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两张CD摆在你面前,一张是周杰伦的最新专辑《十一月的肖邦》,一张是波兰音乐家肖邦的经典钢琴曲,你会选哪一张?假如有两本书摆在你面前,一本是“80后”人气作家郭敬明的《岛》,一本是砖头厚的大部头《红楼梦》,你会选择看哪一本?
流行与经典好像从来都是格格不入的。流行是个精力旺盛的小伙子,爆炸式的头发被染得五颜六色,松松垮垮的牛仔裤上千疮百孔。永远都是一张没有表情的脸,美其名曰“酷”;经典则正相反。这位端庄娴雅的贵妇人身着精致华丽的衣裙,仔细斟酌每个句子的语法、用词,以免出言不逊。你总能从她看似平常的话语里体味出无限深意。
巴金老人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不是吗?各种光怪陆离、纷繁芜杂的流行元素像潮水一样泛滥在我们周围,简直无孔不入。打开电视,是周杰伦在开个人演唱会;拿起报纸,上面说今年冬季流行羽绒服加格子裙;进了书店,在赛车道上拼***了几年的韩寒又折腾出一股“韩流”……对于这些,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流行这东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来时是轰轰烈烈,众人瞩目,到头来只泛了几个苍白的浪花,无法在历史的沙滩上留下深刻的痕迹。
经典则不一样。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用锤子对它们进行叩诊,逐一审查和扬弃。时间之筛淘去了掩人耳目的泥沙和尘垢,留下的便是这些璀璨夺目的宝石,在历史的沙滩上熠熠夺目,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比起流行的五颜六色,经典更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岁月的涤洗洗不掉其经久不衰的魅力。
这么说来,难怪会有人对充斥书店的“快餐文学”不屑一顾,对前不久媒体大炒特炒的“超级女声”嗤之以鼻了。但这样的做法,就我看来,不仅是极片面的,还是极不明智的。流行就是浮华的代名词吗?看样子不是这样。美国小说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飘》在当时就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畅销小说。人们对它的喜爱绝不亚于当今人们对《达芬奇密码》的追捧。《飘》曾作为一部畅销小说并不妨碍其经典地位。同样,红极一时的“甲壳虫”乐队不是也由“流行”渐渐蜕变升华为“经典”了吗?由此可见,流行与经典其实并不冲突。一个时代的流行元素可以反映这个时代的特色,而其中历经甄选的部分则作为浓缩后的精华,上升到“经典”的地位。
感受流行风,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生活自然便会多姿多彩;重温经典,聆听久经岁月淘洗后的永恒之音,灵魂才能保持明净。周杰伦的“夜曲”与肖邦的“夜曲”各有千秋,郭敬明的《岛》和曹雪芹的《红楼梦》都看看又何妨?流行与经典都是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读了九年的书,了解了经典名著的魅力,感受了流行作品的风采。经典名著与流行作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妨让二者亲密接触,以促进我们的学习。
根据班级同学的读书爱好来判断,大约有40%的人喜欢阅读经典名著。这部分人认为经典名著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它们好像是军事上的制高点,只要占领它,阅读其他各类文学作品时,都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所以整天手不释“经典”,开口闭口皆“经典”。大约有60%的同学喜欢流行作品。他们认为现代流行作品没有经典那样晦涩难懂,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符合当代人的思想感情。现代流行作品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为什么一定要读经典名著呢?太浪费时间了!
我想对那些喜欢流行作品的同学说:经典名著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如中国的四大名著,外国的《伊索语言》、《荷马史诗》、《源氏物语》等。经典名著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语言典雅、质朴、深邃而富于哲理,可以让我们感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更好地吸取世界的、祖国的文化精髓,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认识世界,同时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一句话,阅读经典名著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想对那些喜欢古典名著的同学说:近现代作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流行作品,如张晓风、刘心武、宗璞、沈从文等当代作家,他们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流行文化。这些作品,针对今天的时代,或褒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或批判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或记述感人的人间故事,或启迪世人崇尚正义……作品的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轻松省力,根本不用“一只手捧作品,一只手捧字典”,理解吸收迅速,读起来兴趣盎然。还是一句话,阅读流行作品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既然如此,我们在选择阅读对象时,最好让经典与流行“亲密接触”:在阅读其中一类作品时,把另一类作品作为必要的客观的有益的补充。这样,就能够把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升我们的语文及文学素养;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成为建设未来的优秀人才。
