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从书里的一个个小故事中,渐渐了解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不仅创造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还发明了数之不尽的科学技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都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被称为四大发明,还有万里长城、汉唐盛世……这些都出自中国。
然而,又有谁能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曾饱受风霜:八国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但是中国人心中的烈火不曾被扑灭,奋起反抗、复兴中华。
虽然我们还未长大,不能像郑成功那样收复台湾,不能像孔子那样收徒三千,也不能像范仲淹那样兴国利民……但是我们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哪怕细微到节省一点水、一度电,细微到轻轻伸手捡一团纸屑……这样也是为祖国做贡献,也是复兴中华。大家想,如果中国13亿人口每人节省一滴水,一年下来可以聚成大海;每人少用一度电,一年下来能供应一个灾区或小镇用一个世纪之多;每人节省一张纸,一年后,纸张总体积能超过珠穆朗玛峰……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好好学习,学好文化知识,学会做人,长大后才能干大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学习,首先得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开动脑筋,常举手发言,勇于创新。此外,我们学了知识要会用,不会用等于没学……
要想复兴中华,还要给自己定一个远大的目标,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是啊,理想就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犹如无头苍蝇,永远飞不到终点。让我们从小树立理想,长大后才能复兴中华。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复兴,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代言词,它是要用行动去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爱国,不应该流于形式,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就是爱国的表现。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为复兴中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吧!
“啊!”我尖叫一声,浴缸被我打碎了,我的心“砰砰”地跳,第一反应就是救鱼,于是三步并作两步把鱼迅速扔进水缸里。
做完这些,我那悬空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咦?鱼缸怎么办?我的心再次忐忑不安:是承认错误?还是偷偷的溜走?这可如何是好呀?经过一场心理斗争,我没有战胜自己的邪恶,我偷偷的跑了,哎~,这要在犯罪里说就是——畏罪潜逃。
直到晚上我才回来,心想这次可以躲过这一劫了。我很庆幸。
“爸妈,我回来了。”我在院内喊道,看是否有情况。“儿子,进来呀!”我暗自惊喜,哈哈,没事了。
我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看见爸妈都很平静的坐在沙发上,但他们的眼光一直向我这边,我觉得不妙,又看见了桌上的棉袄,啊!这不是我的吗?我顿时傻了眼,那棉袄是我当时救鱼累得满头大汗,把它脱在桌子上的。再抬头看看爸妈,他们还是那么平静,依然注视着我,难道——难道他们在等我承认错误。
看着他们的眼光,我到底承不承认呀?承认?不承认……我应该做一名诚实的好孩子。“我错了,爸妈,我把浴缸打破还装没事人……我应该做一名诚实的好孩子,你们能原谅我吗?”我全招了。
时候,妈妈对我说:“一个人不怕有错,可怕的是他有错而不改错。”妈妈的这句话我一辈子也不会忘。每当我犯错误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妈妈的那句朴实又难忘得话语。
它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今后的路。
我在学校读书五年了,经历了许多的事情,这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情都历历在目,其中有辛酸,有快乐,也有忧伤,有一件事却让我一直难以忘怀。
在四年级的一个星期二,我们正好有一节品社课,老师就对我说:“郑点同学,下午这节品社课就由你来代替老师上,中午回家好好准备准备!”“哦”我不加思考地回答了老师,心想:这不是小菜一碟嘛?太简单了!"叮铃铃”放学了,我急忙跑回家,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我在网上查查资料,我打开电脑,胡乱地点了一下网站,查了少许的资料,自以为是的我觉得资料查得差不多了,就来到了学校。上课了,老师说;“我们欢迎郑点同学为我们演讲第四节课。”
我信心十足地向讲台走去,心想:我一定要把这节课讲好,让同学们把知识记得更加牢固。然而,当我刚上讲台,我的心变得一下子紧张起来,心脏咚咚地跳个不停,我慌忙地拿出书本,照本喧科地把一些句子给同学们读了一遍,然后又给他们提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漫不经心地讲完了这节课。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课,顿时我的心情变得轻松多了,我大步走下讲台,这时老师很失望地看了看我,说了句:"这讲得也太差劲了,以后要多加练习啊!”我羞愧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想:可能是我以前很少参加过这样的活动,演讲不足,没有充分的准备好资料,所以使我这次的演讲很失败!
这次演讲让我得到了深刻的教训,我暗自下定决心,以后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我相信下次我一定会成功!
