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某些同学来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谓予不信,请看——
镜头一:某生在作文课上,啃着笔头,冥思苦想长达三十分钟之久,最终将语文课本第一课抄在作文纸上。
镜头二:某生考试时写一篇题目为《高尚道德不能无》的作文,曰:“今年的7月1日,香港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国各族人民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要从现在开始,要有一个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时,要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上面两段从“是什么”角度摆现象。)
看了这两个镜头,大家也许会觉得可笑。一笑之余,是否能看出点什么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面两生没有生活储备,因而写不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只能是抄课文或东拉西扯,甚至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香港、澳门的回归死拉硬拼在一起。这样胡乱拼凑的大杂烩,恐怕没有人喜欢品尝吧。
(第三段从反面论证。以两个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为例,说明作文要有生活积累。) 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试想屈原如果不是在流放时,深入地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与疾苦,哪有《离***》这样的旷世名篇问世呢?哪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名句流传千古呢?写诗是这样,写其他的文章也不例外。蒲松龄落第后,奋然写落第自勉联以激励自己。他为了写出好的作品,就在路边开了个茶铺,路人要喝茶,只要给他讲一个故事就可以了。他听了十几年的故事,搜集了大量的写作材料,终于写出了《聊斋志异》,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第四段从正面论证。以陆游的`诗句与屈原、蒲松龄的创作为例,说明深人生活,占有材料对写作的重要性。)
可见,有米下锅,巧妇就好为炊了。写作的功夫主要不在课内,而在课外。我们课内所学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骨架,真正要使文章“活”起来,使之有血有肉,那还得靠课外的功夫。只要把目光投向社会与生活,勤于搜集材料,储备材料,就会变“没啥写”为“写不完”了。
(第五照应开头同学作文状况,联系实际,说明写作的功夫在课外。)
多一份热情去投身生活;多一份理智去感悟生活(从感情与理智两个角度讲生活对作文的重要性,概括准确。)去捕捉生活的闪光点,只有把功夫下在课外,才能给你带来喜悦与成功。(照应题目。)
最后一段强调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照应中心与题目。
穿越挫折与痛苦的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穿越挫折与痛苦的历史,我想起了他们?? ——题记
一
曾几何时,他“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吟“我辈岂是蓬蒿人?”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谗言中伤,现实的\'漠然无情,冷却了他“仗剑出川”时的一腔热血。“御用文人”的金箍,怎能禁锢你那放荡不羁的心?“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终于,经历了仕途的挫折与痛苦后,你释然了。
齐鲁高朋,豪饮放歌,同销万古匡世愁;夜度越湖,梦游天姥,且寄鸿志青崖间。今生做不成“廊庙伟器”,可“天生我材必有用”;百结愁肠、万古块垒,不过浊酒一杯耳!当心镜云开,逆浪踏平,便是破雾霞光、鼓帆长风。于是文苑诗坛,响彻你雄浑的晚唱!
翰林学士,数载宦海沉浮,苦矣,痛矣!青莲居士,满腔浪漫豪情,快哉,幸哉!
二
当虞姬横刀一抹,锋刃闪动湛蓝的光,鲜红流过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你英雄的传奇曾是莫敢仰视的神话,破釜沉舟是你的万丈豪情,乌骓往来奔突,每一回合的厮***,都使尸骨成山,流血漂橹。
当楚歌的旋律从四面八方逼来,像蚀人心魄的魔音折磨着你的耳鼓,于是,阑干泪水冲垮了你的骄矜。
当“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伟岸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哭中褪色成一纸泛黄的丹青,历史上只留下你英雄末路的颓丧背影。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你怎么就不知?你用一句“无颜以对江东父老”,就痛苦地终结了曾经豪迈的生命,这实际是沉沦、绝望和自戕!殊不知,没有挫折的人生还够不上绝伦的壮美;而沉沦于挫折后的痛苦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是悲剧的人生。
三
“历史的灰烬,盛进古铜色的香炉,青烟萦绕着苍老的记忆。”挫折,挫折后的痛苦,在个人历史的舞台上演绎着或成或败的活剧;在社会历史的洪流中翻卷起或兴或衰的波澜。这里有李太白正视挫折中的痛苦,长衣宽带,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身影;这里也有楚霸王渲染失败后的痛苦,捶胸哀泣,胜则骄矜。败则涂地的形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是钢,就要经历烈火,才能锻造成剑的锋芒;是石,
就要经历岁月,才能切割为岩的峭拔;是蚌,就要经历研磨,才能孕育出珠的晶莹。
在挫折中摸索前行,绝不在放大痛苦中销蚀自我,紧握理想的拐杖,穿越痛苦的沼泽----这既是自然的启示,更是历史的明鉴。
旁 批
*题记,点题导入。标明作文主体内容是“历史”,主旨是“以史为镜”。
*第一层主体内容:李白遭遇挫折时,化解痛苦,誉满诗坛。(正面)
*李白出山时,也曾豪情万丈。
*遭遇挫折。挫折来自官场皇权、世俗现实。
*称谓由“他”而“你”,包含同情,渗透亲切。面对“白雪难同调”的挫折与痛苦,李白选择了“释然”。
*进一步阐发李白的“释然”,用的是诗的语言----“与尔同销万古愁”,“且放白鹿青崖间”,“天生我材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确,太白诗篇是他宽释挫折的最好写照。
*“翰林学士”、“宦海沉浮”正是挫折痛苦的根源;“青莲居士”、“浪漫豪情”当为化解开怀的良方。
*第二层主体内容:项羽遭遇挫折时,放大痛苦,铸成悲剧。(反面)
*从霸王别姬入手总结霸王的教训。
*项羽曾是不可一世的英雄,当年的“莫敢仰视”和今日的“壮士掩面”形成鲜明对照。
*遭遇挫折,四面楚歌;耳鼓折磨,眼泪阑干;放大痛苦,英雄末路。
*“力拔山兮气盖世”和“虞兮虞兮奈若何”再成鲜明对比。挫折中放大痛苦,使丹青苍白,英雄末路。
*引杜牧诗句再与项羽话语鲜明对照。指明挫折中放大痛苦,其实质就是“沉沦、绝望和自戕”。
*三言两语说透“挫折”、“痛苦”与“人生”的关系!
