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的风俗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
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祭灶的饮食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祭灶的歌谣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
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祭灶的对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
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一天早上,我早早起床来到学校,躲在离垃圾筒不远的花坛里。没过多久,那两个身影提着塑料袋出现在垃圾筒边,他们把垃圾分别装在了几个塑料袋,然后慌慌忙忙地离开了。
第二天,我约了几个同学,准备“抓捕”这两个捡垃圾的人。约6点钟,我们带上水枪,又埋伏在花坛里,约3分钟,那两个身影再次出现,他们把垃圾分类装进口袋。这时,我第一个纵身跃出花坛,用水枪顶着一个人的背,大声吼道:“你们是谁?在这里干什么?”那两人被吓得心惊肉跳、魂飞魄散。我用手小电一照,原来是我们班的两个同学。我非常纳闷地问:“你们俩天天到这里捡垃圾干吗?”他俩只是微微一笑,就不理我们了,继续分捡垃圾。
我一无所获,而他们俩神出鬼没的样子,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定跟踪这俩人,掌握他们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然后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见他们二人提着垃圾出了校门,我赶紧尾随而去,只见他俩在一家废品回收站左顾右盼一阵后,进入店内,一会儿就悄然离去了。我飞一般跑到这个回收站,一打听才知道这两个人是来卖垃圾的。那么他们卖了钱又会干什么“违法勾当”呢?我不得不继续“侦查”下去。
瞧他们拿着钱喜滋滋的样子,就知道这两人一定会买零食美滋滋地享受一番。哼,别洋洋得意的'太早,一会儿被我抓个正着,看你们还高兴得起来不?可他们什么也没有买就回到了教室,这可让我扑了空。
第一节课后,我看见他俩又在滴滴咕咕,我想这俩人肯定要行动了。果然不出我料,还没有等我回过神来,他俩已经离开教室。我急忙追出去,看见他们进了学校门口的邮政局。这两个人胡芦里究竟装的什么药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躲在远远的一个公用电话亭,见他们已经离开邮政局,连忙进去打探,原来他们把刚才卖来的钱寄给了一个偏远农村的希望小学,署名垃圾王。负责收汇款的营业员告诉我,他们俩早已是邮政局的老客户了,但至今还不知道他们真名呀!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捡垃圾“别有用心”,做了好事还不留名,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襄邺城的锔锅行中,冯老六的手艺最好,人称“锔锅王”。
半年前,冯老六的妻子月娘遭了黑风山恶匪的毒手。据清剿山匪的县衙陈捕头说,那日,他带领几个捕快搜山,只见一个长相奇丑的山匪正在欺凌月娘。月娘性子刚烈,誓死不从,舍命咬伤山匪,逃到断崖边。他们打退山匪后,才发现月娘已失足摔下了山。
冯老六接到信,疯了般冲向黑风山。月娘在昏迷了五天五夜后,总算苏醒了过来,只可惜从此瘫痪在床,疯疯癫癫神志不清,需服药续命。冯老六问陈捕头:“是谁把月娘害成这样的?”陈捕头说:“是黑风山的大当家‘跳涧狼’。”
考虑到月娘需要人照顾,再受不得惊扰,此后,冯老六只在距家最近的街口摆摊,也只揽些粗活儿。
这日午后,冯老六生意不错,活儿一个接一个,有裂璺的铁锅,也有掉碴的砂锅。手弓打眼,截铜造锔,扬槌敲锔,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宛若行云流水。按说到此就该齐活儿了,可冯老六还会再补一道工序:取出画笔,在纹路上绘一株鲜活花草或虫鱼。眨眼工夫,破锅就成了艺术品。就在众围观者连声称赞之际,人群里传来一声询问:“冯师傅,您的手艺不错啊,什么锅都能锔吗?我想和你打赌,三局两胜,赌你有几样锅锔不了。”
冯老六闻言抬头,瞅到一个黑脸汉子正紧盯着他。对视半晌,冯老六说:“这位爷,我冯老六只靠锔锅赚几个铜钱,养家糊口……”
“想把大话收回去,没那么容易。”黑脸汉子道,“你是大名鼎鼎的锔锅王,当着父老乡亲的面,可别做缩头乌龟,否则就乖乖滚出襄邺城!”冯老六只得应道:“说吧,啥锅?”
