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门头上挂着的红灯笼;年是家家户户喜庆的春联;年是凌晨震耳欲聋的炮声;年是街头巷尾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年是一个个美丽的音符,深深地刻在我生命的旋律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充满了期待,年终于到来了,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爸爸一边帮妈妈打下手,一边招呼客人。
我们这儿从腊月二十三就忙起来了,我和爸爸去街上买芝麻糖和干草。爸爸告诉我说:“这天我们要祭灶王爷,老百姓买芝麻糖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在天庭汇报时多说好话。传说他下界察看民情时会挨家挨户做标记,这些干草是让他的马吃的,想让马增加体力,兼程而回。”我们这儿还有这个习俗,太有趣了。
回到家,爸爸说:“在大年三十儿晚上门口要放把门棍,初一下午就能拿走。把门棍有很大作用,要账者一律不准登门,防止鬼怪进来,能把财,防止自家的财宝经过门口流失,这样能过一个安稳年。”这下我又增长了不少知识。
我们大年初一凌晨3点就起来了,这也是我们家乡的习俗,起的越早越好,抢运气,这是一年大吉大利,平平安安的开始。早早地吃过早饭我们就去拜年了,回到家后,我们的口袋里收获了好多糖果。
第二天早上,梦里的我迷迷糊糊地听到外边有很多人在说话,我意识到年还没有拜完,家里来客人了,揉揉惺忪的睡眼,麻利的穿好衣服,叠好被子,收拾好了就赶紧出去给他们打招呼。我们这儿呀,初一是本家拜年的日子,初二初三初四是亲戚拜年的日子。
当然,过年嘛,自然少不了富有迷信色彩的讲究。初五不许用菜刀,剪子,所以,前一天就把菜切好了,把剪子用线缠好,免得忘记;初五不准喝稀饭,因为我们这边稀饭叫“糊涂”,认为喝了“糊涂后代会出糊涂人”;初五之前是不能倒垃圾和污水,老一辈都说“垃圾”和“污水”都是财,把财倒了接下来的生活会很贫穷的。听到这儿,是不是觉得习俗可多了?不得不说“活到老学到老”。
随着鞭炮声越来越淡,兜里的压岁钱越来越多,我知道年就这样很快的过去了,我又长了一岁,年是什么?年是亲人团聚的时节,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就像春天来了,也带来了无尽的希望。
一直以来,身边就不缺朋友,不缺爱,虽然我知道那些都是些狐朋狗的朋友,但还是很假的和他们谈明星,谈时事。
因为成绩好,所以,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当我成绩落下时,身边的`人,迫不得马上和我绝交,所以,我学会了隐藏,隐藏真正的自己,隐藏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自己。
当无助来临,我身边只有如山的作业,没有安慰,没有朋友亲昵的呵护,所有的这一切,只因为自己无法再接受假装的自己。
夜幕来临,月亮与星星似乎在悄悄话,我抬头望着天空,想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小,便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因为自卑,一是因为自己的外貌,再来是成绩,我舅舅曾对我说过:长得丑,就要多读书。是的,小学时我因为有舅舅时常在耳边督促我,我才得以取得年段第一·的好成绩,可自从舅舅结婚搬出去后,父母不管我,在悲伤时无人谈心,无人安慰,渐渐养成孤寂的性格。
习惯了一个人过,习惯了没有任何人的参与,我的世界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无人陪伴,看似是一种很潇洒·的事情,但谁又知真正的我孤寂到冷漠,又到惶恐无助的过程呢?