*第三层,是对主体两部分的综合议论,也是对文章主旨的升华。
*照应题记“穿越挫折与痛苦的历史”,怀古是为了鉴今。
*由个人扩大到社会。为成败兴衰寻根索源:“正视挫折中的痛苦”或“渲染失败后的痛苦”,造成了李白、项羽迥异的历史地位。
*孔孟大道,万物同理。
*面对挫折,摸索前行;放大痛苦,自我销蚀----对照鲜明,水到渠成。
*“自然的启示”,总括本节;“历史的明鉴”,概括全文----一网打住。
(简评 :这是一篇层次鲜明、情辞并茂,文采焕然的作文。就“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文章采用“题记”导入,主体“分节”,正反对照的形式展开两层主体章节:李白遭遇挫折时,化解痛苦,誉满诗坛;项羽遭遇挫折时,放大痛苦,铸成悲剧。两层主体内容互不雷同。第一层从正面展开,大量引用、化用李白,突出李白遭遇挫折后的豪迈豁达;第二层从反面生发,反复运用对比,表现项羽胜时骄矜遇挫不振的凄惨结局。
文章首尾照应:开头的题记并非虚设,它对全文内容和主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三小节引申议论,画龙点睛,总括全文。两节主体部分一正一反,对照鲜明。全文呈现鲜明的层次。正是因为全文层次鲜明,因此文章大量的引用,灵活的句式,丰美的词句,才毫不凌乱。将灵动的文思寓于严谨的框架之中,正如创新之于模式的关系,这应是符合行文规律的。这篇作文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引用丰富。引用李白诗句,多为化用,与作者文字融为一体;描述项羽故事,也有不少文句借用他文,但作者能站在全新的角度和高度上。
1973年,美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找科莱特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的问题。
这个建议让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来这里是求学的,不是来玩的。再说 Bit系统,教授不过教了点皮毛,要开发32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
10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是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学位;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则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这么一个真理:对一件事,如果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你也许得永远等下去。
自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诗阳、鲁鸣等人于1995年3月创办网络诗刊《橄榄树》到现在,中文站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从过去的“蹒跚学步”发展到今天的“枝繁叶茂”:在网络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各大站点击率每创新高的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受人追捧的作品和作者,不少网络文学相继走向实体出版,那些原本隐藏在网络的作家开始出现在现实视野中。
但因网络文学的特殊性,进身网络“作家”的门槛太低,网络文学表面繁荣,却难诞生真正的文学大师也罕见大师级别的传统作家混网捧场。
网络读者年轻化,三十岁以下的读者占相当比例,浮躁一族在社会生存压力下,对网络作者用键盘敲出的作品要求并不高,他们需要发泄需要舒缓紧张,童话般的成人故事便能给他们暂时的满足;说直白点,投身网络写作,文学基本功似乎并不重要,直白简单好看不需要回味的故事情节,只要不是过于离谱读者就能接受谅解,这也是如今网络穿越文泛滥的原因。穿越文海阔天空故事易于编排,作者幻想读者沉醉供需双方距离更近更能引起共鸣。
可这对站的长远发展很不利,毕竟社会进步,读者的阅读水平渐高,肤浅幼稚、错漏百出的作品只能一时麻醉低层次读者,雅俗共赏的大气之作才有生命力才能留住壮大各种档次的读者群。
所以,有远见的网站应该花大力气培养网络作者新秀,并引导读者的兴趣品味。
这方面“榕树下”做的稍好。
曾几何时,“榕树下”号称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原创站。与多数站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思想不同,“榕树下”注重网站的发文质量,相对高雅少黄毒,很多大学生及白领阶层把它当作精神食粮,网站赢得了很高的美誉度。
网络是了解社会、了解年轻人的途径!
