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让我想起了自我解围。一种为自己解除尴尬氛围的无奈选择。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很多窘迫的事:当你滔滔不绝,全身心地投入“独角戏”中,却发现台下的观众已寥寥无几,而你只能忍着“心酸”继续慷慨激昂,自嘲是曲高和寡,他们不懂你的边缘艺术;当你肆无忌惮地想喊住前方的一位“美眉”时,她的回眸一笑,却让你大跌眼镜,目瞪口呆,良久无反应,而后苦笑地自我解嘲说:“对不起,认错了!对不起!……”然后各行其道,真还有点后怕呢,吐舌,抓耳挠腮在所难免,岂是一个后悔了得。
这是一种搞笑版的自嘲。
自嘲的另一面是处于困境中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得以为之的那份悲哀。那是一种沉重的,让人怜悯的举动。典型的阿Q是自嘲最高境界的创史人,但在笑过后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悲凉。如果阿Q有钱,有地位,他也许会是另一副面孔,会是另一种格局。他的卑琐是社会原因和自身的堕落共同造成的。正应了“时势造英雄”,阿Q就成了那个时代的“英雄”。
这是一种看似喜剧却充满了悲剧性色彩的自嘲。
自嘲可以化解个人的处境,也可以调解大家相聚欢悦的气氛,也可以化解矛盾,让彼此相处得更加和谐。
自嘲也是一种自我否定或肯定,也是一种勇于承认错误的表现。
难得糊涂,生活中太多的不顺心,太多的失落,在一个人独处时,可以自嘲,让心放松,让自己活得快乐些。
读过《万历十五年》才明白,在万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痛苦。皇帝在体制中逐渐成了一种象征,他的身份带给他的限制完全不少于任何一个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意去立储,正是意识到了自己只是这强大体制中的一个象征,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极怠工,这是他反抗的一种方式。而和皇帝对立的文官集团,他们信仰道德礼教,相信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矩礼法,而在皇帝“无为”的统治之下,他们一腔热血毫无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间长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渐加深,最终成为双方皆败的悲剧。
另外还有张居正和戚继光,他们是那个时代中璀璨夺目的人,就如黄仁宇先生所说,他们有造反的能力,但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这种能力终究是让人忌惮的,因此他们最终也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只能感叹一句“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还有海瑞,以前他给我的映像就是个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海瑞的局限,真的有点可怜,不合时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动体制,但最终因为能力和智力都不够,只能活成一种正义清廉的'象征,而将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涂。李贽就更复杂了,我大概还要去多看一些书才能真正读懂他。
最终,黄仁宇先生这本书里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在个人之上还有体制,体制之上还有更大的命运,人们身处其中无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历史遗憾。所以,他说,“人世间很多残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义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在以圣贤的“道德”标准之下,每个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征,而非有血有肉的灵魂,于是大家被禁锢的姿态都显得异常绝望。
《榜样》从几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自身事迹讲起,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生动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勤勉敬业、为民实干担当的精神风采。他们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是有相同的信仰。观看节目,对他们由衷的敬佩。
来自不同行业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坚守信念,执着追求。土家族退休党员罗官章鞠躬尽瘁,带领群众创业致富。江西小学教师支月英,执着坚守教学点,为大山培育一批批的学子。吴孟超院士,耄耋之年仍然坚守在祖国医学事业第一线,为肝胆科研事业,刻苦钻研、培育人才。琼沙3号党支部的党员们,坚守岗位,风雨无阻的为岛民运输物资。流动党支部的书记苗振水,坚守岗位忠于使命,组建了一个个流动的党支部,服务群众。被誉为工人院士的'李万君,苦练焊接技术,坚守岗位,他毅然拒绝了外企的高薪聘请,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无私的奉献给党国人民。优秀警官李贝,在工作中抓过贼、卧过底、毙过匪,坚守奉献与牺牲的人生信条,用行动诠释了一位警察真诚为民的本色。
