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一书,该书虽由两位中学校长所著,但其中许多教育教学案例隐含的意义使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深受启发。书中的言语亲切自然,发人深省,故此书令人爱不释手,其中有些句子引起了我的共鸣。
为了建立积极的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淆??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建立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
反思目前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大多希望孩子安静地坐着、听着,认为那样才是好孩子,才叫守纪律。我曾观摩过一次音乐活动,教师通过巧妙的图谱设计,专业的音乐技能引领,使幼儿完全浸润在唯美的“山谷回声”中,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能力完全被调动起来,大家手舞足蹈。可当个别幼儿忍不住站起来配合教师进行和声部分练习时,教师立刻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表面看来,教师似乎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实质上混淆了“好和不动”,从而扼***了幼儿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让幼儿静而灵动、动而有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为此,我们要摒弃“好是不动,动是不好”的思想,用好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吸引孩子,让爱“动”与爱“静”的孩子均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静止不动或游离在外。真正有个性的思考常常跳出习惯思维,在美好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应该认可与欣赏学生思考中那些建设性的、创造性的甚至与标准答案激烈冲突的.想法——教师应该相信,所有思维火花都是值得谈论的,而值得谈论的问题当然是有益的,只有思与思的碰撞加之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才会有教育的超越。在教育教学中,奇思异想是创造的火苗,万不可轻易掐灭!
这段话给我们的感触特别深,很多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想法,但很难接受学生与标准答案存在激烈冲突的、有悖常理或道德的想法。笔者曾观摩过一个活动“忙忙碌碌的夜晚”,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夜晚有许多人在辛勤工作,以引发幼儿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活动中,教师问:什么人在晚上工作?大多数幼儿说保安、医生等,其中一个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小偷。这当即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哄笑,而教师也马上给予否定。如果当时教师能认识到“另类”答案很可能说明该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幼儿谈论“小偷这样做对吗?‘偷’是工作吗”,那么就有可能了解他已有的经验,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促使他进一步思考。
学生不是橡皮泥,而是刚刚挖掘出来的树根。在雕塑家的眼中,橡皮泥是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志任意揉捏成想要的形象的。但“根雕”的原则正好相反,你必须尊重那树根的原始形状,尊重它的本质特征,然后因势象形,装饰它的优点,夸张它的造型,才能将它塑造成完美的工艺品。
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有不少教师把学生当作橡皮泥。教师将一切预设得相当周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旦节外生枝,教师便会及时制止。或采用“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硬拉到预设的框架中。如,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中,在讲菱角的外形特征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你们看看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摸有什么感觉,闻闻有什么味道。于是,幼儿开始观察、触摸菱角。有一幼儿叫道:“老师,某某小朋友在掐菱!”教师马上制止幼儿的“掐菱”动作,强调是看看摸摸闻闻。在这里,教师把幼儿当成了橡皮泥,不顾幼儿的实际表现,按自己的意志揉捏。其实,教师让幼儿摸菱的目的是感知菱的软硬,难道“掐一下”就远离教育目标了吗?我们认为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有待雕塑的“树根”,尊重他原有的探索方法,因势利导,如:“你掐了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围绕教育目标积极思维,促进幼儿获得新的发展。
书中像这样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句段随处可拾。轻轻地掩上书本,等待下一次的重读……
对比论证的方法,是把两种相反的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纪念白求恩》一文就使用了对比的方法。作者在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用一些共产党员自私自利的思想表现与之对比,正反映衬,褒贬分明,更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精神的高尚。
比喻论证就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讲道理。***同志写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一文,用经常扫地和洗脸,比喻党内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去克服缺点、纠正错误。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这两种方法,实质上也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对比,摆的是反面的事实;比喻,讲的是比方的道理。都应当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加入恰当的分析。
*
在论证过程中,恰当运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我们要学习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引证法,就是引用道理论据进行论证,例证法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为“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方法是初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基本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只摆出事实和引用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加以分析,在引用事实或理论论据后,要加以分析,分析透彻了,文章才能有说服力。
不仅在论证过程中要分析,在引用材料后提出论点过程中也要分析,在写记叙文夹叙夹议、记叙后议论抒情时也要分析。所以学会分析是写作文的一项基本功。
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一篇读后感的开头:
①有两只青蛙身陷奶油之中。面对四周一片粘稠油腻,第一只青蛙绝望了,退却了,消沉了,于是淹死了。而第二只青蛙却通过乱蹬乱踏这剧烈的搅动使奶油变为黄油,死里逃生。②同样的遭遇,迥异的结果。正是第二只青蛙敢于向命运挑战,才驱走了死神,将生存的权力紧紧握在手中。③这启示我,面对困境,与其坐以待毙,莫如奋起抗争!
(大家想一想:这段话如果没有第②句、或者没有第③句、或者两句都没有效果将怎样?)
