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幸福,我迷失在人海深处。也是因为幸福,你牵着我的手走向远处。不必回头,也不必放手。——题记
宽厚的手中,条纹密布。我不知道为何你的手如此粗糙,我抬头问你时你只是笑而不语。你的大手常这样牵着我的小手,走在田间。我迈着小脚小心地走在田埂上,深怕一不留神就迈进烂泥里,你呢,则耐心地跟着我的小步伐,一步步走到田的那头。当我蹲下采了一片四叶草时,你也还是拉着我的手随着我的动作起起伏伏,我抬头问你:外公,四叶草真的能带来幸福吗?“当然,只要你相信,一切都可以是真的。”你说。于是我把四叶草放于你的手心,你摊开,我却看到你的手心也有另外如四叶草的斑斓,粗糙厚实的茧如花绽放着,我想挣脱手看看你手中的奥秘时,你却更加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我若有所思地问你:我的手心会不会也有花长出啊?“会的,等你幸福后”简短的回答后,你便牵着我的手回了家。
在我的记忆里,你从来没有骂过我,更没有打过我,你只是细声轻语地跟我说话。你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知识分子,识一些字,我懂事开始便教我一些简单的字。很多时候你是抱着我的,每次,你都说:再长大些,我就抱不动你了。可是,每次你总要抱着我,即便,我已真的长大了。翻看孩提的照片,有很多我和你的合影,抱着我。春节里,我和你坐在家中最高等的朝南的位置上向客人们敬酒,像你一样,右手用三根手指夹着碗的边缘。你哈哈大笑,用密密的胡须扎我的脸,虽然有点疼的讨厌,但我还是眷恋着这种味道。晚饭后,你总会走到庭院内,点燃一根烟,红红的烟头在黑夜中就象一颗星星,这是唯一你不让我跟着的时候。
记得很清楚的一次回去,因为家不远处有桥在修,我们只能下车步行。回去已晚,走在朦朦的夜色中,四周狗吠,甚是害怕。一抬头,看见你站在不远处等我们。寒冷的夜风将你的头发吹乱,而原本高大的你却在这时看起来好羸弱。我忙跑过去,叫了声外公,然后握紧了你的手走进家里,呵,你的手却还是这样有力!灯光下,我忽然发现你的`白发更多了,我惊呼:外公,你的白发怎么这么多?你转过头,慈祥地看着我说:人老了,头发就该白了呀。我不禁又一次攒紧了握我的手。晚饭后,我坐在你旁边,细听你讲一些琐事,讲你最近的一次酒宴。当母亲和大姨责备你多喝了酒时,你偷偷地向我吐了吐舌头,而我呢,也跟着你吐了吐舌头。你的手因为喝了酒变得更加暖和,我不舍于抽出,你也是,像是一种默契,都没有松开。夜深了,该回去了,你起身,走到门外,你执意要陪我们,于是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拉着我,就这样一直走到停车的地方。你拍了拍我的手说,好好读书啊。我点头,将手握得更紧了,因为我怕你手里的那朵花会凋谢,你同时也更有力地握紧了我,用你的手掌告诉我,你,也不会放手的。在后视镜里,你向我招手,我似乎能清晰地看到你手掌的那朵花也高兴地开放着,告诉我它会永远都为我开放!
现在,因为学习,回乡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可是,一回去,我便拉着你的手,紧跟着你。晚饭后我们会拉着手走进邻家串门,那是你常去的一家,不过这回是我拉着你的手。泡上一杯茶,坐着,拉拉家常,谈谈天气。我也只是在一旁静听着,偶尔插几句,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了听老人们的家常话。于是,一杯热茶冷了,干了又续上水,反反复复很多次。直到外婆洗好了碗,打着手电筒来找我们。回家后,你打开电视享受着晚年的幸福。而我呢,翻起你的手心,寻找幼时的那朵幸福花,猛然发现它更娇艳了,我本想与你分享,才发现你的呼噜声已传来。我笑着无奈地说道,又这样。同时也将你容易着凉的地方轻轻地盖上被子。你曾经给过我的关心,现在我应该回报了。忽然间,我顿了顿,觉得这种感觉的奇妙,思索了半天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幸福!举起自己的手,看看手中的细纹,与你的手对比,我的纹路真的好少好细。在手心处,我发现了一朵小雏菊,而你的四叶草却是这样突兀,这样鲜艳。我也才明白,手中的花纹是靠岁月、靠幸福积攒的。
我明白了幸福,也明白了爱!
