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少女苏菲在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没有贴邮票,也没有写寄信人名字的信。苏菲不断收到艾伯特的信,因为他的问题使世界像谜团一样在她眼前展开。后来在艾伯特的指导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从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树立的哲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她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一课主要认识了罗盘、火器和印刷术这三大发明和它们的作用……苏菲运用了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的知识,想要解开这些谜团。可是,事实和真相比她所想的更加怪异、更加离奇。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随便翻了以下,整本书都是字,连一幅插图也没有。我心想:这本书怎么可能在欧洲畅销三百万册呢,不看就知道,一定很枯燥。但花时间看的时候,发现书中的话就像动画片一样展示在我的眼前,很多部分我看了一遍又看一遍。在看到苏菲进入少校的小木屋时,我很奇怪一个少校的房子干嘛要建在那么远的地方;在看到汉密士开口祝席德生日快乐时,我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在看到席德的爸爸知道女儿在监视他却仍然给她买东西时,我十分感动,尽管他是一个少校。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既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认识了很多哲学家。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在雅典诞生的伟大哲学家,他和他的两位传人都在雅典生活和工作。他或许是整个哲学史上最神秘难解的人物,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派的始祖。虽然他长得很丑,但是非常的和蔼可亲。我之所以认为他是一个很好的哲学家,是因为柏拉图是他的学生,也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同时也是梦的世界。
也许,看过《红楼梦》的大多数人都不理解黛玉,她也无需别人理解,因为不懂得她的人是不会了解她内心深处的向往的。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
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
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处?甜在这个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获得理解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汉语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追溯可到仓颉造字,如果有人能够乘坐时间机器穿越到仓颉造字的时代,看看仓颉创造汉语的第一个字是什么?可惜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经过几千年的使用,汉语演变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最近一次演变是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变化。但是,汉语大大方便正常人的日常使用,只要这个人生下来就能看能听,然后在汉语氛围浓厚的环境下成长,自然而然地能用汉语,再辛苦学习就可以很快写好一篇,正常人学汉语,什么都快,仿佛是汉语的宠儿。
世界上总是公平的,汉语也不例外,虽然正常人学汉语有如神助,还是未曾涉足过汉语的神圣领域,写出好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由此可见汉语不会厚爱正常人。不论是聋人还是聋哑人或是其他人,若想写好一篇,哪怕只有一句话,能写得通顺就是最大的成功。
汉语真的不喜欢聋人吗?为什么每位聋人写总有一二句话是不通顺的?为什么每位聋人写总是毫无头绪?为什么每位聋人写总是那么平淡无奇?这一切不是汉语的.错误,而是聋人未曾想过汉语的存在,更何况是用汉语呢。聋人应该承认自己在学汉语的方面远远落后于正常人,但是一定要奋起直追,笨鸟先飞,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汉语水平与日俱增。
不要一再轻蔑汉语,假如你的汉语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将来进社会与他人打交道难免会发生演讲,写作等等,到了这时候才会显现出来汉语的重要性,由于汉语水平不够,演讲过程毫无看点,引不起听众的任何兴趣,这才是失败的演讲。先不说演讲,汉语是否好还会影响到人生,足够决定一个人是混得有滋有味还是混得不怎么样,在街上随便抓一个成功人士,会发现他是一位善于运用汉语的人,要是让他去做语文老师,肯定是教得有模有样呀!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汉语非常重要,就像行走于世界必会英语一样。聋人想学好汉语,请问汉语的基础是什么?不用问也能明白,当然是。这该会有人问,的基础是什么?不用想也能明白,当然是词语。先一边积累词语一边看书一边鞋子,孔子说过的一句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看书时多观察作者是怎么写的,光观察不做是不行的,假如达尔文光顾着观察生物而不去做,就不会有后来进化论的横空出世。观察后自己去写,多看多写,长此以往下来会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慢慢地提高了,提高了有条件多看世界著名作家的书,多借鉴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提炼为自己所用的知识粮食。到了这一步,算是初窥汉语的本质。
学习汉语一开始会很难,正如万事开头难,只要成功熬过了这一关,接下来学习得容易多了,但是随着不断深入汉语,深入到一定程度才会遇到瓶颈,瓶颈比开头难更难,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断挑战,一次次失败,瓶颈迟早会被突破,突破了瓶颈才会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有了一个新的境界。因为汉语是潜力无穷的,所以请不要放弃!