黑脸汉子嘴角上挑,说:“第一样,黑锅!”
黑锅无形无状,只能背,没法锔。冯老六苦笑认输。这不摆明了难为人吗?围观街坊登时炸了锅:“冯师傅靠本事赚钱,童叟无欺,你也太过分了。你要能拿出黑锅,冯师傅就能锔!”
不料,黑脸汉子哼道:“上个月我路过黑风山,遇到一具死尸,看样子是山匪。人不是我***的,可‘插翅虎’硬赖上了我。若非跑得快,我早去了阎王殿。这算是背黑锅吧?还请冯师傅给我走一遭,去锔个明白。”
插翅虎是黑风山的二当家,据传本领不弱,攀岩走壁如风如虎,屡次逃过官府的围剿。这般狠角色,惹不起。冯老六叹口气,问:“那第二样呢?”
黑脸汉子也不废话,探手从腰间取出根长约尺半的铜烟袋锅。
烟锅也是锅。搭眼一瞧,冯老六不由得暗暗叫苦——那烟袋锅子不仅小得邪乎,还四分五裂断了把儿,再看锅子四壁,薄如绢纸,一钻就透,若想锔好它,难度不亚于在鸡蛋壳上雕花。
“冯师傅,锔吧。”黑脸汉子得意洋洋地催促道。
仔细端详半天,冯老六一咬牙接下了这档子活儿。接下来,他凝神屏息,轻拿轻钻,轻敲轻打,足足花了半个时辰,终将碎裂的烟袋锅修复如初。大家从头看到尾,就连黑脸汉子也禁不住喝起彩来:“好手艺!”
“这位爷,一比一扯平,工钱我就不收了,请走吧。”冯老六说。
“哼,还有第三局呢。”黑脸汉子冷冷道。
“喂,你光说打赌,还没提赌啥呢。”围观乡亲愤愤帮腔,“你要输了,能给冯师傅多少钱?”
黑脸汉子扫视一圈,说:“如果他赢得第三局,他要多少银子我给多少。少一文,天打五雷轰;如果他输了,哼,我只要一样东西,他女人的贱命!”
冯老六听到这话,顿觉心里一慌,他连摊子都顾不上收,急忙拔腿便往家里跑。他回到家一看,顿时傻了眼,月娘不见了!
若无人相扶,月娘半步都走不了,肯定是被人强掳走的,掳走她的人也肯定是黑脸汉子的同伙——黑脸汉子找茬闹事,同伙则趁机下手抢走了人。
床上留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想让你的女人活命,请出城去黑风山赌第三局。申时前不见人,你就等着给她收尸吧,落款是插翅虎。
冯老六急忙揣上剔骨刀,甩开大步直奔城门。
城门口,守城官兵盘查得非常紧,不论男女老少,一律搜身。轮到冯老六,官兵警觉喝问:“你是干什么的?为何要带刀?”
“我是屠夫,***猪宰羊的。”冯老六强忍火气回道。
官兵取来厚厚一摞画像,逐张对比一番后放了行。紧赶慢赶,赶在夕阳落山、申时前,冯老六毫无惧色地闯进了野兽与土匪盘踞的黑风山。走着找着,蓦地,身后响起了一阵熟悉的.动静:“冯师傅,看你平素挺蔫的,竟也敢单刀赴会,佩服佩服!”
是那个黑脸汉子。冯老六怒目而视,问:“你是谁?为何要抢走我妻子月娘?”
“承蒙山里的兄弟们看得起,送我个绰号插翅虎。”黑脸汉子回道,“我请你来,当然是为了继续赌,分出个高下。”
没想到,他就是黑风山的二当家。冯老六下意识地摸摸腰间的剔骨刀,豪气顿生:“我冯老六锔锅无数,除了你的黑锅,还没失过手。说吧,第三样是什么锅?”
