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光拉扯着我匍行,我看遍了沿途的花红柳绿终究只是梦幻泡影,当岁月轻擦过你额角,我看见你白发聠添,仍等待我回归故里。
经筒转山河绕,览遍风景趁年少。炊烟上滕在苍茫天穹,火光弥漫在瓦下厅堂,篱笆边的梨花散出绽放的芬芳,新生的小草发出拔节的声响。晨曦扬洒在我的耳际,喜悦充塞在我的心房。我听见远方的风景在呻唤我前行,呻唤我穿过辽阔的荒原,涉过茂盛的丛林,渡过茫茫的大海。我看见远方的风景摇摆着风情,展露着一束束花开,一棵棵树绿,一张张霜叶,一片片雪飘。袖染景香,风情怎忘?我背上行囊想日夜兼程跋山涉水看遍世间的花如锦幛。
孤影立离愁集,收拾行囊览风景。浮生缥缈薄如雾,浓浓深情重如铁,眼泪倾泻如燃烛,人世徜徉扶舷归。“孩子,无论你要去那里,我都在背后注视你一路前行,倦了,记得我一直在这里。”膨胀的留恋化为彼此的泪眼婆娑,夜里独流淌,稚气的孩童不再彷徨决定去远方,难言悲凉。此去经年,变幻沧桑,影难再成双。情真意切诉衷肠,却难阻碍我去拾那远方风景的光芒。
林叶私语,麋鹿驰过。我听见燕子在梁间呢喃,水流在桥下轻响。我看见潮水亲吻着河堤,星空恋爱着大地,银夜下的河流水雾泛起,我看见春日里枯木逢春,夏日里野火烧过荒原,我看见小镇妇人手抱孩童那时月正圆,我看见长街商人叫卖婉转,那时露正浓,我看见姑娘眉眼弯弯,嘴角微扬,那时情最深。我看见国家统一,国泰民安,那时祖国笑。这风景已震动我心灵,我已忘记我此刻正衣衫褴褛。我迫不及待的想看更多的风景,看尽世间的芬芳颜色,就算风雨兼程。
晚霞掉在江上,烛火落在眼眶,过往焚成灰烬,内心泛起悲哀的漪沦。我听见夏虫的悲鸣预言着沙滩上鱼群的死亡将近,我听见草儿的哀戚装饰丘墓旁人们的热泪挥洒大地,我看见寡妇衣裙的摇摆伴着琵琶的幽怨。我看见漂亮姑娘掩着鼻从我身旁跑过,鄙夷我的衣衫褴褛,我看见高考失意的学子举杯对月邀,落花时节独醉年华里,我看见贪污受贿社会风气每况日下。狂风怒吼使我战栗,黑夜蚊虫让我烦扰,死亡的足音让我胆怯,魂归何处的迷茫让我悲戚。我看尽了风景,可那并不是我想象。 景不见,人泪眼,难掩眷恋盼从前。
寒冷随大雪浮漾,吹败了春花,吹折了绿树,吹落了秋菊,击退了暖阳。所有的花红柳绿都消溶入白色的苍茫大地,画面剪裁到白色作为世界唯一的裙裳。在这风雪肆意喧嚣时,在这历历过往遍地生凉时,我只能蜷缩在冰凉的墙角,泪溅薄衣,朦胧的过去开始歇斯底里的悲鸣。依稀间,我看见你的身影,看见你步履蹒跚的向我缓缓走开,越来越近,看见你脱下破旧的棉衣紧紧包裹着我颤抖的身躯,满眼泪光,凄惋又忧伤。我已沉醉在有你的梦乡,我想要我的梦在黑夜里绽放的无比娇艳还吐出旧居春花的芬芳,我不愿醒来,想让这个梦变得悠长再悠长。
岁月荏苒,浮华一世。梦如朝露,怎得永恒。我看见我的梦被埋成坟墓还镌刻着回家吧的碑文。江湖沧桑梦成空,我突然开始疯狂的想念故居温暖的篝火,田边绿油油的草地,还有那村头古树和你深情的抚摸和亲吻。漫漫相思怎覆灭,唯想回到故居拥你入怀里挽你鬓发添霜。我想看尽世间的百态风景,去触摸荇藻的柔软,去体验雪峰的冰凉,去沾满蒿草的清香,去感受人们追逐的爵禄,去体验世间的爱恨嗔怨,可是千景过尽,转瞬成空,我却只想归家只想你。旧巷哀,青砖残,览尽风景还有你。
鸡鸣和狗吠在村庄响起,野花和苍柏在山坡上笑脸相迎,我回顾身后却见你青丝成雪,兮钗委地仍注视我一路前行。泉涌的眼泪是太深的情,深情的相拥是太久的别离。览遍风景,回首还好有你,深爱我的母亲。
