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大部分都是在家乡度过的。每当我和别人谈起家乡时,一股暖流就涌上了我的心头,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味道。
美食篇
我的家乡在安徽。一说到美食,我立马就想到了安徽的汤包。汤包跟馒头包子可不一样,它的汤汁很多,夹起一个汤包,把外面的皮咬出一个洞,汤汁和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飘进你的鼻子,让你迫不及待地想咬上一大口。但如果你想充分品尝到汤包的美味,可不能一下子咬一大口,而是把嘴唇贴到那个咬破的洞上,慢慢吮吸里面的汤汁。等汤汁快要吸完的时候,再把汤包一口放进嘴巴里。这时,汤汁的香和肉的鲜味融合在一块儿,唇齿留香,那美味真是难以形容。那汤包的味道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习俗篇
我们家乡过春节,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剪窗花、贴春联、吃饺子,长辈们都会给小孩子压岁钱。但除了这些传统习俗外,还有我们家乡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一个习俗,我们会在牛的头上扎根红带子,给它身上绑上车,上头坐一个赶牛的人,再在车后面系上鞭炮,人们点燃鞭炮,牛就开始绕着村庄奔跑,预示着新的一年牛气冲天,红红火火。我每次回家过年总是十分期待这项家乡特有的习俗。
记忆篇
小时候的我在家乡还有许多好玩的回忆。我经常赶着二奶养的鸭子到处跑,一会儿赶到河边让鸭子游泳,一会儿赶到猪圈,吓得猪们到处乱跑乱叫,一会儿又赶到别人家,弄得人家院子里满是鸭屎……每当夏天天热的时候,我就爬到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去,在我叔叔给我做的小木屋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乘凉、睡觉……
家乡的味道总是说不尽、道不完。家乡,你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永远不会忘记你。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柳树发芽了,百花争奇斗艳。柳树粗壮的枝干,抽出几根细长的柳枝随风舞动,婀娜多姿。泉水汩汩地冒着泡泡哗哗的留着,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头,一不留神给大地铺上一层绿色的地毯。桃花在枝头笑开了嘴,金灿灿的`油菜花染黄了半边天。
夏天到了,麦田里翻着金色的波浪。绿树成阴,炎炎夏日,小狗伸长了舌头,知了热的直叫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碧绿的原野里吹来阵阵花的清香,夜幕降临。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远处传来悠扬的蛙鸣,人们围坐在老榆树下,一边扇子扇子,一边谈论着美好的年景。
秋天,秋高气爽、瓜果飘香,果实累累,果园里各种水果挂满枝头,五彩缤纷。梨像一块块黄金,葡萄像一串串珍珠;大地一片金黄,一望无际的稻谷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一阵风吹过,掀起道道金浪,秋天这是乡下最忙碌的季节,农民伯伯秋收之余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冬天,隆冬来临、冰雪覆盖,屋外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大地、屋顶、树枝好像都穿上了白色的衣裳变得个个银装素裹。大人在家里取暖,小孩子可乐了,在这雪白的“小天堂”里打雪仗、堆雪人别提有多高兴了!这美好的景色好像为乡村构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一直觉得小时候母亲做的饭菜特别香。如今,感觉母亲做的.菜虽然样式多,但很少有记忆里那香喷喷的味道。母亲说,你想念的不是菜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
是的,我喜欢春天里家乡绿油油的麦苗和满地的油菜花。每年春天,路边总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整个村落都泛着油菜花香,招来很多勤劳的小蜜蜂。不少流动摄影师来到学校、乡村,有偿拍照。大人们,孩子们,以满地金黄的油菜花为背景,留下幸福的笑容。很多全家福、小伙伴们之间的幸福合影应运而生,也成为很多人一生的记忆。绿油油的麦地里有很多荠菜,半天不到,就能采到一篮子。回家洗干净、切好,与新鲜的猪肉、蒜茁等一起叮叮梆梆剁成饺子馅。手工和的面,擀成薄薄的饺子皮,不一会儿,胖墩墩、肥嘟嘟的饺子包好了。下到滚开的水里,几分钟后香喷喷的荠菜饺子出锅了。印象中,我能吃很多,撑到躺在椅子上不想动。
喜欢夏天的菜园,那里有丰富的宝藏。在黄瓜袈下摘浑身是青涩带刺的黄瓜;在西红柿架子下从满是白里泛青的颜色里寻觅红红的西红柿;在矮矮的辣椒秧里摘红色的、青色的辣椒;在遍布南瓜花的瓜藤问摘大大的南瓜;在高高的豆角架下,挑那些垂下来的长长的、嫩嫩的豆角……黄昏的时候,陪母亲到菜园里浇水。母亲个子小,她把水桶伸进菜园地头的水塘里,用力提上来大半桶水。我拿着葫芦瓜做的飘从桶里舀起水,给瓜秧们送去他们的“饮料”。水浇到地里,能听见土地吱吱喝水的声音,仿佛也能听见秧苗们欢乐的笑声。