插翅虎欲言又止,转了话题:“你应该清楚守城官兵在查什么吧?”
不光冯老六,满城百姓都知道,县衙于三日前发布了告示:七日内,所有郎中、裁缝均不得出城,谁敢抗令,严惩不贷。官兵翻看的,就是城中此类人等的画像。
“在襄邺城,亡者入土有个规矩,冯师傅也清楚吧?”插翅虎说。三日前,襄邺城县衙集结全部捕快,协同守城官兵倾巢而出,摸上黑风山直捣匪巢。那一仗,直打得天昏地暗,数百山匪尸横遍野。遭此浩劫,当是内部出了细作。厮***之中,大当家跳涧狼与陈捕头狭路相逢,斗到一起。论功夫,跳涧狼技高一筹,可陈捕头阴险狡诈,竟挟持孩子作为人质。结果,跳涧狼身中数刀,惨死荒野。
听到这儿,冯老六高兴地叫道:“善恶有报,他早就该死!”
“你真是愚不可及,是非不分。”插翅虎眼含热泪回道,“天下太平,谁愿为匪?苛捐杂税压得人没了活路,大哥才会带我和众兄弟落草黑风山,并严令只劫为富不仁的大户,不欺贫寒百姓。官府围剿,实为觊觎我们的财物。月娘遭遇不测,欲行不轨的是陈捕头,施救的人则是我大哥跳涧狼。”
冯老六哪里肯信?突然,他听到了一阵微弱的呼喊声,是月娘!
在两个山匪的搀扶下,月娘出现在了不远处的密林中。她的精神状态居然好多了!冯老六又惊又喜,急忙奔了过去。月娘说:“我来到匪巢后,看到了跳涧狼,顿时就恢复了清醒,我确实是被跳涧狼救的。”
突然,插翅虎双膝一屈跪在了乱石突兀的山路上,“咚咚咚”便是三个响头:“冯师傅,求您了。放眼襄邺城,也只有你能接了这个活儿。”这个活儿不好接;因为这个锅非同一般,叫——罗锅,也便是黑风山匪首跳涧狼!
冯老六感激跳涧狼救了月娘,当即答应了插翅虎的请求。跨进匪巢,冯老六看到了跳涧狼的尸首,高高的驼背被朴刀削掉脸盆般大的一块,其状惨不忍睹。依当地风俗,亡者下葬,理当全身全体,不然,将无颜面见父母与先人。而官府严禁郎中、裁缝等出城,其用心也堪称歹毒:跳涧狼合不上尸,便无法下葬,七日之后,只能永世做孤魂野鬼。
插翅虎乔装打扮冒险进城,是想寻找合尸裁缝,可官府的禁令如同架上脖颈的鬼头刀,谁还敢揽这种差事?苦闷之中,插翅虎碰到了冯老六。大哥是罗锅,何不找锔锅王?拿定主意,开赌。第一局,意在说明他们背了黑锅;第二局,意在试探冯老六的手艺。至于第三局,插翅虎坚信,冯老六赢定了!
“二当家请放心,这个活儿,我冯老六接了,也定会锔得漂漂亮亮!”
胶槌、槽槌、手弓、钯钉、画针、拍板,一应工具一字儿排开,冯老六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锔起了“锅”。
一刻钟过去,半个时辰过去……直到天色完全黑透,在火把的映照下,冯老六沿着锔得近乎天衣无缝的尸首伤痕绘完最后一笔,也终于完成了此生最为满意的一桩活儿。
这次,他画的非花非草,而是一只狼,傲立于山涧之上,望月长嗥的孤狼。
当夜,二当家插翅虎和残余的几个山匪埋葬了跳涧狼,紧接着送冯老六和月娘从后山下了山。刚到山脚,便听山上喊***声四起。
糟糕,定是守城官兵觉察我带刀出城不对劲,通报给了陈捕头。身背月娘的冯老六急声说:“二当家,快逃吧。”
“来得正好,我大哥和众兄弟的仇还没报呢。”插翅虎将一包沉甸甸的酬金往冯老六脖子上一挂,转身就走,“冯师傅,千万不要再回襄邺城。你的大恩大德,容我来世再报。”
望着插翅虎身影消失在山林中,冯老六不觉眼窝一热。
次日天亮,一个消息很快传遍了襄邺城的大街小巷:黑风山山匪悉数被剿***,无一落网,陈捕头“以身殉职”,与二当家插翅虎双双坠崖,同归于尽……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猴子王
All the animals are gathered in the forest. There is going to be a dance contest to pick the king.
