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动物尤其是黑猩猩的权力意志和政治的起源
人类尤其是男人们的权力意志是对此作过一定反思的人都会认可的。但人以外的动物是否也有权力意志的问题,则是缺乏相关知识的人无法回答的。德瓦尔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以下事实——青春期的雄黑猩猩都会经历一个反叛比他们年长位高的成年雌黑猩猩们的阶段;成年雄黑猩猩都会伺机反叛群落首领并将他取而代之——证明:雄黑猩猩都有权力意志。至于雌黑猩猩的权力意志,德瓦尔认为。在生存压力不大的环境(食物丰富的自然环境或饮食无虞的人工环境)中、在雌性之间已然建立起稳定得等级秩序的情况下,雌黑猩猩谋求较高或更高的社会地位的倾向确实表现得不明显;但在生存压力大的环境中、在雌性之间尚未建立起稳定得等级秩序的情况下,雌黑猩猩也会像雄黑猩猩一样通过争斗来谋求一个较高或更高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力。可见,在雌黑猩猩身上也存在或潜在着权力意志,只不过受某些现实因素的影响,雌黑猩猩的权力意志可能在某些时候没有表现出来或表现得不太明显而已。据此,关于动物尤其猿类是否具有“权力意志”或“统治冲动”的问题,德瓦尔的结论是:“在这一点上,我是毫不犹豫的。我所观察过的动物们显然都在努力获得一个较高或更高的第五。......在我看来,黑猩猩们都会为了一个较高或更高的地位而努力奋斗......对权力的渴望几乎肯定是与生俱来的。”
关于权力意志的起源,德瓦尔以这一统一数据——在每一时期,总是身居首领职位的雄黑猩猩占有最大份额的性交(通常超过50%,甚至达到75%或者更高);而雄黑猩猩个体的地位越低,他所占的性交份额也就越小——表明:“雄性的等级与他的性交频率之间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并由此进一步指出:“雄性......谋求权力的动力来自雄性的等级地位决定性的优先权这一事实。”由此,德瓦尔揭示了雄性动物的权力意志的起源:(在等级制度社会中,)雄性动物的权力意志起源于性竞争;由于性交(在客观上)只是繁殖的中介,因而可以说,雄性动物的权力意志(最终)起源于繁殖竞争。雌性的情况与此有所不同,在一个繁育期中,一个雌性能繁育的后代数量与性交对象和性交次数的多寡无关,因而,雌性之间的性嫉妒与性竞争并不强,由此,雌性动物的权力意志与性竞争没用多大关系。根据自然环境中一个雌性所占有的采食区域的优劣、其后代发育速度的快慢和生存机会的大小与其所占有的地位具有正相关性这一事实,德瓦尔认为,雌性动物的权力意志起源于繁育竞争及相关的生存竞争。如果不考虑性别差异的话,我们也可笼统地将德瓦尔关于权力意志的起源的观点表述为,动物的权力意志起源于性竞争与繁育竞争及相关的生存竞争。
在德瓦尔看来,政治是有关权力即与社会地位有关的社会影响力的运动变化的社会活动。而从心理学角度看,个体的政治活动不过是他的权力意志的外在表现,因而,权力意志的起源也就是政治的起源。按照德瓦尔对政治与权力意志出现与存在的条件的理解,政治现象应该存在于一切存在着性竞争与繁育竞争及相关的生存竞争的物种的社会中,而这个世界上比人类更古老的群居动物数不胜数,因而,关于政治存在的历史与人类在的历史之间的关系,德瓦尔的看法是:“政治的根比人类更古老。”
二 关于黑猩猩从事权力斗争的基本策略及其作用
这是德瓦尔在本书中探讨的另一部分主要内容。黑猩猩在权力斗争中所采用的基本策略只要有:
1试探
权力斗争的第一步通常就是一方对于对方与已方之间的实力对比状况的试探。试探是排除权力斗争的盲目性的必要手段,是权力斗争的基础;试探性挑战则是挑战者进行权力斗争的一种基础性手段。德瓦尔在本书中讨论过的黑猩猩中的挑战者对于统治者的常见的试探方式有:停止“问候”、威胁、抗命及旁敲侧击等。
2联盟
权力斗争的关键是改变或维持斗争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或平衡状况,结盟与离间对方的联盟就是改变或维持这种对比关系或平衡状况的普遍有效的方式。在权力斗争中,由于联盟影响着斗争双方之间的力量平衡,从而影响到甚至决定着斗争的结果,因而联盟是成败的关键。德瓦尔所讨论的联盟有开放式与封闭式两种。其中,开放式联盟是指结盟双方目标不同,但他们的行为对各自目标的实现具有互相促进作用的联盟,如在鲁伊特反叛耶罗恩期间的鲁伊特——尼基联盟;封闭式联盟是指结盟双方的目标与利益一致,且其中的任何一方与敌方之间都没有串通和互相利用现象的联盟,如尼基再次执政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尼基——耶罗恩联盟。
3离间