可以说,网络文学使普通识字人获得言说权利,获得自由表达的机会。
《萌芽》杂志社主编、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指出:传统文学出版或受杂志风格和编辑的个人偏好所限,或受严格的审查制度所限,而网络使文学作品的传播更加便利,文字的自由度也大大提升。
不过和传统主流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有它先天的劣势。由于缺乏类似传统文学中有效的评价体制,要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作品中挑选出精华,是项费时费力的艰巨工程;还有是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当部分的读者在显示屏上找不到阅读传统纸书的意境;网络垃圾文太多让读者自己沙堆选金也抑制阅读兴趣,多数作者的浮躁,创作信誉低产生了相当比例的太监文,种种因素造成读者无所适从因此排斥反感,时间长了对网络文学伤害很大。
所以,网络文学自产生到现在便频频遭人诟病:大众化、娱乐化、非文学性、质量差、作者整体素质不高等等。一些传统写作名家顾忌名声不屑于网上发表作品,部分真正优秀有实力的新作者因不善选择写作题材,和写出作品后不能推荐被埋没。
网络文学“下得厨房,却上不了厅堂”,这种普遍的论腔也使优秀传统作者失去在网络著书的动力。所幸的事,部分有远见的网站已注意到了这种不利因素,比如起点的“不适应网络的纯文学作品”赔钱买断,17K引进的文坛大家作品工程,都是力求提升网站的文学档次,值得提倡。
当然,传统媒体少不了“下里巴人”,新锐网络也有“阳春白雪”;网站的发展趋势是多涌现“阳春白雪”,少些“下里巴人”,这将导致读者、作者、网站三赢。从非主流文学到占据至高点,虽前路漫漫,但这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必然,不然逆水行舟,不思进取将被淘汰。
站是载体是平台,肩负推高网络文学的历史使命。可以肯定地说,网站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会出现与传统出版社抢出版生意的局面,但绝不会取代传统传媒。
网站不做出版少内涵难得留住优秀的作者。
网站主动做出版(不是代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站有收录书籍信息量大,市场反应及时运作成本低的优点,最终发展趋势将与传统纸媒互相融合;网站关联做出版或者办纸刊物,而传统媒体投身网络形成优势互补;到那时,网络文学将翻开崭新的局面,传统优秀作者没有理由再排斥轻视网络,网络作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网站将赢得健康发展的机遇。
其实这种融合为期不远,随着站实力的渐强,出版联合或者独立办纸刊物将是件很容易的事,到那时多家知名站将深化各自的特色,细分市场;文学大家的接踵推出,有力地促进网络文学的繁荣。
站要鹤立鸡群或者脱颖而出,就看哪家谋划超前眼见更高!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场上,你可能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起不到主角地作用。但你一样可以参与其中,展现自己的精彩。
每个人都是一匹千里马,而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所以要做一匹敢于表现的千里马。
勇于表现自己才会迈向成功。
上世纪,英国某公司准备拍摄电影《飘》。男主角已经确定好了人选,但女主角的演员一直没能确定下来。令导演很是着急。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费雯丽得知了这一消息,她认为自己非常适合演这个角色,但怎样才能让自己被导演选中呢?于是,费雯丽决定毛遂自荐。一天导演刚刚从外景地选景回来,正在为女主角的人选烦恼。这时,他看见了穿着女主角那样的裙子的费雯丽,缓缓走上了楼梯。导演大叫:“天啊!那不就是我要找的斯佳丽吗。”于是,费雯丽通过毛遂自荐为自己赢得了女主角的机会。她也凭借这一角色,在影视界占据了一席之地。费雯丽勇于表现自己,使自己获得了成功。
勇于表现自己是成功的开始,也许它微不足道,打它为你他开了一扇大门,使你的潜能源源不断的发挥出来,为自己通向成功的大门配备了一把钥匙。
胡文娟,一个爱唱歌的女孩。从拜师学医开始,她就一直不顺畅。很多人都拜到了自己理想的歌手门下,但她却一无所获。眼看着与自己一同出道的同门师兄也拜到了汤灿的门下,她心里也很是着急。在求师过程中,她又失败了,但这不同,因为是她的偶像许志安来了,所以无论如何,她都要搏一搏。在获得许志安的许可后,她以一首斯琴格日勒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独特的嗓音,她的声音也得到了许志安的赞扬,虽然偶像最终还是选择了别人,但她的举动为她以后的拜师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她开辟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
勇于表现自我,是胡文娟勇气的表现,这种表现使她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人生就像一场折子戏,台上的是你,台下是观众,纵然你是一个无名小卒,也要善于表现小卒子的风采,因为缺了小卒子的戏并不完美。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