红尘滚滚不过人间梦,千里天涯却仍念故里,再美的山河也不如倾圮的故居,再惊艳的风景也不如你的深情。千景过尽,回首还好有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陈毅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语文课上,朱同学因为开了小差,老师一生气,让我们全班罚抄新课文五遍。“唉,这个年头的老师真是的,就知道罚抄!”陈文杰甩了甩课本,愤愤不平地说道。死党xxx也附和道:“就是,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粥,害得我们一起罚抄。唉,这个‘老迈昏庸’的老师呀!简直是‘株连全班’。”同学们听了之后,都纷纷埋怨起来,大家以为这样的埋怨可以换来老师的谅解。谁知,这些话被在讲台上批作业的老师听见了,她笑里藏刀,慢条斯理地说:“你们觉得五遍多不多?如果觉得多,那我们再加五遍!”老师的话如同晴天霹雳,我们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回答:“五遍一点也不多。”xxx觉得自己实在太倒霉,就故意在杯子里沾了点水,涂在眼皮子底下装哭。下课后,大家就抓紧时间完成这巨大的.罚写作业。同学们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同学把三支笔绑在一起写,写一次就是三篇,节时呀!可课间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大家奋笔疾书才写了九牛二毛啊!
第二天,同学们来到学校,个个黑眼圈都熬出来了。大家都在讨论抄到几点?学霸开玩笑说:“怎么这么晚,我昨晚上七点就睡着了,是晚上梦游时抄完的!”吴同学是家长帮着抄的,还抄到了十一点。有的同学索性漏了几个章节,因为他想老师肯定来不及检查的。上午,第三节是自习课,音乐老师来看班。好几个同学都趴在桌上打呼噜,有的同学在搓手敲背,尤其是“小笔西”(音乐老师御赐的)正趴在桌子上捏太阳穴,还不停地流鼻涕。老师见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对音乐神童小笔西说:“你怎么了?”“我456。”小笔西有气无力的回答。什么456,大家都面面相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乱翻译道:“死(4)我(5)溜(6),是什么?”音乐老师仔细想了想,翻译到:“你发烧啦?什么情况?”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大家恍然大悟。
“唉,都是罚抄惹的祸!”小笔西解释道。
见到老人后,原本早已记熟的话语在那一刹那消失得了无痕迹。没有什么过于生疏客套的语言,没有故意做作的姿态,只是那么平淡的,就着几位老人的'话题聊了起来,意想不到的轻松。我却在这和爱背后读出了几分内心深处的孤独。
眼前景象有些朦胧,如同盖了一层浓厚的雾气。我努力的眨了几下眼,然后微微眯起。眼前的一切逐渐清晰起来。那好像是我的奶奶。她牵着我的手走在雪地里。明明是寒风阵阵,却感觉温暖无比。奶奶笑着,也许别人觉得不美,却像阳光般的温和,融化冰雪,温暖万物。
景象一转,四周景象再次清晰起来时我才发觉自己身处医院。全都是白色,感觉有些晃眼。我仰头看着比我高上许多的大人,那是一种掺杂痛苦慌张以及不错的神色。又看看身边病床上的人,我开了口,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桌上的仪器上显示的是一条直线。再无任何波澜,同时好像有什么东西从我的脸侧滑落。窗外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奶奶拉着我的手,依然是暖和和的笑容,走的很安详。树欲静而风不止,于欲而亲不待。
恍惚间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原来我竟不知是什么时候出了神。回过神来四处张望了一番,是好友。我回以一个微笑作为没事。然后想把几位老人笑着道歉。“对不起啊,一不小心又跑神儿了”之后就是几句带着笑声的责怪,不知怎么的。我竟觉得那语气中有我奶奶的身影。同样是毫无责怪意味的笑骂,那么温暖。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拜别的时候。冷风去就在耳边呼啸,我却不再觉得冷。回头望着渐渐也远去的敬老院,心中想着那些和蔼的老人们,将他们作为爷爷奶奶,他们又何尝不教我们当做亲人。我低下头思索了许久,在好友投来疑惑时,我回望着他。良久“于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包含了许多许多,当那些老人进入敬老院的时候,就注定了与直觉的长久分离。他们会伤心,会孤独,会忧愁。
