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傍晚下班走在楼道上,偶尔会闻到邻居家炒菜飘来的味道,还经常夹带着辣椒香,那味道是如此的熟悉,那不是妈妈在家炒菜时飘出的香喷喷的`味道吗?这味道已经多久没有闻到了?妈妈炒菜的时候娴熟而又慈祥的样子有多久没有看到了?那种一家人吃着妈妈做的饭菜闲聊家常、其乐融融的氛围又有多久没有感受过了?
夜晚散步走在大街上,偶尔能闻到一种熟悉的味道,这就是火炭的味道,有人在做烧烤,这魔力的味道调皮的钻进我的鼻孔,冲撞着我的神经末梢,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寒冷的冬天,外面飘着冻雪,鸟儿被寒冷冻得躲在鸟窝里,不敢飞出来展示优美的歌喉,此时寒风吹落屋檐上的积雪冰块的声音是那么清晰。我们一家人在干打垒的老屋里,围坐在炭火周围,嗑着瓜子,烘着衣裤,烤着红薯,唱着歌曲,说着,笑着,闹着,偶尔冒起的烟熏得眼泪直流,散发出的炭火特有的味道是那么的好闻。可是,这种家的味道在这繁华的城市里怎么就这么难得的闻到了?一想到这儿,心里不免有些纠结。
是我的嗅觉出问题了吗?不然怎么会闻不到呢?城市里会没有这些东西吗?久居兰室不闻其香,是不是我闻过了什么不该闻的东西,造成了我再也闻不到家的味道了?这不行!失去了嗅觉,闻不到家的味道该有多遗憾哪!我得赶紧恢复我的嗅觉,常能回到父母身边,感受过去经常闻到的家的味道,虔诚地关切:“爸爸妈妈,你们还好吗?儿女祝你们健康长寿!”
我们不能失去家的味道,它能在你悲伤的时候,给你最温馨的安慰、最温暖的拥抱;它能在你最无助的时候,默默的陪在你的身边,不离不弃。外界的风雨来了,你可以用伞来遮挡;心中的风雨来了,家的味道,则是你躲避风雨的最好港湾。
春天来临,枣树那弯曲得很古怪的枝丫上抽出片片嫩绿的`叶子。过了些日子,像是突然从绿叶间冒出细碎的,淡黄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玲珑别致,满树都是,在绿叶的映衬下分外漂亮。偶尔一两只蜜蜂在花叶间飞舞,像是一幅画似的。这时,院里屋里洋溢着枣花那淡淡的清香,进门的客人都说好香,我们全家人都有一股自豪感。
枣花谢了,落满了一地,这时树上便结出一颗颗淡绿的小枣儿。等到夏秋季节,枣树茂密的枝叶层层叠叠,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树下浓荫密布。我和小伙伴们便常常在树下乘凉,玩耍,那欢乐的笑声把树上的枣儿都震落下来了。熟透的枣儿挂满枝头,像一个个的红灯笼,在月光的映照下红通通的,发着光。我摘下几个分给小伙伴吃,看着他们甜津津地吃着我家的枣儿,心里比他们更甜。
去年冬天,爸爸买回了一套家具,设计新颖,做工细致,尤其是家具上面的木纹:有的如湖中荡起涟漪,有的如层层叠起的浪涛,有的如一涡清澈的泉水在回旋流转……总之,有一种独特的美。爸爸告诉我:“家具是用枣木做成的。”我很惊讶,没想到遍身长满枣儿、爬满密密麻麻皱纹的枣树竟能制出如此精美的家具。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枣树,平凡的枣树,把一切都献给了人们。村里有许多叫“枣花”、“枣丽”、“枣根”名儿的人。父母大概也是希望他们像枣树一样平凡而有用吧。
生日蛋糕上多了一根蜡烛,妈妈说又长大了一岁;爸爸说又将迎来新的365天。年龄就这么增长着,从一位数变到了两位数。成长的味道很杂,颜色很多,它是淡雅的水墨画还是鲜艳的油彩画呢?
成长是代表神秘、好奇的紫色,那是香芋奶糖的味道。淡淡的,丝滑的。未上学时,对那些背着书包的哥哥姐姐很是羡慕,总是在妈妈的怀里,探出头张望着他们。小脑袋里总是总是以自己的意愿把未知的事情想的美极了。对那些无法想象以及背着书包来来往往的人,好奇极了!
