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会画一棵高高的心愿树,把大家的心愿都实现。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会帮没有手、脚的人,画一双好手,好脚,还他们一个好的身体。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会把自己画成一位科学家,发明很多东西,要什么就有什么。
你是不是也想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综上所述,非言语行为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言语行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翻译过程应对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应根据不同的语境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试以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为基础,以实现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为目标,对不同文化、不同语境下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对非言语行为学习及其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Edward Hall,The Silent Language [M]Oxford University, 1959
[2] R, A, Hudson, Sociolinguistic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1996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词的意思,那我只能说——你落伍了!
日新月异的今天,语言也在紧跟时代的脚步前进,一些“奇形怪状”、“莫名其妙”的字词也随之渐渐产生。这,就是红遍“大江南北”的网络语言。网民们把自己的表情融入文字,将名人们的故事压缩成成语,从重大事件中抽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词语,于是,网络用语便由此诞生了。
网络用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们形象创新、诙谐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表达效果,它们大都结合实际,从生活中演变转化而来。而且这些网络用语没有明确的语法规定和意思,所以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具有相当大的.变通性。
也许有些人会说:这些词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概括吗?有“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的深刻吗?有“灯将灭,人睡些,照离愁半窗残月”的意境吗?这些词只些无聊的人们胡编乱造出来的罢了。
是,网络语言没有唐诗的概括,没有宋词元曲的风雅意境。而且有些随意的构句,会使青少年写作时产生错误,对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影响。词义的不确定性有时也会造成对话者之间的误会和矛盾。这些都是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
然而,对于网络语言,不可否认的是,它为我们的传统语言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去看待它,在心中架起一杆秤。网络语言无穷无尽,但其中只有规范的、经典的话语能永久保留下来,而那些没有意义的则会自然而然地在“约定俗成”中被忘却,被历史掩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当然,我们的语言文化只有在创新中,才能不断进步。
有一天,汽车王国发生了一场争论,闹的不可开交。
轿车在所有同伴面前得意洋洋地说:“瞧!我多棒!每次主人去哪,都由我载着,主人肯定最喜欢我!”
