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老舍说过:“考而不死是神。”
没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神了,那是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的命运。但不可否认,我们彼此之间的“神功”有所不同,因此,正因我们神力的不同,也划分了我们处于不同层次的神位!
自人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接受了许多“”。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然而在这段漫漫人生旅程中你更接受这无形的另一种“考试”,或许,这些“考试”如潺潺的`流水般润湿了你的心田却由不得你来得及去感谢,因此这些就不及你那鲜红的一次次分数而伟大!
面对金钱,那也是一道试题。聪明的人儿不
屑一顾,然而却有许多可悲的人竟惨死在那金闪闪的“钱”的光辉照耀下,呜呼!不必去亲身,细心的人儿只会为那些受金钱诱惑而不折手断走上绝路的历史而悲叹,而不会愚蠢地去踩脚下的地雷以求一死——粉身碎骨的下场。
面对世态沧桑,面对过去自己的挫败,“大写”的人会平静地去效仿傅雷的做法:像面对灰烬一样去回顾古战场的炎凉。会手握炽热的弓箭再次蕴蓄着另一股“腾飞”的力量,随着他射出的箭飞向月亮!而“小写”的人则会一味地去与已沉默的历史哀悼,最终把自己的泪都奉献给大海――哭干了。
面对身边成功的人士,君子之人会有一双明亮的双眼去寻找那些人的亮光点,让别人的亮光点在自己身上凝聚放射成另一种光芒而鼠目寸光之人只会去挑别人鸡蛋里的骨头,不满别人而去肮脏地破坏,于是,嫉妒之心就伟大地诞生了,与小人成长着,最终下场当然是――惨不忍睹。这岂不是在重演庞涓与孙膑的历史,愚蠢得把自己推向火炕,还落得“名留千史”的悲剧!
人生的考题太多了,只可惜我笨拙的笔写不出万分之一。或许,神的尊卑就能以此为标准划分吧!或许我们真该动动“凡心”,带着一颗良心来做凡间的人!或许我们真该答好那一道道无形的考题。
正如考试,考多了,我们也不怕了,人生的旅程也是如此,经历多了,那一道道考题的答案就能清晰地浮现在我们脑海中了。考而不死是神就是如此吧!选择生存还是死亡,选择成功还是失败,选择哀伤还是进取……这些不也是一道道考题吗?不妨当我们白发苍苍时再细细琢磨这些考题,那也是另一种高尚的回忆!看来,做好“神”的职责也得动动“凡心”呢!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明确了奋斗目标,学习倍加努力。然而还是有很多学生忙于刷题,而不注重学习与思考的结合,如此一来难有优秀成绩。由此可知,学习应与深入思考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学而不思,事倍功半。若只单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资料,侧重知识储量的增加,学习广度的提升,而不通过思考将每一个知识点真正理解,不形成知识系统,这样的学习就难以牢固掌握,更难以运用,于此我有深刻体会。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我就未充分地将学习与思考结合,每次学习新知识后,并无仔细思考,初一初二还能处在领先水平,到初三便越来越难做到真正优秀,中考成绩也不够理想。我体会到,不养成思考与学习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习惯,最终必定难以有效提升学习水平,难以将知识化作实在的`素养,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思考与学习的结合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而且能提升思想境界。深入思考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思维能力,从而为日后学习更多更难的知识打下基础。而日积月累的思维能力训练,反过来也促进了学习者有效地解析更为复杂的知识板块。而且,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总结出所学知识的思想精华,这样的理解所得又能提升思维能力。初中时,我并未注重思考,吸取了教训之后,我在高中学习生活中注重学习的质量和效益,注意了思考与学习并进,从而增强了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每次总结体会时,又继续围绕着主线展开对各种知识的品味。在这样的学习中,我明显感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突破了原来的思想境界。学思并重,通过思考,强化思维,也奠定了未来学习更高层面知识的思维基础。
就目前的中学阶段来说,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使自己拥有健全和优秀的思维能力,而不只是一具空洞的、残缺不全的知识骨架。学虽是基础,但与思考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水平。勤学善思的习惯必须在基础学习阶段就要养成,二者的紧密结合应是永不变化的学习秘籍。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怕没有自己的位置,只怕能让自己站住脚的真本事;不怕没人知道我,只求有可以让人知道的真才实学。
工作十几年,换过很多,认真想起来,还真的没有什么求职经验。有过辞职在家待业的时候,也去找过工作,可最后从事的,都是找上门来的工作。家电圈那几年,做得好就不怕辞职,辞职了立即有几家公司的人过来拉。脱离家电圈以后,开始新的工作,之后的公司都是朋友在做老板,所以叫我过去帮忙。按理说,朋友是大老板,自己在公司会被别人瞧不起,觉得是靠关系才进来的。没问题,我会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凭关系还是凭本事。而这些老板朋友也并不是很熟悉,只是在交流中觉得我的思想和理念还不错,也是抱着尝试的态度。我没让他们失望,也没让自己对不起这份信任和友谊。
如果要说职场的人际交往,我是最不在行的,如何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我就是很简单的:我做我的事,别人的不多嘴。如何处理和上司的关系?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他们的助手,我要做的就是漂亮的完成工作任务。今天公司群里吵得很厉害,最后总编一句:“你没错我是不会找你麻烦的,你见过我找木碗吗?”结束了争吵。没有人回这句话。这句话让我很尴尬,不过也让我确信,多做事少说话绝对没错,我加班没人看见,我多辛苦多疲惫没人看见,但是我的工作成绩是看得见的。如果只是为了工资,这几百块钱绝对不值得我如此卖力,我需要的其实也只是一种成就感。
我现在还是觉得费心去钻营如何处理关系,不如花心思研究怎么完成工作。我不喜欢那些表面功夫,那些都是需的,只有自己的本事和知识才是实实在在的,谁也抢不走。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里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必定会有和他思想接近的人做伴。我却是觉得对我交友有所帮助。
我以前写过一篇什么东西忘了,是说交友之道的。我觉得交朋友,不一定要主动出击,就好像自己是一座花园,你到外面拉很多人来参观,如果里面只是枯枝败叶,人家来了一次,下次再也不会来了,远远看见还要绕道呢。如果自己的小花园精心修饰,干净整洁,就算是不去拉人,有偶尔路过的游人,自然会被吸引进来,流连忘返。给他留下深刻的、美好的印象,以后他自己主动就会想再来看看,说不定还带着他的朋友一起来。而通往自己内心花园的小径却是要时常打扫,如果路没了、或是门锁了,就算有人路过,别人进不来,也是枉然啊。
今天晚上和朋友还在聊这个话题。我说很奇怪啊,我以前很爱出去玩,整天和朋友喝酒、唱歌、跳舞,却总是觉得孤单。现在我整天忙得要命,很少出去,可是朋友却越来越多,我还有点应付不过来的感觉,一到周末就犯愁。
很多人都说找不到朋友,我的朋友好像都不是找的,是等的。跑到外面到处握手敬酒,也不见得能认识几个真正的朋友,自己把自己打扫干净,敞开心扉,让大家都能清楚看到你的自然面貌,喜欢的,自然会留下,不喜欢的,也就不需要勉强了。和工作差不多。
主动的提升自己,主动的充实自己,就不需要主动的找工作、找朋友了。多看书,眼界和思想上开阔了,和各种朋友也就都有话题可谈。为人诚实坦白,自然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愿意和你说心里话,把你当作知己。宽容平等对待每个人,就不会有纷争和怨恨,少了敌人,自然多了朋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