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薄薄的书里,作者提出一个重要的定律: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在管理别人之前,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德鲁克也给出了有效管理者必须养成的五种习惯:正确统筹时间;致力于对外界的贡献;重视发挥长处,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集中精力在少数主要领域;做有效地决策。
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备以下6个特征:
1、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审慎的设定工作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毅然决然地抛弃过时的任务,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任务;时间是最为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
3、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愿景和理念。原则是我能做哪些贡献?为了达成整体目标,如何激励他人做出贡献?目标在于提高整体绩效。
4、选用高层管理者时,应注重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知道,没有人能永无过失。人无完人,即使最有能力的人也有弱点。要关心一个人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充分集中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优势达成组织的目标。
5、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有选择地搜集需要的信息。知道有些事物不能被量化,而过多的信息会导致混淆和混乱。
6、只做有效的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以一种非常简明实用的方式描述了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方法。
总结了时间管理的精髓。它的课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即自我管理。盘点自身的资源,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创造某些附加值。生命给了我们什么资源呢?时间!我们的一生就是对时间的支出。要事优先,也就是分出工作任务的先后次序,是和时间管理关系比较密切的话题之一。能从众多的任务中进行分解筛选,通过授权或其他方式排除该亲力而为的工作,是管理者必须具备而且要表现优秀的一种能力。
看到了关于用人方面的说法。德鲁克认为,人无完人。用人应当重点发挥人的长处而不要盯着短处。“样样皆通”很可能意味着一无是处。但是传统的西方企业的用人方法,或者是绩效考评方法,往往会导致“没有缺点的人”,结果也就是“仅仅符合最低要求的人”。而日本企业则因为不能因为某人绩效不好而降级或者开除,所以干脆没有考评制度。德鲁克很怀疑日本企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这种文化有关。
我已经过了这两种文化。的确,现在所在企业的考评制度,有看上去非常全面的评估点,年终考评时都要非常消耗精力的去做评比,可是真的有用么?很可能一个人在项目上费心费力,在考评时却因为每一个考评点上有明显的弱势,被比了下去。由于每个项目的难度,要求各不相同,很难比较两个不同项目上的人谁的贡献更大,而某些容易比较的点,比如证书的级别,下属人数,就会导致决定性的影响。结果是引导大家都在容易比较,容易量化的事情上花精力了,要确保自己没有容易被比下去的弱项。可是正如德鲁克所说:知识工作者的脑力劳动是否真的有效,其实是很难评估的。对项目经理来说,考出很多证书的人很可能不如埋头干活的人有效,下属十个人的组长也未必比一个带枪匹马的人更有效。但是公司上级如何裁决?
相比之下,以前的民营以及日资企业,倒是因为没有这么全面的评估,大家没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可以更专心地投入在工作上。
东西方的企业文化真的是截然不同。根本原因可能是,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而东方人认为人性本善。西方企业不相信员工会自觉地努力工作,所以注重用制度防止员工偷懒,也就是重法治,而东方企业则相反地,重人治。很难说两个方向谁更好。我现在注意到的是,东方企业正在引进西方企业完善的制度,而西方企业则对管理者提出了很多新的可以认为是人治的要求。
希望我在接触了这些不同的企业文化后,会成为更完美的管理者。
许多有效的管理者都经常保存这样一种时间记录本,并每月定期拿出来看看。至少,有效的管理者每年定期做时间记录两次左右,每次持续三至四星期。每做完一次这样的记录,他们再重新考虑和规划自己的时间表。但是,六个月后,他们肯定都会发现,他们有逐渐陷入把时间浪费在琐事上的情况。时间的利用情况,定会随着实践得到改善。但是,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管理时间,才能避免让时间听其自然发展的情况。
有效的决策人,因而总要设法引出不同意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是他不致被表面有理,实际不正确或不完善的意见所骗。不同意见可以使他有选择余地,可以经过选择才做决策。不同意见可以使他有几个可选择的方案,当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缺陷或错误时,他不致在大雾中失去方向。不同意见也可以迫使他自己和他的同事去想象。不同意见把近似有理的决策转化为正确的决策,进而转化为良好的决策。
有效的决策人,既不能一开始就认为,某个行动方案的建议是正确的,所有其他方案一定是错误的;也不能一开始就认为,“我是对的,他是错的。”他应首先找出人们持不同意见的原因。
最近几天阅读学习了《有效管理5大兵法》,整体读完,我觉得这是一本很难得的书,著名创业者孙陶然先生,用他亲身和质朴纯真的语言,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企业、一个员工应该有的样子,它不仅是一本管理学书籍,不仅对领导者有参考价值,同时也是普通员工有效开展工作的方法论。
书中很多方法论的东西没有只浮于表面,而是可以落地执行的,并且能够很轻松的对应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来的。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在最后呈现于社会大宗面前的形象,有赖于一个优质的领导者带领公司找到自己的定位,拥有自己独立的团队,这是一个相互协同发展的过程。公司的管理者,是带领整个团队航行的***,领导者的核心是方向,领导者必须拥有高度的视野,去看清所有人前进的方向。领导者必须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心胸宽广,还得有学习能力和战略眼光。拥有全面,清晰的领导思路,掌握系统,实用的领导工具,才能成为合格的企业领导者。
另外一个企业的发展,企业信奉的企业文化是根基,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底线和方向,只有向企业文化靠近,并且不可逾越企业的底线,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支撑着企业长长久久的发展下去。企业文化最终服务企业总体大发展,它是企业的核心。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我们能够获取企业整体的发展规划,并且让决策管理朝着目标前进。企业文化能够使核心凝聚人心,让核心吸引人才,用核心在社会上竞争。根据五行文化将管理分为五个层级,分别是金木水火土。