不再好奇,因为自己也背上了书包。发现成长不是紫色,而是悠远、安定的蓝色,那是蓝莓糖的味道,依然是淡淡的,却带着一股能够勾起紫色回忆的味道。刚上小学时,每天上学、放学、回家。渐渐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闲暇时放松心情,在夕阳下找找那些遗失了的快乐,不在依偎在妈妈身旁,而是跑出家门,与小伙伴一起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对于那些夕阳把影子拉长的画面,留恋极了!
不再留恋,因为渐渐长大,发现心中的“美景”并不是那些画面能比拟的。发现成长不是蓝色,而是充满活力的绿色,那是薄荷糖的味道,依然是淡淡的甜,不同的是多了丝丝清凉,感受到的是大大的激情,小学的历程超过大半时不喜欢稳定的生活,在平淡的生活里寻找不平凡的“美景”。每天有用不完的活力挥洒在校园的操场上,有取不尽的.精力弥漫在课堂上。为自己是祖国的新一代,自豪极了!
小学毕业了,懵懂的天真小孩变成了一个小大人。跨进中学的校门,原本成长的绿色不见了。多美好的幻想都被现实戳破了“砰”的一声就没了。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我困惑了,欲哭无泪,成长到底是什么颜色的?紫色的梦破了,蓝色的梦破了,绿色的梦也破了,下一个成长的梦是什么的呢久久得不到答案,别人不能回答,因为他们不是我;自己不能回答,因为大脑腾不出一片净土来思考这个深刻而神圣的问题。
下自习,回家,进门。一切都在像放电影般的进行着,一天的精力全都花去,有气无力的倚在沙发上,结果妈妈递来的水,慢慢地抬起杯子,抿了一小口,问道:
“怎么没有味道?”
那头没有答话。
这次喝了几口,又问:“怎么没有味道?”
那头才缓缓的说:“真正的水啊,—当然没有味道。”
顿悟!一语惊醒梦中人!真水无香,大爱无言,成长这种微妙至极的历程,又怎么是区区几种颜色,单单几种味道能形容的。
整整心态,听听心跳,不要粉饰,不要掩盖,跟着心灵的选择为成长的风景泼墨上色吧!
这里是我的连队,是我的家乡。
连队掩映在一片绿色的白杨、梧桐和棉田中,连队就是我心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仅横亘在树林良田之间。也同样横亘在我的梦里、魂中。
远远望去,连队路旁那满目的林荫、高高矮矮的房舍以及如网般的田间道路,把连队地界儿划分的规中规矩,如棋盘整齐划一,连队的清晨清新、静谧,连队的黄昏让人心生羡慕、温暖亲切……
在我心里,最最流连忘返念念不忘的是连队的秋天,连队的秋天总是让人回味无穷。路旁的花草树木、田里的玉米、棉花,在经历了春夏的茁壮繁盛后,从那曾青翠欲滴的叶片上透出丝丝黑褐、从那曾绿涩小如豆粒般大小到压弯了枝条的红彤彤、金黄皇的果实上,逐渐透露出成熟的韵味,连队的空气里弥漫着熟悉的秋天的味道,我常常站在连部门前的路上,面朝西面5斗的千亩条田,就站在那里,微闭双眼,缓呼轻吸,富阳家烟囱里飘出燃烧的柴草味,桂莲嫂子果园里苹果的香气、大磊收割过的苜蓿散发出的清香味,这种秋天的味道在我的肺腑之间穿行,我喜欢这味道,我喜欢这种缓呼轻吸带来的`惬意,那么的舒适。我常常站在连部门前的路上,面朝西面5斗的千亩条田,就站在那里,微闭双眼,侧耳细听,阵阵秋风吹来,梧桐叶子打着旋儿落地的声音,杨树叶随风发出呼啦啦的声响,秀梅放羊的吆喝声,手中扬鞭的叭叭声,王叔家菜园里水泵的抽水声,梅静家小孙子的哭闹声,毛蛋改装净杆机的电焊声,我看了,听了,闻了,心里想了,等到秋阳渐落,黑夜来临,我的眼睛倦了,那就慢慢地合上,棉田边秋虫的吟唱会让你轻然入梦,因为枕着秋意,所以睡得踏实酣然,因为梦里依旧魂牵梦绕,因为连队秋意无处不在。
连队的秋天朴实无华,纯朴,清新,天是高远的、蓝蓝的,棉田绿叶衬着含羞悄然绽放洁白的棉朵,星星点点,随着凉爽的秋风,点点相连 连成大片的洁白,那时候,绿叶开始悄然退去,在无声的坠落中被碾成尘,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与泥土相互融合,等待来年更无拘束的伸展,继续延续绿色的生机。泵房的电机在经历了喧嚣的白天和黑夜后,终于停歇了,玉泉和国立结束了当年的夏灌任务,排空了蓄水池里的淤沙,清扫了泵房周围散落的枯枝树叶,泵房没有了往日职工滴水施肥时,你来我往的喧嚣和逗乐发出的欢笑,陈辉家那只最喜欢卧在泵房门前树荫下的哈巴狗也摇摇尾巴,走走、停停,回头朝泵房方向看看,最总身影消失在连队路边林荫深处。
连队无处不在的平凡总透露出一丝温馨,使人感到分外清新。
在秋的季节里,连队沉浸在一片秋色里。新修建的斗渠渠水荡漾着粼粼波光;翠碧的田野,时时掠过秋天的风影,国良开着打药机在喷施脱叶剂,他看到种在两家棉田交界处的玉米叶子黄灿灿的,陈辉在掰收着成熟的玉米棒,他的媳妇香玲在挖取春上种下的花生,今年雨水足,花生长得好,粒大饱满,吃一颗,汁浓味香,散发着田野里土地的清香。