抬起头看着这棵高大的大树,熟悉中又透着点陌生,它不在高大挺拔,现在的它显得苍老无力,原来的它是高大的,可是人们把它变得苍老。
春天看大树发芽的过程,发现春天,夏天大树下乘凉,秋天看大树的落叶归根,冬天给大树穿棉袄。
在我看来大树是大自然最美好的东西。大树不仅能净化空气,而且还可以用来做家具啊,什么的木制用品。大树是无私的,它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呼出的却是对我们人体有利的空气。大树还可以避免水土流失。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可是,人类乱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空气污染严重。
我们家以前住在一个小村庄里,过着平凡的生活。
我们那个小村庄里住着的都是农民,水对农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要用水灌溉农田。有三个大塘,塘的岸上都是大树。而且这些塘都是个人的。当然他们会资源共享。有一次,村里有一户人家,生了大病,没钱治病便把塘岸上的树砍光了,卖钱。有些文化的人,不让他砍光树,否则,塘岸会塌陷的,那人没法,只能卖树了,后来,他竟卖光了树。那年春天,下大雨,塘岸终于塌陷了,农田的庄稼有淹死的,有***死的。看吧,树真的很重要。我们农民吸取了教训,自那以后,我们能种树的地方都种上了大树。年年也卖树,但不卖完,不砍绝,农村的环境好了,生产量也高了。我们人也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仰望大树,大树的无私奉献,使我尊敬。
过年了,每家每户都喜气洋洋,充满了年的氛围。大年三十,“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从鞭炮声中醒来。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外婆家。
外婆家被浓浓的年味儿包裹着。门上贴着一副“笙歌辞旧岁,羊酒庆新春”。厨房门上倒贴着一个“福”字。院子里有许多放完鞭炮的红纸、炮灰。
外婆正在厨房里做糯米团子——这是每年必做的。充满了好奇心的我跑进厨房,只见外婆手中拿着一个漏篮,里面有许多浸好的糯米,一个个又白又肿。紧接着,外婆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猪肉末、鸡蛋、生姜。我跃跃欲试,忙喊道:“外婆!外婆!我来帮你!”外婆答应了:“你把糯米倒在这纱布上,要铺平,就像这样。再放在蒸锅里,开大火蒸半小时。看好了,可别偷懒!”“好,没问题!”自信满满的我夺过外婆手中的糯米。呀!没想到这糯米还挺重的。我小心翼翼地倒,学着外婆的样子,把盆微微斜过来,轻轻地。可总有些调皮的白娃娃蹦下了桌。嗯,总体来说完成得还不错!我把糯米放入锅中,开大火,耐心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糯米的香味儿充斥着整个厨房。终于,蒸好了。外婆把糯米取出,倒入一个大碗,放入肉末、鸡蛋、花椒粉、盐、鸡精和姜末,用力地搅拌。然后,我和外婆一起动手,把糯米团成一个个团。外婆用勺子舀起一勺糯米,放在手心里,握紧,然后再用手揉了揉。我立刻有样学样,也舀起糯米,握紧,再揉了揉。可是,糯米在我手中便一点儿也不乖巧,总是黏在我的手心里。外婆耐心地教我:“团之前在手上蘸一点水,这样就会好一点。”我试了试,外婆说的果然没错!两人一起动手果真快多了,没一会儿就做好了。
最后,外婆把我们的杰作一个个放进盘子,放入蒸锅,盖上盖子。经过漫长的等待,盖子上已布满水珠。掀开一看,团子一个个直冒热气,香味扑面而来。做的真不错。一下午,我们在糯米团的香味,阵阵鞭炮声和欢声笑语中度过。
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忘记带铅笔了,急得那是干跺脚,身边的同学都表示无能为力。这时,在另一个小组的一个同学看到了,问清了事情的起因,立即把他最尖最长的那支铅笔借给了我。我感动地说:“谢谢你,我用完后马上还你。”可他却说:“不用还了,就给你用着吧。”我激动得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连忙说:“谢谢你,谢谢你,真是谢谢你了。”那个同学说:“没事,没事,谁都会遇上困难,同学之间就该互相帮助。铅笔,我还有,不妨事的。”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这虽然是件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可他却深深地打动着我。它教会了我,如何以一颗爱心,去对身边的人和事。
岁月的潮水不断的刷新着我的记忆,许多人和事都在不断的刷新中渐渐逝去,但唯一一段回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有一次,我做完作业让妈妈检查,妈妈看了看说:“儿子,这道打战极限题你会做吗?”我很干脆地回答。“那你把它完整地做下来,让我看看。”那是一道应用题,我很自信地拿起演算纸做起来。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怎么就不会了呢?我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抓耳挠腮,就是列不出算式,妈妈一看生气地说:“你刚才还说会,现在怎么不会了?”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我写出了一个式子让妈妈看,一下子就被妈妈否定了,眼看着妈妈的脸就拉得好长好长,这时候爸爸从隔壁房间气冲冲地出来,大声喊道:什么题这么难?”我一听吓得不敢动一下,赶紧应急说:“我会了,我会了。”才避免了一场战争。后来,在妈妈的提示下,我终于茅塞顿开,列出了正确的式子,我骄傲地说:“看!是这样做吧?!我厉害不?”式子列出来了,我还是听从妈妈的教导,认真地解设未知数,把那道应用题完整地做了一遍。
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就是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动笔,尤其是数学,千万不要走马观花,有时候一看就会,做起来说不定就有了难度,一定要认真地完整地把它做出来,不要笔划笔划过去了,什么也学不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