母亲,一个平凡朴素的字眼。母爱,亦是如此,古时候孟郊曾经说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母爱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母爱是冬日的阳光 ,温暖赤子心灵,母爱是一团俨火,将寒冷的心灵一点点熔化。”可我认为:“母爱是沙漠中干涸的清水,为我们浇灌早已枯黄的土地。”
你是否还在埋怨妈妈给予你的太少?你是否还在怨恨妈妈没替你买心仪的礼物?你是否还在为了一点分歧和妈妈开小叉。那么,朋友 ,其实你错了。她给了我们生命 ,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她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到大,为我们的成长浪费了她的青春,她将她所有的精力都在为我们浇灌爱的花儿。我们为什么不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她呢?为什么还要让她替我们操心呢?你是否知道,她老了,她陪伴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了。
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故事:
有一对母亲,她生了一个女儿。女儿长的十分标致。可是,不幸的是,女儿的左眼一出生就失明了,这对一个平凡的家庭来说是有多大的打击啊?她的母亲是一个寡妇,为了女儿长大后不被人嘲笑,她绝对不再结婚,终身着陪伴着女儿。母女俩相依为命,她们的生活过的十分贫穷,但是她们却过的很开心很开心。可是有一天,噩耗来了,女儿突然发现自己的左眼是看不到的。
当女儿把消息告诉母亲,母亲第一反应是:要治。可是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多大的开销啊?母亲把自己常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陪着女儿去大医院去检查。却发现女儿左眼是属于先天性失明,需要即使换眼角膜。母亲毅然绝对要用自己的眼角膜换给女儿,其实女的不知道,母亲,也有一直眼睛是失明的,母亲一直保存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年……
女儿成家立业了,多次叫母亲跟她去享受美好的生活。可是,母亲一直拒绝,她不想给女儿太多的负担。直到有一天,母亲直到女儿生病了,仅凭着自己的触觉找到女儿,在路上,母亲曾再地上爬着去,因为母亲已经两眼完全失明了。终于,漫长的等待最终使母亲找到了女儿。可是女儿却发现母亲的眼睛好像有问题,追问之下才知道母亲的双眼完全失明了……
为了治好女儿的眼睛,母亲放弃了自己的眼角膜,让女儿的左眼可以重见光明。自己却陷入失明的状态……
是的,母爱就是如此。 母爱是大海,深情而广阔。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她那无私的爱……
啊,朋友,请闭上我们的双眸,感受着这些早已被我们遗落在角落的牵挂与思念!
去年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让我觉得很大气。于是,今年买了他的新书《自由在高处》,读完后感到温暖和力量。
这本书的文字延续着熊培云一贯的风格,说得道理都是常识,举得的例子都是习以为常的。但这本书尤其让我觉得个体并非毫无选择,个体要想收获自由,就必须站到“高处”。但熊氏所说的“高处”并不是要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为所欲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处。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选择,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没办法、体制就是如此”、“大家都这样”等此类的话语。一般人也都会选择随大流,一边随一边抱怨。其实,选择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场或者说信仰,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信仰对生活做出解释,从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进行调整。注意,是“调整”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随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权利。
近来,读了西方的一些理论书籍,发现自由、平等是所有学科都绕不过主题,也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话语。自由与平等哪个更重要?我觉得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还是可以实现的。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也都面临着自己自由与否的问题。
可是,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断这些框架的过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时候当我吃完饭就到网络上闲逛时,其实就是不自由的。
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的人。头脑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动的自由要以头脑的自由为前提。
做老师也有些年头了,深感现在大学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但学生的自由选择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有时候自由是要争取的,别人施与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们生活中,自由总是被误读、也总是不忽视。不但有无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云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复述。我只是读完后,发表自己的一点感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