它喜欢躺在自己的小窝里看书,杂七杂八的书籍布满了整张床,书籍类型多为通往成功,励志计划,每当它看到书籍主角刚开始弱小.懒惰.人缘差等缺点时,它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股自卑与哀愁涌上心头,忍着悲伤的情绪,通红的眼睛渐渐往下看,主角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最后成为商业精英或成功人士,又一股激动和兴奋贯通全身,看完后书籍的心灵鸡汤抚平它凹凸不平的生活态度,成功的实例仿佛它成为了主角,也踏上了成功,虽然从前会根据书中的指导去奋斗,但坚持的时间并不长,常立志,志不长,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活着,终于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懒虫。
多愁善感的它孤身窝在角落里,偶尔痛恨懒惰的自己,但痛恨敌不过时间的忘却,它并不喜欢零食甜品,只喜欢吃着离自己最近的杂草,由于懒得动,寿命比其他忙碌的虫要长,这就意味着有了许多的时间,多到令它觉得无趣,时常通过跟朋友电话聊天诉说,但话题始终离不开无聊这个话题,好友常常提醒它,可以学习些书法或者电脑以及多运动来打发时间,它却不想学,应该说懒得学。懒虫一天天的消耗时间,无趣又不曾改变现状,看励志书填充空洞的心灵,寿命终结的那天,它回忆自己的一生,突然发现自己其实这一生就活了一天。
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换上一身黑色的礼服,这,就是我,现在的我,肮脏的我。&&题记
我也曾是无数鸟儿向往的飞翔之处,也是它们的目标。它们的目标,就是飞翔,飞翔,飞向天空。它们从我的磨难中学会飞翔,学会坚强。有时我也会于心不忍,但看到最后它们飞向天空的笑容,我知道我做对了。
我也曾是无数人夜晚抬头仰望的地方,看着我身上点缀的点点繁星,总是留下人们无尽的遐思。明月当空,总会勾起在外游子对家的无限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出了李白这个四海为家,仗剑天涯的侠客的情思;诗圣杜甫也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看着他们对酒当歌,邀饮明月,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后来,我变了。
曾经在我怀抱里快乐飞翔的鸟儿啊,为何你不再光顾我了呢?曾经为我欢唱的雨滴,为何你停住了歌喉呢?曾经为我点缀的微风,为何你们愤愤而去?曾经对月而饮的人们啊,为何你们不再仰望我了呢?
我知道,是我现在变脏了。
这都是可恶的工厂害的啊!
因为人类没有环保意识,致使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危机日趋加深,土壤流失正逐渐加重,森林正一天天减少,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城市正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
我将目睹,这些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摧毁,到你们无家可归时,我就笑了。
我笑,并不是因为你们的无家可归,而是,你们的贪婪,愚蠢,到最后才是害了你们的凶手啊!
而我,也将和你们,一起灭亡。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回乡下老家过年,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过年的习俗,让我觉得是那么新鲜,那么难忘。
农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想念已久的家乡。车子刚停稳,我就飞快地跑进家门。这时,奶奶正在宰鸡宰鸭,爷爷也在写春联。我高兴地向他们问好,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来,十分欣喜。
随后,爷爷教我和哥哥贴对联。爷爷告诉我们,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贴对联的传统是先右边再左边。我便好奇地问爷爷:“上、下联和横批都是自右往左读吗?”爷爷点点头说:“是的。”我们首先贴堂屋大门的春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接着贴庭院门口的春联,上联:燕莺新气象,下联:龙马壮精神;横联:马年大吉。爷爷让我们将“福”字写在红纸上倒贴于门上,他说民间有倒贴“福”字的习俗,意为春节福到。原来,贴春联也是很有讲就的。
贴好对联,便开始祭祖。奶奶在堂屋的供桌先摆上鸡和猪肉,然后分别整齐地摆好五套碗筷和酒杯,并盛上饭、斟满酒杯。接着,让我点上香和蜡烛,虔诚地插在香火堂前,并摆上糖果。做完这些程序,大约20分钟后,让我烧纸钱,放一挂鞭炮。
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我换上新衣服,欢快地跑进巷子里,和小伙伴们放起鞭炮。
天黑,我们便回家一边围着火炉守夜,一边看春晚节目。终于到子夜零时,伯伯带着我们放鞭炮,意为“迎神”。这时,整个山村都在燃放烟花爆竹,村子上空变成烟花的海洋……让我想起《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夜深,山村又安静下来,我们也入睡。
大年初一清晨,按家乡的风俗,我和哥哥向长辈拜年,说着“新年好”、“恭喜发财”、“马到成功”等吉祥的祝福,长辈们便乐呵呵发给我们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这一天,爸爸妈妈还带我去亲戚家串门拜年。
大年初二,我们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亲友,离开还笼罩着浓浓年味的的家乡。