联盟的另一面就是离间或破坏对方联盟的反联盟行为——斗争双方中的一方设法阻止第三方与对方结盟或设法改变对方盟友的立场,从而弱化乃至拆散对方联盟的行为。德瓦尔讨论过的具体离间方式有:驱逐、隔离、威胁、惩罚、笼络或收买等。
三关于黑猩猩如何解决冲突与谋求和平
动物们怎样解决冲突与谋求和平时德瓦尔重点研究的动物行为学课题之一,他曾为之写过专著《灵长类如何谋求和平》并编过专题论文集《解决冲突的自然机制》。德瓦尔认为:群居动物的生存与繁殖竞争必然会引起冲突并培养起动物的攻击性或侵犯性,但冲突的危害也迫使动物们发展出了多种解决冲突与维持和平的自然方法。
德瓦尔所讨论过的黑猩猩的求和与维和之道主要有:一容忍,其具体途径有:1通过安抚性的抚摸、拥抱、皮毛护理(乃至性行为)来消除对方的负面情绪,从而使其能容忍自己的竞争或其他不利行为;2通过对于负面情绪的自我克制来使自己能容忍对方的竞争或其他不利行为。二和解,其具体方式有:1冲突双方自己和解;2通过第三方调解来实现和解。三(维和性)干涉,其具体方式有:1通过第三方的威慑来制止冲突、维护和平;2通过第三方的中立性或偏向性实际干涉来制止冲突、维护和平。
四关于黑猩猩的身心能力、人猿关系及人的本质
德瓦尔是个善于反思并习惯于刨根问底的富于哲学家气质的人,其动物行为学论著中总是随处可见他关于人与其他动物尤其是灵长类或猿类的关系以及这一视角的人本质问题的思考。根据自己以及同行们所观察到的事实,德瓦尔对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多种人与兽或人与猿的界线论作了分析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关于“理性”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在本书中,德瓦尔以许多事实——例如:当孩子们之间的游戏变成了冲突时,身为母亲的黑猩猩特普尔在现场想出了请出群体中最年高望重的雌黑猩猩来帮助解决冲突的方法,而不是仅凭护幼本能以偏向于自己的孩子的方式介入冲突;当已年老体衰时,耶罗恩会选择与年轻力壮的尼基结盟来反叛鲁伊特的统治,并在缺乏执政基础和能力的尼基只能担任挂名首脑的执政联盟中成为掌握实权的摄政王从而为自己谋得最大限度的利益;等等——证明:猿类也是具有基于后天而非先天本能的以深思熟虑而非不假思索为特征的作为“有目的地思考的能力”的理性的。由此,“理性”论的人兽或人猿论是不能成立的。
2关于“社会”论与“政治”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动物都是彼此构成一定社会关系的群居动物,因而,那种以是否具有社会性作为人与兽的界线的“社会”论其实不值得一驳。至于人以为的其他动物是否也像人一样从事有关权力地位的政治活动倒是需要掌握大量相关证据才能判断的。在黑猩猩们反叛地位高者并想方设法(如试探、结盟、离间等)取而代之的活动中,我们还分明看到了他们所具有的与人不相上下的政治智慧。由此,德瓦尔证明:黑猩猩乃至所有的群居动物其实都与人一样是政治动物,因而,“政治”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也是不能成立的。
3关于“语言”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德瓦尔同样以众多事实——例如,黑猩猩(与波诺波)能学会人类的手语并借助这种手语与人类交流且在他们之间互相交流;通过训练,波诺波甚至能听懂英语口语;在黑猩猩的社会活动中,黑猩猩的表情(如表示害怕的露齿似笑的表情)、姿态(如表示请求的伸出手臂并张开手掌的姿势)和动作(如表示臣服的鞠躬动作)以及全社会通用的某些特定声音(如表示抗议的尖叫、威胁的咆哮、表示臣服的伴着喘气的咕哝声等)都在起着传情达意的媒介的作用并确能导致社会互动的成功;等等——证明:猿类等动物也是拥有足够有效的身体语言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有声语言的。由此,是否拥有并使用语言或符号同样不能作为人与兽或人与猿的界线。
4关于“文化”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这是对文化现象未知加深究的普通大众乃至大多数知识分子相信得最为坚定的一条人兽或人猿界线论。也许正是这一现象刺激了德瓦尔对人以外的动物有无文化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写出了《类人猿与寿司大师》这样的动物文化研究专著。德瓦尔赞同日本著名动物行为学家今西锦司的文化定义,即将文化理解为一切非遗传或非本能,也即后天获得的行为及相应能力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德瓦尔以自己及同行们所观察到的大量事实——例如:日本九州幸福岛上的猴群在某只猴子发现在水中洗过的甘薯更好吃后逐渐全都习得了这一行为,并将这种行为方式作为一种传统延续了半个世纪;非洲象牙海岸泰森林中的黑猩猩们能用大石头制造成套的砸坚果的技术;等等——证明:人以外的猿、猴等动物也具有“创造出新习性和技术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通过社会方式而不是遗传方式进行传播的。”可见,猿与猴等也是有文化的动物。而比人类更古老甚至古老得多的动物也已经有文化的事实则告诉我们:“极有可能是动物而非我们人类最早拥有了文化传播的可能性。”套用作者关于政治存在的历史与人类存在的历史的关系的“政治的根比人类更古老”,我们完全可以说:文化的根也比人类更古老。