货车也不甘示弱,响了响喇叭说:“哈哈,就你也只能载人的本领,瞧瞧我们,身强力壮,可以运货到全国各地,你只会载着人到处乱跑。”货车的一番讥笑,惹怒了小轿车。
火车不屑一顾地看了看它们一眼,冷静地说:“你们都别得意,我们的家族很庞大,有载人货车、运货货车、悬浮列车······关键是我们的身体有你们的几十倍长!”
卡车闻声而来,也参加了“辩论大赛”,“你们都有什么了不起,我才是最棒的!我在部队里是一辆军用大卡车,每天为解放军服务,我这叫伟大!”
车子王国陷入一片混乱,一位年长的汽车老爷爷看不下去,亮了亮嗓门大声喝道:“都没什么了不起,从我年轻到现在都在为人类服务,从来没骄傲过。大家都是交通工具,各有各的长处,要学会和睦相处,永远一家亲!”车子们听了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此以后,汽车王国一片宁静,大家都很努力地为人类服务和奉献。
几个人面对一个荒园,明明可以将它打造成一个世外桃源,却偏偏将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争吵上。最终,人们带着心中的不快散去,荒园仍然是那个荒园。如果人们可以行动起来,不像故事中所说的只单单争吵谁的主意好,那么荒园总会多一些生机,多一些趣味,而不会像最终那样只是徒增了几个凌乱的脚印,说不出的荒芜和凄凉。所以,千言万语都不如一个行动来的实在。
当年反对外资建筑川汉铁路的运动开始,成立议会的要求也普遍展开,但结果皇帝只是下诏组织“咨议会”,学生们都很激动。于是他们决定以反对留辫的方式来表示他们反满的情绪。那时还是学生的***和他的一个朋友毅然剪去发辫但答应跟着剪的一般人却不履行他们的诺言。就这样,在短期内,***从嘲笑“假洋鬼子”的假发辫进不到要求普遍地剪发了,而那些一般人则还是停留在嘲笑别人的层面上。
古时的赵括自幼饱读兵书,在行军打仗方面也常常可以说上一二。于是,他自认为自己在军事上的知识十分了得,主动要求做主帅上战场。可战场上变化多端,理应见招拆招,随时改变作战策略,他却被自己所读兵书束缚。最终,五十万大军被区区十多万敌人打败,沦为笑柄,岂不悲乎!由此得出,说和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曾经,一个朋友抱怨说自己放假前总会制定好计划,打算在假期实现逆袭,再不济也要完成假期作业,可是却总能在开学收作业时奋笔疾书的人中找到她。当问及原因时,她无奈的晃了晃自己手中的手机,我心下了然。是啊,这样的情况在我们之中不是经常出现吗?每个人都嚷嚷着说要好好学习,要整理错题,要预习新课,要复习旧知识,不能再碰手机了。结果呢?可能你的本意只是想着看下时间或是回个消息,但当你打开手机的屏幕的那一刻就已经很难放下了,那些计划好的事情也被抛之脑后。最终计划以“计划赶不上变化”“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宣告失败。
所以,有了计划就一定要行动起来,而不是只在口头上说说。毕竟,言语不会影响到计划的进展,但行动却能使计划最终完成。
在我看来,行动往往比言语更具有说服力,当一个人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时,即使他说得多么伟大,也难抵达现实的彼岸,无法撷取成功的果实。
曾看过一则爆料:娱乐圈某女星深陷“诈捐门”漩涡。事情缘由是该女星在某地拍片子时,看到了某福利院的艰辛,便开口说要捐助该福利院,但前提条件是,要先配合她召开发布会,于是该福利院便带着孩子们到达现场,献上歌曲,以表达对女星的感谢。当时的民众看到这场景象,纷纷赞扬该女星的人品。原本事情也告一段落了,结果,该福利院却表示,并未接收到女星的捐赠。此事便迅速引发公众舆论,该女星也因此深陷“诈捐门”。
韩非子曾言曰:“言战者多,披甲者少。”当社会遍布“言语的巨人”时,阳光也会被“巨人们”所掩盖,神州大地上的人们看不到光明,永远深陷于黑暗之中。他们终日以黑夜为伴,早已失去了对光明的憧憬。
可总有一些人,他们默默用行动来改变这一切。在他们心里:“行”是“言”的领导者,他们信奉于“行”,听命于“行”。他们誓将光明带回神州,不顾被黑暗蒙蔽双眼的愚人的言语攻击,他们将“行”的种子埋于神州大地上,默默在大地耕耘,期待来日收获光明。她只是千千万万凡人之一,可她却用凡人的身躯,坚定不移地执行着“行”的指令。
在疫情肆虐神州之时,她不顾公众舆论,亲自将物资送往第一线。有人说她惺惺作态,有人怀疑她炒作,也有人对她行为表示不解。于是他们便在键盘前发表他们作为“巨人”的本能。他们在键盘后面操纵着一切,他们引导舆论攻击“行”的使者。
这一次,人们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他们选择站在她的身边,替她挡去那些攻击话语,他们维护她,他们信任她,只因她说了一句:“连一包方便面都能做到公示!”
