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我高兴得中午饭都没吃好。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老师把全班同学分为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力气。
我们来到操场上只见一条大粗绳子压在操场当中的两条白线上,绳子中间扎着红布。谁能把绳子当中的红布条拉过靠自己一头的白线,谁就赢了。
“嘟——”哨声响了,双方使劲了吃奶的劲向后拉,啦啦队为我们加油。渐渐地,渐渐地,绳子向对方移动,我们怎么也拉不过来了,我们输了。要是我们学会怎么拔河,一定不会输。
换了场地再战,这次我们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由汪强喊号子,经过几分钟的战斗,我们终于胜了。
对方不服,要求再战。老师说:“这项运动,体力消好很大,不能再战了,过几天再比吧。”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社会科学著作(姑且这么定义,书中对农村基层民主、乡村风尚之类的探讨,说实话,匆匆一读,很难参悟,只能形成一个粗糙的印象。却让我不禁开始回望我的村庄,不由感叹,这个我自幼生长,又终究离去的地方,真的越来越荒芜。
陶渊明和王维笔下的田园,终归是文人渴望皈依自然的臆想,它们存在于古籍的盛世中,被人怀想追念,而只有真正沾染过土腥味的人才有资格判断,世上是否有“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或者“野老念牧童,相见语依依”的田园。
我记忆中的村庄、田野和山林,也可以充当陶渊明和王维歌咏的对象,自然风景足以让来自城市的人大为惊叹。他们的相机里或许储存着山野树林的清新,油菜花紫云英的绚丽,脚步却丝毫不会靠近气味逼人的猪圈牛栏。
我的村庄远在深山,所以可以逃过城市的圈地与拆迁,但是,却被城市用另外一种方式掠夺。
除了岁末,在家乡几乎很难看到几个青壮年,甚至孩子。一个农村家庭的普遍生活方式是,青壮年的儿子儿媳远在城市,年迈的祖父母带着孩子在家。稍有余力的人家基本都将孩子送往县城读书,从小学开始,由母亲或者祖母相伴陪读。所以,在假期以外的日子,曾经十几户人家屋宇相连,聚族而居的村庄只有四五个人,分外寥落。回家的时候我与几个也在无锡打工的同乡同车,面包车在积雪未销的山道上波折前行,音响里十分应景地嘶吼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他们一路烟雾缭绕,谈论着这一年在外的种种,收入固然客观,但这其中的辛苦也是旁人难以想象的。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留在家里没意思,田地的庄稼不足一家人的口粮,种植天麻灵芝又算不准市场价格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被时代的变化远远甩在后面,而与新生活的磨合又必然饱含酸楚。
在家乡,有的家庭甚至合家进城打工,空留下装修完备的小洋楼——等着年老力衰的时候,回来养老。生于土地的人终归还是要回到土地,不是因为眷念,而是因为除了土地之外别无依靠。而等到真正年老的时候,土地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这不得不牵扯到另一个问题,每次回家,都不免见到这样的悲剧,曾经心心念念养儿防老,以家里没有“赔钱货”而自豪的老人,如今在对人悲悲切切地哭诉:“娶个媳妇死个儿”。邻村一位老人,辛劳一生,将所有家产毫无藏私地分给两个儿子家,自己本想安心养老,结果两个儿子儿媳都认为他对另一家偏心,都把他视为“死老头子”,老人某次摘了儿子家菜地里的菜,被儿媳骂得狗血淋头,上吊自***。更多的时候,两辈人之间的矛盾是一把钝刀子,一点点磨损着孝情亲情。而在这个时候,即使再亲近,有威望的长辈也很难直接上前训斥,只能借酒壮胆后旁敲侧击地提醒。其他人除了谴责、同情之外,只能反复说一句:“各凭良心”,可是,越寄希望于“良心”只能越让人寒心。
这种老来的荒凉已经是家乡,或者说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许多未老或已老的人能够人望见的结局。
我的种种思考,都是由《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所引发的,但是无论在读这本书之前还是之后,我还是看到了,家乡这二十多年的种种可喜的变化。土路变成了村村通的水泥路,泥巴屋变成了一栋栋不输别墅的小楼,过去只有过节吃肉到现在几乎餐餐有肉,等等。铁路刚刚修通,和谐号动车在山间飞驰的时候,有很多人专程跑去观看,因为大家都觉得在大山沟里通火车实在不可思议;邻村那个几年前做了换心手术的人走到哪里都还会吸引人们的目光,因为大家觉得换心脏不可思议。一过了正月初六,返乡过年的人们又都离开了荒芜的田园,但也有人留下。他们大多选择从事养殖业,黑毛猪、土鸡、山羊等等,然后用电子商务的方式贩卖农产品,在深山的村落里,道路两边人家的土墙上,可以看到很多巨大的二维码,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同样是不可思议的。