5关于“工具”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以是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作为人兽界线的“工具”论也是一种流传范围和时间相对广、相当长的人兽界线论,直到1960年简.古多尔发现黑猩猩能用经过加工的探针状树枝探入蚁穴并转移出附着其上的白蚁以供自己食用,还能以嚼碎的树叶作为类似于海绵的吸水工具,这种理论才受到怀疑。此后,关于猿类及其他动物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发现层出不穷。德瓦尔自己就曾经观察到黑猩猩能以专门折断的粗长适当的那段树枝来砸落树上的树叶。沃尔夫冈.科勒则在实验室里证明了黑猩猩的工具发明与使用能力:“一串香蕉被挂在手伸不到的地方,房间里有一些可供使用的箱子和棍子,那些试图获得香蕉的黑猩猩们会坐在那些东西旁直到突然悟出一种解决方案。事实证明:猿类及其他动物同样能够发明、制造、修整与使用工具;由此,“工具”论的人兽或人猿的界线论同样是不能成立的。
6关于“艺术”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近两三百年来,西方人通常所说的较为狭义的艺术是指具有形式美的人为事物。以是否具有关于事物的形式美与不美的意识,并能否依据这种意识创造出具有形式美的人为事物即艺术品,作为人与兽或猿的界线的“艺术”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也是一种具有一定市场的观点。然而,新几内亚的园丁鸟却能用花草羽翅造出如人类所造的小茅屋或亭子那么大的非常美观的鸟巢,以至于不知情的人会把它们看做人类的建筑艺术。黑猩猩也能创作出符合人类所公认的“对称”、“平衡”、“完整”、“比例(适当)”、“(有)节奏”、“(色彩)对比(鲜明)”等形式美的构成规律、因而能给人以一定形式美感的抽象绘画作品,甚至,某些不知情的专家还将某些黑猩猩所作的当做人的作品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可见,在人类眼里,黑猩猩的画也可以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的。事实说明:作为形式美不美的感受与判断能力的审美意识以及作为具有形式美的事物的创作于欣赏的艺术活动并非人类所独有(因为猿类甚至鸟类等动物也有),而且,这种审美意识与艺术活动及相应能力的起源实际上要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久远得多,因为比人类更古老得动物也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这种意识、能力并在进行这种活动,正如德瓦尔所说:“我们并不是惟一借助这种自创的视觉效果取乐的物种,因此美学意识之根可能远比假设上所认为的来得更远些。”可见“艺术”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也是缺乏依据的。其实,诺是按“艺术(Art”一词的本义之一——技艺或能力将艺术理解为需要较高的技艺或能力才能进行、因而从技艺或能力评价的角度看具有可审美性的生命活动及其产物的话,那么,动物的任何表现超出于人尤其是常人的相应能力的活动及其产物就会因为具有相应对于人的能力的优势性及相应的能力美而都可以使人眼中的艺术。而动物所具有的超出于人的能力(如猴类与猿类在树上和悬崖上如履平地的运动能力)比比皆是,因而,从能力评价或能力审美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具有超出于人的能力的动物的活动或其产物都可以是人眼中的艺术。由此,“艺术”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实际上是一种无稽之谈。