她为了前线几日几夜不合眼,她已经默默做了许多年的公益,可人们直到今日才开始了解她。她不是“巨人”也不是“矮子”,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是千千万万凡人之一,是神州其中一员。她同时是许多孩子口中的“妈妈”,她关爱他们,她将温暖带给他们,她付出行动赢得了众人的认可。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一个人的行动,比他所说的话,更有详细的表现。”当你面对困难时,需要的不是朋友看似安慰的话语,而是他伸出扶你一把的手。
有人曾经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一条湍急的河流,行动就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急流,似乎每个人都会表现得无所畏惧,喊出几句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而真正敢涉足这条急流的人,却为数不多。正如花园中有几个人,面对荒芜萧条的花园,都会大发议论,空谈一番。结果,话说了一火车,事却没做成一件。
话说得最多的人,不一定要事做得最多的人。雷声再大,如果雨点太小,也只不过是虚张声势。实干才是最真的,行动胜利空谈。
少空谈,多做事,能实干,能行动,是一个人品质、修养的体现。科学之道也曾经谈到,其实,何止是科学之道,做从这道更是如此。脚踏实地做事,谨慎认真为人,这体现的是一个人实干精神,求实态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面对着多少人的嘲讽,但是他坚定自己的目标,依旧保持着自己踏踏实实的良好作风,每天行走在田野之间,埋头在稻浪之中。他怕实干精神,让人敬佩。
只有实干,只有付诸在实际行动中,理想的风帆才会拥有更强大的力量,人生的船帆才能够顺利地驶向成功的彼岸。即使一个人说得再怎么好听,谈得再动人,如果你不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通过实干来到达所定的目标,也终将碌碌无为,一无所获。
用笔完成梦想的鲁迅,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努力创作,辛苦耕耘,为实现梦想自强不息,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他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锻炼,用实际行动成就了自己的一段传奇人生。纵观世界但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用行动取得了辉煌成就。而那些老说不做的人,却淹没在人世中,被人淡忘。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只有具备实***素质,努力去学习,才会取得成功的果实。我们国家的领导们只有会说更会做,才能造福于人民,奉献于社会。只有行动,实干,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富强,蒸蒸日上,不断进步。
朋友,让我们抛弃那些大道理,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创造美好的未来。因为,行动胜于空谈。
翻译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它涉及到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信息转换活动。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风格、所涉及的文化等多个方面,译者在重视语言行为意义翻译的同时,还必须十分关注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然而非言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文化的影响,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相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表示完全不同的意义,体现不同的功能,这就给翻译的过程造成了困难,下面具体分析不同语境下非言语行为意义翻译应该主要采取的翻译策略。
(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果非言语行为相同,所表达的意义和功能也基本相同,这种情况下对非言语行为的翻译可采取直译的方法。
例1.He came up to her, his red face, with its bloodshot eyes, thrust forward, and gripped her arms。She cried in fear of him, struggled to be free。 (D.H.Lawrence, Sons and Lovers
译文:他走到她身边,眼睛充满血丝,满脸通红地凑到她面前,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她害怕得叫了起来,挣扎着想脱身。 (《儿子与情人》,蒋景阳译
上例中 “Came up to her”和“走到她身边”,“with its bloodshot eyes”和“眼睛充满血丝”,“his red face”和“满脸通红”,“gripped her arm”and“抓住她的胳膊”等一系列非言语行为意义的表述与中文相同一样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原文中非言语行为的意义作直接翻译表达即可。
(二非言语行为相同,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不同的情况。
1.虽然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是具体的语境下可以为读者所接受的,为了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
例2:When Tom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composition competition, we all patted him on the back。
“pat sb on the back”在说英语国家表示对某人的祝贺,但是在中国文化中要看具体语境:当某人做某事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表示安慰,在某人成功的时候也可以表示认可和赞赏等。上例由前面语境可知是汤姆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此时patted him on the back。这一非言语行为应该是表示对他的祝贺或者赞扬。因此上文可直接译为:
“当汤姆在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时,我们都拍了拍他的.背。”有上下文语境的影响,直译不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苦难,故就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
2.相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示不同的意义和功能,直译过来会令读者费解的,这个时候可采取直译兼意译的方法。
例3:After the composition competition, we all patted Tom on the back.
此例只是在例3的基础上做了些改动,但却会对我们的翻译方法产生大的影响。上文中已经提到:“拍某人的背”在英语国家特定的表示对某人的祝贺,但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却可能有不同的涵义。在没有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如果直接翻译过来中国的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云或者产生误解,这个时候就需要译者改变策略,使用意译的方法了。故此例笔者认为可意译为:“作文竞赛结束后,我们都拍了拍汤姆的背向他表示祝贺。”
(三如果某种非言语行为只在一种民族文化中存在,可以采取直译加注或者是意译的方法。
例4:The young girl thumbed her way to the passing cars。
一些国家的人们通常有搭便车履行的习惯,通常他们会用上例中的手势:“竖起的拇指”向路过的车辆挥摆表示想要搭个便车,如果是刚巧碰到和他们同一方向的人就会带上他们。但是在中国,同样的想法缺不用相同的手势,故在路边用“竖起的拇指”对过往车辆挥摆以表示要搭便车是属于说英语国家一种特有的非言语行为,中国的读者不易理解其特殊意义和功能,因此翻译时要将这层意义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解释清楚,否则可能造成读者的误解。故上例可译为:“那个年轻姑娘站在路边向过往的汽车摆动着竖起的拇指表示要搭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