我希望,这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配合着时代滚滚向前的潮流,让荒芜的田园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电视新闻频道里,每天都会有“走基层”这一段,每次我都非常关注。
这天,我看到一个藏族孩子上学的故事。在青藏高原的山上,住着很多牧民,他们生活很困苦。住在那儿的孩子们每学期上一次学校,在学校住一个学期后才回到家里。他们上学时的路非常难走,我看到的就是他们去上学时的过程。
孩子们每次去上学都由一个老师领着,把孩子们集合后,首先领着他们要穿过一条羊肠小道。小道的一边就是深深的河水,随时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老师和孩子们必须很小心地走。过了这条羊肠小道,孩子们还得爬过一座高大雪山。老师和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先爬上去,然后用几根绳子把剩下的孩子拽上去。翻过这座雪山后,挡在他们面前的就是那湍急的雪水河,跟前面的困难相比,这里似乎更可怕。这条河上没有桥,他们也没有骆驼,只有老师陪伴着他们,孩子们只得拎着鞋子,光着脚,一个拉着一个从这冰冷刺骨的雪水河里趟过去,老师和大孩子背着小一点的孩子,一步一步艰难地趟过去。看到这我的心里很不好受。这样的一条路他们要走上整整两天才能到学校。这一路上孩子们的身上穿着并不厚的衣服,脚下也没有可以御寒的鞋子,但他们每年都这样去上学。妈妈看到这流泪了,我也流泪了。我对妈妈说要把我积攒的零用钱捐给他们,妈妈抱着我说好的。
这个场景让我难忘,也深深激励了我,我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一定得好好学习,长大后挣钱去帮助他们改善条件,让那里的孩子们上学不再那么艰难。
初冬季节,气候寒冷,不过,我们学校的操场上却阳光灿烂,气氛热烈。因为一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要说这冬季运动会,最精彩的莫过于拔河比赛了。这不,马上就要到我们班了。
我们的初赛对手是二班。要搞定这个班,对我们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双方一上场,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儿。裁判员白老师手中的旗子向下一挥,双方就开始了比赛。啦啦队都在给自己的班级加油助威。很快,我们班凭着强大的实力,轻松的赢了第一局。在接下来和二班的对决中,我们班一输一赢,打败了二班。首战告捷,这对全体同学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也是决赛前对全班同学的一次鼓舞。
在决赛之前,班主任蒋老师把我们拔河队员带到天井做赛前动员讲话:“同学们,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一定要发扬初赛时的精神,坚定信心,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只要全体队员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都无怨无悔……”蒋老师一番话说得我们豪情满腔,踌躇满志。大家精神抖擞,大踏步的走向操场,准备迎接最后的挑战。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拔河队员个个摩拳擦掌,拉拉队员在旁边挥动着红旗,为队员加油鼓劲。首先是双方抽签选场地。我们班派大将钟易去抽签,只见钟易两眼盯着裁判手中的两个小纸团,沉思了几秒钟,然后果断的拿起其中的一个纸团,打开一看:大数——3!全体队员欢呼着跑向地势较好的比赛场地。
决赛正式开始了,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着坚定。随着裁判白老师的哨声一响。
,大家握紧绳子用尽全力拼命向后拉,只见决定胜负的绳子中间的\'红绸带一点一点的向我们这边靠近……赢了!可是,第二战,由于地势不好,也因为我们求胜心切,导致方寸大乱,输了。
第三战,又要抽签,钟易真是一名福将——我们又得到了较好的地势。可是大家心里明白:绝不能轻敌!三班的大个子很多,其中有一员大将,身高起码有一米六五,而且强壮结实(老天啊,那人是个女孩子啊!!!。每次看到她,我们都会产生心虚的感觉。况且他们班很多队员的脸上都用彩色笔写着醒目的“必胜”二字,每个队员的眼睛里都充满了必胜的光芒,大家看了心里不免有些担心。此刻我耳边又想起蒋老师的话语:“一鼓作气,坚持到底!管他成功与失败!敌越强,我越强!”