关于人与兽或猿在上述各方面的关系,德瓦尔所讨论的结果与莫里斯所说的完全相同:“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异只是程度上的。......人类与猿类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德瓦尔自己的话则是,通过“比较,也许我们会发现,人类的任何属性都能在被人类所取笑的多毛动物中找到”。他还说:“我们的近亲们的行为提供了关于人类的本性的重要线索。除了政治操纵外,黑猩猩们还在许多行为上都表现出了与人类相似的特征。事实上,正是大量的相似性这样背景才使得我们在灵长类动物中的第五得以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如果将德瓦尔在这两段话中所说的意思表述得更直白一点的话,那么他的意思其实就是:人与猿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其实在各方面都是相似的,他们之间在各方面都没有质的不同而只有量或程度上的差异。这就是德瓦尔眼中的人猿或人兽关系及这一关系视角中的人的本质。
五关于黑猩猩的社会组织方式
动物的社会组织也是德瓦尔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根据德瓦尔的研究,黑猩猩的社会组织有“垂直方向的”和“水平方向的”两个维度:从垂直方向来看,黑猩猩的社会组织是一种阶梯式的等级制;这种等级秩序在雄性及雄雌之间表现得特别明显,在雌性及亲子之间则表现得不明显。从水平方面来看,黑猩猩个体之间以血缘关系的远近和感情上的亲疏为基础构成的.亲疏性社会关系则是他们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地位高低无关的另一方面。德瓦尔还认为,黑猩猩的社会组织的垂直方向即个体之间的等级秩序又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形式上的等级秩序”或“形式上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与“社会影响力”或“实际上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前者是指单向性的“问候”仪式相联系的全社会公认的社会成员之间在某个时期的稳定得上下尊卑关系,后者是指在具体情形中个体之间实际上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如一个平时地位低的个体因与一个当时在场的地位更高的第三方之间的依附关系而导致地位的临时性上升,从而能支配一个平时比自己地位高的个体)。此外,德瓦尔还讨论过“第三种类型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这种关系是指在特定的情形中形式上地位低的一方(尤其是雌性)在形式上地位高的一方(尤其是雄性)的忍让下形成的与形式上的等级秩序颠倒的临时性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如雌性拿走了雄性的食物,占了雄性的座等),因而,这种关系也可以归入实际上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在黑猩猩社会中,由于各种社会关系交错影响,个体间的等级秩序的临时性倒转现象时比较常见的。因此,要符合实际地看待与说明黑猩猩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间的等级关系就必须兼顾形式上和实际上的两种等级秩序。德瓦尔十分重视这两种等级秩序的区分,并将其看做他的阿纳姆黑猩猩研究项目所取得的“最引人注目的成果”。
比较黑猩猩的社会组织与(大多数)人类的社会组织,德瓦尔所得出的结论是:“黑猩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的实在太像了,像得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六关于黑猩猩的性行为
性是有性生物的最大本能之一。与性有关的行为也是德瓦尔的动物行为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关于黑猩猩的与性有关的行为,德瓦尔着重研究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博爱与性偏爱。
黑猩猩中并无所谓人类中的通常终身制的或某些哺乳类及许多鸟类中的以一个繁殖期为限的对偶现象。除了地位高的雄性会凭借权力尽可能多地占有性交对象鱼性交机会外,两性之间可凭双方自愿自由性交。在存在每一个体都可以有多个伴侣的性博爱现象的同时,黑猩猩中尤其是年长者之间也存在着对于特定伴侣的性偏爱现象;而且,在某些互相偏爱的年轻的伙伴之间还会出现“性舞蹈”形式的性爱游戏。此外,性偏爱还会导致地位低的成员努力冲破地位高者的禁令而“私下偷情”。