长征是我们这个民族值得骄傲的一段历史,70年后一群普通城里人用自己的脚板丈量了漫漫长征路,从江西的瑞金到甘肃的会宁,翻山越岭.爬雪山.过草地,走完长征路,人坚强了,心脆弱了,一颗坚强的心走完万里路,一颗脆弱的心感悟革命者的`无畏。今晚收看“我的长征”特别节目《咱们的长征》,感触颇深。
是啊,我们的生活无论如何精彩,永远不能忘了长征这个根----不怕困难,敢于胜利,乐观向上。在世的老红军不多了,他们忘了长征路上鏖战的细节,忘了长征路上生活的艰辛,他们忘了很多,但唯独一点是相同的,他们还记得长征路上的歌,因为他们在漫漫长征路上曾经快乐过,而现在的小小少年时常会说自己郁闷,也许我们今天缺少长征路上的快乐。我感到语文课本上的长征故事对于生活在蜜罐里的新一代是那么苍白无力,重走长征路是时代的需要。长征精神需代代相传,长征精神会永放光芒,我想这次志愿者公益活动便是弘扬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举措。
如果我们的青年,我们的民族拥有了长征精神,还有什么不能战胜呢?总会“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喜欢那句:能走多远走多远,路有多远走多远。
不能忘却的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八十年前,我们伟大的革命先辈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长征的胜利。
这不仅仅是我国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全世界革命征程的不朽传奇。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是精神领域的宝贵财富。 严谨自律、艰苦奋斗的乐观主义。科学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更高品质的生活。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好吃懒做、胆小怕事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放纵自己,不想做就不去做,缺乏自律和他律。比如,像“早起”一样,每天晚上都调整好7:30的闹钟,但是到了第二天早晨却是7:35分才从被窝里爬起,往往就是因为这短短的五分钟成为了我们约束不了自己的原因,把握不住尺度导致我们离长征精神越走越远。 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湘江战役中,一排排战士倒下,又有一排排战士如潮水般冲上去。无论是年近花甲的老人,还是胸怀鸿鹄之志的青年学者,或者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放牛郎,都被凝聚到这样一支红色队伍里,环境低劣,我们的战士用身体为身后的人抵挡寒风,炮火连天,我们的战士用遗躯变成路标指引身后的人继续前行,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秉承着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大无畏精神前赴后继,最终走出死亡沼泽,迎来生的希望。“一根筷子折得断,十根筷子更难折”,我还记得,小学校门口的石碑上刻着八个大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不正是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么。
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长征路上不乏坚持不懈的事迹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现代人常做的“打井故事”:一个人想要打一口井,每次挖到一定深度的时候,他觉得没有水便换了一个位置继续挖,这样反反复复几次他都没有挖到水,最后他彻底地放弃了,因为他的半途而废导致他空手而归,当代社会有很多人像挖井人一样,遇到阻碍便选择避其锋芒绕道而行,他们是阻碍我们进步的“胆小鬼”,是被社会搁置的“寄生虫”。
两万五千里的路程,两年的时间,我们的红军战士历经艰难险阻,支撑着他们的是强大的精神意志,如果他们也像挖井人一样选择放弃,那么哪还有闻名世界万里长征,哪还有这么多勇往直前的中华英雄。 小时候我们学习过很多有关红军长征的课文,《丰碑》《马背上的小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些故事历历在目,革命先辈的顽强拼搏,英勇献身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人勿忘本,当我们今天走在车来人往的大街上,坐在客流不息的餐桌旁,可曾想到“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举;当我们沉浸在朋友欢聚,家人团圆的欢乐气氛中,可曾“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释然。生活在小康社会的我们没有战火、没有纷争,享受着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但是我们更不能忘记历史,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让它源远流长。
