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在这里做大国工匠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传工匠精神,做鲁泰工匠。
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的宣传片以及公司车间的大力宣传和弘扬,使我们了解了大国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大国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与他们的差距,不禁梦想向他们靠拢。
每次当我看完大国工匠的宣传片后,我就一次次的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工人,才是大国工匠。一定是高端科技吗?一定是独一无二吗?一定是奢华卓越吗?都不是!
那大国工匠都是什么样的工人?他们都是在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们有钳工,有捞纸工,有研磨工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们不是领导,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学历,但他们每一个人都靠着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对技术的`忠实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与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为国家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我们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忙,我们会累,我们会烦,我们会厌倦,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大国工匠们他们难道不累吗?难道不厌倦吗?胡双钱守着台虎钳就
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周东红守着又冷又潮湿的捞纸池就是十几年,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研究新工艺的时候,失败一次又一次,他们并不是不累,并不是不厌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撑着他们,当他们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成就感和荣誉感袭来,所有的疲倦都不值一提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平凡永远是人生的常态。但平凡能孕育伟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业,平凡的岗位铸就人生的辉煌。在工作中我们要以恪尽职守的意识、热情服务的态度、严于律己的精神,时刻发扬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工匠精神,踏实工作、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只要你不甘平庸,就一定也能像大国工匠们那样在平凡岗位上演绎精彩的人生!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鲁泰工匠!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昨天晚间也去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天崩地裂中人们的惨叫和哭喊……,转瞬之间的阴阳两界……,还有震后几十年仍留在灾区人们心里挥之不去的哀伤、压抑和恐惧……,如今早已在新唐山过着幸福生活的唐山人,有谁能说得清他们内心深处埋藏多少不敢翻开的记忆呢?听说每年的7月28日,唐山的街头到处会看到正在焚纸祭奠震灾中失去亲人的市民,可以想象透过那光耀窜动着的火焰,他们心里追忆的是怎样浓厚的亲情、是何等滚烫的血缘之情!看似只是一场灾难电影,可实则正是人世间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有谁能保证这世上再不发生灾害呢……?
这世上每个人,无论他从小是怎样的成长,长大是怎样的生存,都是爹妈生养人间教诲的一天天长大,无论怎样的终结,哪一个敢说未曾感受过血肉相连的亲情、即或友情爱情之美好呢?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那么多思念眷爱、才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无奈惆怅和遗憾。
生命脆弱,生命无常,生命灿烂,生命也坚强!在我们有生的日子里,让我们为自己也为身边的亲人友人,为所有善良的人,活好自己,即使是一颗流星,也要绽放出光彩。
早在7月初的时候,就和爱美阿姨讲好了,请她去万达影城看电影《唐山大地震》。21号下午,迫不及待的她就打电话商议看电影的事宜,我笑她怎么又犯“迷糊”记错日期了,她则认真地说,这部影片实在是让她期待得太久了。我亦深有同感,在我的观影日志里,这部电影无疑等同于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只不过,此片是我这个年龄的人最缺失的一段中国大灾难的记忆增补,对爱美阿姨来说,更是对过往岁月中最深刻的1976的心灵修复。