2性特权与性竞争
在由雄性当权的等级制社会中,雄性所占有的性交对象与性交数量的多寡与其地位的高低具有正相关性。其中,雄性首领享有近乎垄断的性交权的现象就是性特权。雄性之间为了争夺为性交对象的异性而进行的竞争就是性竞争。雄性之间的竞争主要就是性竞争。
3性协商与性宽容
德瓦尔注意到,雄黑猩猩之间存在着性交权力的交易(而非雌雄之间以性换物的性交易)现象,即低级别雄性通过为高级别雄性做毛皮护理并铺之以表示乞求的手势语表情来求得高级别雄性对自己与在场的某个处于发情期的雌雄公开性交的同意(这种同意的行为表现就是不干涉)。这种低级别雄性以毛皮护理为代价而换得按照等级制本来属于高级别雄性的性交权力的现象就是性协商,而作为交易手段的毛皮护理所具有的安抚功能所达到的使高级别雄性能够容忍低级别雄性在他面前公开性交的结果就是性宽容。
七关于动物尤其是猿类社会中的基本道德准则
动物伦理学问题是德瓦尔重点研究的动物行为学课题之一。关于动物伦理学问题,德瓦尔后来又专门写了一本他本人十分看重的书《Good Natured》(性本善),并在多本书中论及这方面的问题。在本书中,德瓦尔只是初步涉及到了动物伦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及他的相关看法主要有:
1黑猩猩社会中的基本道德准则。
黑猩猩的社会活动遵循着(跟人类社会中一样的)基本原则,即“互惠”也即平等“交换”或“给予”与“回报”;互惠包括正面的与负面的两种,分别表现为黑猩猩在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同样跟人类社会中一样的)两条基本规则“善有善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即:恶有恶报]。”由黑猩猩的社会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德瓦尔推断,黑猩猩的心中也是存在公平与正义之类的道德感的,并认为:“就像人类一样,黑猩猩之间的互惠行为同样是由公平与正义的道德感所支配的。”
2交换或互惠的两种基本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德瓦尔区分了在黑猩猩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交换或互惠或曰互惠性交换,即有形的物质利益交换与无形的社会利益交换。前者如:“食物分享”、“以食物换毛皮护理”、“性协商”等;后者如:“结盟”、“和解”,以“给予保护”与维持秩序换“尊重与支持”等;此外,还有有形利益与无形利益之间的交叉交换,如以“支持”换“宽容”或“皮毛护理”等。
与某些人认为有形的物质利益的交换如“食物分享”先于并派生无形的社会利益的交换的看法恰好相反的是,德瓦尔认为:“设想社会关系上的互惠在更早时就存在了,而诸如食物分享这样的有形的交换不过是由此所滋生的东西,那......更合乎逻辑。”
3同情心与利他行为。
大量的观察和相关实验表明:灵长类(猿与猴)乃至许多非灵长类动物(如狼与狗)都具有同情心,并会出于同情而非指望回报而做出利他行为。这表明,人以外的动物行为也并非全都是由自私本能所支配的纯粹利己(乃至损人利己)的行为。德瓦尔认为:“同情是与熟悉和亲密程度有关的现象”,并据此设计了用两个个体待在一起的时间长短来测量个体之间的熟悉与亲密程度及其所表征的同情心强弱的方法,并进而以此预测个体之间发生利他行为的概率高低,结果表明:情况的确如此。
中华!谈起这个响亮的名字,我心中都会有一种浓烈的爱国情怀!
迄今为止,中华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华美德渊源之长,文化底蕴之深厚,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自古以来,“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一直被当作一种善德,一种令人尊敬的高贵品质,受到社会的普遍推崇,受到高尚学者的高度赞美。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美德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发扬这一传统美德。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事例像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秦朝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难道他不是诚实守信的楷模吗?