在片中,方志敏烈士的女儿方梅讲述了她用实际行动完成先辈未竞的事业。方志敏烈士曾写道“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为党的理想和事业奋勇战斗,坚贞不屈,坚守信念,这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新的征途也一样是山水重重,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传统,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为党旗添彩。
支月英老师说“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了,才有希望。”,这句话深深的打动我。在学习和实验中,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要努力进取,克服难关,在困难面前,想一想自己的初心和信仰。
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行胜于言,我们应当将榜样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思想和行动时刻以榜样为标杆。我们也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九月,天高气爽,清风徐徐九月,笑声琅琅,歌声阵阵。不知不觉,我们已是初三的学生了。站在熟悉的校园,站在庄严醒目的五星红旗下,脑海中是我们在三中的一切一切……
那是眨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初一开学,当我们走进三中时,浩大的校园,样样叫我们好惊奇。那洋溢着生命和活力的绿数环绕着我们,那阵阵幽美的花香扑鼻而来。坐在教室里,每个人都激动不已,因为从此刻开始,我们的生活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我们将丢下孩提时代的幼稚,真正成长。在这儿,我认识了辛勤的园丁,他们不同的年龄气质,却同样的敬业我结识了众多的同窗,和她们嬉笑打闹,共勉学习,尽情地欢笑,放声地大叫。还有那热烈的争论,疯狂的追逐,课堂上的跃跃欲试,课堂外的崭露头角……颗颗桑果儿夹杂着笑声调皮地投向彼此,片片雪花儿附和着朗朗读书声落进校园,在国旗的映照下,我们成长了。
这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初二是少男少女们的“花季雨季”,我们不再过分顽皮,而是学着沉思不再轻易哭泣,而是学着坚强。当遭受挫败,我们仍可以“潇洒”地对自己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当有了委屈,我们可以默默地对自己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吧。”尽管比以前多了几分烦恼,多了几分深沉,但却少了些浮躁,少了些散漫。初二,我们成熟了许多。
记忆萦绕在心头,逝去的终将逝去,如今我们已进入初三了。初三,才是我们迈向成熟的真正阶梯。
不久,我们即将面对人生中第一个“冲刺”,将去跨越又一个门槛。年轻的我们不再天真,我们明白这一年将是紧迫的一年。初三的生活刚刚开始,那跃动的心已无法沉静。第一次,我们提笔在书上写下“拼搏”,写下“努力”,时刻警醒自己,深深的信念和默默的追求在推动着我们。我们将甩开曾经的欢笑和泪水,用三年来所学到的一切知识和沉稳自信,在明年,为自己的初中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憧憬未来,我想,当我们毕业后,当打开这所有尘封记忆时,我们会给母校――定远三中一个阳光的微笑。也许,我们还会在这儿学习,那么,我们会在绿色的校园中端端正正地对国旗行个礼,告诉它,我们继续深造来了。也许,我们会在更远的地方,那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儿的一草一木,所有的日子中的遐想和回味,将在未来被我们一一拾起,珍藏,尤其是我们今天面对的国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心着你的身体;父爱是贴身的背心,刻刻包围着你的心。父母爱是你身上的两重衣,无时无刻不围绕着你的前后,无论你远隔千三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父爱母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缠绕。
我记得我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发烧,向学校请了假,因此落下许多功课,可我毫不在意,仍然在享受着病人的悠闲,而爸妈则每天忙这忙那的,时不时关心一下我的身体状况,也从来没有和我提到过学校功课的事儿。病人就是舒服,不用上课和写作业。
有一天,妈妈看我病情好些了,看我的脸色渐渐恢复原来的血色,对我说了声:“宁静,我回家一趟。”说完便急匆匆地走了。真是莫名其妙,好端端地回家干什么呢?我的东西也没落在家里啊。
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见妈妈还没回来,我的心凉了一大半,焦急地四处张望。终于,妈妈回来了,手里还提着我的书包。
书包?妈妈为什么要提来我的书包?难道要我写作业?帮我补习?不对,我可是病人啊。
这时,妈妈把我的书包放到我的病床上,神情严肃地看着我,认真地说道:“宁静,你也知道你落下了许多功课吧。”
“知道啊。”我不以为然地回答到。
“既然知道,那你也知道落下功课的危害吧。”
“知道。”
“比如?”
