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明》是大家从小就开始背的一首诗,相信大家已经对这首诗再熟悉不过了。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其中之一。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并且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一天回到家乡去扫墓、祭祖。关于清明节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仿效,在那一天祭祖扫墓,慢慢的就成为了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因为时间关系,所以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了清明节。一般是在新历的四月五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到现在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最开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就升高,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以前还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
清明节的习俗有非常多,其中有扫墓:清明节的时候扫墓,就是对祖先的\'思敬。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前,北京人大多数都在清明节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节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传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也有插柳:因为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可以预报天气。除了这些习俗,清明节的习俗还有非常多。
我们一家由于工作问题,所以就没有回家乡扫墓、祭祖,我就在网上祭奠了光荣牺牲的烈士们,阅读有关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遗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一大家子人在忙着上坟。我和嘟嘟妹妹玩起了蚂蚁。蚂蚁真是个小不点儿,全身黑乎乎的,像一颗芝麻。可是它的动作可灵活了,我们把它捉起来放在手背上,它就迅速地爬动,想要逃掉。不过,孙猴子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小蚂蚁呀,你可跑不掉!我们玩了好久,才依依不舍放走了小蚂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嘻嘻,今天这个清明节可是个艳阳天,我们玩得真痛快!小朋友,快来看看我的快乐清明节吧!
转眼间是清明了,大家都出去踏青扫墓,总之一定是有滋有味的,昨天,好像还下了一场雨呢!
放假的第一天,我去给我爷爷扫墓,路上很堵,基本上每条路上都有走不完的车,真的好像一条长龙。
到了陵园,照例先画个灵圈,再放烧纸,把纸点燃后,再丢冥币,再丢些贡品,火烧得最旺时放鞭炮,全家人一个一个的朝火堆磕头,待一切烧成灰后,在碑前垫几张纸,还要把贡品都吃掉,然后全家人离开陵园,聚在一起吃饭这礼仪才算结束了,然后大家在一起高高兴兴的玩一天,这真有趣。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有些人却拿它开完笑,比如:“清明节快乐!”这很不吉利的话,是不应该出现的!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假期,虽然一直有“雨婆婆”相伴,但我们一家还是没有停下踏青的脚步,第一站选择了拥有“国际慢城”之称的南京高淳。所谓“慢城”,是指建立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抱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想法,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高淳著名的老街。
老街的东面紧靠固城湖,临湖眺望:远处的游子山,山势逶迤,苍苍莽莽;而近前的固城湖,湖色碧绿,潋潋滟滟。整个老街粉墙青瓦,飞檐翘角,既代表了典型的苏南风貌,又糅合进徽风皖韵,婉约中不失持重,亲和中彰显底蕴。
高淳老街的特产也非常丰富,大众布鞋、羽毛贡扇、慢城叶画等等,每到一处旅行,我们都会选购一件当地特产作纪念,这次也不例外,我挑了一双高淳老街的老棉布鞋,据说连世界级钢琴大师理查德先生都曾慕名前来购买高淳布鞋呐!
呵呵,今天真是收获颇丰,不虚此行呀!
清明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x县娲皇宫游玩。
路上,爸爸给我讲了清明节的由来,传说春秋时期的一个皇帝为了纪念大臣介子推而规定了这个节日。
不过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清明节,是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清明节共有15天,这时候冬天已去,花开了,草绿了,小鸟小虫也都苏醒了,大自然处处生机勃勃,所以清明节正好出游。
到了娲皇宫,那里非常热闹,路边到处插着彩色的旗。娲皇宫的主要景点是娲皇阁,就是山顶的小楼阁。我一会儿就跑到了山顶,并且上到了阁楼之上。娲皇阁共分四层,是背靠着山建起来的,楼后背有八根大铁链连接在山上,所以,娲皇宫也叫“活楼”、“吊庙”。从楼顶往下看,山下面的人变得那么小,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山是这么的高啊。
回来的路上,爸爸给我讲了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听着爸爸讲的美妙故事,我躺在爸爸的怀里睡着了。梦里,我好像看到了好多美丽的仙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