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最大的亮点就是结构严谨,思维缜密。开篇运用对比手法亮出中心论点:适度自由,扎根前行,总起全文;然后作者又分别从“适度自由,保持平衡”、“适度自由,保持心态”和“适度自由,获得最大的自由”三个层次来具体阐述“适度自由,扎根前行”的方法和意义,内容充实,论证深刻透彻;结尾水到渠成,照应开头,浑然一体。
本文标题先声夺人,不仅能准确切中材料最佳立意角度“自由”与“约束”,而且能体现考生以独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如何对待中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展现出考生对文化的深刻认识。论证过程中,考生能紧扣文题材料辩证地就提出的问题展开深入论述,立意深远,且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同时,以莫言“接地气”而成“大器”与当下“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展开对比论证,反复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心怀着民族敬畏感,用心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带着镣铐舞蹈,有效增强了文章议论的气势。此外,文章虽为考场作文,但文句大气磅礴,且不失深刻意蕴;引用恰如其分,文采斐然,是一篇名副其实的考场佳作。
树木里有所节制的火,发为繁花;无耻的火焰肆意燃烧,终化为灰烬。
——泰戈尔
周末回家,遇见了一群工人,他们正在路边栽植绿化树。很奇怪的是,这些树都是事先植入陶盆中的,栽时便连盆一同埋进土里。我上前询问他们,为何不直接将树植入土里,为什么要让它们拖着这么个笨重的大盆。工人回答:“地底埋有很多高压电缆、管道。如果不用一个盆来限制树根的生长,它们就会破坏到地下的输电、输水系统,对附近的居民和树木本身都是祸患无穷的。”
原来如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树木健康安全地生长啊!过去一直认为,给树木最大的自由,任其放纵生长是最好的,却从没想过适当地限制它的自由,也是一剂使其茁壮成长的良药。当然,森林里的树木不需要节制,那是由那里的环境决定的。但森林里的树木永远都只能在那片亘古不变的空间里放纵,它们放任、自由,却看不到世界的日新月异。
其实,人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管教,需要对自由加点必要的限制。我们疯长的思想常常会让我们错误地去行动,对思想与行为的适当约束,能让我们更健康地成长。一直以来,对学校各项常规要求总有些耿耿于怀,现在开始有些明白,我行我素看似潇洒,但可能触碰到的“高压电缆”太多了,一不小心便会引火烧身。成长中真的很需要一些条条框框。人,真的是需要一些规矩,正所谓“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嘛!曾听有些同学说,羡慕那些没人管教的“野孩子”,因为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他们不受任何约束,逍遥自在。可是,你们想过吗?我们把这些人称之为“混混”,他们的人生没有目标,没有奋斗,自然也就没有闪光,没有精彩了。自由的本质应是快乐的,而泛滥的自由却带来了烦闷和苦恼。
不要盲目地去追求放纵,那是一片覆盖着鲜花的沼泽,每一步都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危机。接受并履行那些能保障我们健康成长的规矩吧,克制心中的任性与放肆。成长需要约束,也只有必要的约束,才能够健康地成长。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句名言竟然将自由二字摆在了生命的前面,那么这个叫做自由的东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这样无节制的自由不具任何吸引力;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扎进地层——绝对的'自我束缚同样无趣,只会浪费生命,在束缚中找自由。
而我,会再扎进地层后,汲取养分、积极生长,长出强壮枝干、繁茂树叶,以最稳固的姿态立于地球,再次仰望星空,却不再惊恐。
深扎土中是束缚,破土而出是挣脱束缚、追求自由,亭亭如盖是在束缚中找到了自由。
中国古体诗常讲究押韵与格律,对平仄、字数等也有严明规定,条条框框看似很多,给写诗之人造成了极大困难。
其实不然,正因这些规定才让诗人水平节节拔高,写出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使诗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究其原因,则是古代诗人在规矩中也能游刃有余,写诗的才学与情感将规则变成了更利于表达的手段,这便是自由于束缚中生长的典型案例。
只有学识渊博的古代诗人才能做到这点么?其实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亦然。
青春期中与成长相伴的有叛逆,我认为叛逆有三境界一是极力挣脱束缚、追求绝对自由,可这种做法无疑是最没有头脑的。
暴烈的行动和偏激的思想会伤害自己与家人的情感,会对未来的人生造成极大影响。
当束缚全无也就是父母、老师无心理你、全然放弃时,你是自由的,也是绝望和悲哀的;二是囿于束缚、与自由隔绝,这样的人将叛逆因子压抑至最少,听话乖巧但对生活木然、对青春缺乏该有的激情,当发现自己双目空洞、生活日复一日时,该思考自由了;三是游于束缚中、享受自由,此层为境界,在成长中,好好学习、孝敬父母、遵守道德规范、守住原则与道德底线是基本前提,其余的大片时间空间便是自由,使你能捕捉生活的美好、享受青春的激情,这样的束缚为我们成长为健康的善良的成年人奠基。
“世界上有七十亿人,每个人都试图融入其中。”“世界无法因你而改变,只有改变你自己。”这些话在当下比比皆是,随之的结果便是将一代代人培养成为“小绵羊”、“小白兔”。毫无个性可言,都是一色的“白”。
改变没有错,但是改变、融入并不意味着失去个性,放弃自我。否则的话,人类千年的文化将无法延续,人类文明将逐渐消失,乃至灭亡。
个性鲜明,活出自我。便成为当下的'当务之急。时光倒回两年前,在地球的另一端,一个以包容、温和著称的国度——加拿大。那里有一位满脸稚气,甚至略有些抱不住手中吉他的男孩。常常坐在一幢楼房前的水泥台阶上,用自己并不惊艳,但十分温暖的嗓音演唱着每一首歌。生活固然窘迫,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母亲非常支持他,将她无数次预演后最满意的视频拍摄下来,发布到网络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xx年橄榄枝终于伸向了他,与其说是所谓的幸运,不如说是他用真挚的个性感动了上帝。一首使他成为了欢迎的歌手。“公告牌”的常客,他就是——贾斯汀·比伯。与同龄孩子不同的是,他坚持了自我。试想他若生活与制度教育下,不用说张扬个性,估计早就被“虎妈”、“狼爸”逼成了一名毫无个性、对一切言听计从的“小绵羊”。
一夜成名,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他不像许多明星那样耍。对待记者的提问、狂热的粉丝,他都能够坦诚自我,既便是疯狂的狗仔也能一笑泯仇。粉丝的追捧,媒体的夸奖,同行的认可,他没有忘记当初对他支持的母亲。“你有两份工作,让我们头上的屋顶不倒塌,我钦佩你,你曾经过输给我力量……”这是他在母亲节,为母亲而做的歌,在台上他是那个性张扬的贾斯丁。在幕后,他一直是一个普通的,深爱母亲的邻家男孩儿。
在张扬中约束,栽下属于自己的个性种子,社会、家庭请给予“个性”一片空间让它发芽、长大。然而,当它反叛时,忍痛修剪毫不手软。在张扬中约束,成长的天空将更加蔚蓝。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