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要靠自己这个话题父母们说的可能不下百遍,他们要求我们遇事靠自己。其实,凡事都要靠自己也就是自立,它既是人成熟的标志,也是每个成功者所具有的品质。
有一个励志童话说的是一个小蜗牛问它的妈妈它们为什么要背一个又大又笨的壳呢?他的妈妈说:“我们跑不快又不会飞,我们需要一个坚硬的壳来保护自己。”“那蚯蚓哥哥呢?它也跑不快,它也不会飞。”小蜗牛问。“它会钻地,大地会保护它。”蜗牛妈妈回答。“那毛虫妹妹呢?它也跑不快,它也不会飞。”小蜗牛又问。“它会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蜗牛妈妈回答。“呜呜。它们有天空和大地来保护,那我们靠谁来保护呢?”小蜗牛哭着问。“我们靠自己啊,我们有壳来保护我们自己啊。”蜗牛妈妈回答。这是一个简单的童话,告诉我们了一个生存技巧: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想要生存只能靠自己强化自己。如果你不能自立,谈何生存。
啃老族也是不能自立的表现,难道啃老族的人想让他们的父母抚养他们一辈子么?古时有一个富人,30岁才喜得贵子,于是非常宠爱他的儿子。后来不久,他的.妻子去世了,他的儿子成了他唯一的亲人。因此,就更加宠爱他的儿子甚至不让他干活学习本领,生怕失去这唯一的亲人。这导致了他的儿子的无能。有一天他和他的儿子去游玩,碰到了一个算命先生,于是他们就算了一卦。结果出来了,富翁能活80岁,他儿子能活60岁。他儿子大哭,他说:父亲死后的10年我怎么办呢?这充分说明了啃老族的无能,也说明了不能自立的人离开依靠物就完全不能生存。
总而言之,自立是每个人应该必备的,但常常因为环境所影响。如不能自理,面临你的将是社会无情的淘汰。
可见凡事都应有一个适当的尺度范围。一位俄罗斯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经过一个沙堆,孩子请求让他们玩一会儿沙,母亲同意了,但规定只有半小时。孩子玩得很尽兴,到了时间,孩子们便很自觉地跟着妈妈回家了,完全遵守母亲的规定。可见这位母亲很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凡事有度”。而能做到自觉“有度”的孩子,他一定是个有自制力的人,这一点自古以来,历来如此。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青年要往墙上钉一个钉子。要钉的时候,他发现墙面太高,需要找一条凳子站上去。找来了凳子,他发现凳子坏了,需要修一下。他找来了锯子,发现锯子钝了,需要找锉磨快锯子,他又去买锉……临近中午的时候,有人发现他在操场上打篮球。需要钉的那个钉子,连同锤子锯子一起,仍然放在需要修理的凳子上。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他太懒,也有人说他没有耐性,最后竟去打球了,不顾我认为只是因为他凡事没有准备。
在礼记·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而在***《论持久战》八八亦曾引用:“‘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所有一切的大事都来自于事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上文中的青年之所以会在购买工具途中用去了大量的时间都是因为准备不周,思考不全。如果这位青年能够思考周全并事前做好准备的话,比如准备一个好的椅子,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还有一些例子,比如: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兵马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认为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步步逼近,楚军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
只有事先准备好,才能成功。真实人生不全生活在远见里面,因为有时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如没有远见,那么你会发现这样会总生活在近渴之中。凡事预则立,那些有长远准备的人很容易整成事情,因此我们如果生活在眼前勉强与苟且中,但是也能为自己的未来多准备点资源,还能收获以前准备了一段时间的投入效益,那才是健康人生。
人生如此,一切都无法那么完美,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一颗宽容的心是必不可少的。
曾几何时,孤傲亦伴我左右,不理会别人的观点,容不得他人半点错误。
带着这种狂妄的思想,我开始涉足纷乱的校园,乏味的\'封闭式生活,使每一日都好似阴天。
从那时起,周围的一切仿佛那么的陌生,老师,学生……徘徊在我心灵之外。
想着他们冰冷的目光,泪水流过脸庞,来到这个新的环境,才将过去的种种化作忧伤。
与同学擦肩而过,没有语言,那敌视的眼神,早已将真心冻结,我想过为什么,却没有结果。
当仇视的目光碰撞出恨的火花,我选择了逃避,避开每双有毒的眼睛。
那一刻世界变了,变的好可怕。在漫天飞雪的早晨,我走在空荡的操场,身边的树枝吱吱作响,好象随时可以折断似的。
背靠在干枯的柳树,看着这白雪,也许就是我的心情,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寒风已将我心刺透,身体已不在灵活。
忘记了怎样拖着快要冻僵的身体回到寝室,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憔悴不勘。
终于鼓起勇气,将内心的苦闷向老师倾诉,从老师惋惜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
也许是我评析别人的标准过高,本身狂妄自大,才使同学仿如陌路人,寻求了许久,我们缺少的是一份待人的宽容。
余下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走过,一起在中考时写下了光辉的一笔,是宽容,让那个冰冷的集体充满了欢歌笑语。
人生贵在宽容。
然而,在如今这么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办事越来越注重速度,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达成某个目标,然后马上转战下一个目标。这样,事情的结果可能就常常难尽人意了。
也有常言说,“冲动是魔鬼”,如果不加任何思索地一味凭着感觉做事,那么带来的结果必定是苦涩的。历史上便有很多令人惋惜的`错误已经上演过。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是周幽王为搏美人褒姒一笑,用尽各种方法,未果,于是便点燃了紧急战报才用的烽火台,诸侯们以为发生大事冲冲赶来,美人笑了。而后,敌人入侵,情势危急迫在眉睫,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台,诸侯们却因有了上次的教训,以为的周幽王的玩笑之作,便不加理会。结果可想而知。在那最后的时刻,周幽王可曾后悔?答案是肯定的。
再比如武则天三子李显,初次为帝时,想要重用韦玄贞,遭到某大臣反对后,他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他要把天下之位让给韦玄贞,这很明显是荒唐的气话,然而却被那位大臣抓住了小辫子,将此事禀告武则天,导致了李显被废。
倘若周幽王和李显分别都在做事或说话前多加思索,那么这些惨剧或许便不会发生,亦或是不会以这种形式发生。倘若人人都能三思而后行,那么历史上的很多悲剧也不会发生,很多人也不至于悔不当初、抱憾终生。
“把握先机”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素质要求,然而“三思而后行”与之却并不相矛盾。三思而后行是更为成熟稳重、谨慎妥当的表现,在把握住时机的同时,多加思索,看准方向,摸清全方位的局面再“快、准、狠”地出招,或许花费了小小的时间,但是省下来的却是走弯路的一大截时间,也能有效避免许多错误的产生。
三思而后行,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