好好珍惜家中的老人吧!哪怕是多去看看他们,他们也是开心的,不要在他们离开之后才去后悔,不要在她们伤心时,一味的用金钱去填补,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这个是社会的写照。
从5.12汶川地震发生起截止至今日,已有34073同胞在灾难中失去宝贵的生命。为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从今日起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下半旗致哀,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鸣笛、鸣警报。与此同时,奥运圣火传递也将暂停三天。哀悼日的设定,让全国人民充分感受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尊严与光芒。
仿佛上苍也在深深怜悯四川那些苦难的民众,今晨一起床,就感受到天气骤然变得阴冷,与昨日我和杜衡参加步行街赈灾义卖活动时遭遇的灿烂天气迥然不同。不久,淅淅沥沥的雨滴就洒落下来了,如同人们为那些瞬间消逝的生命而泪水纷飞。
来到公司,我习惯性地先敲开腾迅新闻,映入眼帘的是灰白色调的网页。随即又打开了搜狐,新浪甚至很多不起眼的网站,也都坚持换成清一色的灰白色调,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嗬,在天灾国难面前,我们是幸运的,至少十三亿华夏子孙的心在此刻深深凝结在一块。
下午14时20分左右,连素来不怎么关注国家时事的同事都纷纷聚集在电视前,我忍不住给我几个朋友和同学发了短信,提醒他们别忘了默哀。28分正,伴随着电视里及窗户外长鸣的气笛声响起,同事们肃穆站立默哀。刺耳的警报声传入我耳中,我突然感到周围一阵难以言状的压抑、窒息。三分钟仿佛是漫长的一生,我的脑海里一次次翻滚着大地震中所有悲惨的情景,孩子,废墟,尸体感觉眼眶有点湿润,我强忍住泪水,心中默默地为死难同胞祈祷。
默哀一结束,我匆忙地回来了自己的位置。这时手机短信声响起,一瞧,是大学同学小D发来的。她说她正奔赴汽车站采访,全场汽车鸣笛,还有人在大声哭泣。看到这一幕,她不禁愧叹生命。大学时期起,小D就是悲观主义者,在人生最不如意的阶段甚至想到了结自己的生命。然而此情此景,却让她深深动容,她在死亡面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因为灾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也因为灾难,让人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当眼见我们的同胞在苦苦恋生,而终究无力摆脱死亡阴影时,我们更应珍惜有生之年的每一天。在苦难面前,我们更应乐观,积极,自信地高唱,唯有如此,才能表示对逝者最虔诚的尊敬与慰藉,扪心自问,无愧于此生。虽然在近期同样面临众多困惑,但是我还是郑重地给小D回复了相互激励的短信,希望能共同走出困境。我坚信,我们心中都埋着一颗希望的种子,只要阳光遍照心灵,就一定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希望不幸遇难的同胞一路走好,希望遇难者的家属面对生活更加坚强,希望灾区的人民能早日重建家园。在逝者回魂的头七之夜,我在心中许下无数个愿望。同时也闭上眼睛虔诚地祝祷,期盼仁慈的天父把希望的种子遍洒人间的每个角落。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每每回忆太深,总会泪流千行,这是人们留恋旧时常常提起的话语,带着凄美的味道,来来去去,进进出出的穿梭在寂寞的夜里,无始也无终。