因为英雄的情结,曾几何时,幻想和他们一同走在25000里的征途中。因为英雄的情结,曾几何时,幻想和他们一起面对强敌冲锋陷阵。因为英雄的情结,曾几何时,幻想和他们笑谈雪山饥餐千里水草地。英雄,在心中日渐丰满,英雄是那个年代的人的一种奢求,英雄是人们心中渴望攀登的顶峰,英雄是人们心中不可玷污的圣堂。那年,两个法国人的重走长征在央视播出了,这点燃了人们心中无比的愤慨,引动人们沉静后的扪心自问。英雄的史诗巨著怎容异国人的重复,英雄的光辉征程于今何义?喧哗过后,冷静的人们思考着。新世纪的今天,躁动、纷乱的人们荷包日渐丰满,却发现自我的丧失,精神的贫乏,信仰的缺失。
长征70周年,人们原以为长征已经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成为尘封已久的往事。物质丰盈的人们,精神匮乏、信仰缺失的人们,再回首,却发现原来尘封已久的历史里,有一段沧桑的岁月,有一个横亘万里的思想宝库,有一个信仰高度集中的历史。那是我们曾经忽视的历史,那是我们曾经遗忘的往事,那是我们曾丢失太久的信仰。那天,一个高龄的老红军,面对长征、面对镜头,只有一句话:长征是靠信仰走下来的。周围是来回归历史,找寻精神家园,缅怀英雄的熙攘人群。不知道他们是否听到了老人的心声,但是经济的人们毕竟已经开始走入这个思想的宝库,寻找精神的家园,寻找信仰的脊梁。
长征,25000里,走过的是25000里的征程,留下的却是25000里的火种,点燃的是25000里思想的火花,溶化的是25000里的文化,聚集的是25000里的信仰。25000里的长征不仅仅属于昨天,也属于今天,那里不但有长长的25000里征程需要一步步的走,也有25000里艰难险阻需要一点点的攻克,还有25000里的团结、和谐、相互扶持,更有25000里的信仰高度集中。今天的人们,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强大、社会的和谐一路走来,不也是一个25000里的长征,虽然追求物质丰盈的时候,我们丢失了精神、遗忘了信仰,但这也正是我们回顾尘封的历史,寻找曾经的记忆的缘由,正是我们今天长征途中需要判定方向,寻找出路的必然,正是今天的长征需要一点点解决的艰难险阻,正是今天的长征需要逐步建立新的精神家园,正是今天的长征需要重竖的固有信仰。
长征,我们都意想不到有这些悲惨的事情,都过去了。但是,我们没有参加进去,根本不懂得长征的危险、可怕、伤亡……这些都是我们没经历过的,可是,这几天又让我们的心想被抢捅过似的。一幅幅让人觉得很残忍的画面。就在王瑞在老年期时回忆起时,他有开心的回忆也有悲惨的回忆,这些都刻进了的心里。
不久前,思品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那就是:《我的长征》。看完后,我感触很深。和我们一样小的王瑞,童年却不堪设想,他的童年是多么的悲惨,多么的可怜,却没有一点像童年,但是虽小的他却参加了红军。小小的他却成为了红军中的一个小干部。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次打战他居然打死了好几个人呢。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少年红军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的惨烈炮火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王瑞被***救起。战争给王瑞内心留下了创伤,但他依然坚定着父亲和连长说过的话,“跟着走!”跟着走的王瑞随着红军的胜利转折,从痛苦和阴影中更加坚强勇敢起来,但他又在红军过彝区、强渡大渡河中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继续长征途中,他亲眼目睹了***、贺子珍为了坚守红军的纪律,在紧急环境中被迫丢掉刚刚出生的女儿那动人心魄的一幕。悲痛激发了王瑞和红军战士们更加强烈的战斗意志,在***的正确指挥下,红军抢夺安顺场渡口的泸定桥。飞渡大渡河,二十二位红军突击队员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人类战争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王瑞在硝烟尚未散尽的泸定桥头再次见到了***。***轻轻地为“瑞伢子”梳理着被烟火烧焦的头发,轻声感叹:“有红军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呢?”王瑞经受了艰难困苦、血泪战火的磨砺后成长起来了。
许久没有被感动的心又一次汹涌澎湃,不是被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也不是被生死离别的哀伤。是被一种精神,一种毅力。不惧枪林弹雨、忘却生死哀伤,为了心目中的那个希望,跟着共产党走,这就是解放、抗战年代千百万穷苦百姓心中唯一的希望。为了这千百万众生的希望,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许过于安逸的生活使我们忘记了些什么……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瑞娃子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又回到了当年战斗的地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