一天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聚集在一起。他们想通过一场跳舞比赛来挑选‘森林之王’。
Fox: Everyone gets a chance to dance. The best dancer will become the king.
狐狸:每个人都有跳舞的机会,谁的舞跳得最好,谁就可以当上‘森林之王’。
Rabbit: Who will be the judge?
兔子:谁来做裁判呢?
Fox: All of us, of course. We will pick the best dancer.
狐狸:当然使我们大家啦。我们要选出跳舞跳得最好的动物。
Bear: That sounds interesting. I hope I get picked. I want to become the king.
熊:听上去蛮有意思的。我希望我能被选上。我想当‘森林之王’。
Rabbit: Not a chance! You’re a terrible dancer. I saw you dance before. Forget it.
兔子:别做梦了!你的舞跳得糟透了。我见过你跳舞,你算了吧!
Bear: Oh, yeah! Well, you’ll be surprised. I have been practicing.
熊:是吗?那一会大吃一惊的。我一直在练习。
Rabbit: Okay. We’ll see about that later.
兔子:好吧,我们等着瞧。
Fox: Quiet, ladies and gentlemen! Everybody ready? Let’s start then. Mr. Duck, you go first. Go ahead. Dance!
狐狸:大家安静!女士们,先生们!大家都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啦!鸭子先生,你先来。请上台来跳舞!
Duck: Okay. Let’s go!
鸭子:好啦,我开始跳啦!
Mr. Duck dances to the disco. He shakes his bottom from left to right. It looks so funny. All the animals laugh. 鸭子先生跳的是迪斯科。他左右摇摆着屁股。样子看上去滑稽极了。所有的动物都哈哈大笑。
Rabbit: Look at Mr. Duck! Look at him dance! Oh, my, my…
兔子:看看鸭子先生!看他跳舞的样子!哦,我的天啊…
Bear: What is he doing? It is so funny. I can’t help laughing. Ah ha ha.
熊:他干嘛呢?太好玩了。笑死我了,哈哈哈…
Fox: Thank you, Mr. Duck. You did well. You may sit down now. Next is Mr. Turtle. Go ahead.
狐狸:谢谢你,鸭子先生,你跳的很好。现在你可以坐下了。下一位是乌龟先生。请上台。
The music is played and Mr. Turtle starts to dance. The music is slow just like Mr. Turtle. Mr. Turtle just moves back and forth. 音乐声响起,乌龟先生开始跳舞。音乐的节奏和乌龟先生的动作一样缓慢。乌龟先生只是随着音乐前后摇摆着。
Rabbit: What is Mr. Turtle doing? It’s too boring. He is no good.
兔子:乌龟先生在干什么?真无聊。不行,他跳得一点也不好。
Bear: The music is too slow. It’s no fun.
熊:音乐的节奏太慢了。一点儿也不好玩。
Fox: Thank you, Mr. Turtle. You may go in now. Who’s next? Oh yes, Mr. Bear. It’s your turn.
狐狸:谢谢你,乌龟先生。你可以下来了。下一个是谁?哦,对了,是熊先生。轮到你啦。
Bear: Thank you, Mr. Fox. I’ll try my best. Music please! One, two, cha, cha, cha. Three, four, cha, cha, cha.
熊:谢谢你,狐狸先生,我会努力的。放音乐!一、二,恰恰恰。三、四,恰恰恰。
All of the animals are surprised. Mr. Bear dances the Cha Cha. It seems like Mr. Bear has been practicing a lot.