其实有时候觉得,我们当初曾拥有过的那场花开花落,年少轻狂,不就是一个完美的轮回,走过红尘,走过风景。何必去在乎过程中的烟雨?可是,孤单的时候,再去留念,不知怎的就会有一种压抑的情绪难以控制,想着想着就哭了,想着想着就泪了。
曾经你说,人生的这段路程,无论如何去过,总有一些人会从陌生到熟悉,然后再从熟悉到陌生。而那些具有回忆性的过去,譬如一起看过的朝露,譬如并肩有过的海滩,都会在一个只有两个人知道的地方,深埋着,无它。
是啊,想起那曾经,一个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词语,如今只剩下苍白,流年在默默的飞逝,恍然间,感觉时光就这样悄悄把我带到了寂寞的怀抱里,投入的如此感伤,又如此无奈。
也许在青春这个舞台上,我们演绎了太多的重聚与离别,所以才会在夜色里漫漫长路无归期,关于流年,我们又无法刻意的去记录些什么,或许这也就是人生的弱点,留下了一场有一场回味不够的风景,使我们欣赏着,思索着…
我知道,有时候不经意的想起梦中的影子,都是那么的生动,但那些都属于过去,属于泡沫,可是在一个人的寂寞里,要用多少的勇气,才能走出那么一种忧伤?
自己的故事里,无人能够,记忆深刻的时候,回忆起来依旧昨日重现,若真的看看曾经轻狂的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天真的以为在一起就真的在一起的年纪,无忧无虑的看风景,却不懂风景几时能看透。
如今对于那些点滴,如同行云流水,看似拥有的,其实也是水中捞月,静静的走于朦胧的夜色里,消散了无边落叶,迷离了梦,灯火阑珊处,路,竟也觉得无痕。
曾做过的梦,经年之后都变得不了了之,当我们回悟的时候,也只能抓住青春的尾巴,而在青春里那些有关彷徨过的,沉醉过的往事,更像是一朵烟花,稍纵即逝,虽然觉得短,但在青春的天空里绽放的那一刹,就已经被定格成永远,刻骨又铭心。
只是想说,回忆的时候,偶尔就会落泪,这算不算是对曾经的执念,又或是对梦中的人留念的仍不想放手。
现在已经八点半了,批完作业的爸爸开始对我进行惩罚了:“错这么多,不是粗心,而是你的态度问题,对作业不重视。听写错的词语每个抄20遍,快点!”我接过本子,上面的红圈不计其数,随意一数就有十多个。一个红圈就像一把剑,插进我心里。可我又有些难受与气愤,都这么晚了,不让我睡觉,还让我罚抄,也太不体谅我了。想着想着,金豆豆不禁落了下来,滴在本子上。字溶化了,变得“张牙舞爪”,仿佛在嘲笑我的懦弱。但是望着爸爸不容置疑的眼神,我还是马上忍住眼泪,忍住满肚子的怨气继续抄。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本子上的字仿佛就像是源源不断的敌人,向我发起了疲倦的'进攻。我隐隐感觉到,眼皮重了,手没有力气了,原本明亮的灯光,现在似乎也变得暗淡了。
我开始伏在桌子上写,身子像被铅块绑住了似的,动弹不得。我继续抄啊抄,夜是那样静,只听见笔尖与本子摩擦的“唰唰”声。终于抄完了。我拍了拍已经抬不起来的头,甩了甩酸痛的手,身上的铅块消失了。我终于可以躺进温暖的被窝,靠在柔软的枕头上,一下子就睡着了。
第二天上学,虽然精神不太好,但奇怪的是,昨天抄的那些词语,都像刻在我脑袋里似的,挥之不去。老师听写时,我轻松拿到了满分。
我终于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我突然很感激爸爸,也为我昨晚的恼怒而感到羞愧。原来,昨晚爸爸让我抄的N遍听写里,饱含了满满的爱。爸爸虽然不善于表达,但只要我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无穷无尽的爱,因为父爱都藏在不经意的小事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