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我喜欢上这部作品之前并没有看过任何简介和引言,只这样一行字就足以让我陷于其中。于是,在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脑,完完全全投入于阅读中。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乐的伴随下认真看的作品,因为即使听着音乐,我也可以完全过滤掉一切无关的干扰,要的只是能够让我凝神静心的轻轻的曲子。
看《孩子你慢慢来》,心中有这样一些情愫在荡漾——感受做一个妈妈的甜蜜和幸福、回忆做一个孩子的童真和快乐、亲近小植物小动物时的欢欣和好奇。这些感受凝在一起,让人很难说出到底因为什么而感动,而喜悦,而舒畅,可确实就是能听到自己的笑声不断,轻轻带过的那种笑。
对,看这本书时心情一直如轻风般缓缓流动,没有太大的起伏波动,所以读安安的成长和读妞妞的故事不一样,自始至终,不曾落一滴泪。
我很难写好一篇读后感,因为我看书往往只是沉浸于看书的过程,看过后就忘了许多细节,甚至连自己有过的感受都会忘记。在整本书里,唯一能被我清晰记起的是“你眼睛里有我”。
“你在干什么,宝宝?”宝宝情急地喊出来,“妈妈,不要动……”一边用两只手指撑开母亲的眼帘。
“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安安专注地、深深地,凝视着母亲的眼睛,声音里透着惊异和喜悦,一个字一个字地宣布:
“妈妈,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里有我,有安安,真的……”
说着说着激动起来,伸出手指就要去抚摸妈妈的眼珠——“真的,妈妈,两个眼睛里都有……”
妈妈笑了,她看见孩子眼瞳中映着自己的影像,清晰真切,像镜子,像湖里一泓清水。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无意中能给成人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像安安的妈妈一般耐心、细心。婴幼儿刚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个国度的时间不长,他们有着柔软的肌肤、清澈的眼眸、纯粹的泪与笑,这是上帝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最清晰最美丽的印记,这些印记还未经过岁月的冲洗,所以显得如此动人。他们从感知父母家人的抚爱开始,认识周边的寸土、花木、虫鱼,了解身边的人和语言,然后再渐渐接触更多无形的东西,他们开始知道人间有美丽的传说和信仰,也有残酷的战争和***戮。这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成长之路,一切都要慢慢来。孩子你慢慢来,体格与内心才能不断茁壮、强大。
[摘抄]:仰天大哭的小脸上只见一张圆圆的大嘴,一滴眼泪滑下嘴角。爸爸放下餐具,推开椅子,弯下身抱起儿子,哭声一半就煞住,华安改用德语指定爸爸为他讲七只乌鸦的故事。
[点评]:这段,是摘自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之所以摘抄这一段,不是因为全书就这么一段,它有149页,也不是因为这是本书最有深度、最好的一段,是因为它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句子中还透出一种孩子的天真、固执。
也许,这只是一句平平常常的句子,没有用词太精美、华丽,如《飘》中:“那双迷茫的眼睛睁得大,脸上洋溢着微笑。身后的阳光更是给他整个人镀上了一层奇异灿烂的光辉。”这句是描写阿礼希的一句。但在龙应台笔下的句子,平常的词句动词中却透出了与众不同的光彩。寥寥三行字,却在读者眼前描绘了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孩子。瞧,他固执地指定要讲的故事,那因为听不到故事而伤心,却又能快速变通,当妈妈不讲故事,换爸爸讲时,安安没有挑衅和不满……这么几行字却表达出这么多姿多彩的,浓浓感情色彩。
我想,龙应台和任何一个作家一样,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描绘出各种形形色色的任务、事物……却异曲同工地给人们带来思索、笑容和幸福。
小蜗牛慢慢地收拾好书包,慢慢地走出了学校。
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一片大峡谷。峡谷两侧到处都是密密层层的树木,金黄的叶子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远远看去,简直就像是一片随风涌动的金色海洋。小蜗牛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
峡谷底下有什么呢?小蜗牛一边好奇地想着,一边竟情不自禁地往峡谷底下爬去。哇,这里的石头真多呀,多得数也数不清!有全身灰白的石灰岩,有像书页一样的页岩,有坚硬无比的玄武岩,甚至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鹅卵石呢!小蜗牛心想:那些大石头带不走,我可以带点鹅卵石回家呀,铺在我家的花圃里,要多漂亮就有多漂亮!这样美滋滋地一想,小蜗牛就精挑细选地捡了起来。
太阳渐渐地下山了,小蜗牛也背上装有石头的小书包,满载而归。
龙应台一直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认识”她是从高中时候看南方周末开始的,在看了南方周末上关于她作为台北文化局长的访谈之后,开始找她的相关文章,慢慢形成的印象就是:她是一位挥斥方遒的女战士,和彼时气势高昂的余杰属于同一类作家。后来也看过她的一些亲情相关的文章,甚至是前段时间读完《目送》,仍然没有完全扭转她之前留下的印象——直到看完这本《孩子,你慢慢来》。