连队的秋天,天空高远湛蓝,往日洁白如絮的云彩很难看到踪影。那份高远湛蓝让人迷醉,让人荡气回肠,连队在这高远湛蓝的天空下,树叶渐黄渐枯、所有庄稼绿色中透出黑褐,新修的五斗小渠宛如一道笔直闪亮的宝剑,划开了无垠绿色中透出的黑褐,杨树依然笔直挺立,一只鹰振翅掠过蓝蓝的天空消失在远处,电线杆上唧唧咋咋的麻雀也消寂无声不知去了哪里,远处的田野已蒙上了层层的黄。厚厚枯黄的叶覆盖住了地上的蒲公英,连队四处散发着醇郁的气息,这,就是连队的秋天,我喜欢的秋天的味道。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或许因为它只存在于心里,所以提起“味道”这个词,伴随的往往都是记忆。
一个人,生命到了一定的阶段,总想进行总结、归纳。生命短暂,在茫茫人海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光芒微乎其微,当我们的生命之流星在夜空中划过,就希望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记住。个体对自己生命的总结,可以自我回味,可以示人,可以留存,可以传世。
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是教条的。而与时代同步的个体,记录这个时代的各种细节,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我希望我是时代忠诚的记录者。每个人的历史,才汇聚成我们时代洪流。
我把自己的奋斗历程出版出来,既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也是给更多人一个了解、学习、砥砺的机会。让我们相信有梦想终会成功,在创造就有会有未来。
4月22日,央视《朗读者》以“味道”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著名导演张艾嘉、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得主叶锦添、都市爱情小说掌门人张小娴、杭帮菜掌门人胡忠英、青年钢琴演奏家吴纯等嘉宾一起在朗读中分享记忆中与“味道”有关的故事。
提起张艾嘉,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往往都是——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而对于女人来说,“故事”几乎就等同于她的“味道”。
作为一个明星,张艾嘉从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龄。在节目中,当被问到如何界定年龄的味道时,她坦言:“一切都来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对于女人的味道,张艾嘉也用自然来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尝的,我相信味道是来自于你自己人生的态度,你怎么看待自己,那你散发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那个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经,李宗盛为张艾嘉写的一首《爱的代价》被无数人奉为最能代表爱恋成长的经典。但在当时,张艾嘉还觉得这首歌的名字“有点土”。而前两年再唱这首歌的时候,张艾嘉却发现自己的心与这首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个心经历过更多的事情了,就觉得歌里面几乎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和故事,所以特别感伤。”
《朗读者》对于观众的欣赏习惯提出了更高一些的要求,但相信蕴含其中的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会在荧屏吹起一抹别样的清新之风。
事实上,文化综艺的身影,从未远离过观众的视野。比起卫视频道的娱乐综艺数量之多,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一直致力于在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层面肩挑更多的功能,不时奉献精品力作。从《百家讲坛》时代起,大众就见证了文化节目在建构知识、分享智慧层面的巨大价值。到了近几年间,无论是讲美食与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国》,还是回溯家庭历史的寻根之旅《客从何处来》,以及《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无一不是收视和口碑双双叫好的上乘之作。
建立在这样的受众基础之上,《朗读者》作为央视顶尖团队的又一次诚意出击,怀揣一份使命,一份情怀,希望在繁华似锦的娱乐节目之外,继续捍守一片属于文化的宁静之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