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抽空看了一部电视剧——《庆余年》第一季。和同事谈起此事,觉得如果不写个观后感,时间花得太不值了,遂写了感想来发。
这是讲述一个带有现代记忆的人,降生在了封建专制、南北对峙的南朝,不断陷入权力争斗、阴谋***戮、家国情仇,依靠自己的智慧、高人的相助、忠诚的情谊、天降的救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故事。情节紧凑、人物鲜明、波澜迭起、轻松愉快,大棋局套着小阴谋,虽然剧情还有一些逻辑上的瑕疵,但应该算是中等以上的国产剧集了。故事从网络“爽文”小说改编而来。所谓“爽”,就是故事里的人很爽——人挡***人佛挡***佛、人生一个巅峰接着另一个巅峰;看的人也爽——跟着主角一路春风得意、峰回路转、高歌猛进,起朱楼、宴宾客,决没有楼塌了,只有惊心没有揪心,“宝宝健康、妈妈放心”,观众开心就好。
现在的“影视作品”,最好就是家庭伦理、穿越言情、宫廷争宠,再加上流量明星、帅哥美女、豪宅豪车,满足对精英、高端、富豪的憧憬和对政治的想象,完全不必寄予思想含量的预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直接告诉你“我是虚构的”、“我就是要很爽”的剧集,虽然少了点深刻,也不会引起内心反思和共情,但比那些移花接木戏说历史、误导小朋友的编排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娱乐也经不住思考,一旦思考,轻松的氛围也就变得严肃起来。剧中主人公常说常想“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但他所关心的“每个人”并不是两国百姓、芸芸众生,而是自己的亲人和圈内人。自己的朋友仇一定要报,那些被他害死、***死的无名兵丁就如同蝼蚁草芥。所有的圈内人,都是靠血缘、权力联系在一起,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盟。无论在南朝还是北朝,越是底层民众,国家认同就越强烈;上层反而思想自由,有的为了国家以身赴死,有的在两国之间、不同势力之间随时改换门庭,有的只看重文化认同强调文宗文脉。同时,每个人又都是国家的机器中的'一员,甚至绝大多数是暴力机器的一部分。这些设计,一方面是有意为之,主动迎合观众对政治想象的需要,那就是激烈的朝堂斗争、深幽的宫闱阴谋、惊心的算计弄权,另一方面又是无意之举,从主角到路人、从原著到主创,都没有想传递什么确定的价值观,因此出现了求平等的皇子、爱自由的权臣、悯众生的***手等等,而且完全没有讽喻隐射的意味。上述这些并不是这部剧能吸引人的原因,重要的是主人公聪明、自信、调皮、善良,爱自己的家人朋友,他异于常人、高高在上、机缘际会,寄托着观众们的自我期许、美好愿望和白日梦想。而这些怀揣着自我期许、美好愿望、白日梦想的人们,就是生活中普通而平凡的大多数。
在众多精神生活方式中,读书显得高端而深刻,刷剧就显得低廉而浅薄。对于围着孩子转、围着老人转、围着锅台转的朋友,这种最廉价的精神生活就像背景音,让流动的画面充实到时间中,使得生活显得不那么单调;对于白天枯坐办公室、守着流水线、穿行在街巷的朋友,就像天天吃着食堂营养餐,偶尔来了一顿火锅、烧烤加啤酒一样,那感觉确实挺爽;对看着直播打着赏、刷着抖音点着外卖还天天追剧的朋友,这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没有高低贵贱,看书或是刷剧都可以在反思、体悟和创造中提升精神境界。或许有人能达到主人公反复吟诵的老杜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沉郁顿挫境界,或许能做到剧名由来的“劝人生济困扶穷”的《留余庆》这个程度,也或许就是明白了他常说的“只想好好活着”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各个超市里都人山人海的,很多人都在买月饼,有:“苏式月饼,低糖香芋口味的,哈密瓜口味的,豆沙口味的,五仁口味的,黑芝麻口味的,南瓜味的……。”
我们家买的是山药口味的,花生味的,和苏式月饼。月饼里有很多糖,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少吃为宜,可以适当的吃一点,月饼吃多了还会有高血糖,高血脂的现象。
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团圆”,过中秋节风吹雨打也得回家和家人坐在一起和和睦睦的聊天,品尝月饼,一起度过中秋节。
俗话说:“八月十五的月亮圆又圆”。八月十五当天晚上的月亮一定是又大又圆,而平常的月亮都是像“c”一样的形状。
最后祝大家都和和睦睦,平平安安的度过中秋佳节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老电工,我管他叫张伯伯。他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古铜色的脸,腮上长着密密的胡须。他虽然已近五十岁了,但还是那么精神。有时候,我放学回来,还看见他在很高的电线杆上一边干,一边讲呢!有一次,我喊他:“张伯伯好!”可张伯伯却一反常态,严肃地说:“别嚷!”原来他正在给徒弟讲课。
一天早晨,我被冻醒了。一看,窗外阴沉沉的,像要下雪的样子。我躺在被窝里懒得起来,忽听院里有人说话:“张大爷,这么冷,您还去修?在家呆着吧。”只听张伯伯认真地说:“越是这样的天气,电线越容易坏,不去修不行啊!再说人也不能总在被窝里呀!”我听了,脸上火辣辣的,连忙跳起来,穿好衣服,吃完早点,就上学去了。天真冷啊,西北风呼呼地吼着,下雪了,雪花比鹅毛还大。我虽然穿着棉袄棉鞋,戴着口罩,可还是直哆嗦。我正在抱怨的时候,忽然头上传来敲击声,抬头一看,只见一个人迎着冷风,贴在电线杆上,雪花不住地扑到他脸上。啊!这不是张伯伯吗?他穿着很旧的羊皮袄,在那儿修电线。我想:张伯伯穿得那样少,又呆在很高的电线杆上,肯定比我还冷,而我却穿着厚厚的.棉袄,还嫌冷……。想到这儿,我仿佛不觉得冷了,昂着头向学校走去。
晚饭后,我正写作业,忽然外面传来“咯吱咯吱”的皮靴声,我一看,原来是张伯伯回来了。我忙迎上去对张伯伯说:“您在那么高的地方修电线,冷吗?”张伯伯说:“咋不冷?但想到要确保大家能用上电,就不觉得冷了!”停了一会儿,又乐呵呵地说:“等以后,电线都埋在地下了,就不用爬那么高去修了,可是为了那一天的到来,我们现在还是得学,得修!”我望着张伯伯那慈祥的面孔,不禁对他充满了崇高的敬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