我们牢牢记住蒋老师的话:一切行动听指挥!只见队员们进入场地,迅速在绳子两旁排成两条直线,每个队员的眼睛都紧盯着裁判员白老师。只听一声“握绳!”大家马上拾起地上的绳子,身子向后微倾,同时,眼睛齐刷刷地盯着白老师手中的旗子,“嘘!”哨声一响,双方都使出了全力!红绸仿佛被孙悟空施了定身法——丝毫未动!双方僵持不动了将近半分钟。这真是一场恶战,双方旗鼓相当,难分胜负!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出现在我眼前的是挥动手臂、大声为我们加油的老师们,响彻耳畔的是啦啦队员震耳欲聋的加油声,这时,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为了蒋老师,为了啦啦队,更为了班级的荣誉,拼了!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突然,我浑身充满了力量,大吼一声:“啊!”这一声,唤醒了兄弟们的潜能量,使对方乱了阵脚,绳子开始慢慢向我们这边移动。一秒,两秒,三秒……三厘米,两厘米,一厘米……
“嘘——”胜利的哨声再次吹响,象征胜利的红旗终于挥向了我们!“耶!”霎时间,我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伤痛,蹦跳着,欢笑着,庆祝胜利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这是我们在冬季运动会中夺得的第三个拔河冠军,同学们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描述。然而,胜利之余,蒋老师那刻骨铭心的六个字——“胜不骄,败不馁”,始终闪烁在我们心中,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怎样面对荣誉,面对失败……
难忘的冬季运动会,难忘的拔河比赛,它犹如一幅美好的画卷,将永远珍藏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滴滴,滴滴,一辆红色的奔驰车撞倒了一辆自行车,我跟爷爷很不幸作为画面的重要一角,被撞倒在地。即使是从幼儿园到现在,那惨烈的场面使我都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平凡的一天,我吃完早餐后爷爷赶忙送我上幼儿园,可是,悲剧说发生就发生,在通过第一个十字路口后五十米处,我们撞车了。
在撞车的那一瞬间,由于害怕的本能驱使,我大喊大叫,大脑吓得一片空白。但是车子还是没有刹住,爷爷被“通”的一声撞倒到地上。那一刻,我已经满身伤痕,前一秒我还是被吓得愣在那儿,后一秒我就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并轻轻地抚摸身上的伤口。车子上面的女人急忙下车,把我爷爷的车扶正,并把我扶上车。
可是爷爷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差点站都没站起来,摇摇晃晃了好一阵终于站稳了,他的额头早已经汗透了。那个女人赶忙说对不起。爷爷没有理会她,只是紧锁着眉头忍着痛,继续送我上学。
因为爷爷这伟大深沉的爱,让我终身难忘。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许多场面我都忘却了,唯有这个场面还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几个月前,由于解放路刚开始修理,所以路口的红绿信号灯不亮了,给行人带来了不便。
一天下午,妈妈带我去治疗眼睛。妈妈带我小心地通过了解放路和双元路的交叉路口。突然,耳边传来了“咔嚓”一声响,我转头向后看了一下,原来是一位女士开的电瓶车撞到了一位男士开的电瓶车,并且把男士开的电瓶车的外壳撞坏了一处。那位女士看到这种情况,连忙向男士道歉。虽然男士的车子被撞坏了,但这位男士却说:“没关系,坏掉了一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作文,修一修就好了。”说完那位男士开着电瓶车就离开了。
那位男士宽容别人的胸怀,让我一直铭记在心。
虽然,这个场面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却能让我记忆犹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