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大地犹如一片璀璨的星空,小器如繁星若尘,而国之重器,则如恒星一般散发出无尽光热,闪耀在中华苍穹之巅。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可见成器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之间少不了磨砺。器不琢,是为“碔砆”;器小琢,乃为“璞”;而那些饱受磨难与非议,在岁月与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沉淀下来的,方为“和氏璧”,为“国之重器”。
泱泱华夏从来就不乏国之重器。战国时期李冰建造都江堰,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秦朝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当代“我潘”发射“墨子号”,重新定义中国量子通信;“南博士”建设天眼,从此中国观宇技术重登世界之巅。
诚然,这些物都是国之重器,而我想说,建设他们的人,不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吗?他们同样经历了艰难困苦。李冰提出设想时,朝中大臣大多反对,只有他默默坚持了下来;蒙恬幼年随父出征,多次险些被俘;“我潘”志向远大,却被人们认为狂妄自大;“南博士”放弃城里优逸生活,只身扎根在贵州大山里,数十年如一日。
而反观我们生活中的有些人,稍有磨难,避之不及,偶有苦怨,抱怨连天,这样的人,乃为“碔砆”;有些人挺过艰险,虽经历磨难,但半途而废,或许可称之为“璞”;而还有些人,饱经沧桑,体验人间百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不是“和氏璧”,不是“国之重器”,那还有谁能称之呢?
人非圣贤,但我们同样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我们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时,我们能自信如常,而不去妄加辩论。如果我们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如果在成功之时,能不喜形于色,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如果看着心血铸就的事业崩溃,仍能忍辱负重,脚踏实地,重新攀登。如果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更崇高的目标,仍能冒险一搏,哪怕名利飘零,化为乌有......
国之重器的一生,少不了艰难困苦,而正是艰难困苦,方才成就了国之重器。期待我辈有更多的国之重器的诞生,愿与诸君相逢与中华腾飞之时。
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拜伦)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用患难来促成的。(大仲马)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赫胥黎)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才创造天才。(罗曼·罗兰)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高尔基)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赶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们在沙滩上行走,常常会留下许多美丽的脚印,然后回头看看自己的脚印,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现实生活经常教育我们要勇往直前,不要回头看,要不断往前看!人的一生有欢乐也有痛苦,这就是我们成长的足迹,我们看不到人生的尽头,也想象不出结果会是怎么样,我们在探索中前进。
人生是一个美丽的大舞台,我们在这个舞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古往今来,有很多人喜欢追求生活的完美。但是现实往往不那么完美,不知有多少人历尽千辛万苦也未能达到生活的顶峰。然而确有人能“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是否拥有积极的心态是评价一个人修养境界高低的标准之一,保持积极的心态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正确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克服不切实际的想法,养成博大宽广的胸怀。
不能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是乐观不起来的。人生有时就像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舶一样,只有经受住海浪的颠簸,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对待困难与挫折的态度,取决于人的心理成熟状态和对生活的不懈追求与热爱。人的一生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关键在于以怎样的心理状态去感受、去面对当时所处的境界。顺境常使人快乐,逆境常使人坚强,人生的顺境与逆境仅仅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顺境或逆境。一些成功人士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其实在讲自己战胜挫折和困难的过程。能否保持积极的心态,需要有一种精神状态,那就是把逆境看成是磨炼意志的过程,把失败当成是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有勇于面对一切困难与挫折的信心。而不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就悲悲戚戚,心绪一落千丈。
每一个人生的挫折与磨难都有它存在的实际意义,当挫折与磨难从四面八方袭来时,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生与死的较量;可能是努力工作后没有什么好结果;可能是辛辛苦苦做生意,却落得个血本无归的下场。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些话:“你不是得到圆满的姻缘,就是学到怎样更靠近幸福;你不是得不到胜利,就是学到如何避免失败,你不是得到最终自己想要的结果,就是学到……世事总不会不尽人意。
当问题出现时,我们首先应该有面对它的勇气与毅力,这样,我们才能支撑下去。挫折与磨难能够增强我们的意志力,顺便教会我们疗伤、敷药,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伤口,而不是忽视伤处。不曾经历过挫折与磨难的人生,根本就不算是完整的人生,挫折与磨难是人生的原色。面对挫折与磨难我们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它看成是有益于人生的一种磨砺,乐观面对。就像大诗人纪伯伦所说的那样:“当你背对太阳时,你只会看到自己的阴影。”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著名的“治学三境界”——即一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二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概括起来也就是“知”“行”“得”三境界。王先生,请原谅我的高攀,我认为战胜挫折也需要这三重境界。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人的一生难免会有挫折,有人在久远的时空隧道中留恋:“命之蹇兮,壮士一去不复返”!有人在辽阔的星河宇宙中感叹:“关山难越,失路悲难”!有人在无情的狂风暴雨中觅见:“自古人生路,需留下丹心一片!”有人在世态的混水浊流中呼喊:“满怀抱负,岂能让灵魂受限”他们不想拒绝成功,但更不能阻挡挫折的驾临。没有谁不渴求一帆风顺,可是,扬帆远航不遇风暴,踏路远行不涉险滩,那只能是幻想。
任何一个历史的关口,任何一个生命的驿站,都有美丽的风景。可是你需战胜挫折,才能去领略。任西风凋尽碧树,也请你独上高楼,让你的灵魂升为云影,化为仙鹤,虽高处不胜寒,却有无限美景,
这就是所谓的“知”。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不经意的旅程或许会遇上不期而至的风雨,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可能给了我们勇往直前的机遇。生命有涯而无涯,当你悲观失望时,请想想张还迪。当你的世界暗淡无光时,请想想贝多芬。当你的梦想如镜花水月时,请想想三毛。人生中一个小小的笑话并不是整个世界的泪水,一次小小的挫折更不是整个旅程的沧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论前面是浊浪滔天,还是天风浩荡;无论是荆棘。泥潭,还是鸿沟。天堑,我们都要整装待发。
石流山阻大江依然东流去,双膝入雪梅花依然向阳开。为了人生,为了理想,前行吧!何惧冰霜阻击?何畏艰难之旅?为了追求,为了生活,前行吧!任衣带渐宽,任铁鞋踏破。
这就是所谓的“行”
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谁说流水无意,岁月无痕?谁水说落花无情,往事如烟?请听山的诉说,请听海的呼唤:经历过一番寒彻骨,方可赢来梅花扑鼻香。走过重重路,踏过道道坎,涉过了茫茫风暴与种种险滩,挫折在你面前变的无比渺小。看!春风已吹开百花,燕子已痴恋上绿杨,你潇洒的挥挥手,欣赏到了穿过阴霾的美丽。在战胜挫折的行径上,虽有心酸,但可体味拼搏的甜蜜。虽有苦痛,但可体味追求的愉悦,而今,你欣赏到了田野边上最动人的花香,听到了月亮树下最醉人的歌唱。
踏着惊动苍松山涛的节拍,唱着仿佛行云流水的幽韵,你醉了,你悟了,你思了,蓦然回首,你看到了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于是,你获得了人生无可匹敌的巨大资产。
这就是所谓的“得”
挫折,一个令人头痛的字眼,一个令人心醉的挑战,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治学三境界”也道破了战胜挫折的天机。有王先生的指引,我们定会领悟和驾驭三重境界,谱写出一曲曲醉人的生命幽韵,唱响一曲曲嘹亮的生命赞歌。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