“咻!”一朵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随之,无数朵烟花也窜上这浩瀚无际的星空,一家人在楼顶上仰望着这光的海洋。新年的钟声回荡在房屋与房屋之间,带着对过去一年的怀念与感激,也带着对新年的期待,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年来啦!”因为心中藏不住的兴奋与喜悦,我向这那繁星点点的天空大喊了一声。随着鞭炮声渐渐减弱,整个街道再次恢复了宁静。我带着满怀的激动入睡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上感觉轻飘飘的,似是少了什么东西,传来阵阵凉意,连眼睛都懒得睁开的我下意识地再次扯住被子盖在了身上。“快点起来,连新年的第一天都要赖床吗!”妈妈的狮吼功的功效真不是盖的。我一跳就连忙翻身坐了起来,阳光悄悄地进入了我的房间。我匆匆地披挂上新装,洗漱后就漫不经心地出了门,与父母一同踱在宽阔的街道上,两边的店铺全部都关了门。街上空荡荡的,干净而整洁,除去了腊月的喧嚣吵闹,反而有些不适应。不过,这却是我心中的年味。
到了爷爷家门口,一对年味十足的春联即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一个大大的福字倒贴在门口,福倒,福到,可不是趣味横生嘛!开门的一瞬间,迎来的是爷爷那一张和蔼的笑脸。“新年好!”“新年好啊!”彼此亲切地问候着。随后,一个个红包似是一个个跳跃的小精灵来到了我的手中,虽然终归要交给母亲大人,但是放在口袋里暖和一会儿,也能让我开心一阵子。当坐在沙发上时,看着忙碌的妈妈和姑姑,她俩穿梭于客厅厨房之间。无事可做的我在网上查找到了关于拜年的信息: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贺新年。原来如此,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桌上已经摆满了可口的佳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在新年的第一天开怀畅饮,共叙亲情,既有了口福,还温暖了心坎。这便是我心中的年味。
亲情是万能的,团聚亦是如此。似一股清流,总能滋润干渴的心田;似一缕阳光,总能照亮心扉。像春日微风,轻柔而不张扬;像夏日小雨,丝丝添凉爽;像秋日枫叶,火红满心房;像冬日暖阳,温暖每个人。
在我的心中,年味就意味着那温暖的亲情;意味着辞去旧年,迎来新年;更意味着一家人的团聚和对未来一年的希望!
看往昔,奋发向上心无悔;盼今朝,标新立异创辉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绘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放炮迎新的热闹场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这似乎是一种不会被人忘却的传统。从我记事之日起就对每年除夕凌晨12点的炮声记忆深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时间点里每家都会放开门炮辞旧迎新,在新年里讨个好彩头,你能想象上百花炮声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种光亮,那种声响,怎一个震撼得呀!即使你熬不到这么晚,相信这震耳欲聋的炮声还是会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爷爷、伯伯、爸爸都会准时从被窝中爬起来放鞭炮,对他们而言,这已是保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习惯。他们不需要闹钟,却总是那么准点,或许是他们的心灵感知新年的气息比我们更早更准吧!
我一直认为,乡下的年味儿比城里要更浓些,因为这份“美味”中加更多调料,纯朴、感恩与真诚。城里的路旁商店张灯结彩,这是他们对新年的期许,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步步高升,但这其中不乏有些应付之意,过多花哨的装饰只是随大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而言,乡下人家门上贴的春联更有寓意,这些春联并不昂贵,并不华丽,却寄托一家人对新年的美好期待,都说平凡之中见真情,春联不也是如此吗?
年味儿要与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与家人共进晚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物质需求的提高,“年夜饭”人们更热衷于去饭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说有笑,吃着现成的饭菜,吃完结账就可以走,方便、快捷,何乐而不为呢?但在乡下大多数人家都是在家里吃,即使比不上饭店菜品的美味,但这是家人亲手烹制的,里面充满浓浓的爱意,即使比不上饭店用餐的方便,但与家人一起劳动是开心的,充实的,享受的。我们吃的不是美味,是气氛。只要一家团聚,一起吃饭,我相信,无论饭菜的丰盛与否,大家都是开心的。
吃完年夜饭干什么呢?答案当然是看春晚!虽然现在对春晚的意见褒贬不一,但依然不减低人们对春晚的热情,很早就开始关注春晚,除夕晚上8:00,春晚终于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说说笑笑,体味春晚带给我们的乐趣,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
除夕,除旧迎新。年味儿,充斥心田。希望人们可以在新年中过的更轻松、更舒适、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