汉代王充说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即人的真诚达到一定程度,一定能够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我们要学习这种诚实守信的精神。
战国时,秦孝公起用了商鞅变法图强。商鞅想: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我变法是真的呢?于是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自然也没有人去扛。商鞅把赏金一直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一天,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北门,商鞅当场赏了他五十两黄金。老百姓议论纷纷:商鞅言而有信。
想必大家也一定听过曾子***猪的故事吧!曾子也是一个非常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猪给你吃。孩子听说有肉吃,变更不随母亲去了。妻子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猪,连忙上前阻止:“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学会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苦难了。你说这猪该不该***呀?”。曾子说,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得,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
“所以立信,知勇也。”即使在今天,我们仍应崇尚季布、商鞅、曾子这种重诺言、讲信用的品格。
啊!我们伟大的祖国!你就像一座雄狮,毅然决然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今天,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们感慨万分,“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眼前大好时光,用实际行动作出响亮的回答。
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
大家好我是一棵原本在森林里生活的自由自在,无优无虑的小树。我发表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呼吁社会:不要在乱砍乱伐了。我们的家园曾经是温暖的。原先的家园是这样的。
公鸡哥哥首先醒来。喔喔喔,大家起床了;鸟儿也起床了,它开始啼啭它那悦耳的嗓子;花儿也绽放它那娇媚的容颜,微风轻轻拂过令花儿频频点头好像迎宾小姐朝客人点头。在森林里没有硝烟有的只有祥和,没有尔虞我诈,大家都有一个纯洁的心。鸟儿在大树上安家,蝴蝶和蜜蜂被花儿所吸引在林中所飞舞。知了也在树上安了家,青蛙、蚯蚓、小白兔、蛇……都在这安了家。可没想到我们这快活自在的生活被一天的早晨给打破了。
一群人类来到了我们温暖的家园他们拿着斧头开始砍伐树木,捕捉小动物。令我们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充满死寂的森林,鸟儿、公鸡、蜜蜂、蝴蝶、白兔……都被捉走了,有的也不愿在这安家了。没想到灾难并没有就此结束,他们在森林上方建了个垃圾场他们把所有的垃圾都往森林里丢污水向森林里袭卷而来,从此我的家园臭气熏天。
不过人类也因此得到了报应,泥石流来了他们没有我们森林的阻挡畅通无阻的冲垮了人类的家园。
如果你们不想被泥石流冲垮家园就请你们好好爱护森林,多种植树木把!
迷朦中,我入睡了。梦儿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走了。啊,我看见了我心中的小康社会。
城市是如此的美丽,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态各异,直插云霄。一块块防紫外线的兰色玻璃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使得每座楼房都熠熠生辉。高速公路笔直宽敞,汽车川流不息,立交桥密如蛛网,四通八达。在公路两旁,有了更多的美丽的花圃,绿色的草坪,令人赏心悦目。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意的笑容。医学科技也日渐发达,人类攻克了不少的癌症,人们也不再有谈“非”色变的恐慌。在城市的人流中,也有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的外国友人,交流中不时有不同的语言声音。
我心中的小康社会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国中脱颖而出,不仅靠着他自身非凡的新时代气质,还有着大自然独特的魅力。人们再也看不到裸露的黄土,再也闻不到污水的恶臭。人们看见的是湛蓝如洗的天空,闻到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空气。长江焕然一新,像一条青螺带,缠绕着城市。花儿绽放着欣慰的笑脸,小树扭动着轻快的舞姿,小鸟也“引吭高歌”。广场上和平鸽与人们亲切游戏。自然的美已经融进了城市,与其合为一体,组成了小康社会的一大亮点――花园城市。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也步入了“小康”。当你步入这个陌生的城市,总会得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热情的帮助,让你如归故乡,总有着一种埋在心底的熟悉,亲切。每当你走进商店,也都能听见一声温和的“您好”。人们渐渐懂得了说“不”“没事”“没关系”“请原谅”的艺术,也渐渐懂得了弯腰,鞠躬,点头的礼貌。这一切的一切,使这个小康社会更加像一个大家园。
啊,追寻你,我心中的小康社会!!!
有人说: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人类国家的政治体制开启了一扇窗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国家政治体制撑起了一片天。在西方历史上,亚里士多德对后世欧洲的影响仅次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既师承柏拉图,又有独创性的发展。那么在这里我与大家简单分享下我读著作《政治学》的总结和感想。《政治学》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全书在对 100多个城邦政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对公民最好的国家。全书共 8卷103章,按内容可分4部分。①第1、3卷,探讨城邦、政体等基本理论。认为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一种社会团体,追求最高最广的善业。人类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经家庭、村坊而组成城邦。政体按其宗旨及最高统治权执行者的人数,分为正宗与变态两大类。前者为君主、贵族、共和 3种,后者为僭主、寡头、平民3种。②第2卷,批驳取消私有财产和家庭的主张,评析当时的各种政制。③第 4、5、6卷, 论述现实中的平民、寡头、共和等政体的具体形态、变革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提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是最稳定的政体。④第7、8卷,论述理想城邦中的道德、人口、疆域、民族性和教育等问题。《政治学》主要强调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和谐发展教育观和教育年龄分期。