两代人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淀,终于相约一起走进这段相隔34年、尘封34年的历史。
与其说冯小刚用一双电影的手给我们还原了那段尘封的历史,还不如说,我这个自诩文艺青年的人,又一次接受了从精神到心灵的再教育。
人生就是这样,感动似乎就是在不经意的一瞬,防不及防冲垮你的防线,冲击你的泪腺,让你无声地痛,无声地抽泣。
影片前一分钟的时候,我还能够平静呼吸,画面中极具七十年代的生活场景,充分满足了我的好奇之心。我尤其喜欢剧中小方登带着弟弟买雪糕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中期姐姐常带我去钟楼买小奶糕的往事。而剧中李元妮在街上骑自行车的那一幕,包括那羊角辫、花上衣,又像极了我上小学一年级时的班主任女老师。我对七十年代的生活几乎没有记忆,所以,片中那些***去世、大地震的震撼场面,我是第一次看,第一次就深陷进这种心灵“震”痛的漩涡中。
演员徐帆的表演可以说是倾情投入,在废墟前撕心裂肺的呼唤,把母爱的天性在银幕上展露无遗,让人几近崩溃的是,废墟上那最无奈最艰难的选择,随着那一声柔弱无奈的“救弟弟”三个字,深深地砸中了我,砸中了许许多多感性而又淳朴善良的女观众,我就是在那个瞬间感受到了:有一种痛叫无声。之后,震后满目苍夷在地震棚中展现的破碎生活,是老艺术家吕中最倾情最到位的表演,那分寸的拿捏、那痛失亲人和儿子后山东母亲传统、大度、慈祥又不失坚强勇敢的性格把握,让短短只有几分钟的过场戏深入到人的心灵骨髓。失去儿子和孙女的山东老母亲,千里迢迢来到刚刚震后的唐山,面对失去左臂的孙子,从无私大爱出发,为孙子、儿媳的未来着想,执意要带孙子回济南老家以减轻儿媳的负担。孰不知,这一无私大爱的担当差点生生铸就了人世间最惨烈的母子分离,刚刚痛失丈夫和女儿的李元妮,眼睁睁看着载着婆婆和儿子远去的汽车,在乡间的土路上摇摇欲倒的一幕,和几近消失的汽车嘎然停下,失去左臂的小男孩背着印有长城图案的小书包,远远向母亲跑去的一幕,车内透过汽车后玻璃窗闪过的婆婆隐忍的悲痛,在前十分钟的影片中,已真真切切给观众传递了传统母爱最伟大的精神力量。
我给爱美阿姨说,冯小刚和张艺谋最大的.不同是,一个把色彩和画面用到了极致,而另一个则把故事和细节发挥到了极致。两个不同性格的导演,两种不同风格的极致,相比较我更喜欢冯氏的情感细节戏。而这些细节,因为加进了陈道明、陈瑾等实力派演员不动声色却重磅传神的戏精们的陪衬搭戏,看似琐碎平常的细节,托出了生活,也托出了情感和电影的质量。从这个角度看开去,张静初和陆毅的表演就多少显得有些稚嫩和生疏。小女孩方登因为忘不了母亲废墟前被迫放弃的选择,由此结下了难以释怀的心结,甘愿充当失忆孤儿远离母亲,走进了养父养母工作的部队大院,开始了封闭女童王登的大院生活。我很喜欢王登跟养父养母去部队大食堂打饭的那一场戏,八十年代中,我也曾有过在爸爸单位的食堂里“吃食堂”的生活经历,场景的熟悉和亲切,无疑加深了我对影片的理解。
影片在1986年大地震10周年的时间概念上,做足了文章,那一年,双胞胎王登和方达高考,王登在养父养母磕磕绊绊别别扭扭的夫妻关系里,是不和谐的一个小分子,养父陈道明以民主和尊重孩子为由坚决支持女儿上了杭州的医学院,心存芥蒂的养母却自私而较生分地站立在养女和丈夫的对立面。影片最终安排了养母病重,王登和养母冰释前嫌。在貌似欢喜的团圆戏里,掺杂了代沟的消融和内心的理解,但还是以生离死别的形式,再一次潜移默化地转换出影片中最感人的那句台词“没了,才明白啥叫没了。”<1>
影片的重头戏几乎都在母亲李元妮、女儿方登和弟弟方达中展开,母女重逢的那场戏堪为最经典的一幕,承受三十二年分离之苦和内心愧疚折磨的母亲,在女儿踏进家门的一瞬,依然紧紧张张站在原地包着一个包了好久都没包拢的饺子,边包边透过厨房的窗户看着女儿进屋,内心的复杂、情感的交织在看似平静中不动声色,直到在正屋面对丈夫和女儿的遗像,这个压抑了太久的情感才在面对女儿的那一跪和那几句深深的道歉与救赎中爆发。这是全片最感人最催泪的地方,母亲痛哭流涕的情感倾诉和之前每逢忌日满街焚烧纸钱的场景呼应,三十二年中每一次都絮絮叨叨烧纸钱的场景,与改革开放后孤独一人生活却拒绝***家庭的决绝,与高楼林立的豪华小区坚持不搬新家的固执,等等等等,故事在时间和生活的讲述中展开,却一个接一个埋下了伏笔,高潮却留在三十二年后的重逢和陵园中女儿如梦初醒的悔悟。
如果说地震、洪水等等这些人类猝不及防的天灾人祸,给人们生活、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惨重的灾难,那么,地震所带来的“震”感和“震”痛,更是不可预见不可估量的心灵、精神磨难。
好在经历了种种,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震痛中成长、成熟,也更懂得了那句“没了,才明白啥叫没了”的台词之后的潜台词,懂得了珍惜的真正含义,和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豪言壮语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中国人在知福惜福的过程中,用人民币为心灵的洗礼、为中国的电影埋一次单,一点也不冤,相反很值当。建议每一个朋友有空暇的时候,携带自己的亲朋好友走进电影院看这一部心灵震撼的电影。
在此,向冯小刚导演致敬,这是一个普通电影观众对中国电影人的最根本最由衷的尊重和敬重。
今天,我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感受颇多,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吧!
