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著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平事迹,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道德经》全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生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之心。
老子说“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道理还得我们亲自阅读才能理会,《道德经》是一部值得永远学习,永远研究的经典之作。
这个暑假,我虽然没有读很多书籍,但有了挺多的心得与体会。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
余秋雨先生不愧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散文家,他的语言清新自然,文笔通顺流畅,时不时一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就能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且深深地沉沦在文章里"不能自拔"、回味无穷。无论是人还是文章,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典范。
在《山居笔记》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一个王朝的背影》和《历史的暗角》。
先谈一谈《一个王朝的背影》。这篇文章以清王朝为背景,以康熙的`"长城"——避暑山庄为线索,开始了与清朝的谈话。文章的开头以康熙的人生与能力入笔,写到了"康熙希望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所以他在避暑山庄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去那里打猎,也算是一种浩大的军事演习。这就是康熙作为一个君王的伟大之处,无形胜有形,便可以不再去修长城。他不但精通中国文化,而且熟知国外名人所著的几何与自然科学的学说著作。他"将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使那个时代强盛无比。而到了他的后代乾隆那里,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康熙的"长城"突然变成了康熙炫耀自己功名与荣誉的地方,"乐滋滋地自我品尝,这使山庄回荡出一些燥热而又不详的气氛"。紧接着,排斥了外国文化并只限定在广州开放外贸,从而导致清王朝逐步走向衰落。
之后的嘉庆在避暑山庄看到了父亲的功德,不禁觉得身上的担子太重。这就使之后的子孙在这种压力下一步步带领清王朝走向衰败。在清朝灭亡后,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自尽;余秋雨先生在文末的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在《历史的暗角》这篇文章中,余先生列举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臭名昭著的小人,并且详细的分类为:恶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小人在中国人的心中,自古就有一种范畴,卑鄙的、邪恶的、损人利己的人都会被人们自动划分到小人这一行列中去。小人的嫉妒与自我利益的膨胀,往往会使一个又一个文化名人走向冤屈之路而无言以对,或许这正是小人真正的强大所在。余先生的一句话,令我的理解更加深刻:"小人的势力往往在暗角中滋生,牵绊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人被就算被绊倒,摔了个倒栽葱,也对这些人或事无言以对、无可奈何。"在这一方面,小人的手段耍的极其阴险。"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在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侮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享受侮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是一个二个文化名人被逼上绝路的原因所在。虽然如此,但小人往往不会落得好下场。因为——小人终究是小人。
山,犹如圣哲,沉稳敦厚;水,犹如豆蔻女子,灵动,聪慧。山水造就了世间生命的美丽。
有人生活在绿柳如阴的江南,却向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有人生活在浩瀚无边、波澜壮阔的海边,却期待一览驼走大漠、长河落日的壮美;有人生活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乡间,却向往过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的人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风景,静思品味时,就会发现风景这边独好。
我的家乡在日照,那青幽幽的山,清粼粼的水,无时无刻不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家乡的山上有许许多多姿态各异的石头,有的相互依靠,像是在说悄悄话,那神情宛如羞涩的少女;有的则高高站起,抬头向上,似乎要仰天长啸,抒发心中的激情;更有趣的是像顽童一样的石头,这儿一堆,那儿一块,好像是在做捉迷藏的游戏。春天到来山上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夏天树木翠绿,树荫遮阳,凉风送爽……真是一派迷人的好风景。