如果说之前看到的龙应台是遥远的、深沉的、忧愁的,那么透过这本书看到的龙应台则是亲近的、温和的、欢快的。之前的文字中总是凝结着万千思绪,让人读过之后默默不语,而《孩子,你慢慢来》则在字里行间填满了欢乐,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无比愉悦的体验——其中的一些小片段总让我忍不住马上与老婆分享:嘿,来看看这一段,肖开开会说话之后会不会也这样呀。
看过之后,和几位朋友聊起:《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只有当了父母的人,阅读起来才会获得最大的欢乐和启示。随着龙应台的笔触,我们看到她的大儿子华安的成长点滴;看到在这个成长历程中作为母亲的龙应台是如何的一边小心翼翼又一边满心欢喜;看到她对小儿子华飞的出生如何期待但是又对华安是否会接受华飞如何忐忑……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惊喜片段,“他爬、他笑、他摇头、他站起来又一跤跌倒,他眨动着圆滚滚、亮清清的眼睛,我总是目不转睛的盯着他每一个举动。”每一段文字描述的,都是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的“创世纪”。(“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默默苍穹和茫茫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纪"。”-龙应台)
强烈推荐给所有接受了上天最好礼物——孩子——的父母们,在这样一本轻松简单文字阅读中去对应你所养育孩子中的各种欢笑或者小烦恼——当然,最后走向的,都会是快乐。
花了两个下午的时间,抽空把《孩子你慢慢来》看完了。龙应台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她的文字看了很多。犀利的、朴实的、豪情的、温情的……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述,我都很喜欢。
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一个个小短篇,其实记录的无非是母亲和儿子的一些生活片段,可就是这样真实的文字,把那份浓浓的母爱一点点渗透给了读者。
或许是做了妈妈的缘故,对于描写亲子关系的文章特别的喜欢。总能在这些文字里找到共鸣,找到感动,也学到与孩子的相处之道。看这本书的过程里,心里都怀着一份感动,能感受到龙应台对两个儿子的涓涓母爱;对上天把两个可爱的天使送到她身边的感恩之心;同时看到她和华安、华飞的交流又会让你忍俊不禁。
欣赏她处理两个孩子之间关系的智慧,喜欢看她与华安、华飞的互动,佩服她能那么坦然的和孩子交流生理方面的话题,赞许她面对犯错孩子所采取的态度和方式……最重要的是那份感动,那是做了母亲以后自然流露出的对孩子无私的爱与付出,是每一个身为母亲的女人都会有的情感,不需要谁教你,那是天性,上天赐予每一个母亲的母性。
合上书,心里满满的感恩之心,浓的化不开。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智慧的母亲,我珍惜和儿子相处的每一段时光,我愿意陪伴儿子慢慢成长,同时也希望把这本书分享给每一位准备做妈妈,和已经做妈妈的朋友们。
不止一次的品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每次翻开这本书时总感觉到里面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温柔,充满着浓浓的母爱,细细品读仿佛能看到一湾潺潺溪流从一个母亲的心里流出来,即便是已经身为人母的我,也会为龙应台的两个孩子感到幸运,有一位多么睿智,多么慈爱的母亲。
这本书的封面是:在一片落满枯黄树叶的路上,一个孩子正在低着头,小心翼翼,又仔仔细细,似乎在寻找什么,又似乎在思考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他们研究着身边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看见的路边风景。而在当今这个处处高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年代,天下父母都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强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更优秀,更强大,更乖巧……却忘记了,孩子的一切进步都是有时间规律的。更重要的是,忘记了孩子的生命旅途,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选择一张这样的图片作为封面,我想这应该是在提醒我们应该给孩子们预留一个属于他们思索的时间和空间吧。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当我仅仅读完卷首语,我就被那句“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所深深震撼。龙应台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等一个五岁的孩子扎好一个蝴蝶结。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哪怕是用一天的时间去等待孩子堆好他最喜欢的沙堡?当孩子有兴趣和信心做好的事情,如果我们还去中途干扰或自作聪明的指导,会不会阻碍他们对事物的原本认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泯灭他们的创造能力呢?一个又一个疑问,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我想龙应台是对的,此时的我们,面对孩子的“执着”,不需要焦躁,不需要催促,更不需要我们画蛇添足的指导。