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一个美丽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到这里开始一段旅程。“哧哐哧哐呜——”我坐在火车上,七个小时后,我们下了火车。
火车上,奶奶跟我描述二十多年前的青岛,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让人赞叹不已的美丽画面:金子一般的沙子,湛蓝的海面和天空连在一块,使人傻傻分不清。
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沙滩,我突然被眼前的'景色给吓到了,“咔嚓”一声我似乎听见我的心撕裂的声音。一眼望去,绿色的海藻到处有,遍地的海藻遍地的沙子,简直就是大草原。
我还以为我走错地方,来到“大草原”了。海上更是糟糕啊!海面上漂浮着许许多多的绿色海藻,沙滩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绿色“小山坡”,都是工人为了清理海面被海水冲上来的海藻用铲车堆积在沙滩上的。之后我们坐上快艇,快艇开到海中央,我们看见海水中还是有些“海藻群”。我心想:怎么会这么脏呢?
这可不是我想象的沙滩!也不是奶奶口中的青岛,到底怎么了?我上网寻找答案:由于水体受到污染,呈现富营养化,主要是磷和氮的富集,而这样的结果之一便是一些体型微小的藻类开始在水体中疯狂繁殖,它们布满水面,甚至在太空中都可以看到由于海藻疯狂繁殖而变色的海水。
过了几天,旅游结束了。我坐在火车上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十年后青岛的海滩,还会是这样子吗?还是奶奶说的样子?或是会变得更脏呢?
我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抬起头,只能看到高楼大厦之间的一方蓝天。但我又是农村的孩子,我的爷爷奶奶整日与土地打着交道,他们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在城市呆得久了,我有些怀念小时候,在爷爷奶奶目光的注视下下河摸螺螺,追着小黄狗在稻田里欢跑的岁月。我想爷爷奶奶了,这个暑假,我决定回农村。
还没下车,远远的就看到爷爷奶奶站在村口向我招手。几年没回来,回家的'路已变得模糊,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笔直的马路,高低不齐的茅草屋换成了别墅瓦房。只有小河还在,一条条曲折蜿蜒,通向村落的每个地方。只是,还在的小河却没有了我记忆中的碧绿,干净,我有些失落。
玩耍了几天,刚来的新鲜感渐渐褪去,看着水草丛生隐隐泛出恶臭的小河,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
撑起了停在码头边的小船,我一只手拿一根竹竿,一只手提一个网兜,我用竹竿够着水草,把它们慢慢的移到小船旁,抓着湿漉漉的水草我小心的放进网兜,只一会儿功夫,网兜就满了。我提着网兜上岸,把水草倒在岸边。这样弄了几个回合,岸边的水草也有一堆了,但河里的水草依旧很多,一点也不见少。刚结识的小伙伴琳琳笑着大声对我说:“没用的,水草你是除不尽的!”我点点头,也笑了笑。但我并不失望,我早知道,就凭我,这条小河是干净不起来的。但我一定要为它做点什么,我才会心安。毕竟是它,曾美丽了我童年的记忆。
离开了小河,我和琳琳手牵着手,奔向了稻田。绿油油的稻田,像云海,一眼望不到边。呼吸着满载着丰收的香味,真是惬意。“看,韭菜!”琳琳的手一指,我的目光立刻被一片绿色吸引了。琳琳不知从哪儿拿来了两把镰刀,递给我一把,我们比赛起割韭菜来。只见琳琳一手揪着一簇韭菜,在它们的根部用力一割,一簇韭菜就整齐地摆放在了竹篮里。而我呢,手忙脚乱,也只割下了几根,干脆就放下镰刀,双手齐上阵,连根拔起韭菜来,只是,这效率也太差了。哎,我是吃了不会干农活的亏啊。
夕阳西下,我和琳琳垮着满满一篮韭菜,走在金黄色的余晖里,唱着歌回家了。
这个在爷爷奶奶的乡下过的暑假,真是快乐。我和琳琳约好了,明年暑假,我还回来!
鱼爬树?弹涂鱼会爬树,可它们谁也不是弹涂鱼啊!
“或许,我可以帮助你们。”河边的大柳树说话了。
“我给你们顺软梯。下雨的时候,你们可以顺着梯子爬上来。”说着,大柳树把几根长长的枝条搭到了河面上!
啊,真是太好了!
从那一刻起,大家老是不时地看看天……
可是,十多天过去了,一滴雨也没有。春小孩急了,开始四处捉云。他把捉到的每一朵云用绳子拴起来,然后连成一大片。
有些云不了解情况,往这边一瞧:“哟,什么事?那么一大堆云!”立刻好奇地往这边来了……结果,结果当然是被春小孩捉住了。
很快,春小孩捉到的.云铺满了天空。
谁愿意总这么被拴着呢?云自有云逃跑的办法——变身,变成雨滴,落到地上,然后重新变成气体飞回天上。
绳子是捆不住雨滴的。哈哈!云朵集体大变身,雨,终于下起来啦!
大柳树赶紧垂下更多的软梯来,春小孩连推加拽,帮着鱼儿们一条一条顺着软梯爬呀爬……
来到树上,鱼儿们往四周张望——啊,这里是成片成片的黄,那里是大片大片的绿,中间还点缀着一树一树的粉……
鱼儿个个张着大嘴,全看傻了!