在书中,他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把教育视为奴隶主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教育的政治意义,要求由国家创办并管理学校教育。他还把心理学引进教育学的讨论中。他首次提出的教育须依靠并适应自然、发展儿童天性中的潜在能力的思想,开启了后代资产阶级"遵循自然"教育思想之先河。他最早依据儿童发展顺序作了划分教育年龄阶段的尝试,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并以之确定了教育的年龄分期,对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提出具体意见,要求成人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对其进行教育。他认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身心具有作人的某种特性。因而只有遵循这种特性,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21岁期间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初生到7岁为第一个时期;从7岁到14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从14岁到21岁为第三个时期。他把课程分为有用和文雅两类的"文雅教育"思想支配欧美中等和高等教育达两千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及他的《政治学》,既影响了阿拉伯的文化教育,促进了中世纪欧洲学校教育的发展,又对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及发展,起了相当大的启示作用。他对幼儿教育的专门论述及在道德教育中注重躬行实践的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借鉴作用。须指出的是,他的整个教育体系,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其中充满了阶级的偏见和反动思想,这些都要需要批判的。
这也正是说明了在该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取之处。不过这大部分体现在他对政治体制方面的论述。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提出了“人从本性上说是政治的动物”的命题,阐述了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任务和活动原则,提出了关于公共权力、政体、法治等方面的理论。亚里士多德将政体分为四种:寡头制、民主制、混合政体、僭主政体。例如在谈到奴隶制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信仰平等的人。纵使承 认了奴隶与妇女的服从地位,但所有的公.民.在政治上究竟应该不应该平等,还仍然是 个问题。他说有些人认为这是可以愿望的,根据的理由是一切革命的关键都在於财产的 规定。他反对这种论证说“最大的罪行乃是由於过多而不是由於缺匮;没有一个人是因 为要躲避冻馁才变成为一个暴君的”。在我看来,他的诸多观点也是矛盾的!比如: 亚里士多德说,选举行 政官的办法是寡头制的.,而用抽签来任命行政官才是民主的。在极端的民主制裏公民大 会是高於法律之上的,并且独立地决定每一个问题。雅典的法庭是由抽签选出来的大量 公民所组成的,而不需任何法学家来帮忙;这些人当然易於被雄辩或者党派的感情所左 右。所以当他批评民主制的时候,我们必须理解他所指的是这种东西。他强调要以统治政党的经济地位来区别寡头制与民主制:当富人完全不考虑到穷人 而统治的时候便是寡头制,当权力操在贫困者的手裏而他们不顾及富人的利益时便是民 主制。君主制比贵族制更好,贵族制比共和制更好。但是最好的一腐化就成为最坏的;因 此僭主制就比寡头制更坏,寡头制就比民主制更坏。亚里士多德就以这种方式达到了一 种有限度的为民主制进行辩护;因为绝大多数的实际政府都是坏的,所以在实际的政府 中,民主制倒也许是最好的。 民主的政府比寡头制更不容易有革命,因 为寡头们彼此之间可以起纠纷。寡头们似乎都是些精力旺盛的家伙们。他告诉我们说, 在有些城邦里寡头们宣誓说:“我要做一个人民之敌,我要竭尽全力设法来对他们加以 一切的伤害”。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的整体是建立在社会的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上,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家的问题,他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认为人按照其本醒必须结合成共同性才能生存,国家也由此产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人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的。哲学最大的魅力就是它能把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复杂的世间万物抽象成具体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体制并非完美无暇的,它有一个致命的硬伤,他在国家的必备条件里说过,一个国家只有广阔的土地是没有什么益处的,但广阔的土地又是必要的条件,他眼中国土的最大限度是:能让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互相了解,能够在一起召开并便于管理会议。这不仅让人有点失望,他所提出的政治理论尽限于雅典这么一个小城邦,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但是不具有一般性,根本不可能进行推广的。具体后人有没有借鉴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学说付出实施我也不知道的,即便是有我敢肯定也是失败的,因为这一些的理论看似和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自由平等很是雷同。但二者存在质的差别,那就是两种看似相同的政治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建立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奴隶制生产方式上,后者建立在高速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亚里士多德天才地指出人类与政治的内在相联性 ,并精确地预言了政治的基本主题——公正 ,精辟地指出了社会中法律、正义、智德的作用。但是 ,他也只是指出了政治研究的方向 ,未能深入剖解古代西方政治生活。时迁势易 ,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生活复杂性的充分显示 ,人类的政治认知水平大大提高。现代政治学以社会科学的深入发展为借助 ,已能较为清晰地给我们展现人类政治生活画卷。
古人的政治探索为现代化政治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在《政治学》中我们也受益匪浅,从教育到政治。不过对我而言,我们从中学习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探索精神。怀有他一样的执着,我们也定当有所成。
中国需要理性务实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且需采取一种政治上适当集中、经济上向市场体制迈进的改革策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相适应,因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这一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讲得十分明确。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更加幸福和更有尊严的必由之路。
政治体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人们有着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是,应借鉴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实践及体制架构,在中国实行普选制和多党制,军队国家化,新闻自由等。另一种主张是,中国现行政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政治体制改革只需在现有框架内进行即可,无需吸收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成果。