核心价值观,十二步骤,执行四步,管理四步以及领导三要素。以前我不理解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认为是无意义的,是上司用来给员工打鸡血提诉求的附属物,后来看了这本书才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它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框架,你不去理解一个企业个管理制度重要性,熟读体系文件对各职责的指导与约束,就只能游走于这个企业文化的边缘浑浑噩噩度日。只有把这个企业的文化和管理、人文完全融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方能“在其位,谋其政”,方能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管理者。
最后第三部分的附录,是孙陶然老师认为的“三有”人才观,他在书中建议到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人才标准体系,有了标准,才有方向,只有提出自己的人才标准,才知道如何选人,并且督促已经加入的人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提高自己。书中推崇的“三有”人才观分别指“有态度”、“有能力”、“有素质”,这也是一个员工必备的基本能力,一个追求上进的员工也需要以这些要求来约束自己、不断提升。
彼得·德鲁克教授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一代管理学宗师,所著《管理的实践》、《公司的概念》、《管理:使命、责任、务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著作成为众多管理者的案头必备丛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于1966年英文首版,一出版即获得了一致好评,成为领导学领域的奠基之著。“十一”假期在书架中看到此书,重新翻来感受颇多,所谓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受用一生,该书精辟的见解和睿智的思想不断给人以新的启发和思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共分8章,贯穿着一个完整的逻辑,即组织的命运系于成果,组织的成果系于外部的机会,源于组织的有效决策;源于人的。长处的发现和发挥,源于组织对人的“自我发展”的激励;最终这一切源于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有效性。沿着这个逻辑我们才能明白:组织中的管理者是否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最终决定着一个现代组织的命运。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应具备以下方面的要素:
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一书告诉我们:平凡人,完全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但是在所有的知识组织中。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只要他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如何卓有成效?第一,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第二,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第三,充分发挥人的长处;第四,要事优先;第五,有效决策。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拜读完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对管理的理念有又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读此书真正认识到管理者要做到卓有成效,必须对组织有贡献,同时也要使个人能够得到发展。深刻地认识到管理者必须将学到的理念诉诸于实践,因为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管理者通常遇到的四种情况: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3、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
4、管理者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
这些充分告诉我:一个人如果不致力于学习提高自己的有效性,就不可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有效性。
德鲁克认为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
5、有效的管理工作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自己需要注意和努力的方面:
一、要从管理工作自己的时间入手: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筹安排时间。
二、要重视工作中绩效和成果:直接成果;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三、重视贡献,就是重视有效性。
用人所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一个组织工作者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知识工作者和社会不可缺的素质。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管理工作者的任务,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让各人的才智,健康以及灵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
心智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命运决定未来。
“创新必须围绕需求来做,没有需求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不解决需求的创新也是没有意义的,凡是脱离了需求去搞创新就是“耍流氓”。”真正的创新一定是满足了潜在客户的某个需求,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是天荒夜谈,是自娱自乐。
工作中有的人会用“创新”来解释自己的某个行为或提议,那么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人,不妨问问他,你说的创新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是体验,是品质还是别的什么?如果没有解决任何问题,那么对不起,这个是伪创新,没有任何价值。
做好工作一定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先问目的,再用三段式工作法去执行,是我认为比较有效率的一种思路。
因为时间紧张,所以本次阅读能够领悟的点未免有些浅,但是这本书有多次阅读的价值和必要性,因此后续我也会尽快重新阅读本书,并更快的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