雨停了,鱼儿纷纷跳回河里,春小孩忙着整理拴云的绳子,只有大柳树还没回过神来——他把自己身上那些细细长长的叶子全看成了绿色的小鱼儿!
“傻鱼儿,傻鱼儿,出太阳了,快回河里,不然晒成鱼干啦!”大柳树焦急地晃动着枝条。
惹得春小孩和鱼儿们哈哈大笑,嘿,总算把大柳树笑醒了……
《地毯下的尘土》这个题目就很有深意,从题目上一点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通读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尘土”是课文所叙故事的关节点,它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姑娘米妮自觉主动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揭示作品主旨的一个主要内容。故事的开头也不像一般的文章那样讲究扣题、点题,而是从小米妮的身世讲起,经过层层的铺垫之后,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才点明主旨,告诉读者“地毯下的尘土”是怎么一回事。文章的标题可谓耐人寻味、富有深意,却含而不露。
从小姑娘米妮离家找工作开始,就一路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她沿着一条从未走过的森林小路走,居然没有迷路,反而碰巧找到了一座神奇的“小屋”。当我们这位幸运的小姑娘在这座陌生的“小屋”里充分展现她勤劳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美德时,“小屋”的主人——恰好是“山里掌管金子的十二个快乐的小矮人”,而不是凶狠恶毒的巫婆——回来了,更为巧合的是“他们的仙女保姆去度假了”,“十二个快乐的小矮人”迫切需要一个人代替“仙女保姆”,而米妮恰恰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一向勤劳的米妮又怎么会不扫“地毯下的尘土”呢?原来,这又是一个巧合。恰恰就在“仙女假期的最后的一天”,小米妮“想看看去工作的小矮人”,恰好被“窗外”“自己从未见过的美丽的景象”迷住了,“连要***活都忘了”,以至于连“地毯下的尘土”也来不及扫了。
正是这一连串的巧合,推动了情节不断向前发展,使行文更富有情趣,也给读者带来了一波又一波阅读快感。不过,这一连串的巧合却并不让人觉得蹊跷、突兀,反而觉得合情合理。而这一效果的产生,正是由于作者莫德·林赛对情节设计的技巧已经达到圆润无痕的境界了。
米妮“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整理床,洗盘子”“她再也无法干得更快了”,一连串的动作刻画出小姑娘着急、慌张的心理;“我想,”米妮大声说,“今天我就不打扫地毯下面的地了。再者,地毯下面没人看得见,有点灰尘也没关系的。”声音虽大,骨子里的心虚却暴露得更明显;“星星透过窗户,向她眨眼睛”,她好像听到了星星们在说:“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小米妮有些急了,但她仍抱有一丝侥幸,“米妮把脸转向墙”。但是,她心灵最深处的一个声音反反复复响起来,“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而且,“我们看到她了!我们看到她了!”所有的星星都快乐地叫着。这样,小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就跃然纸上,她诚实善良的形象再一次印入读者脑海中。
这一部分没有为写人物心理而进行心理描写,而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多角度来刻画米妮起伏不断的心理变化过程,使主人公米妮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地“立”在读者面前。可谓“雁过不留痕”!
《地毯下的尘土》选自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文章讲述了一个神奇而浪漫的故事:穷苦人家出身的小米妮,因为母亲病了,自告奋勇外出找工作,不料在半路上迷途,不小心闯进了十二个小矮人的小屋子。小姑娘的勤劳、善良打动了小矮人们,并担起了照顾小矮人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帮小矮人打扫卫生,因时间紧迫而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小米妮内心矛盾,半夜起床打扫,结果意外地获得了小矮人藏在地毯下的十二枚金币,作为她诚实的奖赏。故事最后,小米妮带着金子和送给妈妈、妹妹的礼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故事的主人公小米妮是个勤劳、能***小姑娘,她懂礼貌、乐于助人,给小矮人们留下了愉快的印象。特别是在她忘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后,表现出来的真挚和诚实,如果她不翻开地毯,能得到的只是良心的责备和永久的遗憾——正如小矮人的所说“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小米妮也由此受到启发,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记得打扫那片“地毯下的尘土”。
以“地毯下的尘土”作为文章的标题,初看貌似难以理解,饶有兴趣地读完以后,才知道这是小米妮心中矛盾纠结的根源——工作的'疏忽点。也正是因为小米妮的责任心强,诚实的她无法忍受“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这样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与“星星”对话之后,米妮“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有过和小米妮相似的经历,有些事也许当时没有人知道,但是会让自己的心里很不安,特别是对待自己分内的工作或学习。古语有云:“君子慎独。”当人们面对自己诚实、善良、责任的拷问时,你能不能坦诚地交上无愧于心的答案?你能不能自信地承认你完成好了一切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让我们先学习米妮的做法,把心中那块秘密的“尘土”倾诉出来,马上用行动清理干净吧!
读完《地毯下的尘土》这个故事,让我有理由相信:生活一定会给那些诚实、善良、勤劳的人一个好的回报,小矮人的金币就藏在每一个微小的工作之中,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找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