山有山的灵秀,水有水的空灵。在山腰平坦处有一水渠,终日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河水,水流到远处的小河里面,小河河面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小河是活的,层层粼粼细波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玩耍,河中偶有小鱼自由自在的游玩;小河是软的,微风吹过,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丝绸;小河是硬的,像一块无暇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我经常在河边散步,在静静的河边徜徉,偶尔投一块小石子,或放一只小纸船在河里,随着河水轻轻飘荡。正是这充满活力的水造就了那秀丽的山,滋润了花草树木,也滋润了我的心田。
无须去名山大川,无须到沧海大漠,怀有一颗赤诚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无论世事怎样变化,无论走向何方,我依然爱你,家乡的山河。
远远的,就看见山了,多么壮观呀有的连绵起伏,绵亘蜿蜒,一直伸向天际;有的一峰独秀,直插云天,令人望而生畏;有的突兀险峻,拔地而起,使人心惊胆战。
人虽坐在车上,可我的心却已飞向了大自然中,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向山林,飞翔自然。
终于站在了山脚下,我被周围山峰的气势所震撼。抬头仰望,我在这山脚下是如此渺小,在我面前,群山仿佛是一个个巨人,神气地挺立着。苍翠的树木紧密相连,织成了一件又一件的巨大绿袄,披在群山上,颇是壮丽。
雁荡山的美,是一种幽静的美。走进山林,人仿佛一下子被幽静包裹着,林中一丝声音也没有,仿佛是一个与外面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直到一只突然醒悟的鸟儿长鸣一声,才打破了无声的世界。
雁荡山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我们往深处走,听见了瀑布雄壮的歌喉,越往里走,歌声就越清晰,越响亮,越震撼人心。闻声来到瀑布前,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飞落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顿时水雾飘飘洒洒,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陶醉于此,留连忘返。
雁荡山的美,是一种惊险的美,来到方洞,我才真正感觉到了这一点,方洞在很高的山上,所以我们先开车上山,盘山公路呈螺旋形,弯度很大,车开上去很是惊险,车里尖叫连连。进了方洞,迎接我们的是一条羊肠小道,我们往下看,所有景物都像玩具似的,人都成了小蚂蚁我们站的高度也由此可见一斑了。继续往前走,一座吊桥出现在我的眼前,爸爸胆大,冲在最前面,我和妈妈胆子小,只敢一步一步往前挪,到了桥中间,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万一桥断掉怎么办?下面可是深渊哪!最终我们平安走过了桥,并顺利到达山顶,我俯视山下的一切,心潮澎湃,我对着山谷大喊:我爱你大自然
雁荡山,美得洒脱,美得自然,美得无可挑剔,美得令人梦绕魂牵,留连忘返。雁荡山,你最美……
故事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结局是什么。
直到最后一部分一口气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彻头彻尾地错了。作者将大放异彩的最后一部分放在让人意兴阑珊的伦敦篇和巴黎篇之后,确实很容易失去大部分读者。实际上作者采用的是“双行体撰写的德育故事”,仔细推敲之后,我才发现之前被我猛烈抨击的斯特里克兰的行为的矛盾之处是如此不值一提,因为在整本书的主题之下,这里的所有角色皆是主角。斯特里克兰有时候只是一个活在人们记忆碎片中的线索,但有时候他本身又变成了重要角色。他不仅仅串起了这些类似命运的人的轨迹使其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同时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是“月亮与六便士”之间选择的结果。
契诃夫说:“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在读到小说的最后一部分时,我意外的发现作者对于那些只出现了一两章的人物都进行了过于详细的人物描写。这仿佛就是在暗示读者:看啊,这个人与众不同,以至于“我”在周遭一大群人当中只愿意和他聊天。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理论三原则中提到:“任何值得一读的小说都是‘有目的’的…
任何一幅严肃的生活图景都包含论点。”小说中提到的所有的人物,都在精神与物质上面临着一项抉择:查尔斯在安逸的经纪人生活和追寻艺术梦想上面临着抉择,布兰琪在爱自己的丈夫和斯特里克兰之间面临着抉择,亚伯拉罕在如花美眷、年入百万与贫穷但风光旖旎的亚历山大港之间做出了选择,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我们最后看到的是这些人选择了内心激励自己的***。
布鲁诺船长说:“只不过他表达那种***的方式是绘画,而我的则是生活。”能过上自己神往的生活,能实现人生最大的愿望,除了强大的意志和坚毅的性格,还有另一个因素——“对上帝的信仰。如果没有信仰,我们早就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船长如是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