那么,在引用道理、摆出事实之后应当如何分析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1、正面分析,揭示原因。比如写一篇以“虚心使人进步”为论点的文章,在举出一个某人由于虚心而进步的实例后,可以这样分析:他之所以能够有这样大的进步,就是因为他能够谦虚地对待自己。
2、正面分析,揭示实质。《不要拒绝做小事情》一文对老子的话的分析,就是这样。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使于足下。”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想一想,分析是不是话说得越多越好?)
3、正面分析,评价肯定。作文《读<难和易>有感》在举出牛顿刻苦实践的实例后,作者分析道:牛顿“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大物理学家。”“……这句颇为轻松的语言,包含着牛顿多少“做”的辛勤”。
4、反面分析,推出后果。《不要拒绝做小事情》在篇末联系实际论述当今青少年应当怎样做时,就使用了这种分析方法:如果忽视眼前的努力,忽视思想上、学习上、作风上的小小漏洞,那么,你未来事业的大厦,有朝一日将会坍塌,毁于一旦。
5、总结归纳,揭示意义。作文《一年之计在于春》在结尾对全文的论述作了总结归纳:人生几何,青春短暂,让我们都从“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中得到启发,用自己的.双手,扣紧青春的琴弦,去开拓通往事业的成功之路吧!
总而言之,分析就是讲出论据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进而证明论点的正确。
当然,追求美人无可指责,追求名利无可厚非,追求权位无可批驳。人毕竞是有头脑、有思想、有目的、有突破发现、有生活情趣、有向往欲求的环宇尤物。
但是,世间总是辩证的两个面,有得必有失。我们在追求到鲜花赞美显赫金钱美人的同时,我们也筑起一道隔绝无形的壁垒。
试想:当你占有美色之后,平静。庭院漫步,不知道你回首青春年少的日子,在喜笑颜开,面对你的同学、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情敌,沮丧颓败的`面容时,你会不会有当初甜言蜜语、虚假谎言、贬责攻讦带来的愧疚与不安?
当你获得权势之时,洋洋得意,骄傲之余。清凉秋夜、月上高楼、仰首苍穹,不知道你有没有高处不胜寒升起的阵阵凉意;有没有年轻时无忧无虑同大家伙儿一同赤脚奔跑一同狂舞海吃的随意?
你拥有了财源滚滚、金钱盈盆、珠车宝马的满足,在成日花天酒地,饱食终日、大腹便便、昏醉欲弱,无所事事之余,你是否还怀念当初喝凉水吃野菜与同伴一道打谷雀、掰竹笋、摘山梨的酸辛与笑意?
你声名雀起,掌声欢呼声如雷贯耳,鲜花粉丝如影同随,多年后,梦中镜中,两鬓染霜。休闲时分,在江上海上泛舟,逝者如川,海天茫茫。回首,你可向往“二五六,二五七”与儿时女伴跳皮筋、踢毽儿的日子?
得到就意味着失去。
电视机里哀怨的正放着那首悲歌,凄凄地幽幽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咋夜又东风,雕栏王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奈,哀怨,伤泣。
人呵,如果解卸下身上所有的光环,原本应该活得更开心、快乐一些的。
奋斗一生,年过半百,回首,总结自已走过的路,试问:世尘中人,你最开心满足是光着*扎着丫无拘无束无畏无惧的年少时,还是在拥有金钱权势声名美色的中年后?
无官一身轻,无利一身平,无名一身静,无欲一身新。
生活其实应该活得更开心的!
换种活法,且把权、利、名、情看得淡些,再淡些;且把日常忧事、烦事、愁事劳事、伤事、上下事、左右事、内外周边事放放。不为世欲所累,不为世人所诟,为自已活上一段日子。
活得自由些、惬意些、恣睢些、放松些、开心些,怎样?
