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看完后我又收集了一些资料。例如水占地球面积71%,而咸水占97.5%,淡水占2.5%,在2.5%中又有87%是人类不可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用的淡水占总水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里提取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0.014%。所以说节约用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尽可能地做到低碳出行,不开小轿车,不用干洗机,自然晾干衣物,使用节能灯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大自然养育了我们,我们却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地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少一点压力吧!
什么是“温室效应”呢?这是“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因为它具有隔热和吸热的功能。它在大气层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射,结果是让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速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石油等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又由于对森林的砍伐,大量的农田被建成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的逐渐减少,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生成与转化动态的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
“温室效应”的后果又是什么?它可以使海平面上升。这样低地被淹;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供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许多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我们怎么样去减少“温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出门可以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能步行更好,以节约汽油的消耗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从我做起,阻止全球变暖。
8.【答案示例】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或: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或:动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
9. 【答案示例】以时间为说明顺序。本文说明内容是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进化的前提是时间的推移。
10.略
11. 【答案示例】果真如此表明如果前面的观点成立,就能产生后面的结果。所以不能删去。
12. 【答案示例】温室效应得到控制,气温升高的速度减缓。人类对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或:温室效应加剧,气温进一步升高。人类活动增强,植被减少。或:温室效应与严寒期交替出现。主要看动物和植物哪一方占上风。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南方地区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按气候学上的标准,“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为物候上的秋天了。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团,已经具有一定的势力。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词语,都是对此时景象的描述。
秋分节气,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气象专家介绍说,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