喜欢秋天的时候,一望无际的金黄的稻子。从路边看去,那么整齐,仿佛一队队待检阅的精兵,威武地站立。微风吹去,他们又随风轻轻舞蹈,你推我,我推你,好不快乐。父亲开着收割机,将一亩一亩的水稻收割完,再用拖拉机一点一点地运回去,放在晒粮食的场上。白天,看着稻子们在太阳下懒洋洋地睡觉;晚上,在满天星星下再把它们堆起来,等着第二天继续晒。一堆一堆的收获、一堆一堆的欢乐,渗透的是父母的汗水。
喜欢年前的冬天,父亲在院子里用青灰画上圆圆的圈,寓意第二年的好收成。年关将近,农家人放下一年的辛苦,好好休息,准备过年。集市上有丰富的年货,最让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是点亮天空的烟花和各种诱人的零食。下雪天,一家人躲在暖暖的屋子里,聊天,看电视,简单而温馨。天亮推开门,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走出院子,清冷的空气让人觉醒,雪花落在地上有厚重的味道。田地里的麦子躲在雪花铺成的被子下,愉快地喝水、成长。这个时候,带上工具,在田野的河道和干涸的水沟边,常常可以看到野兔。如果够灵敏和矫健,还能捉到一两只肥胖的野兔作为美味。
喜欢家乡的一年四季,喜欢那些属于童年、少年,属于记忆的味道。如今携父母回老家,当年那些可爱的同伴们已经为人父母,那些记忆中矫健的叔辈已经渐渐老去,很多慈祥的老人已经驾鹤西去。曾经给我无限欢乐的菜园,已经只长简单的作物;曾经的老房子已经被高大崭新的楼房替代,记忆中的枣树、柿子树,很多被砍伐;曾经成长过很多麦子和水稻的田地已经慢慢减少。
夕阳西下,只有袅袅的炊烟,还是那么熟悉,还是那么亲切。还在告诉我,故乡的味道,依旧如故。
谈起我的家乡,宿迁。很多人一定不知道。但如果说起项羽,一定有很多人知道。没错,宿迁就是项羽的故乡。其实,我们宿迁的煎饼和萝干也很有名的。
记得小时候,外婆每次去三姨家,总是要带上煎饼和萝干。煎饼是外婆亲手做的,萝卜干也是自己家种的萝卜腌的,那时,我常说外婆小气,大老远的去女儿家,竟舍不得买点像样的东西。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三姨远嫁到镇江,什么都不缺,就是惦记着家乡的煎饼萝卜干。所以,每次听说外婆要去镇江,三姨总要打几遍电话来提醒外婆。亲朋好友总笑她没有富贵命。面对大家嘲笑。她却说,我吃着这煎饼,萝干总有一种家乡的味道,这味道是什么地方都来模仿不来的。其实,我知道,三姨是想记住那些年的苦日子。听妈妈说,那时外婆家七口人,全家七张嘴全靠外公捕鱼为生。日子很艰难,就靠那些不值钱的煎饼填饱肚子,没有那些煎饼,他们不可能熬到今天。
现在,科技发达了,机械煎饼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煎饼,我现在特别怀念小时候。那时,外婆做的手工煎饼是最快的。我最爱吃刚做好的煎饼,脆脆的,薄的像张纸,再卷着萝干吃,特别香,特别韧。吃过一张煎饼,不把你的牙垫的发酸才怪。
直到现在,煎饼依然是我们宿迁人不可缺少的主食。一些老人,牙齿都掉的差不多,依然喜欢吃煎饼。记得有位老师告诉我们,他去南京上学时,带了一些煎饼,外边的人不知道那个东西叫什么,尝过发现挺好吃的,就说,你们宿迁人真有意思,连纸都做的那么好吃!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相信会有更多人知道我们宿迁的煎饼,并喜欢它的。
每个人都有对家乡味道的理解,我认为家乡的味道就是家乡的美食给我带来的舌尖上无与伦比的享受。
我的家乡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这里英才辈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当然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
盐水鸭在我们这里可谓家喻户晓,故“鸭都”的名头是名副其实的。它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鲜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盐水鸭味最佳,因为鸭在桂花盛开时制作,故美名曰“桂花鸭”。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平日家中来客,南京人总是喜欢上街去斩一碗盐水鸭,这似乎已成了南京人的礼节。
当然,南京还有一种味道让我垂涎三尺,那就是小笼包。小笼包的制作方法比较讲究。要先把揉好的面擀成大小、厚薄均等的皮,再将用刀剁好的肉馅和肉冻一起调成馅包在一起,这样就做成了。
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当一笼蒸好的香气扑鼻的小笼包端上来时,顿时一股香味扑面而来,直往鼻子里钻。这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笼包中蕴含着多少鲜美的味道,让你迫不及待地就想去吃它。小笼包不仅味道好,吃的方法也极其有趣。
首先用筷子将小笼包提到醋碟里,接着在皮上轻轻地咬开一个小口子,然后对准口子用力猛地一吸,诱人的汤汁就流入口中。如果你狼吞虎咽地去吃就可能会被烫着,最后一步将皮内的肉一口吃个光,如此美味对于食客来说当然是妙不可言啊!所以聪明的南京人编出了这样一句歌谣: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
家乡的味道远不止这些……它们都在舌尖上跳动,演绎着优美的舞蹈。这些味道带给我更多的是满满的喜爱与回忆。家乡的味道就像一颗种子,埋在我的心田。无论将来我身在何方,我都不会忘记这家乡的味道!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