所有的动物都很吃惊。熊先生居然会跳恰恰舞。看样子他是有备而来的。
Fox: Bravo, Mr. Bear! That was great! Next is Miss Rabbit. Give a big hand for Miss Rabbit.
狐狸:太棒了,熊先生!真是太精彩了!下面有请兔子小姐。让我们为兔子小姐热烈鼓掌。
Everyone claps their hands. Miss Rabbit starts dancing to a cheery tune. Her dance is very cute.
动物们都在鼓掌。兔子小姐随着轻快地节奏翩翩起舞。她跳舞的样子非常可爱。
Fox: Thank you, Miss Rabbit. That was really cute.
狐狸:谢谢你,兔子小姐。你跳得美极了。
Bear: You were very good, Miss Rabbit. You’ll win for sure.
熊:你跳得真好,兔子小姐。你赢定了。
Rabbit: I don’t think so, Mr. Bear. You were better.
兔子:我不这么想,熊先生。我觉得还是你跳得好。
Fox: Our final dancer is Mr. Monkey. Okay. Go ahead.
狐狸:最后一位参赛选手是猴子先生。好的,请猴子先生上场。
Mr. Monkey dances to techno music. He is better than Miss Rabbit and Mr. Bear. He is the best dancer. Everyone picks Mr. Monkey. 猴子先生选择的是电子音乐。他的表演比兔子小姐和熊先生还要精彩。他跳得最好。所有的动物都选猴子先生做‘森林之王’。
Fox: Gather around everyone. A new king is born! Congratulations to Mr. Monkey! You are our NEW KING!
狐狸:请大家围成一圈,新的‘森林之王’诞生了!恭喜你猴子先生,你就是我们的新国王。
Monkey: I knew it!!! I am the KING! You must all obey me from now on!
猴子:我就知道,我是国王!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听从我的命令。
All the animals are shocked at Mr. Monkey’s words.
猴子的话令所有的动物都感到震惊。
Rabbit: What’s wrong with him?
兔子:他怎么了?
Bear: I don’t know. He must be crazy.
熊:不知道。我想他一定是疯了。
The Monkey King starts ordering the other animals around.
猴子国王开始对周围的'动物发号施令。
Monkey: Hey there, Bear. Get me something to eat. Rabbit, get me a drink. Turtle, fan me. Hey Fox, wash my feet.
猴子:喂,你这只熊,给我拿点吃的来。兔子,帮我弄点喝的来。乌龟,你给我扇扇子。嘿,狐狸,给我洗脚。
Every day, the Monkey K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haughty. The other animals finally can’t take it anymore.
一天天,猴子国王变得越来越傲慢了。其他的动物再也无法忍受了。
Fox: Mr. Monkey wasn’t like this before. He used to be nice and humble. He has changed. We should teach him a lesson.
狐狸:猴子先生以前不是这样的。他待人和气又谦逊。现在他变了,我们该给他点教训。
Bear: How do we do that?
熊:我们该怎么做呢?
Rabbit: I have an idea.
兔子:我有一个主意。
Bear: What is it?
熊:什么主意?
The animals hear Miss Rabbit’s plan. They agree to go ahead with the plan. The next morning, Mr. Fox goes to the Monkey King.
动物们听了兔子小姐的计划,都表示愿意参加。 第二天,狐狸先生来到猴子国王的住处。
Fox: Monkey King, how are you today?
狐狸:猴子国王,你今天还好吗?
Monkey: Not bad.
猴子:不错。
Fox: Are you busy right now?
狐狸:你现在忙吗?
Monkey: No, I’m not. Why?
猴子:不忙。怎么啦?
Fox: Well, I’ll take you to a nice place.
狐狸:噢,我想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Monkey: Really? Where is that?
猴子:真的吗?在哪儿?
Fox: It’s a secret. But there’s lots of delicious food there. Just follow me. All of the other animals are waiting for you.
狐狸:这是个秘密。不过那儿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你只管跟着我。其他所有的动物都在那儿等你呢。
Monkey: Well then, let’s go.
猴子:好吧,我们走吧。
The Monkey King follows Mr. Fox to a cave.