20XX。12。26
听老师说,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在我们的家乡,每年都有中秋打月饼的习俗。又是一年中秋到,爷爷奶奶照例忙起了打月饼。
月饼的制作工艺是很讲究的。把事先准备好的调料做成馅,再把面粉调成黏糊状,用擀面杖反复滚动,把馅包在里面,最后还要放在铁模里压花烘烤。跟往年不同,今年我特意请爷爷给我定做了一个。这个月饼大约碗口大小,由五个扇形组成,连起来就是“中秋节快乐”。我的字写的歪歪斜斜,但爷爷奶奶还是打心眼里高兴。经过细火慢烤,这个特制的月饼终于做好了。
照着爷爷奶奶的吩咐,我把月饼上刻有“快乐”字样的部分,寄给了远在海南打工的爸爸妈妈。中秋节晚上,我在电脑上和爸爸妈妈视频通话:“爸、妈,你们好!儿子祝你们中秋节快乐!”这时我看得出来,爸爸妈妈的眼眶里都有些湿润了。听奶奶说,前一段时间,爸爸妈妈因为一些误会,还生出了离婚的念头。此时,一轮明月挂在半空,虽然远隔千里,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在我的提议下,一家人唱起了奶奶教的一首歌:“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
我在心里暗暗祈祷,愿天下所有的家庭和我们一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快快乐乐!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好多人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因此,我在看到《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时,如获至宝,认真捧读,自感获益非浅。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我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我都给予平等的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爱渐渐的变了:对于好学生听话的学生,我是打从心里喜欢他们;而对于那些老是犯错误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甚至有点消极的情绪,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违反了师德,是不是不配当一个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因此而陷入了困惑的状态,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是李老师通过这些案例指导了我今天怎么去应对这种困惑。李老师说“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科老师”。师爱是教师应尽的`师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在私人感情方面,我们是无法强求的,比如说对于一个说谎成性的人,如果我们还打从心里喜欢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教师了。我们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一点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防碍我们关心和帮助他,也不是代表我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教好他们,这才是人性的师爱!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放弃了学生,正是这个“矛盾”的爱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个好教师!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做到怎么样的爱学生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学方面,虽然我们标榜素质教育,但是到现在为止,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势和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教师压力的根源之一。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东西,而是课外的东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学生令人头疼的分数,一定会令我们心里充满了压力。我们有时候都会困惑为什么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么难教。其实这个当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师的原因。也许我们的课堂没有接近学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许没有教学的艺术。李老师指导了我们,学生的因素是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师的因素则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与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课堂,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学这两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会找到平衡点,经验和不断的反思会让我不会顾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变成一个优秀的教师!
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一书,该书虽由两位中学校长所著,但其中许多教育教学案例隐含的意义使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深受启发。书中的言语亲切自然,发人深省,故此书令人爱不释手,其中有些句子引起了我的共鸣。
为了建立积极的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淆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建立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
反思目前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大多希望孩子安静地坐着、听着,认为那样才是好孩子,才叫守纪律。我曾观摩过一次音乐活动,教师通过巧妙的图谱设计,专业的音乐技能引领,使幼儿完全浸润在唯美的“山谷回声”中,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能力完全被调动起来,大家手舞足蹈。可当个别幼儿忍不住站起来配合教师进行和声部分练习时,教师立刻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表面看来,教师似乎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实质上混淆了“好和不动”,从而扼***了幼儿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让幼儿静而灵动、动而有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为此,我们要摒弃“好是不动,动是不好”的思想,用好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吸引孩子,让爱“动”与爱“静”的孩子均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静止不动或游离在外。 真正有个性的思考常常跳出习惯思维,在美好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应该认可与欣赏学生思考中那些建设性的、创造性的。甚至与标准答案激烈冲突的想法——教师应该相信,所有思维火花都是值得谈论的,而值得谈论的问题当然是有益的,只有思与思的碰撞加之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才会有教育的超越。在教育教学中,奇思异想是创造的火苗,万不可轻易掐灭!
这段话给我们的感触特别深,很多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想法,但很难接受学生与标准答案存在激烈冲突的、有悖常理或道德的想法。笔者曾观摩过一个活动“忙忙碌碌的夜晚”,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夜晚有许多人在辛勤工作,以引发幼儿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活动中,教师问:什么人在晚上工作?大多数幼儿说保安、医生等,其中一个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小偷。这当即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哄笑,而教师也马上给予否定。如果当时教师能认识到“另类”答案很可能说明该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幼儿谈论“小偷这样做对吗?‘偷’是工作吗”,那么就有可能了解他已有的,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促使他进一步思考。
学生不是橡皮泥,而是刚刚挖掘出来的树根。在雕塑家的眼中,橡皮泥是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志任意揉捏成想要的形象的。但“根雕”的原则正好相反,你必须尊重那树根的原始形状,尊重它的本质特征,然后因势象形,装饰它的优点,夸张它的造型,才能将它塑造成完美的工艺品。
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有不少教师把学生当作橡皮泥。教师将一切预设得相当周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旦节外生枝,教师便会及时制止。或采用“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硬拉到预设的框架中。如,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中,在讲菱角的外形特征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你们看看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摸有什么感觉,闻闻有什么味道。于是,幼儿开始观察、触摸菱角。有一幼儿叫道:“老师,某某小朋友在掐菱!”教师马上制止幼儿的“掐菱”动作,强调是看看摸摸闻闻。在这里,教师把幼儿当成了橡皮泥,不顾幼儿的实际表现,按自己的意志揉捏。其实,教师让幼儿摸菱的目的是感知菱的软硬,难道“掐一下”就远离教育目标了吗?我们认为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有待雕塑的“树根”,尊重他原有的探索方法,因势利导,如:“你掐了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围绕教育目标积极思维,促进幼儿获得新的发展。
书中像这样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句段随处可拾。轻轻地掩上书本,等待下一次的重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