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只有学会耐心等待,才能让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书中的每个小故事,看似那么的平凡,无一例外的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却无一例外的可以震撼读者的心。当龙应台接到超市电话,说邻居家的孩子偷糖果时,现实中的我们能和书上所写的一样处理这件事情吗?能原谅孩子吗?当日记《一只老鼠》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出现时,我们也能和龙应台一样在知道孩子的诉求时与孩子平等对话吗?印象最深的是《触电的小牛》,现实中的我们也能苦口婆心的对孩子说教吗?也许更多的是严厉的指责,换来的却是孩子更大的叛逆心理,摧残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
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
世界上有一种永恒的爱,叫母爱。世界上有一个永远爱你的人,叫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爱自己的母亲,她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长大成人,愿意用尽一生的心血陪伴你我。《孩子你慢慢来》的作者龙应台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
文章字里行间体现了龙应台作为母亲内心最柔软、最细腻的的款款深情。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葛哥与底笛》这一片段了。哥哥安安认为妈妈更爱弟弟,所以他玩“失踪”变得很麻烦,剪弟弟的衣服……可是,妈妈每次都用温暖的怀抱和爱解决了问题,同时也让兄弟俩的感情更加融洽了。哥哥有时欺负弟弟,妈妈要打哥哥,弟弟飞飞却把整个覆在安安身上,为哥哥求情。两人相依为命的抱成一团,再抬头时,妈妈已经不见了。我仿佛看见龙应台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是的,孩子慢慢来,慢慢来,她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我也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把自己看似普通而又深沉的爱,注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日子和细节中,给了我无数的温暖和启迪。母亲,母亲,天下所有的母亲们,我向你们致敬。你陪着自己的儿女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隐约间你的青丝已斑白;你送了儿女一程又一程,恍惚中你的双颊已布满沧桑。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母亲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一切!
这本书是龙应台写的,在我的脑海里,龙应台的文章有着万丈豪气的一笔。然而,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中,却令人惊叹!她的文章竟可以这样的款款深情,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书中,龙应台作为一位母亲,无时无刻泛滥着母爱,就像她在书里说得那样:“我着迷似的想吻他,帮他穿小衣服时、喂他吃麦片时、为他洗澡时、牵起他手学走路时,无时无刻不在吻着娃娃的头发、脸颊、脖子、肩膀、腿、脚趾头……”这些也都是我们曾拥有过的。
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妈妈把我和哥哥养这么大是多么不容易啊。在“开学第一课”里,撒老师说:“父母是教会我们扣第一颗纽扣的人。”的确,小时候,妈妈每天都要用双座婴儿车推我们出去玩,累了,瞌睡了,我们就要哭闹,妈妈就会哄我们,直到我们睡着了,然后自已就去打扫卫生,每天妈妈要给我们换尿布、洗衣服、晾衣服……。记忆中,我们的妈妈为了我们,没有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
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关于母爱的歌?比如妈妈的吻、鲁冰花、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等,无不在赞美着母亲。因为是伟大的母亲,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没有母亲,也就没有我们。母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当我们用啼哭来表达初到世界的那种欢喜雀跃时,我们的母亲正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疼痛!然而当妈妈第一眼看到我和哥哥时,完全忘记了身上的痛,“哦!我的孩子,你们是上帝带给妈妈的小天使!”是啊,哪个婴儿不是上帝送给母亲们最好的礼物呢!
如果要表达妈妈对我的爱,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每天清晨5点多,妈妈拖着困倦的身躯,早早地把全家人的早餐做好。也顾不上和刚刚从梦境中醒来的我们打招呼,急忙奔向阳台,将昨日换洗的衣服丢进洗衣机里。接着,又急急忙忙地把可口又丰盛的早餐盛起来。最后,才匆匆地去上班。
这就是爱,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爱!这更像是雨露对于小草一样,无时无刻地在滋润着我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