对于前一种主张,赞成的人不多。据前述环球网的调查,仅有15.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推行西方式民主政治体制。究其原因,一是人们担心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可能会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二是激烈的变革容易使现行社会秩序和运作陷入混乱,进而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对于后一种主张,人们主要担心的是其改革的力度和成效是否能充分到位,是否能满足中国向现代强国和公民社会转型的民主与正义需求。
种种迹象表明,围绕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争论有意识形态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蔓延下去,势必会延误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增加未来改革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了使政治体制改革在可控、有序的前提下进行,我们主张,遵循现代民主政治的一般规律,本着实事求是原则,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务实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要求我们采取一种政治上适当集中、经济上向市场体制迈进的改革策略。我们认为,在未来30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内,要使经济在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健康快速成长,中国应实行适当集中的政治体制与较为分散的经济体制相搭配的发展模式。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都曾经实行过这样的模式。我们的考虑是:第一,实行较为集中的政治体制,是解决二元结构转型时期复杂经济社会问题(如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的保证。第二,较为集中的政治体制是保证国家平衡发展和加强民族亲和力的制度条件。第三,较为集中控制而又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第四,政治体制的构建,要融于基本国情和民族的传统文化文明之中。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在推进执政党自身改革、加强人大政协的地位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顺应社会期待,破解改革难题,我们可以设想,下一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在以下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推进执政党自身改革。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适应建立一个适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在此前提下,党要着力推进自身改革,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在这方面,首先,要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要确保党的活动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党的政策和主张通过合法途径上升为国家意志。理顺党与公共权力的关系,努力实现科学执政。其次,要推进党管干部的科学化。要从对干部个体管理的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更多地转向通过政策导向来保证干部队伍的质量。第三,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的领导。尊重新闻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法律手段引导和保障新闻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第四,要发展党内民主。重点是完善党内差额选举制度。
加强人大、政协的地位。从实际运作看,全国人大如何更充分地行使权力,充分体现其宪法规定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有许多问题需要破题。包括:精简代表名额、逐步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化、政府和检察院、法院代表逐步减少并退出人大、建立人大会议辩论制度、以差额选举的方式产生代表等。人民政协制度是体现协商民主的先进制度。遵循协商政治的一般规律,提升政协组织的地位,需要在以下方面大胆探索:逐步引入竞争选举机制,增强政协委员的民意代表性;调整政协的组织构成,容纳地区、民族的代表,发挥政协解决区域纷争、促进地区和谐稳定的作用;赋予政协一定的立法权,硬化政协的地位。
实现立法的民主化。立法民主化是时代的潮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距离立法的民主化还有很大差距。实现立法的民主化,需要对现行立法原则和程序加以调整和完善。如扩大提出议案的主体范围;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公开、透明、民主;消除部门立法的弊端;强化立法的法律监督。
推进政府的改革。其重点是: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形成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公共预算以及向人民公开透明的阳光预算。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既保证中央的权威和国家的统一,又发挥地方的活力,调动其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积极性。
推进司法独立。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存在的弊端,概括起来,是司法的等级化、司法的行政化、司法的商业化和司法的地方化。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增强司法的独立性,需要建构符合司法内在规律的法官和检察官管理制度,实现法官和检察官制度的现代化;建立相对独立的司法执行机制;实现法院、检察院人事和经费垂直管理。
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是落实公民结社自由权利的具体体现。从政治角度看,执政党发展社会组织的导向已经十分明确。推动社会组织发展,需要在体制政策、发展环境、结构治理等方面予以突破。具体来说,一是要突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各类工商技术协会、社区自治组织、慈善组织、中介服务组织。二是要创新发展环境。包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从一些社会领域退出;放宽准入条件,加强监管;增强社会组织的民间性和自治性等。三是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四是完善社会组织立法,保证社会组织的法定地位。
政治体制改革是民意所向、大势所趋。清醒地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坚持务实渐进的改革策略,有利于中国平稳地走上民主政治的坦途。对此,我们坚信不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