故事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那天晚上,天际闪出一道紫光,紧接着地震就来临了。方登和他的弟弟方达以及父亲母亲也被卷入其中,他们的父亲遇难了,姐弟俩也被压在废墟下。母亲要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两个孩子都压在一块石板下,救弟弟姐姐就要死,救姐姐弟弟就要死——母亲无奈,只好选择救弟弟。弟弟的左臂断了,却活着出来。而姐姐却生死不明……
母亲带着弟弟方达走后,姐姐方登又在死人堆里奇迹般的活了起来,并由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就这样,在风风雨雨后的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姐弟俩都坚决的加入了义务抗震救灾的队伍中。也就在这时,他们相遇了。母亲、方登、方达在相隔32年后又团聚了。母女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就此了解(方登以前恨母亲没有救她)。一家人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这部影片的场景十分震撼人,尤其是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都被紧揪了起来。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这么渺小,这么无助。还有就是俗话说的“患难见真情”,在大灾大难面前,所有的人都团结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工人、战士、商人……他们都伸出同情的双手。方登一家的故事正是所有唐山大地震中受害家庭的典型代表,他们用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困难。23秒的地震让他们分隔了32年,中间有多少恩恩怨怨,恐怕没人知道。
珍惜我们的生命吧!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星期六爸爸带我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
电影主要演了1976年在我国唐山发生了一场7。8级的大地震,地震仅仅23秒,一个繁荣的城市灰飞烟灭,一片废墟。有一对双胞胎姐弟被压在同一块楼板的两端,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条件下,救出其中一位,另一位就会被压死。在大家的催促下,痛苦的妈妈选择了救弟弟,放弃姐姐,妈妈的话被压在石板下的姐姐听到了,她伤心的哭了,她也恨她的妈妈。弟弟得救了,却失去了一只胳膊,而他的姐姐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了。20年后姐姐考上了医科大,弟弟也从一个蹬三轮的车夫干到了一家公司的老总。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参加了救援队,在地震现场姐姐感受到了,在天灾面前人类是多么的微小,他彻底理解了母亲。在救援中他和弟弟相知相识了。他们一起来看妈妈,32年的风霜换来了母女重逢,年迈的妈妈跪在女儿面前请求女儿原谅她,母女抱头痛哭。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感到天灾是多么的无情,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要理解父母好好学习。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自开播以来人们就争着看,看完后就眼泪直掉,我看后也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生离死别!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因为“唐山大地震”,而由23秒改变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让我震撼的一幕:32年后,得知当年姐姐没死,母亲竟下跪求自己女儿原谅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夺眶而出。作为母亲,可以屈下双膝,向自己女儿认错,确实不简单。
还是那个母亲,虽然她丈夫死了,但她却一手撑起已经支离破碎的家,为了逝去的丈夫,为了全身心养育儿子,毅然拒绝别人的求婚,宁愿挨苦,也不愿意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唐山大地震毁去了多少家庭,使多少孩子变成了孤儿,多少女人变成了寡妇!不过,我相信,地震无情人有情,人间自然有大爱。在此,我对受到大地震伤害的同胞深表同情和慰问。
影片讲述的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在河北的唐山,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这场地震使唐山倾刻间变成了一座废墟。40万同胞受到伤害,其中24万人葬身废墟,这让许多人失去了亲人......
影片中,有一位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救弟弟。不过幸运的是姐姐意外地活了下来,被解放军收养。而亲身母亲“救弟弟。”这三个字深深地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灵,从此,她绝口不提家人,并比别人更了解生命的重要和珍惜生命。
影片又讲述到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参加了救援活动,这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们相遇了,同时也让姐姐真正的了解了灾难面前人性的脆弱和坚强,她理解了妈妈当年痛苦的选择,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和妈妈相认了。
观看了影片后,我觉得妈妈面对两个孩子都需要救助时,而现实残酷的告诉她只能救一个孩子时,她眼巴巴地看着另外一个孩子的生命被放弃,这是一生中最痛苦的选择,也是后半生最最痛苦的折磨。其实不管什么情况下母爱都是伟大的。
灾难无情人有情。灾难可以摧毁人类的家园,却摧毁不了人类坚强的意志。凡是人都有悲欢离合,天无绝人之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我们无奈地失去种种选择时,千万别忘记还有一种选择永远属于自己,那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珍爱生命,自强不息!并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