可是我生平不怕看见泪,自己的热泪也好,别人的呜咽也好;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出声,这些怪异的笑声,有时还是我亲口发出的。当一位极亲密的朋友忽然说出一句冷酷的话来,而且他自己还不知道他说的会使人心寒,这时候,我们只能莫名其妙地笑了。我们这个强笑或者是出于看到他真正的性格(他这句冷语所显露的)和我们先前所认为的他的性格的矛盾,或者我们要勉强这么一笑来表示我们是不会给他的话所震动,我们自己另有一个超乎一切的生活,他的话不能损坏我们于毫发的……
当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苦痛缠着,正要向人细诉,那时,我们平时尊敬的人却用个极无聊的理由来解释我们这穿过心灵的悲哀。看到这深深一层的隔膜,我们除开无聊的破涕为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有时候我们倒霉起来,整天从早到晚做的事没有一件不是失败的。到晚上疲累非常,懊恼万分,悔也不是,哭也不是,也只好咽下眼泪,空心地笑着。
我们一生忙碌,把不可再得的光阴消磨在马蹄铁轮,以及无谓敷衍之间,整天打算,可是自己不晓得为什么这么费心机,为了要活着用尽苦心来延长这寿命,却又不觉得或者到底有何好处,自己并没有享受生活过,总之黑漆一团活着。夜阑人静,回头一想,哪能够不吃吃地笑,笑时感到无限的生的悲哀。
就说我们淡于生死了,对于现世界的.厌烦同人事的憎恶还会像毒蛇般蜿蜒走到面前,缠在身上。我们真可说倦于一切,可惜我们也没有爱恋上死神,觉得也不值得花那么大劲去求死,在此不生不死的心境里,只见伤感重重来袭,偶然挣些力气,来叹几口气,叹完气也免不了失笑,那笑是多么酸苦。
这几种笑声发自我们的口里,自己听到,心中生个不可言喻的恐怖,或者又引起另一个鬼似的狞笑。若使是由他人口里传出,只要我们探讨出他们的源泉,我们也会惺惺相惜而心酸,同时害怕得全身打战。
此外失望人的傻笑,下头人挨了骂对于主子的陪笑,趾高气扬的热官对于贫贱故交的冷笑,生离永别时节的苦笑——这些笑全是“自然”跟我们为难,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莎士比亚的妙句“对着悲哀的微笑”说尽此中的苦况。
拜伦在他的杰作《唐璜》里有两句:“在所有故事中它是最可悲——而且更可悲,因为它让我们微笑。”这两句是我愁闷无聊时所喜欢反复吟诵的,因为真能传出“笑”的悲剧情调。
泪却是肯定人生的表示。因为生活是可留恋的,过去的春天的日子,所以才有伤逝的清泪。
我每回看到人们的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生真的值得一活的。眼泪真是人生的甘露。
当我是小孩时候,常常觉得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故意去臆造些伤心事情,想到有味时候,有时会不觉流下泪来,那时就感到说不出的快乐。现在却在寻不到这种无根的泪痕了。
俄国作家果戈理的著作人们都说是笑里有泪,正是因为后面有看不到的泪,所以他的小说会那么诙谐百出,对于生活处处有回甘的快乐。中国的诗词说高兴赏心的事总不大感人,谈愁语恨却是易工,也是由于那些怨词悲调是泪的结晶,有时会逗我们洒些同情的泪。所以亡国的李后主、感伤的李义山始终是我们喜爱的。
天下最爱哭的人莫过于少女和少年,可是他们的生活是最有力、色彩最浓的。人到老了,生活力渐渐消磨尽了,泪泉也干了,剩下的只是无可无不可的那种行将就木的心境和好像慈祥实际是生得疲劳所产生的微笑——我所怕的微笑。
十八世纪初期浪漫派诗人格雷在他的《远见依顿学院》里说:留下也就忘了的泪珠,那是照耀心胸的阳光。
这些热泪只有青年才会有,它是同青春的幻梦同时消灭的。泪尽了,个个人都像苏东坡所说的“存亡惯见浑无泪”那样的冷漠了,坟墓的影已染着我们的残年。
我记得电影《致青春》有这样一句经典语录:“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种题材的电影又进一步的深化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人们内心的程度。而外国又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呢?很显然,中国与外国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中国在教育上强调的是做人,而外国是做事。所以外国的孩子们比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强,而中国孩子学习的文化知识,文化素养要比外国孩子多的多。大家有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怎样改变这种教育偏激的现象?其实目前想要改变的话显然是不可能的。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原因。第一,贫富差距太大。就像那些有钱人的孩子,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温暖中,如果没有合适的教育,他们大多会一直生活在安逸中,他们更不会明白独立的意义。穷困人家的孩子则背负着巨大的责任,他们只能通过学习来“逆天改命”。这样,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就业,所以他们对所要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摆着应付的态度。我们国家的教育是为了什么,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又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选拔有用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贡献。但只注重理论知识,不注重实践,所以应试教育被恶化了,人们也违背了中国教育的初心。第二,普遍的攀比心理。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对话——孩子的妈妈说:“怎么考试考了这么点分,你看看人家XXX”。孩子的压力太大,只能硬着头皮去学习。
我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能大力支持也不能抵制。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大课外辅导的调查力度,有效的抑制教育过激的现象。相关媒体也应该大力宣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国家也应继续实行精准扶贫政策,解决贫富差距的现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