猴子国王跟着狐狸先生来到了一个山洞前。
Monkey: Where is the food?
猴子:哪有吃的啊?
Fox: It’s inside the cave, sir. You go inside first.
狐狸:在山洞里,大王。你先进去。
Monkey: Where is the food? Where is everyone? It’s so dark in here.
猴子:食物在哪里?其他人在哪儿?这里好黑啊!
As soon as the Monkey King goes into the cave, the other animals cover the cave door with rocks. The cave is closed. The Monkey King is locked inside. 猴子国王刚一走进山洞,其他的动物就用石头把洞口给堵了起来。洞口被封死了。猴子国王被关在了里面。
Monkey: Let me out! Let me out! Right now!
猴子:放我出去!立刻放我出去!
Rabbit: No way, Mr. Monkey. You have been a bad king! We don’t like you!
兔子:没门儿,猴子先生!你是个坏国王!我们不喜欢你!
Monkey: But I am the king! Do as I say! Open the cave door.
猴子:但是我是国王!我命令你们!赶快把洞口打开!
Fox: Do it yourself. Farewell.
狐狸:你自己打开吧。再见。
Monkey: No, don’t go! Wait! I’ll be a good king from now on. Please, let me out!!!
猴子:不,别走!等一等!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个好国王。求求你们,放我出去吧!
Bear: it’s too late, Mr. Monkey.
熊:一切都太迟了,猴子先生。
MORAL: If you act haughty because of your position, no one will like you.
寓意:若因权贵而傲慢,没有人会喜欢你
《淮南子.汜论》曰:“炎帝作火死而为灶。”高诱注:“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太平御览》卷百八十六引《淮南子》佚文云:“黄帝作灶,死为灶神。”《礼记·礼器》中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另一种意见认为灶神是一个普通的美女。《庄子·达生》记载人间鬼物,其中“灶有髻”是一种。《经典释文》引司马彪云:“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说:“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灶神即是《史记·封禅书》索隐《白泽图》所述:“火之精曰宋无忌”。《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载:“王基家贱妇生一儿,堕地,即走入灶中。辂曰:‘直宋无忌之妖,将其入灶也。”显然,管辂是把宋无忌当作灶神的。
民间祭灶的原因,相传是灶神“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故为天帝督使,下为地精。己丑日,日出卯时上天,禺中下行署,此日祭得福。”(《酉阳杂俎》这就是说灶神要按例上天禀报所在人家一年的善恶,如果被他说了坏话,就会被夺去一百到三百天的寿命。因此,人们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送灶神上天,目的是希望他在玉帝前多说好话、少说坏话。祭灶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设供祭灶。设祭之前,先将墙上的旧神像揭下,在香炉前焚化,表示灶神已上天,然后张贴新的灶神像。灶神像两旁还要贴上千篇一律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家家具酒果饴糖,送灶神上天,置刍豆于灶前,以秣神马,其置饴糖者,俗意为塞满口,使之上天不得多言也。”(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腊月“二十四交年,……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其用意也是想让灶神醉酒,上天不说人短处。宋代诗人范成大曾写了一首《祭灶诗》,对古人祭灶的习俗作了生动的淋漓尽致的描摹:“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沈榜《宛署杂记》记载明代灶王节风习曰:“祀灶,坊民刻马形印之为灶马,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农民鬻以焚之灶前,谓送灶君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具黑豆寸草宛许为养马具,群一家少长罗拜,即嘱之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
至次年初一日,则又具如前,谓为迎新灶。”到了清代,祭灶习俗更为盛行。乾隆皇帝最迷信灶神,“每岁于十二月二十四日之夕,祀灶于坤宁官”,“六十年中无岁不然”。民间则“二十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谓曰挂袍,燃灯默拜。”(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是日鞭炮极多,俗谓之小年小。”(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这种由来已久、流传广泛的祭灶习俗,今天在部分农村仍可看到。
祭灶的由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 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的传说
廿三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故《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中国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魏晋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 唐李贤注 《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祭灶日期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