“学习成绩下降,考试不会。”
“那就对了,从今天开始,我来帮你补上你落下的功课。”说完拿出我的语文书给我,又拿出我的笔盒,语气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我皱起了眉头。什么嘛,原来自是给我补习功课的,我可不愿意。虽然我知道自己落下功课肯定不好,可是我就是不想补习。
我抬头看了一眼妈妈,眼神里满是乞求,可妈妈不改神色,坚定地看着我,似乎在说:“必须补,不补不行,别有理由。”
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翻开自己的课本,开始补习。
一开始我虽然有些不适应,老是分神。但是在妈妈认真地教导下,我补回了我原先落下的课文。妈妈也一脸欣慰与满意。
终于,我出院了。我回到了日常的校园生活,我并不会赶不上别的同学的成绩,考试也考得很好。那时我才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
妈妈,谢谢您,如果不是您,我也不可能考上好成绩,不可能和别的同学们一样轻松地学习,妈妈,谢谢您。
这个星期我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本书<爱的教育>。这本书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使我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认为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封父亲的信《要学会爱人》,主要内容是讲,安利柯的父亲看见安利柯走路时不小心撞了一个妇人,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感到非常生气,并告诉他今后应该怎样尊敬别人,培养好的品德。
说实话,其实我有时也和安利柯差不多,每当有家长陪同时我都很有礼貌,但当家长不在时我就变懒了,见到谁就当没看见,头一低就过去了,连句话都懒得说。
记得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碰见我家对门的阿姨,我连理也没理,低着头就往前走,装做没有看见,也不知人家是怎么想的,是不是从此把我看成一个坏孩子呢?总之,我这样是非常不礼貌的。
还有一次,也是在上学的路上,当我走到马路口时刚刚变红灯了,我便停了下来,这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因没看见红灯,继续往前走,眼看对面的车就要过来了,本来这时应该赶紧把老奶奶拉回来,可我还在犹豫,到底去还是不去呢?正当我犹豫不决时,我身旁的一位阿姨连忙把老奶奶拉回来,并对她说:“红灯了,先不能过。”之后,又把那位老奶奶送过了马路。看到这些,我非常的后悔,后悔我当时犹豫什么。我发现我的爱心突然间全都飞走了。我对自己说,以后可千万不能再这样了。
一个人要培养好的品德,必须从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将来就成不了大事。
今后,我要学会关爱他人。如果看见有小同学摔倒了,就连忙扶起来;看见有人遇到困难,要及时帮助;包括给老人让路、给盲人引路、见穷人施舍、见伤员施救这都是文明的表现,这都是爱的表现。
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满爱心!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医院的天使”。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齐启禄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父亲到法国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后突然生病,因此住进了医院。一面写信给他妻子,告诉她自己已经回国,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后虽然担心,但因为有一个儿子正在病着,还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儿,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儿子到往看望父亲。孩子在医院却一直照顾着一个外人,最后不但不和真正的父亲回家,却要坚持照顾着那陌生人。
爱自己的亲人是应该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爱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爱,那他就是一个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爱。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学习那种爱呢?!再请回过头看看现实,这世界上并非充满着爱,穷人对富人,许多都是将真正的爱看作是一种奢侈品,而将金钱、利益至上的人。
我认为《爱的教育》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阅读时好似把我带入了广阔的社会中去,它真是让我懂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爱可以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这几天,我看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里的故事很感人,篇篇催人泪下。最让我感动的是《告别》。这是作者在小学升级后和同学、老师告别时忧伤的感受。作者在校园里有过挫折,有过欢乐,也有过苦恼;作者回想起和同学老师相处的一年,非常伤感;他真诚地祝福她的同学和老师。
还有《雪球事件》和《访问伤员》,我也很喜欢。说的是作者的朋友卡罗菲和别人打雪仗时,一个雪球砸伤了一位老人的眼睛,老人趴在地上非常痛苦地***、叫喊。卡罗菲有害怕,不敢承认。但最后在卡隆的劝说下,卡罗菲还是扑到老人的怀里,用断断续续的话语给老人赔礼道歉,还把最珍贵的邮册送给了老人。读了这两篇文章后,我已经喜欢上卡罗菲那诚实勇敢、心地善良、大方的好性格。我更欣赏卡隆不仅自己光明磊落,而且帮助同学勇敢承认错误,做同学的坚强后盾。还有这位受伤的老人,虽然自己眼睛受到伤害,但在卡罗菲承认了错误后,非但没有责备他,而且还安慰他。
读完了这本《爱的教育》,我深受感动,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人间真正的爱和人间真正的友情、真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