7 (8:13-21。
5 王惠芳,信息披露监管: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协调,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9:97-101。
6 张宗新、朱伟哗,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7 (1:
7 韩素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财会通讯,2007(2。
8 朱晓婷、杨世忠,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信息含量分析,会计研究,2006 (11:16。
9 宋献中,论企业核心能力信息的自愿披露,会计研究,2006(2。
10 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比较研究,财会通讯,2005(9:99-101。
11 兰继红,会计信息披露与披露监管的经济学分析,当代财经,2004(12:38-41。
12 李明辉,试论自愿性信息披露,财经论从,2001 (7。
13 Boesso,G., 2007.“Drivers of Corporate Voluntary Disclosure: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Italy and the United States.”Accounting, 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2: 269-296。
14 Eng.L.L.,2003.“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2: 321-336。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